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宇宙奇点回来的四合院局外人 - 第40章 叔侄双城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京通往抚顺的高速公路上
    天刚蒙蒙亮,两辆黑色的天枢轿车划破晨雾,低调地驶出盛京省政府大院。
    没有闪烁的警灯,没有前呼后拥的隨行车队,只有引擎低沉而稳定的嗡鸣。
    车內,新任辽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肖承功翻阅著手中的鸿蒙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著抚顺市近期上报的经济运行数据和安全生產简报。
    秘书小陈坐在副驾驶,低声匯报著行程微调:“省长,按照您的意思,没有通知抚顺市委具体抵达时间。第一站直接去老虎台矿?”
    “嗯。”肖承功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手指划过一组关於煤矿沉陷区治理的数据,“直接去现场。数据和报告要看,但更要亲眼看看真实情况,亲耳听听一线工人的声音。”他顿了顿,补充道,“让车队绕开市委,直接去矿上。通知矿务局值班领导就行,不用惊动市里。”
    “明白。”小陈立刻通过加密通讯设备传达指令。
    抚顺,老虎台煤矿
    清晨的老虎台煤矿笼罩在一片灰濛濛的雾气中,巨大的煤矸石山沉默地矗立著。矿工宿舍区飘起稀薄的炊烟,早班的工人正陆续走向井口。
    两辆天枢轿车悄然停在矿办公楼前並不起眼的角落。肖承功推门下车,只带了秘书小陈和警卫员小周。他抬头望了望高耸的井架,深深吸了一口带著煤尘味道的凛冽空气。
    矿长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时,矿长老马正对著电话吼:“……我不管什么检查组!安全阀必须今天修好!井下几百號兄弟的命不是开玩笑!”他啪地掛断电话,一抬头,看见门口站著的人,瞬间愣住了,手里的半截烟掉在桌上。
    “肖…肖省长?”老马猛地站起来,手在沾著煤灰的工作服上蹭了又蹭,一时不知该敬礼还是握手,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侷促,“您…您怎么来了?市里没通知啊!”
    “突击检查,”肖承功主动伸出手,用力握了握老马粗糙的大手,“搞突然袭击,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马矿长,带我去井下看看。”
    “井…井下?”老马更紧张了,“省长,这…下面环境复杂,危险……”
    “你们矿工天天在下面,我去看看就不行了?”肖承功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按规矩来,该换衣服换衣服,该培训培训。安全规程,我比你熟。”他报出了几个关键的安全条例编號,精准无误。
    老马瞪大了眼睛,这位新省长,不像是来走过场的!
    四十分钟后,肖承功已换上了厚重的矿工服,戴著矿灯帽,在老马和安检科长的陪同下,乘坐罐笼沉入近千米深的矿井。
    罐笼下降时发出的巨大轰鸣和失重感,让习惯了地面环境的秘书小陈脸色有些发白。
    肖承功却站得稳稳的,目光沉静地观察著四周。
    井下巷道纵横交错,空气潮湿闷热,混合著煤尘、机油和岩石特有的气味。
    巨大的液压支架支撑著顶板,採煤机轰鸣著切割煤壁,乌黑的煤块如瀑布般滚落传送带。
    肖承功没有去採煤面最前沿,而是在相对安全的运输大巷停下,与几名正在检修皮带的工人攀谈起来。
    “师傅,干多少年了?”肖承功提高音量,盖过机器的噪音。
    “快三十年了,领导!”一位满脸煤灰、只露出眼白和牙齿的老工人回答,声音洪亮。
    “井下条件艰苦,收入怎么样?家里有困难吗?”
    “收入还行,比过去强多了!矿上给交保险,孩子上学也有补助。”老工人咧嘴一笑,“就是这煤尘啊,老咳嗽,退休了怕是落一身病。”
    “职业病防治这块,矿里抓得怎么样?”肖承功转头问老马。
    老马立刻匯报:“定期体检,防护口罩升级了,粉尘浓度监测也联网了……”
    “还不够,”肖承功打断他,指著巷道壁上掛著的防尘喷雾装置,“这个覆盖面和雾化效果,我看还得改进。工人的健康,是最大的生產力。
    省里正在研究提高重点行业职业健康保障標准,抚顺的煤矿要带头落实。”他看向老工人,“老师傅,您反映的问题很重要。省里和矿上,一定想办法解决。”
    在井下一个多小时的行程里,肖承功仔细查看了通风系统、瓦斯监测点、紧急避险硐室。
    他问的问题极其专业,从顶板支护压力到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指標,让陪同的技术人员暗暗心惊。他甚至还指出了某处电缆悬掛不够规范,存在隱患。
    当罐笼缓缓升回地面,刺眼的阳光让肖承功眯了眯眼。
    他拒绝了矿上安排的会议室,就在井口旁的简易工棚里,召集隨行人员、矿领导和几名工人代表开现场会。
    “老虎台矿是辽省的骨干矿井,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肖承功语气严肃,“刚才下井,总体情况还行,但细节问题不少。
    马矿长,三天內把今天发现的问题隱患清单和整改方案报上来,省安监局会跟进督查。”
    “是!省长!”老马站得笔直。
    “另外,”肖承功放缓语气,“刚才几位工人师傅反映的尘肺病防治、部分老旧设备更新、家属区供暖管道老化问题,我都记下了。
    省工信厅、卫健委、住建厅组成联合工作组,下周进驻抚顺,专门协调解决矿区民生保障和產业升级转型问题。
    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易,但工人的生活保障和健康保障,必须走在前面!”
    现场响起一片掌声,工人代表的脸上露出了实实在在的期盼。
    宝安特区,宝马研发生產基地,总装车间
    巨大的现代化厂房里,空气瀰漫著机油、新皮革和金属的气息。
    流水线如同一条钢铁巨龙,缓缓移动,车架、发动机、內饰、轮胎……被精確地组装在一起,逐渐显露出豪华轿车的轮廓。
    肖铭翰穿著与其他工人別无二致的深蓝色工装,头髮塞在帽子里,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他正半跪在一辆即將下线的7系轿车底盘旁,巨大的扭力扳手在他手中发出沉闷的“咔噠”声。
    “左后悬掛主螺栓,標准扭矩185牛米,正负5!”底盘二组的组长张师傅,一个五十多岁、手指关节粗大、眼神锐利的老工人,抱著手臂站在一旁,声音洪亮地报著参数,“手腕要稳,吃住劲儿,听见那一声『咔』才算合格!別跟没吃饱饭似的!”
    肖铭翰深吸一口气,调整姿势,手臂肌肉绷紧,再次发力。扳手发出令人满意的清脆“咔噠”声。
    “嗯,这遍还行。”张师傅点点头,语气依旧没什么温度,“记住感觉!流水线上,一个螺栓拧不好,轻则异响返工,重则出大事!你这种细皮嫩肉的,能行?”
    肖铭翰抹了把汗,咧嘴一笑:“张师傅,您多骂几句,我学得快。”他这半个月,从最基础的拧螺栓、装卡扣开始,跟著张师傅摸遍了底盘组每一个工位。
    手掌磨出了水泡,工装上沾满了洗不掉的油污,但他眼神里的光却越来越亮。
    午休的汽笛声响起。工人们涌向食堂。肖铭翰没急著走,他蹲在刚组装好的底盘旁,手指拂过复杂的后桥结构和空气悬掛气囊,眉头微蹙。
    “看什么呢?”张师傅端著两个搪瓷饭盆走过来,递给他一个,“赶紧吃饭!下午电机组那边借调你去帮忙,他们搞那个新混动平台的电机耦合,卡壳了。”
    “谢谢张师傅。”肖铭翰接过饭盆,指著底盘后部一个连接点,“您看这个电控减震器的线束固定卡扣,位置是不是离排气管太近了?长时间高温烘烤,线束外皮老化会不会有隱患?”
    张师傅凑近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比划了一下距离,眼神变了变:“嘿!你小子……眼睛够毒啊!这位置是有点悬乎,以前老型號没这问题,这是新平台改布局留下的死角!我得跟工艺科反应一下!”
    下午,肖铭翰被借调到电机研发实验室。这里的气氛与嘈杂的车间截然不同,安静得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蜂鸣和工程师们低声討论的声音。空气中飘散著绝缘漆和臭氧的味道。
    巨大的试验台上,一台结构精密的扁线油冷电机正在高速运转,连接著复杂的测试设备。
    几位头髮白的专家和年轻的华人工程师围在监控屏幕前,屏幕上跳动著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几个关键参数標红闪烁。
    “肖先生,您来得正好。”项目负责人,一位姓刘的博士,看到肖铭翰仿佛看到了救星,“新设计的冷却油路在峰值功率下温升还是压不住!已经优化了三次结构,效果都不理想。按这个温升,电机寿命和稳定性都达不到设计要求。”
    肖铭翰凑到屏幕前,快速瀏览著实时数据和结构图纸。他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拿起旁边拆解开的电机转子,手指仔细感受著绕组端部的扁铜线排列和绝缘处理工艺,又查看了冷却油道的铸造模型。
    “刘博,冷却油道的设计本身没问题,问题可能出在热传导的路径上。”肖铭翰指著绕组端部,“扁线电机端部绕组是发热大户,但我们现在的主要冷却路径是轴芯油冷,热量从绕组铜线传导到铁芯,再传导到轴芯被油带走,路径太长,效率损失大。”
    他拿起一支笔,在图纸的绕组端部区域画了个圈:“能不能在端部绕组外侧,紧贴机壳內壁的位置,设计一套辅助的喷淋冷却油路?直接对高温区域进行衝击冷却?就像给cpu散热片上加了个风扇直吹。”
    实验室里安静了几秒。负责的工艺总工推了推眼镜说道:“肖先生,这个思路……非常直接!但实现起来,密封和油路设计是巨大挑战!机壳內部空间极其有限!”
    “挑战就是用来克服的。”肖铭翰眼中闪著光,“王先生,我父亲的神龙集团旗下,宝马精密在微细管道铸造和特种密封材料方面有很深积累。
    我可以联繫他们,看看能否提供技术支持,共同攻关。另外,”
    他看向刘博士,“我小叔,辽省的肖省长,他主管工业,或许能帮忙协调哈工大材料学院那边,他们做高温合金和热管理仿真很强。”
    肖铭翰的身份在这一刻展现出超越个人的力量。他的提议不再是一个普通“实习生”的突发奇想,而是融合了国际视野、技术直觉和深厚资源背景的可行方案。
    实验室里的气氛瞬间活络起来,工程师们开始围绕这个大胆的思路热烈討论可行性细节。
    夜,盛京 & 海岛
    结束了一天密集调研和会议的肖承功,回到省政府家属院的家中时,已近晚上十点。
    客厅里只亮著一盏暖黄的壁灯。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刚想倒杯水,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视频通话请求——来自海南文昌海岛。
    接通画面,屏幕上立刻挤过来两张晒得微黑、眼睛亮晶晶的小脸。
    “爸爸!爸爸!”肖铭星和肖铭明的声音充满了兴奋,“我们今天跟著爷爷出海了!捞到好多鱼!爷爷还教我们认星座了!”
    画面切换,肖镇带著草帽、穿著老头衫的脸出现在镜头里,背景是星光点点的夜空和隱约的海浪声:“回来了?今天怎么样?”
    肖承功看著父亲眼中熟悉的关切,看著孩子们健康活泼的样子,一天的疲惫仿佛被海风吹散了不少:“还好,爸。去了趟抚顺矿上,有些感触。孩子们怎么样?没给您添乱吧?”
    “添乱?现在是我得防著他们俩把我实验室的宝贝拆了!”
    肖镇哼了一声,语气里却透著得意,“今天在船上还跟我討论海水温差发电呢,虽然想法很幼稚,但敢想就是好事。比你小时候强。”
    父子俩聊了几句家常和工作。掛了视频,肖承功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准备批阅文件。邮箱里静静地躺著一封新邮件,发件人是“铭翰”。
    点开邮件,没有客套话,只有一份简洁的技术简报附件,標题是《关於新型扁线油冷电机端部绕组喷淋冷却方案的初步设想》。
    邮件正文只有一行字:“小叔,附件是今天在宝马基地遇到的一个技术难题和我想到的解决思路,想听听您的意见,特別是关於哈工大材料学院合作的可能性。铭翰。”
    肖承功点开附件,里面是清晰的结构示意图、热传导分析对比和简要的技术路线。
    他虽然不是技术专家,但多年的宏观管理经验让他一眼就看出这个思路的价值和背后可能撬动的巨大產业潜力。
    他拿起加密电话,直接拨给了省科技厅厅长:“老李,是我。有个关於新能源汽车核心电驱技术的事情,需要你们重点关注和协调一下……”
    窗外,盛京的灯火渐次熄灭,城市沉入梦乡。而千里之外的宝安,宝马基地的实验室里依旧灯火通明;海南的海岛別墅露台上,肖镇正指著星空,给两个听得入迷的小傢伙讲述著宇宙的奥秘。肖家两代人,在各自选择的道路上,正步履坚实,向著未来奋力前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