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从80末开始 - 第157章 投资合作
第157章 投资合作
赵家老宅离九龙塘別墅很近,沿著窝打老道转太子西道,再到嘉道理道,便到了香港著名的豪宅区一一加多利山,也就三公里左右。
赵家老宅座落在加多利山的核心区,房子大,园也大,这大概就是老钱家族的底蕴。至於说后世刘德华那號称几个亿的豪宅,已经在加多利山的外围了,
楼挤楼,几乎没有园可言。
“叔叔!”
当赵坤第一次见到赵新岳时,有点愣神。
无他,这位堂叔长的和赵矿长太像了,唯一的差別就是这位养尊处优的堂叔看起来要比歷经沧桑的赵矿长更显年轻因为据赵坤所知,这位堂叔只比赵矿长小几个月而已。
“赵坤,坤坤,好好好!”
赵新岳拉著他的手也是满脸的激动,眼眶中甚至还带著湿意。
“听说儂爸爸讲,儂当上导演了,还在柏林电影节上拿奖了,蛮好,蛮好,
有出息了!”
“新岳,坐下再聊。”
旁边一位打扮时尚的中年妇人见赵新岳拉著赵坤的手不放,笑著出声道。
可能因为赵坤在场,她特意说了普通发,儘管听上去很不包准。
“对,坐下再讲。坤坤,这是儂婶,她是广东人,说不好国语,別介意啊!”
“婶婶好!”
赵坤忙向这位中年妇人问好,特意还用了广东话。
中年妇人眼晴一亮,立马切换回粤语模式:“你会说广东话?”
赵坤笑呵呵道:“一点点啦!”
赵新岳倒是蛮意外,不过他还是坚持用上海话道:“儂从小在东北长大,会得讲上海閒话,我不奇怪。但是会讲广东閒话,倒真是蛮怪的,我看儂刚刚两句老標准咯,专门学过啊?”
赵坤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赵新岳却一脸讚赏地点头道:“这个就对了,想要到一个地方发展,就要会得当地的閒话,不然儂没办法融入的。来来来,阿拉过去坐!”
说著,便要拉著赵坤往会客区走。
这时,一直眼巴巴站在一旁的一个看起来十二三岁,额头开阔,眉眼大方的小女孩不乐意了,抢著道:“爹地,还有我呢!”
这时赵新健笑著道:“哦,差点忘了我们的小公主,坤坤,这是我侄女,也是你的妹妹,赵嘉慧。嘉慧,这是老家的坤坤哥哥。”
赵嘉慧早就准备好了,甜甜地喊了一声:“哥哥,我叫茱迪!”
也对,香港都流行取英文名字。
赵坤遂入乡隨俗道:“茱迪,你好!认识你很高兴。你现在上小学吗?”
“我已经高小毕业,上中一了。”赵嘉慧很大声地回答。
又好奇地看著赵坤道:“哥哥,爸爸和叔叔说你是导演,你来香港拍电影的吗?”
“对啊,哥哥就是来拍电影的。”
小姑娘一听顿时眼睛亮晶晶道:“哥哥,你拍什么电影?能让我演电影吗?”
哟,自己这个妹妹好好的富二代不当,居然想演电影,这有多想不开啊!
未等赵坤开口,就听娘道:“茱迪,你瞎说什么呢,没礼貌!”
接著又跟赵坤抱歉道:“唔好意思啊·-听,坤坤,我这么叫你不介意吧?”
“当然不介意,家里人都这么叫我。”
赵坤说完,朝刚刚遭到娘训斥的赵嘉慧眨了眨眼睛,以示安慰。
小姑娘著嘴,跟著大人一起来到会客区。
客厅很大,进门就是一个挑空的大厅,会客区在大厅的另一头,硕大的落地玻璃,窗外是一大片绿地。
落座之后,马上就有白衫黑裤的自梳女佣人端上茶水、果盘和小点心。
赵坤算是看明白了,大户人家待客大概都是这种流程。
赵新岳开门见山道:“坤坤,刚刚你说这次过来是来拍电影的,这么说你想来香港发展?”
赵坤看了一眼小叔叔赵新健,道:“我刚参加工作,目前是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老师,我们学校鼓励青年教师从事创作,这次我刚好写了一个和香港有关的剧本,就想来这边试试水。”
他话音刚落,赵新健就跟著补充道:“阿哥,是我建议坤坤来香港发展的。
儂看,坤坤刚出道就拿到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这方面绝对有天分的。儂也晓得,我对电影一向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就想和坤坤合作。”
“儂想参股?”
赵新岳之前就接受赵矿长的委託,帮助赵坤在香港註册了一家梦工厂影业公司。其实他也做好了赵坤將来来香港发展的思想准备,毕竟就当下而言,香港比大陆方方面面要好太多了,尤其是在电影行业方面。
而且作为一个上海人,对电影行业本就不陌生。
原因很简单,49年后来到的香港的上海人,主要从事的就是纺织、航运和电影这三个行当。
“不是参股,是投资。我也想先试试看,与其投资別人,还不如投资自家人。”赵新健忙道。
赵新岳这才脸色稍雾地点点头,看向赵坤道:“儂想来试试看也蛮好,既然儂小爷叔想跟儂合作,先弄起来再讲。如果有啥困难,儂小爷叔不能解决的,儘管跟我讲。”
“晓得了,谢谢叔叔!”
赵新岳笑著摆摆手道:“都是自家人,用不著谢。”
经过刚刚的一番对话,赵坤算是看出来了,这里赵家的当家人就是眼前这位新岳叔叔,小叔叔赵新健別看咋咋呼呼的,但在赵新岳面前,一直规规矩矩,甚至有些畏惧。
接著便是敘家常。
赵新岳先是向赵坤打听了一番赵矿长的情况,作为儿时的玩伴,兄弟俩当年分別的时候还不到十岁。
时光茬苒,谈起往事,赵新岳颇感晞嘘。
接著又聊起了赵家的旧事。
赵坤这才知道,当年他爷爷留在上海,叔爷爷来到香港,这是兄弟俩商量好的。
恰逢时代巨变,老大在老家守祖业,兄弟出走避难,这是大家族一贯的传统,说白了就是两头下注。
如此,不管风云如何变幻,至少能保住一家,延续赵家的传承。
如今的局面显然是此消彼长,好在赵矿长还算爭气,家业虽然没了,但凭藉自身的能力和岳家的帮助,已然成了体制內相当级別的干部,可以说是完美地完成了阶级的转换。
而且生出来的儿子也算爭气,年纪轻轻就拿到了柏林电影节的奖项。
这里有必要多说一句,別看电影行业在香港地位不高,明星照样被称为“戏子”。但是在祖国內地完全是两种概念,演员和导演那是文艺工作者,等熬到一定的年纪,还会被尊称一声“艺术家”!
更別提赵坤如今身上还披一层大学老师的外衣。
“小叔叔,这里真不错,还能看到海景呢。”
赵坤站在十九楼的窗口往外望去,虽然有楼宇阻隔,但依旧能看到不远处的维多利亚港。
“不错吧,那边就是红馆,而且楼下就是红码头,有往来北角的天星小轮,去港岛很方便的。”赵新健站在一旁笑道。
赵坤昨晚在老宅吃过饭之后,也谢绝了赵新岳让他住在家里的邀请,选择了住酒店。
酒店是赵新健安排的,离著九龙塘別墅不远,是一家四星级宾馆,虽说房间小了点,但设施很不错。
这么说吧,90年的香港,有点像2025年的上海,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之后,基础设施很完善,道路、建筑都还很新,很多酒店宾馆都是近十年內新开的。
就比如赵坤此时正在参观的这套黄埔园的房子,86年开盘的新房子,全新的装修,连家具、电器都配齐了,只要採买一些床上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就能拎包入住。
“小叔叔,租金几鈿啊?”
“坤坤,儂昏特勒!”
赵新健一听就满脸不高兴,扬起手想要给赵坤的后脑勺来一下,发现有些够不著,只能地收回来,但依旧不高兴道:“都说了是自家人,一百万港幣我都答应帮儂投了,还缺儂这点租金啊!閒话不要多,只要这趟儂电影拍的好,能够赚钞票,小叔叔拿这套房子送拨儂也不是问题!”
“讲话算数?”
“绝对算数!不过阿拉丑閒话讲在前头,这趟如果赚钞票,没有閒话讲;但是如果亏本的閒话,以后大家就亲兄弟明算帐。儂看哪能?”
“没问题!”
赵坤乐呵呵地跟小叔叔击了一下掌。
其实他这也是跟赵新健开开玩笑,並没有当真。
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当下香港的房价真心不贵。
就比如这套黄埔园的房子,当初赵新健买下来的时候也就700港幣一尺,香港是讲英尺,折合下来大概每平米的价格七千多八千不到。
这套实用面积五十多平米的两室一厅的房子,总价也就四十多万港幣。
“行了,走吧。回头我让马姐把东西配齐了,回头你再搬过来住。”
“上哪儿?”
“去酒楼看看,你不是到时候还要拍摄嘛,先去看看哪家合適。”
赵新健名下的两间酒楼,一家就在离红不远的尖沙咀,开在一座大厦里,
面积不大,三百多平米的营业面积,最主要是厨房不够大,有点施展不开。
另一家是老店,在九龙的寧波街上,三上三下,整栋楼都是,而且还有一个足够大的后院,搭著棚里,洗刷备菜都在这里。
这家店已经开了三十多年了,在香港小有名气,店堂里还掛了不少名人的照片,比如程龙、周闰发、谭咏麟、罗文、许氏兄弟等等。
虽说这里远没有原版中圆山饭店那么气派,但对於故事背景设在香港来说,
已经足够了。赵坤相当满意。
一圈走下来,已经到了中午时分。
两人找了一间小包厢,赵新健將菜单扔过来“想吃点什么,自己点!”
赵坤一大早就被赵新健从酒店拉出来,连早饭也没有吃,这会儿早就饿了。
他没拿菜单,道:“小叔叔,这是你的店,你就看著点唄,我什么都吃,最好快点。”
赵新健隨口点了几道菜,都是赵坤常从赵矿长嘴里听到过的上海菜,唯有一道清蒸老鼠斑,让他眼睛一亮,难免有些不好意思道:“小叔叔,用不著这么破费吧?”
赵新健豪气地摆摆手道:“小意思,儂在內地肯定吃不到,在香港就多吃点。”
菜上的很快,两人又要了几瓶啤酒小酌。
话说,赵坤自穿越以来还是头一回吃到老鼠斑,味道真不错。
“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筹备?”赵新健夹著面前的四喜烤麩,问道。
“只要钱到位,筹备马上就可以开始,不过你得给我介绍一个人,熟悉这边电影圈的人。”
其实赵坤之所以会说广东话,是因为上辈子他喜欢用香港的幕后团队,主要还是因为內地团队太多良不齐,有时候甚至连打个灯都打不明白,就会大白光。
香港的幕后团队在这方面確实要专业的多。
可惜现在是90年,他上辈子认识的那些人现在都还没入行呢。
赵新健筷子顿了一下,想了想,点头道:“可以,我帮儂介绍一个。”
说著,便拿起大哥大打了一个电话。
是打给一个叫佩吉的女人。
赵坤注意到小叔叔说话很隨意,而且没有广东话,而是上海话和对方交流。
不过这也不奇怪,香港电影圈,从公司老板、到导演、製片人,演员,上海人这个群体为数还真不少。
赵新健和对方说了几句之后掛了电话,对赵坤道:“伊马上过来,儂帮伊碰个头,大家聊一聊。”
说著,还特意补充了一句:“伊还是蛮有经验的。”
差不多半个小时吧,两瓶啤酒喝完了,那条老鼠斑也只剩下鱼骨头,突然就听到“砰”的一声,包厢门被推开,一个人影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嘴里还著:“哎呦,真是饿死特了,赵二少,有事体哪能不早点讲———“”
刚说了一半,看到包厢里不止赵新健一个人,还有一张陌生的面孔,进来的这位连忙止住话头,丝滑地切换成广东话,並且语气温柔道:“唔好意思,请问这位先生是?”
赵坤同样打量著眼前这个看起来大概二十七八岁的女子,第一反应就是嗯,很漂亮,一袭长髮披肩,亮色系的真丝衬衫搭配前开叉的包臀半身裙,很有90年代的港风范儿。
咋一看,可能还会错认成赵雅汁。
(不好意思,今天有事,紧赶慢赶,赶了一章)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