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宇宙奇点回来的四合院局外人 - 第11章 寒春:孤灯、孤冢与惊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01年的春节,对於身处权力之巔的肖镇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冷清与孤寂。
    腊月二十八,京郊革命公墓第一告別厅。庄严肃穆的哀乐低回盘旋,黑纱与白交织成一片沉痛的海洋。
    李老,这位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家,在背叛与悲愤的衝击下猝然离世,他的追悼会规格极高,中枢主要领导悉数到场,沉痛哀悼这位共和国的脊樑。
    肖镇一身笔挺的黑色中山装,臂缠黑纱,肃立在亲属队列的最前方。
    他身旁,是同样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李成林、李玉林。而他的妻子李小云,则站在稍后一步的位置,双眼红肿,面色苍白如纸,整个追悼过程中,她始终低垂著头,仿佛被无形的重担压垮,没有看肖镇一样,更没有任何言语交流。
    那曾因岳父猝逝而横亘在两人之间的冰冷隔阂,在肃穆的哀乐声中,显得愈发清晰刺骨。
    追悼会结束,送走最后一批前来弔唁的领导和故旧。肖承勛和妻子廖郁珊走到母亲李小云身边。
    承勛看著母亲憔悴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样子,心中酸楚,他低声劝道:“妈,爸这边工作千头万绪,一时半会儿也分不开身。您这样熬下去,身体会垮的。
    不如……跟我们回澳城住段时间?那边气候暖和,环境也安静些,散散心也好。小珊也能多陪陪您。”
    廖郁珊也温言相劝:“是啊妈,澳城家里都收拾好了,铭盛也念叨著要奶奶呢。您换个环境,心情或许能慢慢好起来。”
    李小云抬起头,目光有些茫然地掠过不远处的肖镇——他正被几位神情凝重的干部围著低声交谈著什么,眉头紧锁。
    最终,她的目光落在儿子和儿媳担忧的脸上,一丝疲惫至极的脆弱浮现在眼底。
    她缓缓地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好。我跟你们走。”
    肖镇远远地看到了这一幕,脚步微顿,似乎想上前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停在了原地。
    他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妻子被儿子儿媳小心搀扶上车的背影,那背影单薄、萧索,仿佛承载著整个冬天的寒意。
    车窗缓缓升起,隔绝了內外。车子启动,匯入车流,也带走了这个家里仅存的一丝烟火气。
    腊月二十九,除夕前夜。
    肖镇独自一人回到了南锣鼓巷95號那幽深的西跨院。
    这座承载了他大半生记忆的四合院,此刻在冬日的暮色中显得格外空旷寂寥。
    往年此时,院子里早已张灯结彩,孩子们嬉闹的声音、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气、妻子忙碌的身影,交织成最温暖的人间烟火。
    如今,人去院空,只有寒风穿过迴廊,发出呜咽般的低鸣。
    堂弟肖曙打来电话,语气带著关切和不容置疑:“哥!今年过年你一个人怎么行?带著嫂子……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哦,嫂子去澳城了?那正好!你赶紧收拾收拾,来故宫边上这四进院!一大家子都等著你呢!热热闹闹过个年!”
    肖镇握著电话,目光扫过空荡荡、冷冰冰的院子,沉默了几秒,声音平静却带著不容置疑的疏离:“小曙,你们的心意哥领了。今年……就不去了。
    手头还有些要紧的事,离不开人。替我向么爸么妈和孩子们问好,祝大家新春快乐。”
    电话那头的肖曙似乎还想再劝,但最终只是无奈地嘆了口气:“哥……唉,那好吧。你自己……多保重。有事一定打电话!”
    掛了电话,肖镇將手机放在书桌上,走到连接著书房的阳光房。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笼罩在节日灯火中的胡同屋顶,远处隱隱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更衬得这方小天地寂静如深海。
    他没有开大灯,只留了一盏暖黄色的落地阅读灯。
    他在藤椅上坐下,面前的小几上放著一杯刚泡好的热茶,白气裊裊升起,却驱不散周身的寒意。
    他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被拉得很长,透著一股深入骨髓的孤独。这个除夕夜,没有团圆饭,没有欢声笑语,只有他,和这无边的冷清。
    “吱呀……”
    厚重的木门被轻轻推开的声音,打破了阳光房內凝固的寂静。
    肖镇有些诧异地回头。只见门口,他的么爸——已退休三年的军部重要领导肖征,在堂弟肖曙和小侄子肖承浩(肖曙的小儿子,扬子江投资董事长)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肖征老爷子年逾八旬,头髮白,但腰杆依旧挺得笔直,穿著一身乾净的中山装,精神矍鑠。他手里还提著一个沉甸甸的、老式保温饭盒。
    “么爸?小曙?承浩?你们怎么……” 肖镇连忙站起身,脸上是真实的意外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哼!你小子翅膀硬了,请不动了,我这把老骨头只好亲自登门,看看我们的大首长是不是被案牘劳形给压趴下了!”
    肖征老爷子声音洪亮,带著军人特有的直爽,瞪了肖镇一眼,但眼神里满是慈爱和心疼。他在肖曙的搀扶下,走到肖镇对面的藤椅坐下。
    肖承浩机灵地接过爷爷手里的保温饭盒,一边打开一边笑著说:“大伯,爷爷听说您一个人守岁,在家坐不住了,非要亲自下厨做了几个您最爱吃的川菜,还念叨著说您一个人肯定又隨便对付了。
    喏,麻婆豆腐、回锅肉、水煮鱼片,还有爷爷秘制的泡椒凤爪!都还热乎著呢!”
    饭盒打开,浓郁的、熟悉的麻辣鲜香瞬间瀰漫开来,驱散了几分冬夜的寒冷。
    看著么爸布满皱纹却依旧刚毅的脸,看著堂弟和侄子关切的眼神,看著眼前这热气腾腾、充满家乡味道的菜餚,肖镇的心头猛地一热,一股酸涩直衝鼻腔。
    他连忙低下头,掩饰住瞬间翻涌的情绪,声音有些低沉:“么爸……您这么大年纪了,还……”
    “还什么还?我身子骨硬朗得很!”肖征老爷子大手一挥,打断了肖镇的话,目光如炬地盯著他,“坐下!趁热吃!咱们爷俩,边吃边聊!”
    肖镇依言坐下,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颤巍巍的麻婆豆腐送入口中。那熟悉而热烈的味道,瞬间激活了味蕾,也仿佛温暖了冰冷的四肢百骸。
    肖曙和承浩懂事地没有打扰,悄悄退到稍远些的茶台边,低声交谈著。
    阳光房里只剩下肖镇和肖征两人。暖黄的灯光下,茶香混合著饭菜的香气,暂时驱散了之前的孤寂。
    肖镇沉默地吃了几口,放下了筷子,抬起头,目光直视著肖征那双阅尽沧桑却依旧锐利的眼睛,语气带著一种近乎执拗的確认:“么爸,这次『稀土窝案』,从钱立民开始,牵扯出干部532人,其他的境內外內外勾结的各种链条上的人更多,证据確凿,影响极其恶劣。
    我主导的『锄奸』行动,雷霆手段,连根拔起……我没有做错!”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最深处挤出来的,带著沉甸甸的分量。
    这不仅仅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更像是在寻求一种来自至亲长辈的、至关重要的肯定,以对抗內心深处的某种质疑和沉重。
    肖征老爷子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发出一声轻微的脆响。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深深地看著自己的大侄子。
    他看到肖镇眼中那深藏的疲惫、压力,以及那份不容置疑的坚定背后,一丝难以言说的痛楚——那是老丈人猝然离世、夫妻隔阂带来的伤痕。
    “啪!” 肖征老爷子的大手,带著军人特有的力度和温度,重重地拍在肖镇的肩膀上。
    “我的镇娃子!” 肖征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骄傲和肯定,“你当然没有做错!非但没错,做得还非常之好!好得很!么爸我,很欣慰!非常欣慰!”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更加深邃,带著一种歷经世事沉浮后的通透:“你老丈人李老的事……是个意外!天大的意外!谁也不想看到!
    但你要明白,李老他……九十多岁的人了!风烛残年,过日子都是按天计算的!
    人到了这个岁数,心脑血管本就脆弱得跟层窗户纸一样!
    钱立民那个畜生王八羔子的背叛,对他老人家来说,就是一把最锋利的刀子!
    这把刀子捅下去,就算不是当场……也迟早会……唉!”
    肖征老爷子重重嘆了口气,语气转为一种沉痛的劝慰:“镇娃子,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觉得愧对李老,愧对小云。
    但你要记住,你是国家的安全委负责人!你肩膀上扛著的是整个国家的安全命脉!
    钱立民身居高位,勾结內外,倒卖战略资源,出卖核心机密!他就像一颗长在心臟上的毒瘤!
    晚一天挖掉,国家就多一分危险!多一分难以估量的损失!
    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容不得半点犹豫,容不得半点私情!
    你果断出手,雷霆一击,斩断毒瘤,这是大忠!是对国家、对人民最大的负责!”
    “至於小云……”肖征老爷子拍了拍肖镇的肩膀,语重心长,“她现在钻了牛角尖,一时转不过弯来。
    她失去的是最敬爱的父亲,这种痛,天崩地裂,需要时间。
    你要理解她,更要相信她!几十年的夫妻情分,不是那么容易断的。
    给她点时间,也给你自己点时间。等痛过这一阵,等她想明白了你肩上的担子有多重,等她想明白了钱立民的可恨和你行动的必要,她会回来的。”
    肖征老爷子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暖流,又如同定海神针,一字一句,鏗鏘有力,砸在肖镇的心坎上。
    那沉重的、几乎要压垮他的负疚感,似乎被撬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一丝光亮和力量。
    他紧抿的嘴唇微微颤抖,眼圈有些发红,最终,他用力地点了点头:“么爸……我明白了。谢谢您。”
    这一夜,南锣鼓巷95號的西跨院阳光房里,灯光一直亮到很晚。肖家三个男人,两代军人,围绕著国事、家事、过往的硝烟与当下的重任,进行了推心置腹的长谈。
    肖征老爷子讲述著战爭年代的铁血与牺牲,肖镇匯报著尖端国防的突破与面临的挑战,
    肖曙说著正在运转中的广寒宫无人智能选矿加工厂运行情况,“升级版高超音速武器研究”有望提前7个月时间得到关键元素材料,承浩也听得心潮澎湃。
    亲情的温暖,前辈的肯定,以及对职责使命的再次確认,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肖镇疲惫而孤寂的內心。
    然而,国安委负责人,是没有真正假期的。。
    大年初一,当京城还沉浸在节日的慵懒中时,肖镇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国安委指挥中心,听取节日期间的安全匯报,部署新一年的重点工作。
    春节假期匆匆而过,他几乎没有片刻停歇,又马不停蹄地登上了飞往西北的专机,一头扎进了西北理工大学那充满活力的校园和高精尖实验室群,视察前沿科研进展,鼓舞士气。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从寒冬步入料峭的早春。
    肖镇的生活被繁重的工作填满,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只是,那个名为“家”的港湾,依旧冰冷沉寂。
    他与远在澳城的李小云之间,仿佛隔著一片冻结的海洋。
    没有电话,没有视频,甚至连一条问候的信息都没有。
    几十年的夫妻情分,似乎真的在那一场剧烈的风暴后,陷入了难以癒合的隔膜与冰冻期。
    4月5日,清明节。天空阴沉,细雨如丝,带著料峭的春寒。
    肖镇没有带任何隨行人员,只让外孙刘继业陪著他,来到了革命公墓李老的墓前。
    雨水打湿了黑色的墓碑,照片上李老的笑容依旧慈祥而威严。
    “祖父,我和外公来看您了。” 小继业穿著小小的黑色外套,神情肃穆,將一束洁白的菊轻轻放在墓前,然后学著肖镇的样子,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肖镇蹲下身,亲手用乾净的毛巾,仔细地擦拭著墓碑上的雨水和微尘。
    他的动作很慢,很轻,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沉重与敬意。他点燃三炷香,插在香炉里,青烟裊裊升起,融入蒙蒙雨雾。
    “爸……我来看您了。”肖镇的声音低沉沙哑,在寂静的墓园里显得格外清晰,“『夜梟』案彻底结了,钱立民一伙,该伏法的伏法,该追责的追责。
    国家的损失……我们会尽全力弥补,技术壁垒……我们会重新筑起,更高,更坚固。”
    他停顿了很久,雨水顺著他的鬢角滑落,分不清是雨水还是別的什么。
    “小云……她在澳城,承勛和小珊把她照顾得很好。您放心……”
    肖镇的声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艰涩,“是我……没能保护好您。让您……走得这么突然,这么痛心。对不起,爸……”
    他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佇立在墓前,任由冰冷的雨丝打在身上。
    刘继业懂事地站在他外公肖镇身边,小手紧紧拉著外公的大手,似乎想传递一点温暖。爷孙俩的身影在濛濛细雨中,显得格外孤单而沉重。
    当晚,七点整,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准时响起《新闻联播》熟悉的片头曲。
    新闻结束,画面並未像往常一样直接切入黄金档电视剧。
    短暂的片后,屏幕下方打出了两个凝重的大字——《警钟》。紧接著,是严肃低沉的男声旁白:
    “本台特別製作大型反腐纪录片《警钟》,今晚播出第一集:国之殤——『稀土窝案』始末。”
    肖镇坐在书房里,正翻阅著文件。当听到“稀土窝案”四个字时,他猛地抬起头,锐利的目光瞬间锁定在电视屏幕上。
    纪录片没有华丽的渲染,却以极其扎实的採访、翔实的数据、触目惊心的物证和清晰的时间线,將“夜梟”走私网络和稀土分离技术泄密案的全貌,血淋淋地呈现在全国观眾面前!
    镜头扫过堆积如山的走私稀土原料特写,冰冷的光泽下是触目惊心的国家损失。
    解密后的技术参数交易记录复印件被放大,每一个字符都如同刺向国家科技心臟的匕首。
    一份份偽造的学术交流邀请函和壳公司错综复杂的股权结构图,揭示了腐败分子精心编织的偽装。
    银行流水单上那一笔笔巨额非法收入,如同贪婪的毒蛇,盘踞在国家的经济命脉之上!
    更令人震撼的是,纪录片首次披露了关键涉案人员的审讯片段(面部做了技术处理,声音变调)。
    代號“磐石”的调查组长冷静而有力的审问声,与嫌疑人崩溃的供述交织在一起,將钱立民如何利用职权,为走私提供保护伞。
    如何指使心腹张维扬窃取核心参数,如何通过境外关联机构输送利益。
    如何构建起一个侵蚀国家根基的庞大腐败网络的细节,一层层剥开!
    其手段之隱秘、用心之险恶、危害之巨大,令人髮指!
    纪录片的节奏把握得极好,在揭露罪行之后,笔锋一转,开始讲述李老这位功勋卓著的老革命家,在得知自己视若子侄、一手提拔的秘书竟是最大叛徒时,那份被至亲之人背叛的痛心疾首,那份对国家蒙受巨大损失的悲愤交加!
    旁白用沉痛而克制的语言描述:“巨大的精神衝击,引发了难以挽回的后果……一位为共和国奋斗一生的老人,倒在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爭里……”
    虽然没有直接点明李老的死因,但所有观眾都心知肚明!钱立民,就是那把刺向老人的无形尖刀!
    纪录片的最后,镜头定格在庄严的国徽上。旁白的声音带著沉重的反思和坚定的力量:
    “稀土,是工业的维生素,更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
    核心技术,是国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命脉所系!
    此案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腐败不除,国无寧日!失职瀆职,等同犯罪!
    守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更是每一位肩负重託的干部,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
    警钟长鸣,方能震慑宵小;刮骨疗毒,方能固本培元!歷史的耻辱柱上,必將永远铭刻著背叛者的名字!”
    两集连播,整整两个小时!当《警钟》的片尾曲响起时,整个神州大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沉默!
    肖镇坐在书房里,电视屏幕的光映在他稜角分明的脸上,明暗不定。
    他静静地看完了全部內容,手指无意识地握紧了椅子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纪录片的內容翔实、客观、震撼,將“夜梟”案的罪恶与危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它如同一记惊雷,炸响在亿万国民的心头!
    几乎在纪录片结束的瞬间,书房里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铃声並未响起,反而是他放在书桌上的私人手机,突兀地、剧烈地震动起来!
    肖镇的目光缓缓移向那部私人手机。屏幕上,跳跃著一个他无比熟悉,却又已经很久没有亮起的名字——“李小云”。
    手机的震动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急促,仿佛电话那头的人,此刻正经歷著怎样的心潮澎湃与挣扎。
    肖镇看著屏幕上那个熟悉的名字,伸向手机的手,在空中停顿了那么极其短暂的一瞬。
    窗外,京城的春夜依旧寒冷,但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这长鸣的警钟之后,在这急促的铃声之中,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