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从80末开始 - 第191章 房价一直在涨
第191章 房价一直在涨
“对方开价三十五万!”
“三十五万?臥槽,这么贵啊!”
赵坤不由倒吸一口冷气,他的预算一共就二十万,这大大超过了。
“房主是个湾湾土佬,本来是在京城做贸易生意的,这不现在生意不好做就打算撤了。他是急著卖,可这总价太高,我估摸著一时半会很难出手,你要是看著满意,诚心要的话,倒是可以和他好好聊聊这价钱。”赵晓丁在电话里道。
这货去了香港一个多月,倒是学会了不少香港那边广东话的语。比如说“湾湾土佬”,和上海人口中的“台巴子”如出一辙。
“湾湾土佬”,仅限於粤语地区,倒是“台巴子”未来將普及到整个华语地区。其实上海话中有很多称呼在未来的语境中都很普及,除了“台巴子”、“港巴子”之外,还有“红头阿三”、“罗宋三”之类的。
“行吧,等看了房子再说。”
毕竟是快三十年的房子了,赵坤心里还是有点不託底。
不过,这么大面积的房子在当下確实很少见,都快赶上木地的部长楼了。
而且要知道以前可是没有所谓的“公摊面积”,说169个平方,那可是实打实的套內面积,如果按照后世高层住宅75%的得房率来算的话,得225个平方,都快赶上所谓的大平层了。
晚上回到出租屋赵坤把从赵晓丁那儿得到的消息跟陈虹说了一下。
“你说的是园村华侨公寓?”
“你知道?”
赵坤难免有些惊讶,毕竟她才来京城工作,连市区的路都还没认全呢。
“知道,我听我们单位一个大姐提起过,说那边的房子特別好,面积特別大,当年都是卖给华侨住的。”
看来这华侨公寓名气还挺大。
赵坤笑道:“大倒確实挺大的,小丁说的那套房子是四室一厅的,足有169个平方,不过说好,可能谈不上吧,毕竟都快三十年的老房子了。”
陈虹疑惑道:“这是我们单位的那位大姐说的,她去过,她有个亲戚就住在那里,说是满京城的楼房跟那里都没法比,不光房子大,环境也特別好。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听陈虹这么煞有其是的一说,赵坤还真有点心动,隨口道:“那你单位那位大姐的亲戚是华侨啊?”
“不是,听说是北大的图书管理员。”
嘴,这个来头可够大的。
陈虹接著道:“不过人家还是作家呢。”
怪不得,这年头作家还是相当吃香的,没见这两年以“痞子文学”著称的五朔都火成什么样了?
仅88年一年,他就有四部小说被搬上银幕,这一年甚至被称之为“王朔年”。
如今《渴望》的热播,更是將他推上了神坛。
前身那孩子也算是文学青年,听说是作家后,赵坤不禁好奇地问道:“是哪个作家你知道吗?”
陈虹摇摇头,仔细想了想道:“好像姓林吧。”
姓林?
好像没有特別出名的作家。
也有可能人家用的是笔名吧。
管他是谁呢,赵坤更关心的是房价,接著问道:“那他们这房子也是从別人手里买来的?”
“对啊,你猜猜当时人家买了多少钱?”陈虹眼睛一亮道。
“什么时候?”
房价是有时限性的,比如现在方庄的房子均价两千多块,可三十年后,那边的房价起码要七八万,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大概十年前,反正是恢復高考后没多少年。”
这个就好衡量了,十年前一套规整的四合院顶多也就一两万,但今年上半年程龙大哥四百万买了八套四合院,合下来平均每套五十万。
按照这个比例的话:
“八千?或者一万?”
“咦,猜的真准!”
陈虹瞪大了眼晴,道:“就一万零五百。”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瞎,他们不是亲戚么,那作家当时想买房,就是我们单位那位大姐的爱人帮著联繫的。现在想想,那位大姐的肠子都悔青了,要是知道现在房价涨成这样,当年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自己把这房子买下来。”
这话听起来確实挺好笑的,但陈虹说著也忍不住发愁道:“你说现在这房价怎么涨的这么厉害,要三十五万,谁能买得起啊!”
后世人们一直在房价涨的厉害,殊不知房价这东西其实一直在涨,只不过偶尔出现调整期,能够把握住机会的人,自然就赚了。
“你別忙著抱怨,想想看,十年前谁家能拿得出一万零五百块?”
“......”
其实三十五万这个价格,现在想想还算合理,估计房主是充分考虑了京城目前的房价,毕竟169个平方,这么大的面积摆著,折合下来每平米也就两千出头一点点。
唯一的区別就是一个是新房的价钱,而房主想卖的是近三十年的老房子。
“这样吧,等小丁约好时间,咱俩一块儿去看看。听——如果確实好的话,
就买下来。”
“买下来?拿什么买呀,你不是说只有二十万嘛,我先声明啊,我全部的积蓄总共就一万三千多。咱们全部的钱加起来也不够啊。”陈虹皱著眉头道。
两人交往这么长时间,赵坤从来没有问过陈虹有多少钱。
因为在他看来,男人和女人交往,男人出钱养活女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是传统,更是现实。
万一將来分手,说不得还要付分手费呢。
不过此时听到陈虹能主动说出来,並表示要一起出钱的举动,赵坤还是蛮欣慰的。
不由打趣道:“哟,没想到你居然还是个小富婆呢!不是,你在香港不是还收到好几千港幣的红包嘛,算进去了没有?”
陈虹当即不满道:“什么呀,这个我存起来了,毕竟是外匯,能保值的。”
说的也是,如今人民幣的匯率一路往下,前两年和港幣的官方匯率1:2还要多,基本上100港幣只能换45块人民幣。如今已然变成了1:0.9,也就是100港幣能兑换110元人民幣,港幣升值了一倍还要多。
一提到房子,陈虹吃饭都不香了。
想了想,又道:“要不然我问丽丽借点,不过她估计也没多少,顶多也就拿出两三万。”
“行了,別想了,等片子卖了不就有钱了嘛!”
眼著马上要十二月份了,明年的柏林电影节虽然还未公布提名,但据於大姐反馈的消息,《穆稜河畔》入围主竞赛单元,基本上没啥问题。
至於目前还未完成的《饮食男女》只能参加开放的展映环节。
当然这也要经过主办方的审核,不过作为上届短片单元金熊奖得主,一次性能够带来两部长片,组委会还是相当欢迎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