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贼刘备 - 第396章 汉臣
第396章 汉臣
刘备收到孙乾从冀州带回的消息,赶回临淄时,已是三月中旬。
此时徐州屯田事务刚刚安排妥当,为了调度数十万人迁徙,大多数部曲还在徐州,只有赵云和田豫在齐郡。
也正是此时,张尧的棺椁从海路送到了临淄。
送来棺椁的是辽西海阳的一个海商,名叫阮晋。
见到张尧尸体后,刘备询问阮晋,得知辽西已被公孙度和乌桓人一同占据。
其实阮晋不知道那汉人将领是不是公孙度,只知道打出的是辽东太守的旗号。
乌桓人原本打算劫掠民户,但打着辽东太守旗号的汉人部队保护了辽西各县,并让阮晋将张尧的棺椁送给刘备。
但阮晋不知道乌桓人的动向,他只是为了保住家人性命,接了收殓骸骨和运送尸体的差事,不知道具体动向。
张尧的棺椁内外都有厚厚的茅草包裹,茅草里塞满了冰块,送到临淄时仍未化冻,张尧依然保持着完整的样子。
破碎的铠甲,满身的伤口,已经清晰的表现出了血战至死的模样。
得知张尧战死,赵云飞奔前来,极为伤感。
从劫掠一方的匪徒,到平定青徐的功臣,再到一郡之守,再为大汉戍边而死。
赵云亲眼见证了张尧从反贼到大汉将军的转变。
“子龙,敲夺旗钟,击鼓聚兵。”
刘备重赏了阮晋,随后立刻召集部曲到军事学院集合。
这段时间军事学院一直在扩建。
稷山上,就在那面最大的‘汉’旗所在的高台后面,从山顶到山腰,已经建起了一个奇特的大型建筑。
建筑中间有碑形塔,比山下的记功碑还大一些,碑塔周围半圈都是回廊形的大殿。
这里是稷山最高处。
能把位置建造得如此高,甚至位于汉旗之上,当然是用于祭祀的场所。
这是英烈祠。
那回廊大殿,叫永生殿。
大汉为那些耀眼的功臣名将建祠立庙的不少,但为烈士建祠却是第一次出出现。
而且还建得如此之高——记功碑在山下的广场,山腰是挂着大汉旗帜的祭台,而英烈祠在最高处。
张尧没有立下过极为显赫的斩将夺旗之功,不算名将,也不算名臣,而且出身卑微。
当然,战功也确实不少。
平定青徐,讨伐阙宣、昌豨都有战功,再加上幽州战事,前后加起来也率部杀敌数千。
但张尧更大的功劳是保境安民。
安置数十万饥民,兴修彭城水利,治理黄河,组织民众平定冀州等等,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功。
只不过,张尧在这些事上都不是主持者。
其实这些功劳比斩将夺旗更高,但人们往往只会关注发号施令之人,很难注意到张尧这样的具体执行者。
不能总以成败论英雄……
大汉的信仰,不能仅仅只是祭先祖,而是要传承先祖们传递的不惧生死与天地相争、为万民谋福的精神。
大汉军学的追求,也不能仅仅只是功名。
让为国尽忠的英烈享国朝祭祀,让为民谋福的人留下精神传承,让军学以前辈英魂为偶像,以壮义勇烈为荣,这是大汉该有的信仰。
这原本是华夏一直都有的价值观,但需要有个更明确的载体和形式,让人们清楚的意识到什么是荣耀。
记功碑下的夺旗钟响起,临淄周边各部全都聚集到了广场中。
“御敌于外,死战不退,便是英烈,无论胜负皆是殊勋。”
“张尧为大汉杀胡,战死沙场,当入英烈祠,英名永存,世代祭之。”
将士们将张尧的棺椁送入了英烈祠,其铭牌悬于学院记功碑下。
刘备亲手将‘海阳侯张尧’写入了祠堂名谱。
张尧不是士人,他没有字,但刘备为张尧请封,追其爵为海阳侯。
海阳是张尧战死的地方。
天子也来了,虽然被簇拥的‘天子’是诸葛亮,但刘协也在学院人群中看着。
刘协没看诸葛亮,他看的只是高高的英烈祠。
虽然是新设立的,但这是大汉官方祠堂,名谱本身就是史册,每一页都会被万世铭记。
在英烈祠得享大汉香火,那就是长生不死。
随张尧出战的袍泽也全都记名记功,但目前未见尸首,暂时没有列入战死者名录。
“引胡人入寇者,乃背祖忘宗之无道奸贼,可谓汉奸!”
领着将士们行礼祭奠后,刘备转身问道:“此等汉奸,该当如何?!”
“杀!!”
全场统一,没有杂音。
“诸君,随我杀胡除奸!”
……
海阳侯张尧,常山灵寿人。
中平末,于彭城安置三十万民,讨灭山匪宗贼,授别部司马。
初平二年,讨灭阙宣、昌豨,安定彭城、泰山,迁彭城都尉。
初平四年,随军平定冀州,安民治水,屯垦开荒,所施皆利于民,迁河间守。
初平五年,东胡寇边,尧领军御敌于外,战东胡于濡水,死战不退,殁于海阳,追海阳侯。
敌酋以尧勇烈,不忍残其躯,礼送棺椁而还。
时始建英烈祠,以张尧守边杀胡之义,得配英烈永祀。
——《义臣传·张尧》,陈封。
……
辽西被敌所破,这就意味着整个幽州战区都有危险,幽州各部很可能腹背受敌。
而且冀州也可能沦陷。
刘备打算亲自领军北伐。
敌人送还了张尧的遗骨,这礼数得还回去——干掉对方之后,刘备也可以把他尸体送回去。
但引异族为祸大汉,这事刘备是忍不了的。
荀攸提醒刘备:“将军,公孙度与乌桓一同侵入辽西,可能有调虎离山之意,恐需防备公孙度跨海侵青州。”
“我知道,但无论如何我都必须征讨乌桓。白波贼与匈奴又已入寇河内,云长去了并州……”
刘备点头道:“河北空虚,乌桓必会祸乱冀州……青州有管亥海军驻防,益德也很快会回来增援,公孙度没那么容易进青州的。”
“此汉胡性命之战,非将军一军之责。”
荀攸提议道:“董仲颖其部牛辅失了并州,应该有心复取三河。亦可让曹孟德出兵攻伐匈奴,若曹孟德北上,各部都能腾出手来北伐……”
如果曹操能一起出兵打胡人,那刘备就能调动张辽、臧霸、孙观等部全面出动。
“公达,你持节去见曹孟德,问他……可还有为大汉征西之志?”
刘备知道曹操必然是有心对付胡人的,但刘备也知道曹操会受很多限制。
也许曹操还有理想,但刘备很清楚,投资曹操的那几家是只看利益的,曹操并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现在出兵北伐打南匈奴,对颍川集团有利益吗?
刘备原本是最擅长用互利解决问题的,可现在,刘备是真的没法给曹操利益的。
而且刘备知道颍川士族集团想要什么,曹嵩已经演示过了,还搭上了性命。
张辽守在东郡,臧霸守在小沛,就是防着啊……
至于董卓那边……董卓有陇右浮屠国之患,后患没除之前,会不会北伐匈奴也很难说。
再加上,如果董卓和曹操过黄河向北动兵,刘表和袁术会不会趁机在他们身后搞事情?
刘表必然想要南阳,袁术也必定想要豫州老家,这天下本就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何况现在是牵了大半个天下。
但无论如何,总得试试看。
刘备先行率军去了河北,由郭嘉担任随军参谋。
孙乾去与董卓商议,荀攸则去找曹操。
徐庶和张飞都还在徐州,迁移屯户去徐州的部曲也尚未调回来,刘备只带了赵云和田豫出征,部队仅五千多人,但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出兵的同时,刘备向管亥传令,让其从蓬莱列岛出发,跨海直取辽东。
管亥攻打辽东,就是在防备公孙度跨海侵青州。
海军数量也不多,大概四千人,因为远洋海船只有几十条,近海舢舟没法跨海行动。
管亥手下那些海盗本来就不擅长防守,还不如直接用海盗的方式逼到对方地盘去,以攻代守,就算攻不进去,至少能清楚的知道辽东有什么动静。
……
眼下曹操在颍川许县。
其实曹操比刘备更早收到北方的消息。
而且,眼下已经有匈奴人进入河南地界了。
渡过黄河进入河南的,是南匈奴单于於夫罗的弟弟呼厨泉。
与此同时,一直没什么动静的张杨投奔了曹操。
张杨目前名义上是董卓部下,原本董卓是任命张杨为河内太守的,这也是个非法任命,主要是为了把朱儁赶走。
去年冬季夏牟病死了,张杨吞并了夏牟的部众,却为了收编兵马而疏忽了河内的防御。
於夫罗攻入河内之后,张杨见势不对,立刻逃离了河内,率军到了河南。
其实这事也可以理解,於夫罗确实人多势众,避其锋芒也是正常行为。
可牛辅丢了并州后,其部下校尉为了推卸责任,说张杨勾结了於夫罗,故意撤出了关隘,以致并州军一败再败。
这话倒也不全是假话,至少张杨撤出关隘是真的。
但张杨当时真没勾结於夫罗……还来不及勾结呢。
牛辅打算弄死张杨,张杨当然得就近另外抱个大腿,便找上了曹操。
曹操当然是愿意多接纳些兵力的,可接纳张杨之后,牛辅的人便说曹操也勾结了南匈奴。
而且刚好这时候呼厨泉领军从河内南下,进了河南原武一带,这是河南东部靠近陈留的位置,虽然隶属河南尹,但却是曹操的控制区。
孟津渡和东郡延津都守得挺好,白波军和匈奴人都没能从正常渡口过河。
但由于今年气候极冷,上游化冻很慢,黄河水量小,原武一带竟可以用舢板过河。
原武是曹操的地盘,这看起来就真的像是曹操把匈奴人放过来了。
实际上是曹操没想到匈奴人能从那过河,驻守东郡的张辽也没想到。
得知呼厨泉过河后,曹操本来打算让张杨把呼厨泉赶回去——张杨来投靠,曹操当然要让他出点力表现一下。
但张杨要是乐意和匈奴人拼命,当初就不会逃离河内了。
而且张杨觉得牛辅这家伙不地道,非要冤枉人,说什么勾结匈奴……
结果张杨当真跑去勾结了南匈奴,与呼厨泉达成了协议,一起打劫河南尹。
而且转头对曹操说已经把呼厨泉赶出了原武县,但呼厨泉没有退回河内,而是‘退往成皋’了……
曹操对张杨当然有点不满——这种粗劣的把戏骗不过曹操的,但考虑到自身没损失,曹操也就没管此事。
结果牛辅认为是曹操指使张杨勾结匈奴入侵董卓的地盘,直接向曹操宣战了。
这宣战当然是口头上的,牛辅只是派兵在虎牢关驻守,有匈奴人堵着呢,出不去。
结果虎牢关外的卷县,乃至中牟等大县都被劫掠。
荀攸来到曹操面前时便是这个局面。
其实荀攸和曹操交流得很顺利。
“卫将军想问曹将军,可还有大汉征西将军之志?”
荀攸这句话一出,曹操立刻便答应:“我定会出兵讨伐匈奴!”
荀攸都没费什么口舌。
但与刘备所想的一样,曹操答应之后,便立刻纠结了。
目前曹操这边也忙着屯田,他本来就缺粮,又一直在收编招募部队,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曹操的军屯模式和刘备的官屯不同,他不是靠兵士管理,而是直接靠兵士种地,本质上是把兵士作为各个部将的农奴,所以曹操的兵力看起来是很多的。
这其实就是传统的豪门庄园体系,只不过庄户农奴都是士兵而已,曹操是把自己的家臣全都‘打造’成了豪族。
各豪族本来就是用农奴种田,以族人为将,以门客家臣为基层管理,农奴青壮就是私兵,是一样的。
——提议让曹操学习刘备搞军屯的,是韩浩和史涣,这两人都是曹操的近卫统领,是本部家臣。
曹操面对的其实也是‘家臣派’和‘投资人派’的利益争夺,需要摆脱投资人集团对资源的控制,以免受人挟制。
只是刘备是让所有部下都享有集体利益分成,让治下不再有豪族庄园体系。
而曹操是把家臣直接变成大豪族,用家臣势力来压制投资人,这是大汉传统豪阀模式。
其实刘备遇到的那一系列问题,所有势力都存在,董卓那边也一样,而且陇西枹罕的浮屠国比下邳更严重,都关起门来自称‘平汉王’了。
由于曹操是用兵士屯田的,如果出兵打仗,那他本部的军屯可就荒废了。
今年气候本来就会导致减产,要是大举出兵,那曹操说不定又得缺粮……
而且曹操很清楚,无论是颍川士族集团还是兖州士族集团,都有另外的想法。
不过,曹操毕竟是曹操……
荀攸离开后,曹操叫来了荀彧:“文若,我要北上逐胡。”
荀彧看着曹操,叹了口气:“眼下各家正在商议,是否要趁卫将军离开临淄,出兵迎奉天子……”
“我知道……但刘玄德正在为大汉拒外敌,我若在大汉危难之时去奉迎天子,天子会视我为何物?”
曹操站起身来,取下桌案上架着的剑,拔剑三寸。
看了一眼剑锷上的德字,曹操取剑挂到腰间:“我是汉臣,文若,你也是。”
荀彧躬身向矮了半个头的曹操行礼:“唯。”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