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我靠赶海打渔成首富 - 第113章 罐头厂的订单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伟新闻言神色顿时慌乱起来。
    昨天晚上,他也是喝大了,不小心说禿嚕了嘴。
    没想到,齐干事连这件事都捅了出来。
    这下性质可就全变了。
    “我,我没有!”
    “你別踏马在这血口喷人。”
    孙伟新话音未落,只听吴刚一声轻哼道:“他有没有胡说,你说了可不算。”
    “有什么话,到派出所说去吧!”
    “把人给我带走。”
    一旁的齐干事看准机会,起身扑向了孙伟新。
    他可得抓住这次戴罪立功的机会,办了孙伟新,说不定自己就不用调岗了。
    孙伟新心里骂娘,知道说什么都晚了,他要是敢反抗,暴力抵抗的帽子,就得反过来扣在他脑袋上。
    踏马,本想靠齐干事拿捏林斌!
    现在倒好,反过来被林斌联合吴刚,把他给套进去了!
    不过他也不担心,昨天酒桌上就他和齐干事两个人,他咬死否认,谁也拿他没办法,最多关一会,就得把他放出来。
    孙伟新冷著脸,任由齐干事押著他,朝著村外走去。
    吴刚回过头,看向林斌,压低了声音:“林斌,这事暂时只能这么处理了。”
    “孙伟新没犯什么大事,关不了多久,就得给他放出来。”
    “到时候,你还是得小心一点。”
    林斌点了点头,他明白,吴刚能做到这个份上,算是仁至义尽了。
    “吴主任,谢谢了。”
    吴刚拍了拍林斌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王进军见状,暗自给王勇递了个眼神,两人悄悄挪动进了人群中,打算趁没人注意,快速离开了现场。
    眾人眼见没热闹看了,又到了午饭时间,原地散伙,各自回家去了。
    王勇的两个狗腿子,原本还按著江勤民。
    但这会见人都要走光了,顿时慌了,连忙扔下江勤民,灰溜溜的跑了。
    江勤民活动了下肩膀,踉蹌站起身来。
    江清雪赶忙过来扶他,江勤民轻嘆了口气,他没想到,林斌竟然能结交到吴刚这样的大人物。
    这小子,真是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
    等事情结束了,张建春才不紧不慢的走了过来。
    他刚才和吴刚一起来的,但这种事情,用不著他出面,索性站在人群里看热闹了。
    “林老弟,这回事情解决了!”
    “你可以安心盖房子了……”
    林斌笑了笑道:“多亏了张总在中间搭线,我才有机会解决这件事!”
    “感谢话我就不说了。”
    “一会回去的时候,那四个瓷器,你先挑一件带走。”
    “至於剩下的三件瓷器,还得麻烦你帮忙,捎带给吴主任。”
    “请吴主任帮忙联繫买家,把瓷瓶出手了。”
    张建春闻言眼睛一亮,林斌出手倒是大方,直接送了他一件永乐年间的甜白釉瓷器当谢礼。
    这要是换算成钱,怕是不低於两千块钱!
    “行,林老弟,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
    “东西我一定帮你带到。”
    林斌点了点头,正准备查看江勤民的情况,却听耳后传来“叮叮”两声。
    他顺著声音看去,只见一个身穿蓝色劳工布工作服,头顶著蓝色劳工帽的男人,骑著永久牌自行车,直奔他而来。
    男人下了车,扫了几人一眼,目光锁定在林斌身上。
    “你就是林斌吧?”
    林斌点了点头:“是。”
    男人故意扯了扯衣角,胸部口袋上別著的厂徽,晃了一下。
    上面同样写著,县国营罐头厂几个字。
    “我是县国营罐头厂的业务员,我叫赵晨亮。”
    “今天我过来,是代表罐头厂通知你下一批货的订单。”
    “我们最近缺一批鱈鱼。”
    “样品在这……”
    说话间,赵晨亮掀开自行车后座上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冰块,冰块上面摆著一条鱈鱼。
    赵晨亮继续道:“收货的標准,要求鱈鱼体长,超过五十厘米,重量不低於三斤。”
    “罐头厂总共需要两吨鱈鱼,五天之內要把货送过去。”
    “你打算认领多少?”
    林斌伸出手,掂量了一下鱈鱼道:“才两吨而已。”
    “我全包了!”
    此话一出,周围几人全都一愣。
    江勤民紧紧皱起眉头,鱈鱼是深海鱼。
    就算现在是產卵季,鱈鱼会游到大陆架的浅水区產卵,但这些產卵的鱈鱼,不论是重量还是体型,都达不到样品的要求。
    想要捕捞符合標准的鱈鱼,必须要水深达到100-200米的深海区才行。
    那都已经到了公海了……
    鱈鱼生活的海区,纬度都比较高,昼夜温差大,经常產生强对流天气。
    要是倒霉的话,万一遇到了水龙捲,人和船,当场就折了!
    除此之外,捕捞鱈鱼,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大批量捕捞,需要用到拖网,想要拖动巨型渔网,渔船马力必须在一百匹以上,才能把网拽上船。
    他的船,是全村马力最高的,能达到五百匹,倒是够用了。
    可拖网作业,起码要三艘船配合才行。
    其中两艘船的马力,还不能相差太多,不然就容易让鱼群,沿著慢的一边逃离出去。
    渔船问题解决后,还要考虑僱人帮手的事。
    捕捞鱈鱼需要长时间出海,五天时效,起码四天半,都要在海上飘著……
    这种活,八块钱的价格,可雇不到人。
    这五天时间,三艘船,油耗、人工、饮食,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以上问题,全部解决后,还有保鲜问题。
    出海时间过长,鱈鱼捞上来怎么保鲜?
    用巨型水箱养著的办法,肯定行不通,五天时间,两吨鱈鱼,憋都憋死了,到时候在海上,他们想处理都处理不掉。
    等到回港,鱼估计都可以沤肥了。
    想到这,江勤民长嘆了一口气,捕捞两吨鱈鱼的难度,非常大,风险又非常高。
    稍有不慎,就得亏本。
    万一倒霉一点,在海上出点什么意外,就是人命关天的事!
    一旁的张建春闻声,抬头看了江勤民一眼。
    他虽然不了解,怎么捕鱼,但对鱈鱼的价格,非常了解。
    市场上鱈鱼的价格,不高不低,一直维持在两块钱一斤。
    这年头一条好的五肉,也才一块五一斤。
    这么对比,可以说鱈鱼的价格,相当之高。
    价格高,说明稀缺。
    稀缺,就等於捕捞难度大!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