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从80末开始 - 第244章 人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4章 人选
    “哗啦啦!”
    赵晓丁拎著便当进门,朝主臥一探头,喊道:“老板,吃饭了!”
    自从盖丽走后,赵晓丁就搬了进来,好歹能省钱。
    只是这俩货谁都不会做饭,於是乎赵晓丁每天收工后顺便给赵坤带份便当回来。
    “来啦!”
    赵坤放下笔走出来,嘴里还碎碎念念:“我早就饿了,你要是再不回来,我正打算到楼下去对付一口。”
    说著打开便当,不由眼前一亮:“嘘,干炒牛河,还有红烧牛腩,今天你们剧组伙食不错嘛!”
    “这不是剧组的盒饭,今天泰哥请客,吃完饭我顺便多打包了一份。”赵晓丁打开冰箱拿了一瓶冰水,仰头灌了一口道。
    这段时间他也没閒著,跟著黄粤泰在剧组帮忙。
    赵晓丁现在对摄影这行当,理论功底扎实,就是还缺乏实操经验。之前拍摄《饮食男女》的时候,他和黄粤泰配合的不错,加上嘴甜腿勤,老黄挺喜欢他的,算是把他当作半个徒弟看待。
    老黄自己有个小团队,基本上都是以前邵氏跟他的那帮子人,另外还带了两个徒弟。
    因为名声在外,请他掌镜的剧组不少。
    当下香港幕后的合作模式和后世內地剧组一样,或者说后世內地剧组就是学习了香港剧组的这种合作模式。
    就是一个摄影团队,接一部戏的拍摄任务,製片方总的给你多少钱就完了。你手下有多少人,你自己负责。
    赵晓丁现在不但有学习的机会,而且还能挣外快,收入还不菲。用他的话来说,还开什么图片社啊,乾脆来这边跟著泰哥打工算了。
    这次老黄接了一部嘉禾的电影,导演是徐克,片名叫什么《中国往事》,后来听说主演是李连结和关芝琳,赵坤这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黄飞鸿》嘛。
    隨著徐老怪正式开启黄飞鸿的武侠世界,也意味著他彻底奠定其华语影坛武侠电影第一人的地位,同时也使得香港武侠片从江湖恩怨情仇,上升到了家仇国恨、自强救国的高度。
    “今天导演又和刘师傅吵起来了,意见不统一,只要收工咯!”
    赵晓丁拿著水一屁股坐到餐桌对面的沙发上,唉声嘆息道:“这三天两头的吵架,总不是个事儿,我看那迟早一拍两散。”
    赵晓丁口中的刘师傅是香港目前最著名武行一一刘家班的老二刘家荣,他有个哥哥叫刘家良。
    刘氏兄弟出身武术世家,是黄飞鸿武学的第四代传人。当年第一部《黄飞鸿》就是他们俩兄弟拍的。
    刘家班讲究的是硬桥硬马,是南派洪拳的核心术语,讲究的是一种务实坚韧、刚柔並济、真才实学的武打风格。
    早年间都氏武打片都是这种风格。
    但时代变了,这种武打场面说实话观赏性不高。
    后来隨著程龙开创的詼谐幽默的功夫喜剧,以及李连结的飘逸瀟洒的武打风格,一度引领了香港武打片的新方向。
    而刘氏兄弟先是批评程龙的喜剧功夫片都是些毫无章法的死缠烂打,不过是拳绣腿。又嘲讽李连结练的是武术不是功夫,混淆了南拳北腿,非叫我十万洪拳弟子笑掉大牙不可云云。
    可惜他的评论非但没有引起大眾的认同,相反因程龙和李连结的电影广受欢迎而沦落为守旧的代名词。
    赵坤不拍武打片,对这种香港武行之间所谓理念之爭不感兴趣。
    不过他倒是对李连结挺好奇的。
    上辈子他没有跟这位功夫巨星打过交道,但综合业內对他的评价就一个词一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倒是也没毛病,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可能这哥们人设没有经营好,或者乾脆都懒得装了。
    虽说李连结一出道就凭藉《少林寺》创造了內地电影票房的神话,但当下在香港电影圈只能算二线明星。
    之前加盟邵氏陆续拍了两部《南北少林》和《中华英雄》反响一般,前两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发展,可惜压根就没泛起什么水。
    前年和周星星合作在美国旧金山拍了一部《龙在天涯》,在港的反响倒是不错。
    这次接受徐克的邀请,算是正式回港发展。
    “哎,李连结功夫怎么样,有真功夫吗?”
    “吃不准。”
    赵晓丁摇摇头,想了想道:“如果真打的话,我估计他肯定打不过任师傅。”
    他口中的任师傅叫任世官,是一位出身武术世家的武打演员兼动作指导,在这部戏里扮演反一號严振东。
    这位任师傅同样出身邵氏,和黄粤泰的关係很不错,赵坤曾跟他和老黄一起吃过饭。
    “对了,上次你跟我说想找猫哥聊聊,我今天跟猫哥说了,他说隨时恭候,看你有时间。”
    哟,看起来自己这位柏林最佳导演如今多少也有点面子。
    都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既然人家都这么给面子了,赵坤也不好拖沓,想了想道:“那就约在后天吧,你跟猫哥说一声,我一整天都有时间,看他方便。”
    《黑色通缉令》当中两位男主角,原版中是一对黑白搭档,文森特和朱尔斯。但经过本土化改编之后,这两位主角要么一高一矮,要么一胖一瘦。
    文森特的角色,赵坤一早就锁定梁佳辉,他在当下一眾香港男演员当中算是个子比较高的,而且人还瘦。
    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外放式的表演,特別適合扮演这种神经兮兮的、喜怒无常的角色。
    这样的演员还有一个叫吴振宇,可惜这货还在tvb打酱油,毫无人气可言。
    赵坤在写剧本的时候,就把梁佳辉当作了文森特的模板,还將文森特这个名字改成大d,就是电影《黑社会》中钓鱼不戴头盔,被任大华用石头砸死的那个囂张大d。
    相对应的朱尔斯这个角色最好是个胖子或者矮子,泰迪罗宾这种残疾人他不喜欢,而且人家都已经过气了,总不能找蒋二少演吧。
    於是他就瞄上了在《中国往事》中饰演猪肉荣的郑则仕。
    郑则仕最早是无线台的签约艺人,85年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何必有我》,斩获了第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奖。
    因为其扮演的弱智青年肥猫太过深入人心,已然成了他的代名词,当然客气一点,就称呼他一声“猫哥”。
    因为形象的限制,他这些年儘管產量很高,但基本上出演的都是配角,始终不温不火,算是黄金绿叶吧。
    他和梁佳辉两个人就是赵坤心目中理想的人选,將原先用字母代替的朱尔斯这个角色名字乾脆改成了肥猫。
    大d、肥猫,胖瘦分明,高矮不一,正好凑成一对黑帮杀手。
    另外拳击手布奇和黑帮老大马沙这两个角色,经过本土化改编之后,布奇变成了在城寨打黑拳的阿虎,马沙改成了韩琛,琛哥。
    阿虎的最好人选赵坤一开始设想的是刘得华,长得帅,有流量,就算演技差点也无伤大雅。
    结果让李锦文试探了一下,无果而终,人家现在只拍自家天幕公司出品的电影,难怪后来会被人用枪指著头去拍戏。
    於是乎他又瞄上了李连结,此时的李连结还未成为一线,接拍徐克这部电影的片酬据说只有一百万。
    片酬不贵,而且刚刚返港发展,片约不多的李连结应该不会拒绝自己伸去的橄欖枝。
    而且动作演员,尤其是成名的动作演员,说实话很难拒绝一位文艺片导演的邀请。
    归根到底,无非就是既要又要。
    动作演员能够在商业片领域叱吒风云,却极少会被奖项认可,更重要的是演技不被承认。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程龙大哥,纵然拿到了湾湾金马奖的影帝,內地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甚至都拿到了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却始终和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奖无缘。
    於是乎这就成了很多著名动作演员试图证明自己的执念。
    比如程龙的《玻璃樽》,李连结的《海洋天堂》这种的,都是自己出钱赚吆喝。
    至於老大琛哥的人选,自然不会是曾矮子,当下的曾矮子只適合“福星”系列电影中的丑角绿叶,丝毫没有老大的气质。
    最好的人选无疑就是现实中的大哥邓光荣,只是剧本里老大被俩印度人轮后面的剧情,邓大哥估计很难接受。
    不管了,还是让佩吉姐去接触一下邓大哥再说,有枣没枣先打一桿子。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