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我靠赶海打渔成首富 - 第82章 捅了鯖鱼的老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勤民轻咳一声道:“诚信,杨大哥,你们的顾虑我理解。”
    “但咱们来都来了,不差最后三海里的油钱了。”
    “我先把话放在这,今天要是让大家空船回去了,我挨家上门道歉。”
    “可要是林斌说的地方,真有鯖鱼聚集地,我也不要求大家什么,以后都少提林斌以前的混蛋事,就行了。”
    此话一出,孙诚信和杨长勇,只好点了点头,各自回到了船舱里。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们全当陪江勤民溜达一趟了。
    反正都是还人情,大不了回去的时候,再找找別的鯖鱼聚集地,只要没有人占著,他们多少还能捞一网鯖鱼回去。
    不至於又空军。
    江勤民开足马力,快速朝著目標点驶去。
    到了地方,他稳住船后,立刻走出船舱,查看水下的环境。
    等看清楚情况后,他悬著的一颗心终於落了下来。
    只见水面下漂浮著成片的硅藻,阳光穿过水麵,依稀能看到水下游动的鯖鱼。
    虽然看到的鯖鱼只有一两条,但能用肉眼观测到,哪怕只是一两条,也意味著水下存在大量的鯖鱼。
    他抬头朝远处望去,才发现他们船下海面的水色,要比远处蓝的多!
    这就意味著,他们所在的地方,有上升流。
    正在这时,他余光瞥见右前方的海面上,竟然还有涡流!
    江勤民转头过去,看著海面上的涡流,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这片海域水面下,绝对有海岭!
    海岭就是链状分布的海底高山,在洋流的影响下,能够形成独特的海底生態环境。
    因为山体阻挡了洋流,导致山体周围会出现上升流和涡旋,从而將海底的营养盐和微生物带到海面。
    这就给藻类和浮游生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藻类和浮游生物的剧增,就会大量吸引沙丁鱼和鯡鱼,这种小品种的鱼类聚集。
    最终形成鯖鱼的天然饵料场!
    根据他多年打渔的经验,这种地方的鯖鱼密度,能比其他鯖鱼聚集地高出百分之五十。
    想到这,江勤民一转头,发现另外三条船上,一个人影都没有,顿时就明白了。
    这三个人,都料定他是被林斌骗了,所以连船舱都不出,就为了一会能直接开船走人。
    他深吸一口气,对著其他三艘船,喊了两声。
    “人呢?”
    “都快出来看看!”
    话音刚落,其余三人走了出来。
    孙诚信皱著眉头,脸上带著几分不耐烦,他停船之后,都没打算出船舱。
    原本以为江勤民发现被骗之后,能直接开船回去。
    没成想,江勤民反倒喊上了。
    杨长勇和李孟伟,脸上同样带著几分不情愿,但还是卖了江勤民一个面子。
    江勤民见三人走上甲板之后,指了指右前方的涡流。
    “你们都觉得林斌是在忽悠我。”
    “那就自己看看,这是什么?”
    三人顺著江勤民手指的方向看去。
    等看清楚情况后,全都神情一震!
    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不由得伸长脖子,盯著海面上的涡流。
    这,这竟然有涡流?
    有涡流的地方,就意味著有上升流……
    下一秒,几人同时跑到船边,各自张望了起来。
    他们越看越心惊,最终得出同一个结论。
    这片海区之下,绝对有海岭!
    一时间,孙诚信直接懵了。
    他们停船的地方,已经是公海区域。
    这里水深起码都在一百米以上,根本不適合鯖鱼聚集。
    所以他才肯定,林斌就是在忽悠江勤民。
    可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片海区水下,竟然会出现海岭。
    有海岭的地方,就会有鯖鱼的聚集地……
    这个林斌,是怎么发现的?
    此时,对面船上的杨长勇,愣在原地,嘴巴张的,能看到两颗豁了的后槽牙。
    他今年五十五岁,打渔打了四十一年,是白沙坡村,年头最长的渔民。
    这些年,他几乎捞遍了,白沙坡村方圆三十海里的地方。
    论对这片大海的了解,他认全村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可偏偏,就没发现过这地方。
    林斌能知道这个地方,说明林斌要比他了解这片大海。
    他都不知道,这四十一年,都活到谁身上去了……
    船靠在最外侧的李孟伟,看到面前的情景,也是一惊,只不过程度,比孙诚信和杨长勇小很多。
    他吃惊之余,竟还有些兴奋。
    这么好的地方,肯定能捞到不少鯖鱼。
    说不定,真能一天一万斤!
    按林斌许诺的条件,鱼获达到一千斤,提成三块钱。
    按照一万斤算,他们四个人分,一个人能分到两千五百斤,就能多赚七块五。
    七块五,足够他喝一星期的酒了。
    江勤民把三人的反应看在眼里,不自觉笑了出来。
    “你们现在还觉得林斌在骗我?”
    “还觉得我说一天捞一万斤鯖鱼,是吹牛吗?”
    “以前林斌混蛋,被人骂也是罪有应得,但这段日子,林斌的改变,你们应该也看到了。”
    “大型的黄唇鱼,六米长的虎鯊,全都是他捕上来的。”
    “我几乎没帮什么忙。”
    “人,总是会变的,大家都是这个岁数过来的,你们说说,谁年轻的时候,没混蛋过?”
    此话一出,三人全都沉默了。
    孙诚信和杨长勇,直接低下了头,羞愧的不敢看江勤民一眼。
    他们知道林斌的改变,当时林斌捕到鯊鱼和大型黄唇鱼的时候,也都在场。
    只不过,一天一万斤鯖鱼,对於他们来说,就是扯淡。
    谁都没想到,林斌还知道这么好个地方。
    简直是捅了鯖鱼的老窝了。
    他们推断,这片海面下的鯖鱼,绝对不止一万斤!
    江勤民见火候到了,也就没再质问下去。
    “行了,多的我也不说了。”
    “趁著天还早,赶紧下流刺网,今天的目標,一万斤!”
    三人一听立刻应道:“好!”
    隨后,四人各自分开,开始操控渔船下网。
    几人按照渔网的最大长度,沿著洋流的方向,下了四道间隔一百五十米的流刺网。
    这个距离,足以让每个人,都最大限度的捞到鯖鱼。
    三小时后,几人齐齐收网。
    四条船上的起网机不断转动,隨著渔网上浮,一条条个头饱满的鯖鱼被拽了上来。
    四人立马摘鱼,扔入甲板下的巨型水箱內。
    然后换网继续布网!
    江勤民等人换了两张网,船上的巨型水箱就已经装不下了。
    他看了眼吃水深度,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