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宇宙奇点回来的四合院局外人 - 第83 章 五箭连珠筑天宫—奔赴深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89年3月·航天城·朔风礪剑
    戈壁滩的风裹著沙砾,抽打在肖镇军大衣的下摆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他眯起眼,望向远方:巨大的发射塔架如同钢铁丛林,环抱著中央一枚银灰色的擎天巨柱——那是即將托举“天宫”核心舱的长征五號改运载火箭。
    空气里,冰冷的金属气息与若有若无的燃料味道混合,构成了航天城特有的、令人血脉僨张的氛围。
    “小镇!”一声洪亮的呼唤穿透风声。
    总指挥秦老师,满头银髮梳得一丝不苟,精神矍鑠地大步走来,身后跟著几位核心骨干。
    他乾燥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住肖镇的手,力道传递著沉甸甸的託付:“可算把你盼来了!万事俱备,就差你这颗『定海神针』来做最后的整体把关!
    核心控制系统的逻辑,肖曙那边陀螺仪和空间敏感器的极限性能,你最权威!”
    肖镇沉稳地点头,声音不高却带著安定人心的力量:“老师放心,飞行途中我已初步审阅了数据包。
    核心控制逻辑清晰,多重冗余设计可靠,未发现致命性隱患。”
    他的目光掠过秦老师身后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精准地落在两位学生身上:“郭林,能源系统最终状態?”
    “报告肖总师(副总指挥,总指挥是秦老师)!”
    负责能源系统的郭林声音洪亮,带著年轻人特有的锐气,“新型高效光伏帆板最后一次展开测试完美!实测光电转换效率稳定超出设计预期5.3个百分点!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能源舱核心储能单元充放电循环通过极限压力测试,状態极佳!”
    “葛喻,精密元器件和半导体组件筛选?”肖镇转向另一位学生。
    “肖老师!”负责精密製造的葛喻推了推眼镜,语气篤定,“所有关键晶片、高精度传感器、特种连接器,均已完成三轮超严苛环境筛选(高低温、强辐照、振动衝击),故障率远低於百万分之一標准。
    所有主份、备份、冷备份链路就绪,遥测参数全部处於最优绿区!”
    踏入灯火通明的指挥中心主厅,占据整面墙的巨大综合显示屏如同深邃的宇宙之眼,瞬间攫取了所有视线。
    屏幕上瀑布般流淌著各分系统的实时数据和模擬图像。
    肖镇径直走向副总指挥兼飞船系统总师的主控席位,没有任何寒暄,迅速接入系统。
    他的指尖在触控板上化作残影,目光如最精密的扫描仪,飞速掠过瀑布般倾泻的数据洪流:32吨核心舱的载荷平衡与应力分布、24台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点火时序与推力矢量控制参数。
    生活舱內模擬地球重力的离心场发生器与精密气压调节单元的状態曲线。
    生物与材料实验舱预设的自动化实验接口协议。
    以及由他亲自操刀核心算法的智能化自主交会对接程序代码段……
    他的注意力尤其聚焦在弟弟肖曙负责的关键子系统上——高精度光纤陀螺仪组的零漂补偿数据和空间多光谱敏感器在模擬强宇宙射线背景下的目標捕捉精度图谱。
    整个大厅似乎只剩下他沉稳规律的呼吸声和指尖敲击触控板的轻微嗒嗒声,一种无形的压力与专注瀰漫开来。
    时间在高度凝练的空气中流逝。
    仿佛过了许久,又似乎只是片刻,肖镇终於抬起头,目光穿透屏幕,精准地投向总指挥席上的秦老师,声音清晰而平稳,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老师,各分系统最终状態覆核確认完毕。
    核心控制系统逻辑自洽,三重冗余链路自动切换响应时间实测优於设计指標7毫秒。
    肖曙负责的陀螺仪组数据稳定,空间敏感器在模擬极限干扰背景下的动態捕捉精度达到0.001角秒,完全满足在轨高精度自主对接要求。
    郭林负责的能源系统输出功率平稳,瞬时波动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內。
    葛喻团队提供的所有关键元器件及组件,当前遥测参数全部稳定处於最优绿区。”
    他略作停顿,补充道,“此外,『天梭3號』货运飞船搭载的伴飞巡天多波段天文望远镜载荷。
    由我牵头集成的『特定科研载荷』(指代用於空间环境验证的天基动能效应模擬器及新型电磁原理试验装置)。
    以上均已通过最终星箭联合振动与电磁兼容测试,状態锁定,满足搭载要求。”
    秦老师闻言,眼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激动光芒,猛地一掌拍在坚固的控制台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好!有肖镇你这句话,我这心里悬著的千斤巨石才算落了地!
    传我命令:各系统保持最高战备状態,按一级流程推进,现在开始三轮地面静態检测,必须用万分的努力达到百分的成功。
    目標发射窗口——1989年11月11日零时!华夏『天宫』空间站工程,正式启动!”
    “是,总指挥!”眾人站起来鏗鏘有力的回答道
    接下来近9个月时间就是各个舱段和模块组做著调整、检测的数月。
    肖镇又和同事们像以前放大烟、放卫星、搞地月项目的时候一样把钢丝床搬到了静態检测车间旁边临时生活区开始了枯燥的检测生活。
    九月的刻度
    “天宫”组合体在轨运行的头九个月,航天城静態检测车间旁的临时生活区成了肖镇和核心团队的第二个家。
    浓重的机油味、电路板松香和方便麵调料包的气息混杂在一起,构成了这段特殊岁月的背景音。
    几十几张行军床紧挨著巨大的透明隔离墙,墙那边,是灯火通明、昼夜不休的1:1核心舱及各实验舱段静態模擬平台。
    肖镇把最后一口冷掉的包子塞进嘴里,眼睛没离开面前三块並排的屏幕:左边是空间站实时遥测数据流。,中间是静態平台传感器反馈,右边是弟弟肖曙刚发来的陀螺仪组在轨微振动频谱分析图。
    他灌了一大口浓得发黑的茶水,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带著熬夜的沙哑:“葛喻,生活舱b区3號温控阀的模擬曲线,跟昨天比对有0.15摄氏度的稳態漂移。
    查一下地面备份件的热循环老化数据。”
    “得令!”葛喻的声音从一堆打开的精密仪器柜后面传来,他正戴著放大镜,小心翼翼地用镊子调整一个微型压力传感器的位置,“这帮小子昨天模擬太空冷热交变,参数调猛了半档,我怀疑是热应力让阀体衬垫发生了微观形变……数据马上调出来!”
    他的手指在旁边的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海量的材料疲劳资料库。
    旁边的行军床上,郭林猛地坐起身,抓了抓乱糟糟的头髮,眼睛还带著惺忪睡意,人已经扑到了能源系统监控台前:“肖老师!核心舱光伏阵列c区7號子阵,早上第37次晨昏线切换时,瞬时电流波动比理论值高了0.8%,虽然还在绿区,但趋势有点怪。”
    他飞快地调出歷史记录和空间环境监测数据,“我怀疑是外层某片抗辐照涂层的微剥落,影响了局部光吸收效率。
    申请启动自走机械臂的末端高清摄像头,对那片区域做一次详细目视检查!”
    肖镇头也没抬,指尖在通话器上一点:“飞控中心,我是肖镇。申请调动天宫舱外机械臂,对核心舱太阳翼c区7號子阵进行高清成像扫描,解析度优先,重点检查涂层完整性。动作指令序列我隨后发过去。”
    他顿了顿,补充道,“动作儘量缓,別惊扰了舱里做实验的宝贝菌落。” 他指的是李敏团队在生物舱里培育的、能绽放出奇异蔚蓝色的太空链霉菌。
    “明白,肖主任!”飞控中心的回应乾脆利落。
    这时,肖曙顶著两个浓重的黑眼圈,拿著厚厚一叠刚列印出来、还带著印表机热度的图表挤了过来。“哥,你看这个,”
    他把图表摊在肖镇面前的台子上,手指点著几处用红笔圈出的细微波动,“陀螺仪组在轨数据整体稳如磐石,但敏感器光路基准在舱段大功率设备(比如材料舱那个熔炼炉)启动瞬间,捕捉到极其微弱、持续时间仅几毫秒的耦合干扰。虽然没影响精度,但理论上不该有。”
    肖镇拿起图表,凑近灯光,锐利的目光扫过那些细微的波动线。
    他拿起铅笔,在旁边的空白处迅速勾勒出一个简易的阻尼器结构草图:“物理层面加一道『蜂巢』非线性隔振垫片,算法层面嵌入自適应陷波滤波。
    双管齐下,把这『幽灵信號』摁死在摇篮里。
    方案细化后,下次货运飞船『天舟』送上去。” 他把草图递给肖曙。
    “妙!”肖曙眼睛一亮,接过草图如获至宝,“我这就建模仿真!”转身又扎进了他的工作站。
    “肖主任!”生活区兼厨房的小隔间门帘被掀开,刘錚端著一个热气腾腾的大搪瓷缸子走了进来,无视了满屋的仪器和散落的图纸,径直走到肖镇身边,“熬了一宿,喝点热的。新下来的枸杞燉的鸡汤,承功托人从口外捎来的,说是湖盆边上野沙枣树下长的,滋味足。”
    他把缸子放在肖镇手边,浓郁的、带著药材清香的鸡汤味瞬间盖过了机油和松香。
    肖镇紧绷的肩线几不可察地鬆了一下,端起缸子深深嗅了一口,暖意似乎顺著鼻腔驱散了疲惫。他看向刘錚,眼底带著歉意:“刘錚啊又让你跑一趟。”
    “主任,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刘錚收著饭盒说道,“您家承功打电话了,说引黄入湖的闸口工程快完工了,就等开春试水。
    他让你这个『总工程师』抽空回去看一眼图纸。”
    小刘顿了顿,目光扫过这间充满男性气息和科技感的杂乱屋子,“这里……还要多久?”
    肖镇喝了口滚烫鲜美的鸡汤,目光重新投向隔离墙內那庞大而精密的模擬平台,以及屏幕上稳定运行的“天宫”光点,声音沉稳而篤定:“快了。等我们把每一个小数点后的波动都熨平,等『天宫』真正变成一个不需要我们24小时盯著也能完美运转的家……就回去。”
    他放下缸子,拿起铅笔,又在肖曙那张陀螺仪图表边缘標註了几个参数,“小葛,温控阀的数据调出来没?”
    “来了来了!”葛喻的声音带著发现新大陆的兴奋,“肖老师英明!果然是衬垫!老化曲线跟漂移完全吻合!
    新配方衬垫已经在做了,保证下次『天舟』一块儿送上去!”他举著一份列印报告,像举著胜利的旗帜。
    肖镇点点头,拿起通话器:“飞控,机械臂扫描图像回传后,优先给郭工分析。
    郭林,涂层问题確认后,准备在轨修復预案,用『天舟』携带的冗余材料和机械臂末端工具包。”
    他下达指令清晰果断,目光再次掠过屏幕上那稳定运行的太空家园,以及鸡汤升腾的热气。
    九个月的刻度,就在这机油与鸡汤、数据与关怀的交织中,一点点走向圆满……
    1989年11月·戈壁滩·五箭裂苍穹
    11月11日 零时·核心奠基
    凛冽的朔风在空旷的戈壁滩上呼啸,零点的寒意仿佛能渗入骨髓。
    发射指挥控制中心內,空气凝固得如同实质,落针可闻。
    巨大的综合显示屏中央,鲜红的倒计时数字无情跳动,每一次闪烁都牵动著数百颗心臟。
    “……三、二、一!点火!!!”
    广播员洪亮而略显沙哑的口令如同发令枪!
    瞬间的死寂之后,是大地深处传来的、如同远古洪荒巨兽甦醒般的沉闷怒吼!
    发射台底部猛然喷涌出足以熔金蚀铁的炽白烈焰洪流!
    24台大推力发动机同时爆发的咆哮匯聚成毁天灭地的声浪,蛮横地撞击著指挥大厅厚厚的特种玻璃舷窗,发出令人心悸的嗡鸣与高频震颤!
    乳白色的巨大箭体,上方印有鲜艷的国旗和天宫的航天標誌。
    在足以照亮整个戈壁滩的磅礴光焰托举下,仿佛承受著星球的挽留,一寸寸、一尺尺,极其缓慢却又无比坚定地挣脱著大地的束缚。
    上升!加速上升!烈焰撕裂墨黑的夜幕,浓烟与火光在拂晓前的深蓝天幕上,刻下了一道贯穿天地、辉煌夺目、象徵著人类伟力的轨跡!
    “『天宫』核心舱,星箭分离正常!太阳帆板展开成功!遥测信號锁定!……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一连串激动到几乎破音的报告声最终落下!
    “成功了!”
    “万岁!”
    压抑已久的狂喜如同积蓄万年的火山,轰然爆发!掌声、欢呼声、激动的吶喊声匯聚成震耳欲聋的海啸,瞬间席捲了整个指挥大厅!
    人们激动地拥抱、跳跃、用力拍打著彼此的肩膀,许多人眼中闪烁著喜悦的泪光。
    秦老师猛地转过身,这位经歷过大风大浪的手子科学家,此刻也眼眶泛红,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紧紧握住肖镇的手,声音带著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如释重负的哽咽:“成了!小肖!我们成了!华夏的天宫,终於……启航了!”
    肖镇用力回握恩师的手,脸上露出这些天来第一个真正舒展的、带著释然与欣慰的笑容。
    他深邃的目光投向主屏幕,那颗代表著“天宫”核心舱的光点,正沿著预设的轨道线,坚定而优雅地滑向深邃无垠的宇宙背景。
    星辰大海的征程,於此刻正式扬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