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宇宙奇点回来的四合院局外人 - 第22章《活著》53年度最好的现实主义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月5日,肖镇放学后预定去图书馆看看书的,他准备弄青霉素提纯的,他得了解目前国內国际技术到了哪一步。
    放学倒数第二节课课间休息,校长找他,原来是他交给冯阿姨大学出版社的新小说被《群眾文学》给截胡了。
    肖镇摇了电话问了问冯阿姨什么情况,冯阿姨说上级安排的,得了已经註定京大出版社跟《活著》无缘。
    听冯阿姨电话里八卦给他提字的人说这是1953年度最好的现实主义小说。
    无奈肖镇骑著自行车回公安家属院等著双方来客。
    上级下的命令,小小子对这种无伤大雅的事,倒不至於反感,不过想了想,未免他在文学创作这块好像用力过猛啊!
    然后肖镇臭屁的想了很多很多,貌似自己没那种命去餵蚊子的,怎么算他都不会去餵蚊子。
    就这么无聊的在公安家属院放空心思胡思乱想,大西北嘛,那肯定是要去见识一下的,餵沙子,呵呵能让肖镇吃苦。
    肖镇会安排好的,他不可能走24版老路的,搞个自己的女人先出去这个办法的。
    想著想著肖镇这傢伙就在客厅摇椅上直接睡著了,这段时间赶稿,翻阅资料,很费脑子的好吧。
    “小镇小镇,你怎么睡著了,想睡觉去臥室睡啊,这早春的天可还很凉的。”冯阿姨开门进来就看到肖镇躺在摇椅上直接睡了过去。
    “冯阿姨回来了啊,这位是京大出版社的同志吧?您好请坐请坐!
    不好意思啊,这位老师,您请喝水,我去洗把脸,咱们再说!”肖镇很歉意地说道
    “黄编,请喝水,我看著啊这事已经是事实了,何不退一步跟小镇约下一部作品!”冯阿姨劝解道
    老黄喝著水,也挺无奈的,看著自家下金蛋的金鸡,被《群眾文学》这个不要脸的这么抢著心里还是很不舒服,既成事实这事只能这样了。
    肖镇进厨房洗漱了一下,他一想其中的关键就明白了。
    肖镇和黄编辑话来话去过后,双方都明白,交换了一下意见后,都希望下部作品,保持原样就好。
    不过唯一变的就是千字稿酬提高到了顶级,也就20万/千字。
    送走不甘心的黄编辑没一会儿,《群眾文学》的超级大咖文青跟肖镇、冯楠三人就在客厅谈文学谈流派什么的。
    肖镇这傢伙內心很不喜欢这些夸夸其谈的傢伙,不过鑑於冯阿姨这位长辈在,硬顶著附和。
    后面就变成了“嗯嗯啊啊”,还有就是“你说得对”,“哎呀原来是这样的”,扯了半天还不是扯到稿酬这黄白之物。
    因为这部作品,关注的人不一样所以也是顶薪稿酬待遇20万/千字。
    肖镇觉得这位夸夸其谈的傢伙是以后餵蚊子的特殊材料,所以肖镇没有签捐赠委託申明书。
    客客气气的送走超级文青同志,冯阿姨还奇怪呢。
    “冯阿姨啊,以后这种人少接触,卖弄文字的人心思啊可不简单的哦!”肖镇也点到为止,毕竟是自己长辈嘛。
    “咦,你怎么不说签那个委託捐赠申明书的事情啊?”冯阿姨到底还是自己发现了不同
    “阿姨,人和人之间讲究缘分吧,比如我和您跟赵叔叔之间就不用那么矫情。
    跟京大的黄编辑之间也用不著无意义的东拉西扯的,因为我们已经合作过两次,而且合作得很成功。
    至於后面这位,我是不怎么瞧得上的,这说废话的功夫,无效社交浪费时间啊,做点力所能及的实事不好吗?
    本来我是去图书馆的,这个点算了,浪费半下午时间。”肖镇吧嗒吧嗒地说道
    “哈哈哈,你说人家瞎矫情,爱装就行了唄,的確那人没老黄实在。
    对了阿姨今天还问一下,你真的不考虑报考京大啊?”冯阿姨也是预先问问
    “我是天生学理科的料目前嘛华清理科的確比京大强得太多了。”肖镇坦诚地说道
    “这倒是事实,对了你去床上把铁锤抱起来喂喂奶,换个尿布。
    我去服务社买点羊肉羊杂,羊杂少早上上班的时候让服务社的人硬留的。”冯阿姨说著话,就取下篮子去服务社
    “阿姨你这是升职称了吧?”
    “你个小机灵鬼,公示之后从今天开始喊阿姨冯副教授!”冯阿姨难得心情好
    “哎呀咱家真牛,都有大教授了,那阿姨我一会儿换好蒸米饭吧!”肖镇可怜兮兮地说道
    “知道你不喜欢吃大馒头,喜欢吃米饭,一会儿服务社的人会运来100斤大米。50斤麵粉。”冯阿姨说道
    “还是冯阿姨將就我!”
    “你啊敞开肚皮吃,咱家供你跟赵叔叔两人吃大米饭还是能供得起的。”冯阿姨说完拎著篮子就出门去了
    升职嘛当然是件高兴的事,肖镇去冯阿姨臥室看铁锤小兄弟,这傢伙刚好醒了。看到肖镇求抱抱。
    肖镇操起小傢伙,先看了尿布,有点润,就去茶瓶打来开水兑温水,试好水温,然后拿出毛巾柔柔地给自己小兄弟擦洗乾净。换上尿布和开襠裤。
    把小铁锤放到婴儿座椅上掖好小铺盖给这傢伙装上几个铃鐺玩具小铁锤自己探索玩具。
    湿的尿布放到专门洗尿布的盆里,打上肥皂放入清水泡一泡。
    肖镇把婴儿车推到厨房门口他视线能看到的地方,然后生火烧水蒸米饭。
    肖镇这才把尿布盆里清水倒了,在小锅炉热水水龙头接热水,打肥皂洗又清了两次,才把湿尿片放到暖气片上烘乾。
    肖镇做这些比他赵叔叔和冯阿姨动作都快还专业。
    两位长辈都是新手爸爸妈妈嘛。肖镇已经是老手了。
    其他孩子冻疮高原红脸,有些不注意卫生的还有湿疹。他铁锤小兄弟一直乾乾净净清清爽爽,香喷喷的,脸上吹弹可破很是q弹。
    公安大院里有新生儿的,都找冯阿姨討经验,冯阿姨说这些都是肖镇这傢伙操作的他们也在学,然后小镇子在公安家属院里就有了“育儿大师”的諢名。
    编辑拜访一周过后,《群眾日报》首先在文艺版出了个標题“《活著》1953年度最好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最后就是新书全国新华书店有售,第一版印了50万册铺货。
    这点量,撑了三天时间卖光了然后第一波好评出来了,接著加印300万册,《群眾文学》是玩儿了把大的。
    3月12日第一版稿费税后和各项费用扣除后5亿6000万稿费打到了肖镇指定存摺上。
    第二天肖镇就去录数据,然后预约取了3亿拎著大袋子回到公安大院。
    同样还是委託冯阿姨让京大出版社的捐了3亿。
    植树节参加劳动后,肖镇骑著车去了国营粮店用现金订了300斤大米和200斤麵粉100斤玉米粉,付了钱就跟著窝脖一起回到南锣鼓巷95號西跨院。
    第二波送东西的是叶二和淮海两人分別在陆院和总参家属院服务社订的总计800斤大米,400斤富强粉,200斤玉米粉,还有60斤牛肉,50斤羊肉,80斤猪肉,还有一些猪牛羊的杂碎。
    猪油还没熬的60斤,植物油菜油这些拉了150斤很大两个桶,供销社卖油那种,三人还有送货的司机搬了1个多小时才搬完。
    肖镇要入住西跨院了,先小囤一波,这才多少嘛。
    叶二和淮海看了看耳房下楼去肖镇的地下室大太大了。
    今天的物资占据了很小的角落,其实没多大200平地下室,地面墙体很乾燥的。
    “这是要打仗了嘛,你囤这么多?”叶二夸张的问道
    “带你们看是信任你们,哎亩產量不高,丰年囤,荒年才不慌啊兄弟。”肖镇意味深长地说道
    两人被肖镇这傢伙这操作搞得不知道说什么。
    “哦对了,有人约你看《白毛女》话剧,我把票给你。”淮海说道
    “哪位大神连你都拒绝不了?”肖镇也很好奇
    “还是叶二爷八一学校的!”刘淮海奇怪的说到
    “他也经常去南海网鱼?”叶二问到
    “没那资格!”
    “那小刘你说个锤子哦!丟了丟了什么阿猫阿狗的,別跟这些玩意儿走的近小刘!”老战友提醒道
    “扔了啊,小海,走去洗了澡去楼子吃饭,哎呀一会儿我还得去接我小婶婶一起,一起?”
    “那动作快点,东兴楼?”叶二这傢伙懂行事
    “京城饭店吃谭家菜,朋友不差钱好吧?”肖镇夸张的说道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