大导演从80末开始 - 第245章 和原著差別有点大
第245章 和原著差別有点大
一盘干炒牛河,一份红烧牛腩,赵坤如风捲残云一般,吃了个乾乾净净。
別看他整天坐著写剧本,脑力工作同样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什么是幸福?
饿的时候,有一份热腾腾的饭菜摆在你面前就是幸福。如果这饭菜还都是你爱吃的,
那么就是幸福盖了帽了。
喝了一口茶,拿起桌上的烟散了一根坐在对面的赵晓丁,舒舒服服享受一支饭后烟。
赵晓丁靠在沙发背上,仰头看著天板,突然冒出来一句:“也不知道咱这电影卖的怎么样?”
此话一出,原本还眯著眼,神兜兜的赵坤顿时脸色一黑:“別哪壶不开提哪壶!”
许是充分吸取了去年《本命年》票房3.8万的教训,儘管《穆稜河畔》让赵坤拿了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官方媒体也是大加褒扬,可最后还是没啥卵用,仅仅卖出去20多个拷贝,其中一半都集中在东三省,龙江省更是占据了这一半中的三分之二。
这许是家乡对他的最大支持。
就冲这点,赵坤决定了以后再也不说自己老家是上海的,咱就是土生土长东北纯爷们?
可不得不说,《穆稜河畔》作为一部文艺片,艺术成分很高,足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但对於普通观眾来说还是缺乏观赏性。
最明显一个例子就是去年姜闻主演的《本命年》票房才3.8万,但今年他和庆奶联手主演的《大太监》硬是卖出去近两百个拷贝。
这不是说庆奶和姜闻这对野鸳鸯比姜闻一个人更有票房號召力,而是《大太监》相比《本命年》更有可看性,更通俗,也更热闹,观眾就爱看这个。
至於《穆稜河畔》嘛,只能说国外热闹,回到国內遭到了冷遇。
喷,这个怎么说呢?
一方面是国內没有专门的文艺院线,不像国外电影市场这么细分,而且还是长线放映另一方面则是源自於市场的改变,大概就是从去年开始,短短一年多的工夫,国內的录像厅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大街小巷,各种香港武打片、枪战片,包括当下最时新的鬼片、赌片大行其道,严重压缩了正规的电影市场。
至於《饮食男女》作为一部香港电影,想要在內地上映,同样要面临审查,但更重要的还是指標问题,向青影厂买厂標,然后做成合拍片再送审。
最乐观的估计可能也要到五月份才能上映。
不过对於票房分成这种事就不用想了,目前国內的发行模式依旧是卖拷贝,10500一个,去掉成本,挣不了几个钱,说白了就是赚个吆喝。
就好比当年《红高粱》票房大卖,跟西影厂和张一谋有关係吗?
西影厂除了挣点卖拷贝的钱,老张那儿多发点奖金之外,有个毛关係。
亲眼见识了香港电影的发行模式,赵晓丁忍不住道:“你说咱们啥时候也能和电影院分成?”
赵坤瞟了他一眼,如同一个莫得感情的机器人,冷冰冰吐出四个字:“且等著吧。”
在今后几年,国內电影发行模式会经歷好几次改革,比如取消统购统销,打破中影一家独大的垄断等等,但真正实现所谓的分帐可能要等到十年之后,中国正式入世,不得不面临彻底改革。
但之后还有一个阻碍电影市场发展巨大的障碍一一盗版!而盗版消除,真正迎来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那已经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
所以,赵坤对这几年的国內票房市场压根就不抱希望,还是趁著香港电影市场的繁荣,积赞足够的资本,以待厚积薄发。
上环,干诺道中,永安中心。
十五楼是汤臣集团的办公地,旗下汤臣电影有限公司的办公地也设在这边,占据了两间办公室。
“叮!”
电梯打开,走出来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士,看上去都四十出头的样子,男的戴著副金丝边眼镜,帅气儒雅;女的大波浪的长髮披肩,妆容精致,雍容华贵。
漂亮的前台看到此二人,连忙站起来,双手贴在身前,15度鞠躬:“董事长好!汤太好!”
“艾米,你好!”
中年男人很有风度地微笑回应。
徐风也朝前台微微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紧接著前台便道:“汤太,这里有个信封是给您的!”
一个黄色牛皮纸的大信封,里面鼓鼓囊囊的,上面还附著一张名片。
“香港梦工厂影业有限公司,赵坤!”
“什么东西?”
旁边的中年男子问了一声。
“赵坤导演送来的,可能是《霸王別姬》的剧本框架吧。”
徐风也不太肯定,上回参加《饮食男女》首映礼的时候赵坤就答应先把剧本的框架搭出来。这一晃已经大半个月过去了,她没有催,想想应该没这么快,毕竟想要改编一个好的剧本是需要时间磨出来的。
她特別看不上现在香港电影创作中的所谓“飞纸”,她觉得电影创作就应该是严谨的。
“你决定了?”
中年男子眨眨眼睛。
妻子想把李碧华的《霸王別姬》拍成电影已经很久了,之前心心念念都是陈大导,不借等了近两年,这次总算是转移了自標。
没错,这位中年男子就是出身上海南匯的汤臣集团的董事长汤老板,也正是当年在湾湾卖窗帘时,徐风前夫的最大债主。
欠的数目太大,还不起,只好嫁给他咯!
结婚十一年,夫妻感情一直非常好,徐风更是给他生了两个儿子。
徐风摇摇头:“先看看再说。”
汤老板笑笑道:“你呀,就是太挑剔了。我觉得这位赵坤导演虽然年轻,但水平挺高的。他拍的这部《饮食男女》就非常棒!”
“咦,你看过?”
“阿生买了录像带,那天没事正好看了一下,都看馋了。”
阿生是汤老板的司机。
徐风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头道:“盗版这么快就出来了?”
如今香港电影同样遇到盗版的顽疾,从一开始就在电影院摄录的清晰度不高的电影版,现在已经发展成直接用拷贝翻录的清晰版。
儘管香港沿袭了宗主国的法律体系,强调版权保护,但这种盗版產业一般都集中在社团手里,可谓屡禁不止。
试想一下,人家连拿枪逼著明星拍戏的事儿都能干,更何况区区盗版。尤其97即將来临,港英政府都在忙著捞钱,对社团的各种不法事採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態度,到时候將烂摊子甩给对方。
汤老板略显尷尬道:“是阿生买的,再说你都看过了,我总不能一个人去看电影吧。”
说著,又赶紧岔开话题道:“我听新岳说,这部电影里的菜都是他们家酒楼陈师傅的手艺。好久没去上海酒楼吃饭了,要不然晚上我订个位子,我请你吃饭。”
都老夫老妻了,偶尔一起吃顿饭,看个电影,是保持夫妻感情最好的保鲜剂。汤老板显然深谱此道。
果然徐风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好啊!”
汤老板顿时兴冲冲道:“那说好了,一会儿我就打电话给新健,让陈师傅亲自掌勺。
””
说话间,夫妻俩走到走廊口,一个往东去董事长办公室,徐风则在西边的影业公司办公,分別前还不忘相视一笑。
助理早就在办公室门口等著,看到徐风走过来,忙帮著打开门。
“汤太,要喝点什么?”
“咖啡。
》
徐风坐在后,拿起桌上的裁纸刀迫不及待地將牛皮大信封打开,拿出里面厚厚一沓稿纸。
儘管是复印件,但当她看到头一页封面上龙飞凤舞四个大字一一“霸王別姬”时,眼晴顿时一亮:“喷,真漂亮!”
她拿在手里翻了翻,足足一百多页,按照电影剧本一分钟一页来算的话,这哪是之前赵坤口中的框架啊,分明就是一个完整的剧本。
“速度够快的呀!”
徐风不由再次感慨。
翻开封面便是故事梗概。
“1924年冬天,9岁的小豆子被当妓女的母亲切掉左手上那根畸形的指头后进入关家戏班学戏。戏班里只有师兄小石头同情关照小豆子。十年过去了——”
梗概不长,也就五六百字,涵盖了从二十年代民国、抗战、抗战胜利、新中国、人道洪流,以及最后人道洪流结束,长达五十多年各个歷史时期。
仔仔细细读了一遍梗概之后,徐风就不由皱起了眉头,窥一斑而知全豹,单就梗概而言,就和原著小说差別有点大。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