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 第518章 收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8章 收网
    “所以,你们最终成功捕获了人类科研史上第一颗球状闪电?具体是怎么做的?”
    审讯室里,白人探员按住耳朵,通过蓝牙耳机接收着远在千万里之外的总部科学家们传来的信息,进而传达给面前的陈昂。
    面对这个问题,陈昂微微一笑,对白人探员说道: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要是让我现在就说出具体数据,还真记不太清了。
    不过我看你们船上有大功率的舰载雷达,能发射强功率高频振荡脉冲和电磁波束,要是修改一下参数,在空中进行扫射,倒也有可能激发出球状闪电。”
    白人探员听后,眉头一皱。
    看着面前这个面带微笑的黄皮肤华夏人,与对方自信满满的眼神对视,不知为何,他的心中陡然涌起一股厌恶感,当下就想拒绝对方的提议,然而耳机中传来的声音却是制止了他:
    “让他操作,我们需要收集数据!”
    白人探员只得强压下心中的厌恶与烦闷,点了点头,重新给陈昂戴上手铐和脚镣,带着他离开了审讯室,来到外面的舰桥上。
    此时这艘军舰正航行在大海之上,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幽蓝色海面,天空晴朗无云,阳光炽热。
    陈昂在白人探员的监视下,来到机载雷达的控制台前,他一边调整着上面的参数,一边继续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他们发现球状闪电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晴朗的下午,戈壁滩上没有风,同样是酷热难耐。
    因为之前十多次试验顺利完成,证明了防雷涂料效果优异,所以这次陈昂、丁仪和林云都登上了飞机,跟着机组一同行动,准备近距离观察实验过程。
    其中陈昂和林云坐在一架飞机里,丁仪则在另一端的直升机中。
    两架直升机像往常一样慢慢靠近,等到了一定距离,伴随着一声清脆的爆裂声,蓝色的电弧被成功激发,看上去颇为吓人。
    好在机上人员都戴着护目镜,直升机也开始拉开距离,随着距离逐渐拉远,电弧也在变长,最终定格在 100米左右,并随着直升机的前进横扫过空气。
    众人都保持着沉默,空气中只有螺旋桨旋转的轰鸣声和电流的嗡嗡声。
    只不过随着电弧的亮度逐渐减弱,电源能量快要见底,他们依旧是一无所获。
    对此众人也早已经习惯了,林云开始招呼直升机准备熄灭电弧,返回基地,陈昂在一旁看着窗外,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说:
    “不应该啊,按照我的直觉,它今天就该出现了,等会儿回去充电之后,我们再飞一次吧。”
    林云摇头表示拒绝。
    “再飞一次说不定就要到晚上了,夜间飞行不安全,还是明天再说吧。”
    陈昂喃喃自语:“奇怪,理论计算都没问题,它应该……”
    “科学研究可不能靠直觉。”林云这时笑着劝他。
    陈昂下意识反驳道:“不,直觉是可靠的!多少科学界的伟大理论和研究都来自于研究者的直觉。”
    也就在他们两个人说话的同时,负责驾驶直升机的飞行员突然大喊了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惊喜。
    “注意,注意!目标出现在机体6点钟方向。”
    陈昂和林云顿时浑身一震,立刻凑到机窗边向直升机侧方望去。
    就这样,他们见到了那个耗费了无数精力,苦苦追寻的“精灵”。
    那玩意是淡蓝色的,在这天空中沿一条变幻的曲线飘行着,并不显眼,却也是肉眼可见。
    “快!关闭激发装置,拉开距离!注意规避!”
    林云率先反应过来,大喊着将闪电发生器关闭,冷静催促飞行员与这美丽却又危险的东西拉开距离。
    随着两架直升机之间跃动的电弧熄灭,那颗蓝色光球倒是显眼了一点,只不过在空中飘行了约摸半分钟之后,这个东西就消失了。
    “快返回基地,赶紧充电,我们再来一次!”陈昂大声催促着,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可林云依旧是十分冷静。
    “今天的行动结束,陈博士把这次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导出来,我们晚上开个会总结一下,明天再继续。”
    当晚,基地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直升机上的摄像设备清晰地记录下了球状闪电被激发的全过程。
    丁仪拿着烟斗都忘了抽,注意力全放在相关数据上,试图从中找出成功激发球状闪电的关键。
    第二天,他们又重复进行了这一实验
    这次起飞不过半个小时,第二颗球状闪电便被顺利激发,接着是第三天、第四天……越来越多的球状闪电被成功激发,他们收集到了更多的数据信息,对于如何激发出球状闪电,也总结出了一定的规律和心得。
    甚至有一次,他们还同时激发了两颗球状闪电。
    阶段性的成功让团队成员们高兴不已,但对于他们的目标来说,这只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毕竟他们是要将球状闪电武器化。
    而在取得了第一阶段的突破后,后续的问题就摆在了他们面前。
    光只是激发球状闪电可不够,还得对它进行研究。
    为此陈昂等人动用了各种远距离探测仪器,像是各种波长的雷达、声纳、红外线探测器、频谱仪等。
    但也仅此而已,因为球状闪电本身的危险性,近距离接触探测根本没办法完成,他们得尝试着“驯服”这个危险的家伙。
    好在他们还有丁仪这个基础物理学的大拿,在经过半个月的远距离探测后,这位终于是成功拿出了有关于球状闪电的数学模型,在理论上推导出了这一自然现象的部分特质。
    例如该如何捕捉它,亦或是如何存储,用什么约束。
    在丁仪的理论数据支持下,他们研发出了一种能够储存球状闪电的电池型“牢笼”,并利用军方研发的另一种探杆系统,成功将未被激发的球闪(空泡)捕捉到了实验室。
    “所以这个武器的关键就是那位丁仪丁博士?”
    白人探员看着正操作舰载雷达扫描天空的陈昂,突然冷不丁问道。
    “当然不是!”
    陈昂的言语间有了些许不满,这倒是让那名白人探员的心情愉悦了一点。
    “来,你帮我看着这个,每转一圈,这个数值就往上调一点。”
    陈昂用流利的英语指挥着一名雷达兵帮他控制着设备,然后又转身来到另一台侦查雷达的操作台前,进行着白人探员根本看不懂的操作。
    “成功抓住球闪(空泡)也只是将它武器化的第二步,我承认丁仪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是出了一些力,但那也绝非是关键所在。
    这船上的军人不少。你问问他们应该就能知道。一个武器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可控性!
    若是武器不可控,就算威力再大,也只会未伤人先伤己。”
    伴随着陈昂的话语,大银幕上时光再次倒流。
    “晨光”基地里,成功捕获了球闪(空泡)后,他们的研究进度开始突飞猛进。
    在将阶段性成果上报给领导之后,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三名来自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电气工程师和特殊材料的支援下,用来展现球闪(空泡)的磁场约束装置也成功研发了出来。
    圆柱形的高能电池被放置在磁场约束装置下方的卡槽里,丁仪按下仪器开关,绿灯亮起,上方的几个线圈上电光一闪即逝,然后……
    仪器周围的工作人员大眼瞪小眼,以为什么都没发生。
    放映厅里的观众们也是一脸惊奇,他们同样什么都没看到,那仪器设备当中空空如也。
    难道是“皇帝的新衣”?
    一阵死寂,只有磁场约束装置发出的嗡鸣声。
    然后陈昂从身后拿出了一个正方形的围棋棋盘,将它悬在磁场约束装置的上方。
    他的这个动作,吸引了大众的目光,而随着陈昂将棋盘缓缓往下放,观众们先是疑惑不解,然后瞪大了眼睛,嘴巴不自觉地张开,发出了“噢”的声音。
    在拉近的镜头中,那棋盘上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格竟然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形。
    明明是空无一物,但变形的区域却隐约勾勒出了一个圆形的轮廓,就好像在棋盘的前方有一个完全透明的水晶球。
    太神奇了!
    所有观众都忍不住为这一景象而感到惊叹,这并非是像漫威复联亦或者《地心引力》和《阿凡达》那样的特效大场面。
    它看似不起眼,却又深刻展现着属于物理学的独特魅力。
    原来科幻有时候并不需要什么宇宙奇观,仅仅只是微不足道的物理现象,也能让人为之而惊叹。
    当然现场观众们所不知道的是,光是为了让这样一个独特的物理现象表现得真实不虚,星光幻彩专门负责《球状闪电》特效的团队们就为此费了接近半个多月的时间。
    它不能有一点失真,在展现奇特物理现象的同时,还得符合现实的光学规律。
    对此特效团队的负责人甚至还呼叫了外援,请来了他母校清华的光学专业教授提供帮助。
    或许电影中只是短短几秒钟的镜头,但这背后的努力,并不比那些大片的特效场面小。
    也只有在特效上如此大力的投入,当电影中陈昂撤走棋盘之后,那个神奇的空泡才自然而然地消失在空气中,隐匿于自然里。
    观众们这一刻甚至不觉得自己是在看电影,这太真实了。
    就好像这是一部纪录片,实际上我们国家在那个年代真的就有这样一个项目团队,在研究着有关于球状闪电的先进武器。
    所有人都投入到了这样一个故事里,也因为这种投入,他们和大银幕中的那些“晨光”团队成员们产生了共情,为他们长久坚持下的成功而高兴。
    “在成功捕捉到球闪(空泡)后,我们对于球状闪电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舰桥的设备操作台前,中年陈昂一边调整着各种参数,一边说着,时不时还要指挥一下周围将设备让出来的雷达兵,命令这些大兵配合他控制着各种舰载设备。
    白人探员站在一旁,以他那浅薄的学识,自然是看不懂陈昂在做什么,他甚至觉得相比于自己或者这艘船的船长,陈昂才更像这里的主人。
    不过通过监控摄像,千万里之外的情报总部那边,紧急抽调过来的科学家们对于陈昂的操作却是惊为天人。
    “竟然还能这样!天呐,他是怎么想到的!”
    头发白的老教授通过监控设备看着陈昂的一举一动,还有反馈回来的各种数据和参数,忍不住连连惊呼,只觉得对方操作仪器的动作都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越是在相关领域有着深厚研究的人,就越是为此而着迷,只觉得是在欣赏一场盛大的“科研交响曲”。
    等到了“交响曲”的尾声,一颗淡紫色的球状闪电,也漂浮在了这艘军舰上空接近十多米的地方。
    他成功了!
    借助着这艘军舰上的军用设备,他竟然复现了当初“晨光”计划的成果,激活了一颗球状闪电。
    “可惜,这船上的设备不足,不然我们应该可以尝试着捕获它。”
    陈昂看着头顶逐渐远去的球状闪电失望的叹了口气,而在千万里之外的情报部门总部,那些科学家们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其中一人甚至捧着记录有这次实验全部参数的存储设备浑身发抖。
    “就是这个!就是这个!太好了!
    这下我们的气象武器总算是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快,让他继续操作,我们还需要更多数据!”
    情报部门邀请来的科学家们连声催促着,甚至不顾管理条例,直接接通了现场的通讯器,越过那名白人探员,直接和陈昂现场沟通起来。
    “陈博士,这球状闪电到底是什么?”
    “它啊,不过是一个电子罢了。”
    “什么?电子?这不可能!电子怎么会是那样的?”
    “没什么不可能的。”
    陈昂一遍操控设备,在半空中扫描出更多的球状闪电,一遍回答着这些科学家的问题。
    “物理学从来都没有边界,即便是足球那么大的电子,理论中也是能够存在的。
    你们也都是学术界的前辈了,怎么思维还没打开,这世界的存在,不就是数学吗?
    哪有什么物理,宇宙都不过是几何空间而已!”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