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从80末开始 - 第215章 原来是你小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 原来是你小子
    电影一开始,从热闹的街头到幽静的朱家小院,运动俯拍长镜头和固定俯拍长镜头的结合,中间还有一个叠化专场。
    普通观眾可能一扫而过,但內行的电影人看到这个开头,不能说惊艷吧,但一种“这个导演有点东西”的感觉油然而生。
    紧接著便是一个近景镜头,几条鱼在水缸里游来游去。
    未等观眾反应过来,一双有力且明显老態的突然伸进去,把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抓起来,用筷子捅进鱼嘴杀鱼、刮鳞、开膛剖肚·一气呵成。
    然后便是之前描述过的老朱做菜的过程,隨著轻快的中国丝竹音乐响起,老朱宛如一个艺术家,精心雕琢著一道道精美的菜餚。
    松鼠鱼、荷叶叫鸡、东坡扣肉、蟹粉小笼包、火爆爽脆·
    看的人们直流口水,即便在座的大部分都是中国观眾,却也不一定能够认全所有的菜餚,更別提那些老外了,不但看得目瞪口呆,还能听到有人脱口而出:“wow,everythingtastes
    great!“
    接著便是三个女儿出场。
    大女儿,高中老师,虔诚保守。
    二女儿,航空公司高管,独立强势。
    三女儿,大学生,在洋快餐店兼职打工,叛逆和天真的结合。
    剧情围绕著老朱和三个女儿的情感展开。
    小女儿家寧乍一看很乖巧,但是作为国厨大师的女儿却在洋快餐店打工就已经暗示其叛逆的性格。
    她是第一个离开这个家的,而且抢夺闺蜜的男朋友,奉子成婚,將什么是绿茶婊演绎的淋漓尽致。
    盖丽是第一次看到成片,尤其看到当陈虹还假悍去安慰被拋弃的小芝芝时,不由转头看向身边的闺蜜道:“红儿,没想到你演的这么好!”
    “那当然。”陈虹得意道。
    “一看就知道是本色出演。”
    “......
    接著便是大女儿,表面是虔诚基督徒与保守中学教师,用虚构的“情伤”自我封闭。长期压抑情感导致敏感多疑,直到学生用情书恶作剧事件成为爆发点。
    她勇敢地改变自己的打扮,通过广播公开喊话,和心中暗恋的体育教练周明道大胆接吻,完成从自我禁到情感解放的转变。
    打碎传统家庭的责任协锁,掺杂著宗教和世俗欲望的博弈,这是典型的西方文化特色。
    令现场看明白的中国观眾神情莫名,尤其是那些港台电影人,一向自翊最紧接西方文化的他们多少有点坐不住,想不明白一个大陆的青年导演如何能够拍出西方文化的精髓。
    电影中著墨最多二女儿家倩一出场就给攻击感满满,尤其当她在银幕上和情人雷蒙上演倒凤顛鸞的一幕时,现场竟然响起了一阵“嗡喻”声。
    一则中国电影中难得出现如此大尺度的情节,尤其盖丽在这个过程中一改东方女性的那种被动和柔弱,表现得十分强势,甚至是凶狠,让人不由发出“wow一一”的惊嘆。
    二则观眾显然认出了雷蒙的扮演者竟然是导演本人,顿时发出善意笑声。
    听到现场的笑声,陈虹很不爽地撇了撇嘴,而身边的盖丽却看得津津有味。
    当这个独立强势的二女儿出场时,观眾本能地以为她是最有可能第一个离开家的,尤其她还买了房子。
    但在剧情的发展中,这个二女儿却充满了矛盾,比如她和前男友雷蒙保持情人关係,却又想跟他交心;比如她和同事李凯推心置腹,却又保持一定的距离;再比如每次和父亲聊不了几句,可又牵掛著父亲。
    就是这么一个最独立,最有能力,最有可能第一个离开家的人,隨著吃饭的人由多变少,却成了唯一留到最后的人。
    小时候被赶出厨房,长大后又回到了厨房。
    三个女儿的情感不断出现反转,而最大的反转竟然出现在老朱身上。
    儘管老朱和邻居家的女儿锦荣草蛇灰线,但当最后老朱宣布自己想娶的女人不是梁伯母而是她的女儿锦荣时,还是让观眾目瞪口呆,而梁伯母因此昏倒,大骂老朱是个“杀千刀的”时,则充满喜感,惹得全场一阵轻笑。
    影片最后,已经离家的老朱本可以按照老习惯回家拿钥匙开门,但却片刻停驻,换成按门铃,
    喝了二女儿家倩熬的汤,味觉恢復,握住家倩的手。
    至此影片结束。
    这一刻,家倩到底是已故的老婆,还是二女儿,亦或是代表重新生活的方式,已然模糊只余留白供观眾思考。
    “哗哗哗!”
    当灯光重新亮起来,掌声在这剎那响了起来。
    赵坤、盖丽、陈虹、李锦文、奚仲文等主创上台,投资人赵二少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被赵坤硬拉著也上了台,接受全场观眾掌声。
    客串主持人的李锦文用中英文分別介绍了台上的各位主创。
    然后便是记者採访环节。
    无论是入围还是没有入围的电影,参加电影节的初衷只有一个,就是宣传,將电影卖出去。
    现场来的大部分都是港台记者,也有一些西方记者,但不多,他们基本上都是衝著去年在这里掀起小小波澜的中国青年导演赵坤来的。
    中国人都是很讲礼仪的,尤其还是在他人的主场,李锦文先点了两位分別来自德国本地和法国的记者提问。
    虽然知道赵坤的英语不错,但此时看到赵坤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老外记者毫无障碍地对答如流,大家的自光多少有点意外。
    毕竟这年头,大陆还是落后的代名词。
    尤其庆奶感触很深,想当年她就是因为英语水平不够和电影《末代皇帝》中的角色失之交臂。
    她不禁跟身边的小男友耳语道:“瞧见没有,学著点。”
    姜闻其实上回来的时候就感触很深,但学外语这种事不是一朝一夕的,看到庆奶看向赵坤的眼神充满了羡慕和欣赏,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语气僵硬道:“我知道了。”
    庆奶焉能听不出小男友语气中的不满,却依旧我行我素。
    这男人嘛,有时候就是要给点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赵坤回答完几个问题之后,李锦文总算点了一个黄皮肤黑头髮的记者。
    “赵导演,你好!我是上海和香港《文匯报》的特约记者邱正海。我注意到《饮食男女》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强调个人主义,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的色彩,我想请问你这是有意而为之吗?”
    ,这个问题听起来好像很尖锐,而且一语道破了电影本身所包含的中西方文化衝突和交融的內核,挺有水平的。
    而且邱正海这个名字好像也很耳熟。
    赵坤循声望去,就见提问的是一个精神抖擞的小个子,戴著一副金丝边眼镜,髮际线堪忧,瞧著应该年纪不算大。
    哟,原来是你小子!
    邱正海嘛,后世凤凰卫视一位著名节目主持人,后来活跃於网际网路,成为一名聚焦实事的短视频博主。
    从某种方面来说,他和於大姐很相似,一个將德国视作第二故乡,常常將所谓民主和自由掛在嘴边的亲西方人士。
    巧合的是他们都是上海人。
    对於这种问题,赵坤早有准备,原版导演本身接受的就是西方教育,不可避免地在片中夹杂西方思维,对於赵坤来说,他其实就是为了两头討喜。
    挣钱嘛,不寒。
    於是便拿起话筒开始回答他的问题。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