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 - 第179章 找到!最后的关键人证!当年的一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9章 找到!最后的关键人证!当年的一切终于清晰!
    听着袁天罡的回答,众人心中悬起的石头,终于彻底落下。
    杨温婉的生辰八字乃木之极,再加上其姓氏带木,杨万里又需要五行之极之人布阵,凶手又是在杨府报复的杨万里,且还用五行之法分尸抛尸……这一切,足以代表杨温婉当年的诡异失踪,就是杨万里所为。
    同样的,魏淼之死,郎中之死,甚至杨温婉一家后续的遭遇,也都能因此有了断定。
    而杨万里当年,只五行之木的杨温婉,就害了如此多的人。
    那他为了得到其他四行之极之人呢?又有多少人受其残害?
    众人不敢去想。
    虽然案子到这一刻,真相已经近在眼前,可他们却没有如以往案子即将侦破时一样轻松高兴,反倒随着知道的真相越多,越感到压抑沉闷。
    而且,他们也都在想一件事……他们要如何对待凶手?
    他们能够理解凶手杀人的动机,换做他们是杨温婉这些无辜之人的亲人,他们在知道真相后,也肯定不会放过杨万里。
    可是……国有国法。
    理由再充分,也不能抛开朝廷,随便对四品大臣动用私刑,甚至分尸抛尸,弄得百姓人心惶惶。
    那真的以正常杀人案处置凶手?
    他们又觉得不合适。
    李新春等人遇到过这么多案子,抓过那么多的犯人,还是第一次如此犹豫纠结。
    “刘郎中……”
    李新春忍不住看向刘树义,道:“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处置凶手?”
    他实在是做不出决定,不由将这个问题抛给刘树义。
    刘树义瞥了李新春等人一眼,没有轻易给出回答,他说道:“凶手还没有找到,密室里其他四坛骨灰的主人是谁我们也还不知晓,距离案子结束还差得远,现在想这些,是不是有些早了?”
    李新春老脸一红,意识到自己确实是想的太早,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大庭广众之下询问刘树义这个问题,很不合适。
    若刘树义回答一切按照律法处置,那毫无疑问有些不近人情,一旦传出去,或许就会被人以此攻讦,说刘树义没有人性,过于冷血。
    可若刘树义回答情有可原,能够免罪,同样也会被人抓住机会,攻击他身为刑部官员,却不把律法放在第一位,继而说刘树义罔顾律法,没有原则,不配做刑部官员。
    按照律法处置也不是,不处置也不是,这就是个天坑,只要回答,就会落人口实……而这个问题还是自己问出的,李新春心里咯噔一下,生怕刘树义误会自己是故意挖坑,他忙道:“瞧下官这脑子,刘郎中只是来帮下官查案的,这问题本就不需要刘郎中考虑,下官不该询问刘郎中,还望刘郎中见谅。”
    刘树义自然知道李新春没有恶意,否则他也不会轻轻揭过。
    他没有和李新春继续纠缠这个话题,道:“时间不早,我们得出发了。”
    “出发?去哪?”李新春一愣,其他人也满是不解。
    刘树义看着他:“刚刚我不是说了?我们还不知晓其他四人的身份,还没有找到凶手,接下来当然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李新春还以为刘树义刚刚就是随口一说,来避开自己的问题,没想到刘树义说的竟是真话。
    “我们去哪找凶手?去哪确认其他四坛骨灰的身份?”
    虽然杨万里与杨温婉一家的关系确定了,他的恶行也确定了,可他们并没有掌握凶手的任何线索,更没有其他四个无辜之人的丝毫情报。
    这要去哪找?
    看着众人茫然的神情,刘树义没有卖关子,他说道:“想要知道一个人的姓名不难,想要打听他是在何处出生的也不难,可是……”
    “想要知道一个人的生辰八字,那就十分困难了。”
    生辰八字?
    李新春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又差一些,没有完全想通。
    “生辰八字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秘密,是不会轻易对他人透露的,哪怕户部的户籍册,也只能知晓此人哪年哪月哪日出生,而无法知晓更具体的时辰,所以……”
    刘树义目光扫向沉思的众人:“杨万里是如何知道的杨温婉的生辰八字呢?”
    “杨万里是如何知道的?”李新春眉头蹙起,眼中不断闪过思索之色,他说道:“他肯定不能直接向杨温婉或者其家人询问,否则杨温婉诡异出事后,杨晖不可能不怀疑他……”
    “可不直接询问,那又如何知晓?难道是收买了杨家的下人,向下人打探的?”
    刘树义道:“先不说下人能否有机会知晓主人的生辰八字,只说杨万里的打探……他若会专门收买杨家下人,只能说明他对杨温婉有一定怀疑,可他怎么就会在茫茫人海里,怀疑杨温婉的八字呢?”
    “这……”李新春猜测道:“或许他没有怀疑杨温婉的八字……”
    “没有怀疑,那你的意思,是他为了找这五人,满长安所有人家挨家挨户收买下人,挨家挨户的打探?如此大海捞针?”
    刘树义话一出,李新春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有多离谱。
    长安城人口近百万,杨万里若真的一家一家收买下人,无论是需要的钱财,还是时间,都十分恐怖,更重要的是,就如刘树义所言,下人也未必知晓主人的生辰八字,而且收买的人多了,消息泄露的风险也大,一旦有下人暴露,杨万里必受牵连。
    以杨万里的谨慎,岂会这样做?
    并且杨万里天天炼丹修炼,也没时间做这些事。
    “主动向杨家询问不对,向下人打探也不对,那杨万里是如何知晓的杨温婉的生辰八字?总不能是杨家人主动告诉他的……”
    说到这里,李新春视线扫过刘树义手中的庚帖,突然声音一顿,继而脑海中那原本没有捋清的线条,突然就清晰了。
    他双眼一点点瞪大,指着那已经褪色的庚帖,道:“庚帖!庚帖上有杨温婉的生辰八字!如果杨万里能看到庚帖,那他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打探,也不需要询问任何人,杨家就会主动把杨温婉的生辰八字交给他!”
    “庚帖!?”
    顾闻等人听到李新春的话,都下意识将视线落在刘树义手中的庚帖上。
    看着那发红喜庆的庚帖,再回想李新春的话,他们不由头皮一麻,只觉得庚帖那大红的颜色,在这一刻,就好似被血染的一般。
    原本的喜庆,顿时变得阴森恐怖起来。
    真的是庚帖吗?他们忙视线上移,看向刘树义。
    然后,他们就见刘树义轻轻一笑,道:“李县令思维敏捷,与我的想法一致。”
    “真的是庚帖!?”
    顾闻等人只觉得心里一寒。
    刘树义举起手中的庚帖,道:“凡成婚,必要‘问名’,而‘问名’,必须出示生辰八字,可以说一个人一生之中,很可能就这一次会主动拿出生辰八字。”
    “故此,杨万里若想不惊动任何人,秘密的获取其他人的生辰八字,通过生辰八字来寻找他需要的五行之极之人,那庚帖,就是最稳妥易行之法。”
    “但他身份特殊,杨氏也说他除了公务外,很少外出,那占卜吉凶、测算八字之人,就绝对不会是他本人。”
    “也就是说……”
    刘树义视线扫过众人,缓缓道:“他必然收买了其他人为他做事,这个人,就是为杨温婉与魏淼测算八字之人!若此人尚未被灭口,我们找到他,那我们就能借他之口,知晓其他四人的身份。”
    “哪怕此人被灭口,他收钱为其他人测算八字,也可能会留有记录,就算记录也没有,我们也可以张贴告示,寻找此人测算过八字的百姓,百姓自发上报,然后再从这些上报的百姓里寻找与杨温婉一样婚前失踪之人,同样可以确定其他四人的身份。”
    “若还是没有,那便说明杨万里收买的人不止这一人,那我们就费些力气,寻找所有测算过八字,但成婚之前失踪之人……这会麻烦一些,需要的时间也会多一些,但只要这些人是长安城的人,且他们的家人还记挂着他们,我们就一定能找到他们。”
    众人听着刘树义的话,双眼一亮再亮。
    原本紧皱的眉头,也在此刻舒展起来。
    刘树义不仅为他们接下来的调查点明了方向,更是把所有可能性都考虑到了。
    只要他们按照刘树义的方向调查,那四个无辜之人的身份,便迟早能找到!
    在这四人绝望被杀之时,他们无法帮到他们,那至少在发现他们的遭遇后,能将他们的骨灰交还给他们家人,让他们能够入土为安……如此,李新春他们,也能安心一些。
    李新春深吸一口气,认真道:“刘郎中总是能在我们都束手无策时,找到突破的关键!不瞒你,我是一个有些骄傲的人,这辈子只服气打天下的陛下他们,但现在……我服气的人里,又多了你。”
    刘树义笑着摇了摇头:“李县令可别这么说,再夸下去,我就要飘了。”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旭日西落,道:“天快黑了,我们得抓紧时间去找这个测算八字的人了……我们能分析出他来,凶手未必想不出他,所以即便他没有被杨万里灭口,我们也得防止他被凶手给杀掉。”
    “对对!”
    李新春心里一紧,意识到时间的紧迫,他连忙道:“我们快出发。”
    刘树义看向陆阳元,道:“陆副尉,你善骑射,速度比我们都快,你与顾县尉先行一步,先去魏府,向魏淼父母询问当年给魏淼与杨温婉测算八字之人是谁,然后你们兵分两路,一人回来通知我们,一人先去寻找那人,他若还活着,确保他的安全。”
    陆阳元虽然痛恨这个杨万里的同伙,但也知道此人能活着,对他们的帮助有多大。
    他没有任何迟疑,重重点头:“下官这就出发。”
    顾闻也连忙向刘树义表忠心:“刘郎中放心,只要他还没被灭口,下官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会保住他!”
    说完,两人便迅速向外跑去,没多久就听战马嘶鸣,马蹄远去。
    刘树义也没耽搁,他直接向衙役道:“封锁杨府,不许杨府内任何人进出,同时分开杨府的下人,不许他们待在一起。”
    李新春闻言,道:“刘郎中难道是怀疑……这杨府内,有杨万里的人?”
    刘树义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这是杨万里的地盘,在自己的地盘上,有几个心腹为他做事,替他看管书房,监视其他人,不是不可能……我们谨慎一些没有坏处。”
    李新春想了想,道:“也是,这个时候,再怎么谨慎都是应该的,若真的有这样的人,可不能让他们趁机跑了或者串供。”
    说着,他直接吩咐衙役按照刘树义的命令去做。
    将最后的事安排妥当,众人不再耽搁,也快步离开了杨府,策马向魏家的方向行去。
    而他们还未离开宣阳坊,前方就有几人策马奔来。
    看到刘树义与李新春后,他们连忙翻身下马,一个穿着衙役服饰的人一边行礼,一边道:“刘郎中,李县令,小的已经找到当年跟随杨晖行商之人。”
    他们原来是李新春安排的,去寻找与杨晖一同行商的商队成员的衙役。
    李新春没想到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到来,他连忙道:“人在哪?”
    接着,就见一个四十余岁,身体强壮的男子,从衙役身后走出。
    他神色有些紧张,连忙行礼:“小的秦六,见过刘郎中、李县令。”
    “秦六?”
    刘树义打量了秦六一眼,道:“你在商队里,负责什么?”
    秦六忙道:“护卫。”
    “你一直跟着杨晖的商队吗?”刘树义又问。
    秦六说道:“也不是一直跟着,但杨老爷曾帮过小人,所以只要小人没有其他任务,就会跟着杨老爷的商队。”
    “如此说来,你与杨晖比较熟悉?”
    “是。”
    “那你可知,杨晖家里出事后,他突然要去行商,是因为什么?”
    秦六皱了皱眉,摇头道:“小人也不清楚。”
    “不清楚?”李新春眉头皱起,神色有些不满。
    秦六心里一紧,连忙解释:“小人不敢隐瞒,小人真的不清楚……当时杨老爷家里发生了很多意外,我们听说杨老爷受到的打击很大,还以为杨老爷短时间内不会再行商。”
    “可谁知,没过几天,我们就接到杨老爷的消息,他要出去行商,问我们谁愿意跟随。”
    “小人心里惦记着杨老爷,听到这个消息后,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没有迟疑,直接就答应杨老爷,陪他走这一趟。”
    “三天后,我们就出发了,结果还没有到目的地,途径巴州区域的一座山峦时,杨老爷不慎坠崖,我们找了三天三夜,最终也没有找到杨老爷的尸骨。”
    虽然已经过去十年,可秦六再提起此事,仍旧很是唏嘘:“杨老爷是个善人,他不该落得这样的下场的。”
    刘树义深深看着秦六,确定秦六的表现没有异常后,道:“杨老爷的坠崖,你们可曾亲眼目睹?”
    秦六道:“当时我们中途歇息,杨老爷说感觉心里发闷,要走一走,结果没多久我们听到了杨老爷的一声惊呼,连忙跑过去查看,却只能看到一道身影向悬崖下坠落……”
    李新春心里一动:“也就是说,你们没有亲眼看到杨晖为何会坠落?”
    秦六想了想,点头:“是。”
    李新春不由看向刘树义:“又是没有目击证人的意外……”
    他想到了魏淼与郎中的遭遇。
    刘树义也面露沉思,道:“杨老爷是孤身一人离开的?你们商队没有其他人跟随?”
    “是,当时我们连续赶了三个时辰的路,大家都很疲惫,都在原地休息,只有杨老爷自己走动。”
    刘树义微微颔首,他又道:“杨晖死后,你们可曾继续将货物送到目的地?”
    秦六摇头:“这次行商,主要是去剑南道开辟商路,杨老爷出现意外,没有人领头,我们也不知道该把货卖给谁,该如何开辟商路,而且就算商路开辟了,也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就原路返回了。”
    刘树义指尖轻轻摩挲着发硬的缰绳,沉思片刻后,他点了点头:“本官明白了,多谢你配合我们。”
    秦六忙道:“都是小的应该的,杨老爷从不克扣我们的银钱,知道我们家里有人生病,还会专门采买药物,低价卖给我们,他是天大的善人,小的也希望杨老爷一家当年的遭遇,能早日查明。”
    刘树义点头:“会的,这一天不会太远。”
    说完,他便让衙役将秦六带走。
    秦六离开后,李新春不由询问:“怎么样?可有收获?”
    刘树义整理了一下脑海中的思绪,点头道:“有些猜测,但具体是否如此,还得进一步确定……”
    “走吧!”
    他呼出一口气:“先找到这个算命之人再说。”
    众人不再耽搁,继续策马奔驰而去。
    走了不到一刻钟,就遇到了飞奔返回的顾闻,不用刘树义开口询问,顾闻便主动道:“已经问过魏淼父母了,他们说当年为魏淼与杨温婉测算八字的人,是昭国坊内有名的半仙,名叫邓昊,人称邓半仙。”
    “而这个邓半仙,他们不久之前路过昭国坊,还见过他!”
    李新春双眼一亮,激动道:“所以,他还活着,还没被灭口?”
    “是!”顾闻重重点头。
    李新春连忙看向刘树义,就见刘树义眼眸微眯:“看来这位邓半仙与杨万里的关系,与其他人不一样。”
    “十年时间都没有被灭口,他知道的秘密,也许比我们原本料想的还要多。”
    “走吧。”
    刘树义抓住缰绳,看向如血夕阳照亮的前方:“找到他,这些年所发生的一切,或许就能清楚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