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 - 第399章 人心易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潼关城,將士们等候已久的册封圣旨也终於抵达。
    现在战事结束了,兵部將军功核算完成,而军功最好的兑现方式,无疑就是封爵策勛。
    传旨的大太监站在白虎节堂主位上,念著冗长的圣旨。
    他嘴里每念出一个名字,大殿之中便不受控制的传出一道大笑声。
    林时麾下诸將,官大至顾知洲,官小至参军校尉,一共有一百零三人接受了册封。
    其中顾知洲,李晟,程名振三人获封侯爵。
    其中顾知洲为三原县侯,没错,就是魏国诸將安仁修的三原县侯。
    至於为什么要封他国侯爵之位,原因也很简单,三原县,正是在雍州治下。
    换句话说,便是魏国的三原县侯已经名不副实,因为三原县,现在已经归属大梁治下。
    而李晟与程名振,前者为新安县侯,后者为长兴县侯,封户俱是在大梁蜀中境內。
    除却三人获封县侯之外,余下將领,亦是受封自伯爵到男爵不等。
    小太监足足念了有半个时辰,才算是將这一百多名有功將领的封赏与名字念完。
    眾人接旨之后,大厅里一时间各种问好声不绝於耳。
    “哎呀呀,见过伯爷......”
    “子爷,哎呀这不好听啊。”
    “男爷,这更难听吧?”
    “哈哈哈哈~”
    將领们互相拱手道贺,打趣著对方的封號。
    “不对,为什么没有大帅的封赏啊?”
    这时,大厅之中冷不丁传出一句疑惑的声音。
    但还不等前来传旨的大太监解释,便有其他將领嗤笑道:“你傻啊,大帅这次的功劳,比开国之功都不差了,那肯定是要回到太安城再接受封赏啊,我估摸著啊,以大帅的功劳,封个国公都不算过分。”
    “啊哈哈哈,这倒也是啊,要是没有大帅,咱们也没机会捞到这爵位不是?”
    將领们嘻嘻哈哈出声,全然忘记了传旨的大太监还在上面站著。
    站在最前方的林时嘴角一抽,也懒得搭理这群得意忘形的丘八。
    上前凑到那大太监身旁,轻声道:“天使勿怪,这群丘八一个个没规矩惯了,什么都敢议论。”
    听闻这话,大太监连连摆手,忙道不敢。
    旋即脸上露出笑意,低声道:“诸位將军都是我大梁社稷之臣,何况今日乃是受封这样的大喜事,高兴一点也完全可以理解,接下来还得劳烦大帅领路,带咱家去军营里,为有功的將士策勛。”
    “这是自然!”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林时微微頷首,转过头以锐利的目光在诸將脸上扫过。
    迎上林时的目光,一群颇有些得意忘形的將领赶忙安静下来,也顾不上高兴了,反手將册封的宝册与大印收好。
    而后齐齐朝大太监拱手感谢。
    大太监点点头,目光移向林时。
    林时轻声道:“还请天使隨本帅来!”
    言罢,林时率先出门。
    诸將面面相覷,也赶忙跟上。
    到了门外,一条长长的马车车队便映入眾人眼帘。
    马车里的物资,儘是用来封赏有功將士所用。
    对於立下战功,但战功又不足以封爵的將士,册封的方式,就变成了策勛。
    策勛,顾名思义,便是把功勋记录在简策上,以此来对这些立下战功的將士进行表彰。
    而有了勛功的將士,將来不论是缴纳税赋,还是子孙需要做官,读书,乃至於娶妻生子,朝廷都会给予一定的优待。
    这些好处,对於將士来说,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尤其是减免赋税这一条。
    许多人来战场上搏命,为的就是能多给家人挣一口饭食。
    因此,相比封爵这种唯有少数人能够享受到的优待,策勛,才是將士们真正的狂欢。
    大太监没有拖延,出了百虎节堂,便带上车队,跟著林时来到军营。
    然后召集了大军,开始进行封赏。
    大军的人数多,自然不可能一个一个名字念著过去,因此,这些物资与赏赐,都是由各部主官上前领取,然后一级一级往下发。
    换做以前的时候,朝廷赏赐下发下去,经手之人都会刮掉一层油水。
    往往十成的赏赐,到了將士手里,便只剩下一成。
    但林时接手兵权之后,这样的情况便不復存在了。
    因为林时是真会杀人,而且军中士卒若是受到委屈,还可直接通过林时的亲卫或者镇景司的校尉向林时告状。
    赏赐的过程,持续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
    当將士们看清到手的赏赐,是原原本本一点折扣都不打的赏赐之后,哪怕他们早已知晓大帅不会贪污,依旧忍不住热泪盈眶。
    接下来,便是喜闻乐见的庆功宴。
    林时在白虎节堂招待了前来传旨赏赐大军的使节团。
    为首的大太监忙碌一天,但精神头依旧很好。
    他笑吟吟的朝林时拱手笑道:“大帅,如今这战事已经结束,咱家来的时候,陛下可是千叮嚀万嘱咐,要咱家一定將大帅请回太安城接受封赏,不知大帅什么时候能卸下军务,与咱家一块儿回京?”
    听见大太监明显带著试探意味的询问,林时也早已料到这样的情况。
    他隨口应道:“如今这潼关之中的大军,皆受到长兴县侯的管控与调配,有长兴县侯坐镇潼关,潼关也乱不起来,至於本帅,閒人一个,天使想什么时候走,那就什么时候走。”
    一听这话,大太监明显的长舒口气。
    他点点头,沉声道:“依咱家看来,受赏这种事情,宜早不宜晚啊,咱们明日便返回太安城,如何?”
    “可以,一切有劳天使安排!”
    林时没有什么意见,他知道姬玲瓏这么早叫他回去的用意。
    不出意外的话,他现在的战功已经大到满朝文武对他都已经生出忌惮之心。
    要他回去太安城,除了受赏以外,也是为了从他手上將兵权剥离,以此来安群臣之心。
    这样的事情,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因为接下来的日子,他的重心也不会再放在军事上,而是会放在火器的研发之上。
    等到他下一次再出山掌兵之时,那便是大梁鯨吞天下之时。
    大太监得了林时准话,也不再多言,开始慢条斯理的吃著这场对於阉人来说极为难得的庆功宴。
    宴席间,將领们笑意吟吟,不断朝大太监敬酒。
    大太监盛情难却之下,也只能照单全收,不多时,便醉倒过去。
    將领们灌倒大太监之后,为首的顾知洲与李晟,程名振三人便一脸贱笑的朝林时凑了过来。
    李晟心直口快,大声问道:“大帅,这廝这么著急带你回太安城,不会是朝中那群没卵子的文官授意的吧?”
    林时慢条斯理的喝下一口酒,懒得搭理李晟的屁话。
    目光移向一旁的程名振,缓缓交代道:“这几日,本帅该交代的,都已经交给你了,本帅返回太安之后,你只需按照本帅定下的策略,稳步经营,逐步蚕食大河两岸,当可立於不败之地。”
    程名振一脸严肃地点点头。
    林时战后回到太安城,他接手潼关兵权,本来就是当初陛下还没返回太安之时便已经商量好的事情。
    现在大梁已经稳住了雍州,他自然也会稳扎稳打。
    点头之后,他有些欲言又止。
    最终,还是没忍住心里的好奇,询问道:“大帅,那您到底要什么时候才会被起復?”
    “难说,快的话,一两年也就差不多了,慢的话,可能三五年也说不定,毕竟研究火器,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就算本帅进展顺利,陛下也未必能拿得出那么多钱来支持本帅。”
    林时摇摇头,给出了一个模稜两可的答案。
    因为这样的事情,他的確也没有把握,太安城里,变数太多了。
    就算他现在和姬玲瓏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夫妻关係,姬玲瓏也未必会一如既往的全力支持他。
    世上总归是共患难者多,共富贵者少。
    大梁陷入生死境地之时,姬玲瓏需要他,各种许诺与承诺,自然是跟不要钱似的说出来。
    但如今大梁的朝局趋於平稳,基本盘也扩大了一半还多,他也不敢保证,姬玲瓏是否有成为千古一帝的心胸,还是只想守城。
    人嘛,都是会变的。
    再者,就算姬玲瓏能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但朝堂上那些朝臣,也必定会想方设法的给他添堵。
    无关利益,就是单纯的添堵那种。
    顾知洲与程名振听出了林时的言外之意,不禁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李晟的反射弧较慢,见林时说得艰难,不禁诧异道:“咱们不是已经打下雍州了吗,以太安城百年积攒的財富,朝廷没道理会没钱啊。”
    “夯货!”
    对於李晟的问题,顾知洲的回答只有两个字。
    林时目光移向顾知洲,沉吟片刻,缓缓叮嘱道:“老顾,本帅知道你最近在研究我大梁兵制的问题。”
    顾知洲一愣,表情瞬间正经,朝林时拱手道:“还请大帅赐教!”
    “我没什么好赐教的!”
    林时摇摇头,沉思著出声道:“我就是想交代你一句,任何事情,欲速则不达,你若当真有改革军制的决心,本帅的意见是,你最好去你所谓的屯兵垦田之地亲眼看一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