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精英 - 第82章 死的人够多了
第82章 死的人够多了
在林带行军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由于车辆糟糕的可靠性,当乔突破林带的时候乔已经损失了不少车辆。
并且由于行军速度十分缓慢,所以当乔突破了林带之后,乔发现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自己将战火烧到了条顿人的腹地。
但是条顿守军还是来得及在自己在林带中龟速爬行的时候,在林带外修建起一条防线。
并且似乎是因为已经抵达了条顿腹地的关系,所以在突破了林带之后的第一场战斗,乔的装甲部队被条顿守军给顶了回来。
这种坚决的抵抗让乔多少有那么几分惊讶。
不过一想到接下来将会是在条顿人本土作战,遭遇这种程度的抵抗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毕竟就算是高卢人在巴黎都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意志。
所以在第一场战斗失败之后,乔并没有急着继续发动攻势,而是在林带进行了短暂的休整与补充。
在林带期间的缓慢行军也不是没有好处,皇家工兵部队来得及在部队推进期间,在林带中开辟出一条可供部队行军的临时道路。
这条道路让乔在短暂的休整期间能够获得不少物资与兵员上的补充,甚至在后勤人员的努力之下,由于猎犬坦克相对较低的自重,乔还获得了一批猎犬坦克的补充。
并且由于现在乔已经官至少将,基本上除了特殊情况比如被对方的突击队突然突脸,或者是部队被包围了需要自己带头冲锋鼓舞士气来突破包围圈之外,乔基本上不需要再亲临一线作战。
但是代价就是乔再一次被各种文件与报告所淹没,从今天一线士兵吃什么,到又有哪几个好小子应该得到授勋,以及要找上面要多少增援,协调跟在自己身后准备接手阵地,或者是在兵力上提供支援的步兵师。
茫茫多的文件再一次如同山崩般向乔压了过来。
面对这种文件地狱,乔自然也还是老方法,把正在后方待机的凯瑟琳与一些医疗队一同调动了过来。
然而惯用的老方法显然也会遇到新问题,过去乔还是一个团长的时候,凯瑟琳面对这茫茫多的文件时就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而现在乔基本上算是一个军长了,这更加多的文件就让凯瑟琳更加的力不从心,强烈要求乔至少再找一个秘书,哪怕只找一个秘书都能够有效缓解她现在忙不过来的现状,哪怕乔把那些露西亚骚蹄子找来也行。
凯瑟琳都这么说了,那乔自然也不会拒绝,同时由于文件确实有些过于多了,所以乔又找到了自己的天使投资人当初介绍凯瑟琳给自己的埃德蒙男爵,表示现在的文书工作实在是太多了,像是凯瑟琳这种能干的人,还有没有能不能再介绍几个给自己?
对于乔的请求,埃德蒙男爵当然不会拒绝,毕竟一直以来他与乔之间的合作都进行的非常愉快,尤其是乔这个家伙非常讲信用,从第一次巴黎战役开始就没有忘记给他们这些在后方支援战斗人员的荣誉。
同时在军工项目中,乔也是从不吃独食,有钱大家一起赚。
这种打架我冲前面,赚钱大伙一起分,有着带头大哥风范的人,谁能不喜欢,谁又能不支持呢?
现在带头大哥要帮忙找几个帮忙处理文书工作的秘书,这不是乔需要那些秘书们帮忙,这是乔在分享自己的荣誉啊。
毕竟作为现在布尼塔尼亚的第一恶汉,能够有在乔手下工作的经验,这就算没有在乔手下长期工作,就算是放到外面去也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再加上现在都快要突破到条顿人的本土了,不出意外战争就快要结束了,现在已经有风声乔日后肯定会被重用,现在不增强一下双方的联系,那日后再想有这种机会那可就难了。
埃德蒙男爵现在可是听到了一些可靠的小道消息表示,陆军部为了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防止乔不爽,已经悄悄将某位负责新兵招募工作的校官,扔到殖民地去看黑鬼呲牙了。
于是埃德蒙男爵拍着胸脯表示,像是找秘书这种小事,就交给自己,保证找来的人都像是凯瑟琳一样能干。
找一些秘书来处理文书工作只是乔在这次短暂的休整中所处理的一件小事,而真正的大问题是。
在乔从敦刻尔克出发之前,无论是布尼塔尼亚远征军还是战时内阁都没有想到乔能够这么快的突破到条顿帝国的边境。
虽然最后在林带中的速度让乔不怎么满意,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堑壕战中,突破几百米就算是重大突破的远征军司令部与战时内阁来说,这种推进速度已经能够算得上是快如闪电了。
而且这还是在明显不适合坦克作战的林带推进,这能够打的动就行,还要什么自行车。
所以所有人都没有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乔真的将战火烧到了条顿帝国之后,乔应该向什么方向发起攻击。
由于乔发起突破的位置实在是足够远,所以从这个位置无论是向日耳曼尼亚推进,去直插条顿人的首都,还是向南去攻击条顿人巴黎集团军群的后路,尝试打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包围圈。
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或者换句话说,由于距离太远,所以在军事上向哪个方向发起突击,条顿人都有时间做出反应。
但是在政治上,乔向日耳曼尼亚进军,还是向南尝试切条顿人巴黎集团军的后路,这在政治上的意味就截然不同了。
这个问题也着实困扰了战时内阁的老爷们好几天,最终内阁们的老爷们还是在补充给乔的坦克到位时做出了决定。
乔的部队暂时不前往日耳曼尼亚,先掉头向南进攻,尝试与正在索姆河区域战斗的部队包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饺子,顺便尝试为巴黎解围。
一个如此巨大的包围圈,让乔很是担心远征军是不是能够拿的出足够的兵力来填补战线,别到时候自己的后路被条顿人切断,那事情就麻烦了。
对于乔的担忧,战时内阁与远征军总司令黑格元帅也十分理解,毕竟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口袋。
不过如果乔能够占领科隆,那么远征军就能够利用从低地国家到科隆之间的铁路线,来调动部队确保乔不会被条顿人切断后路。
事实上当乔在林地中穿插的时候,其他的布尼塔尼亚部队,也在乔突破防线之后,对防线上的条顿部队进行分割歼灭,并且一直在努力的扩大占领区,对低地国家到科隆之间的铁路发起攻击也是这种扩大占领区行动的一部分。
既然战役目标已经确定,在结束休整之后,乔就再次发起了进攻。
虽然在乔休整期间,条顿人也在努力加强防线,在防线上努力塞进了不少反坦克炮,并且那些刚刚从巴黎调来的部队也有着丰富的反坦克经验。
进行本土防御也让这些脑子里有着奇怪想法的条顿人们士气高涨,准备坚决地将乔阻挡了国土之外。
然后这些条顿人很快就发现,这城市巷战中反坦克,与在野战中反坦克的难度系数完全不一样。
在巷战中两个训练有素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组,再加上一挺机枪就能够封锁一整条街道,阻挡对方的装甲攻势。
但是在野战中,这些靠着低矮身形隐蔽偷袭反坦克炮,基本上就是发现及被摧毁。
同时伴随坦克作战的步兵也不会给他们向坦克投掷集束手雷与燃烧瓶的机会。
只有k弹打履带这一招一如既往的好使,不过那些在被击断履带之后,停在战场上充当火力输出点的坦克也让条顿人非常难受。
在这种作战环境中,只有那些七十七毫米野战炮依旧可靠。
靠着勇气与毅力,条顿人依托这条防线,拖延了乔两天时间。
随着第三天乔突破了防线,守卫这条防线的条顿部队也不得不放弃防线,向后撤退。
在缺乏反击矛头的情况下,让部队原地固守,只会让这些部队在布尼塔尼亚后续部队,顺着突破口开始进行包围后,被完全歼灭。
这种事情他们已经在乔突破低地国家的防御时体验过了。
不过在战场上撤退,显然是一件比进攻更加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当战争进入第五年之后,条顿部队也因为马匹大量死亡,同时工业能力不足导致部队缺乏载具,让大部分步兵师都真的只能靠步行赶路时,情况就更是如此。
虽然条顿空军一如既往地英勇作战,尝试为正在撤退的地面部队拉起一道空中屏障。
但是连续数次空中战役,以及在巴黎的血腥战斗,让精锐的条顿空军开始面临飞行员不足的窘境,虽然那些王牌们依旧活跃于天空中,但是那些条顿菜鸟飞行员们却没有办法与布尼塔尼亚和高卢,甚至是旗飞行员们在质量上拉开差距。
而后者与前者相比,在数量上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随着配合作战的布尼塔尼亚空军传回条顿人正在从防线上撤退的消息,乔立刻让装甲部队再次分散成了战斗群。
能够在野战中消灭或者俘虏多少条顿人,就在野战中消灭或者俘虏多少条顿人。
毕竟乔一点都不想和这些条顿人在城市中打巷战。
面对乔的攻击,条顿指挥官也立刻看出了乔的意图。
而在这个时候,那名条顿指挥官立刻展现出了他堪称冷酷的军事素养,不少撤退中的条顿部队被命令,立刻转入防御不惜一切代价拖延乔装甲部队的推进,为其他部队的撤退争取时间。
这些部队依靠提前设置的防御工事都抵挡不住乔装甲部队的进攻,就更别提是在这种临时被要求进行防御的情况下。
但是对于这种自杀式的命令,这些条顿部队依旧坚决地完成了上级的指令,靠着散兵坑与血肉之躯强行拖延了乔的推进。
一支部队的防线被突破之后,最近的那支部队立刻就开始就地转入防御,开始拖延乔的推进。
在这种近乎绝望的防御战中,乔成建制地消灭了不少条顿人的部队,甚至其中一些番号还是乔曾经在第一次巴黎战役中见过的老熟人。
不过还是有一些部队成功逃离了战场,比如霍尔茨与汉斯所在的装甲骠骑兵连。
这个连队在上次突袭铁路的任务中损失惨重,如果不是迷路的汉斯恰好在最后一刻出现,摧毁了那些正追着他们揍的装甲车,霍尔茨就差点交代在了那里。
由于在第一阶段的战斗中表现良好,再加上确实损失比较严重,于是装甲骠骑兵连就成为了第一批返回本土休整补充的部队之一。
由于损失过于严重,所以他们也没有赶上第一波支援林带的任务,而是在之后被命令加入了那条本土防线。
按照上面的意思,装甲骠骑兵连应该作为反击矛头,在布尼塔尼亚人突破阵地之后,向布尼塔尼亚人发起反击,把他们给顶回去。
然后在一次攻击,就丢掉了半个连之后,装甲骠骑兵连也加入了撤退的行列。
由于半履带车的速度够快,所以每次被命令就地抵抗的时候,都轮不到跑的最快霍尔茨与汉斯。
甚至如果不是之前有着十次演习迷路十一次的经历,甚至自己坐在汉斯的车上,自己都被汉斯带着迷了路,霍尔茨都怀疑汉斯这个家伙是不是故意迷路的。
但是在一头冲进科隆之后,霍尔茨与汉斯还来不及休息,就又被组织起来在科隆城内外布置防御,准备抵抗乔的攻势。
连续的溃败让霍尔茨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之前那些在战前与自己一同接受训练的朋友们,现在还活着的也只剩下了不到六个人。
其中还有三个人因为残疾,而不得不退伍。
剩下三个人中有一个正在露西亚人的猛攻中,与那些哥萨克人一同守卫塔林,按照他的说法那些哥萨克人的士气很奇怪。
有些哥萨克人像是与露西亚人有血仇一样,能够在阵地中与露西亚人战斗到最后一滴血,而有些哥萨克人则毫无战斗意志。
这些哥萨克人中比较好的,会在露西亚人发起进攻的时候,朝天放三枪算是提醒周围的友军露西亚人上来了之后再放下武器投降。
而那些坏东西,则会在露西亚人发起攻击的时候,突然开始攻击自己周围的友军,就像是中了邪一样。
本来在主力部队离开之后,他们就需要大量的哥萨克人来维持战线,但是现在这些坏哥萨克人的存在,让条顿人与哥萨克人之间产生了不小的隔阂。
毕竟没人知道守卫自己侧翼的究竟是好哥萨克人,还是坏哥萨克人。
这种裂痕又进一步降低了联军的团结。
总之霍尔茨的那位朋友觉得,如果主力部队不尽快赶来支援的话,他们很可能会守不住塔林。
因为露西亚人甚至把军舰都特么拉出来了。
除了在守卫塔林的那位朋友之外,另外两个在巴黎的朋友情况也不怎么好。
从前段时间的信件来看,他们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了巴黎的东郊与西郊,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已经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市区,但是这些高卢人就是不肯放弃。
像是疯了一样在每一寸土地上与他们战斗,与巴黎的战斗相比,凡尔登都显得是那么的和风细雨。
他们中的一个现在因为高卢人的毒气攻击,不得不退回到后方接受治疗。
对于这一点,霍尔茨的那位朋友觉得,铁塔下那个满是骸骨的深坑肯定有点说法,不然高卢人不至于疯到对自己的首都使用毒气攻击。
这种糟糕的局面让霍尔茨开始怀疑,这场战争该不会是要输吧?
明明我们已经打进了巴黎,甚至突入了圣彼得堡,这怎么看都是应该赢的局面,怎么就突然变成这样了呢?
不过很快随着一道命令叫霍尔茨与装甲骠骑兵连叫回城里,霍尔茨的心态就再次发生了变化。
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巨大的如同移动堡垒一般的坦克,霍尔茨觉得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与此同时刚刚接收了五辆超重型坦克,还有十几辆从战场上缴获后修复的ft坦克和猎犬坦克的埃里希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与之前接收的那八辆坦克相比,这几辆坦克在工艺上肉眼可见的粗糙了很多,而那些被缴获后修复的ft他呢看与猎犬坦克也是如此。
虽然当乔成功突破低地国家的时候,埃里希的病就已经好了,甚至他的快速装甲突击营也作为预备队被撤回了本土进行休整与补充,现在战斗力也恢复了一些。
但是一想到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乔指挥的上百辆坦克,而自己手里现在所有的装甲力量加起来也不超过七十辆,其中还有不少是半履带车与装甲车,这就让埃里希觉得前途一片灰暗。
不过事情都已经变成了这样,面对来自总参谋部的命令,埃里希也只能强压心头的不安,开始与那些临时加强给自己的部队,进行沟通确定接下来保卫科隆的战术。
随着乔的部队将战火烧到条顿本土并且开始逼近科隆,不只是在保卫巴黎的高卢人与旗人受到了鼓舞,让他们觉得自己只要再这么坚持下去,老乔早晚能够去把日耳曼尼亚给烧了。
我们能够坚守巴黎,就不知道条顿人能不能坚守日耳曼尼亚了。
同时在抵达之后,一直没有加入战场的旗远征军与高卢人在其他方向上布置的部队,也觉得条顿人颓势已现,现在是时候做点什么了。
不只是基层士兵有这种想法,就连高卢人的高层也是这样想的。
条顿人在巴黎的攻势已经抵达了极限,随着越来越多的条顿部队被调走,现在是时候发动反击了。
于是旗远征军与高卢陆军开始与布尼塔尼亚远征军总司令策划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协同攻势,准备至少在这次协同攻势中摧毁条顿人的一个集团军。
在高卢人与旗人摩拳擦掌的时候,条顿人的感觉就不是那么好了。
面对这场几乎看不到头的战争,以及紧缺的物资条顿人能够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就是虽然战争难熬,但是战火一直没有烧到条顿本土,并且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一直在取得胜利。
战报或许会撒谎,但是战线却不会骗人。
他们看到部队攻入了巴黎,在东线获得了庞大的领土,只要再坚持坚持,他们就能够获得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的胜利,从此之后成为旧大陆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就在这么一路赢赢赢的时候,怎么布尼塔尼亚人就突然打到本土了呢?怎么突然间科隆就告急了呢?!
这种疑惑让条顿人进一步开始怀疑政府是不是撒谎了,他们之前根本就没有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什么攻入了巴黎,打进了圣彼得堡,这一切都是骗人的。
在普通条顿人因为这件事而感到疑惑的同时,条顿的军官们则开始感受到绝望了。
就在乔突破了林带的同时,露西亚军政府也已经开始攻击哈布斯堡的领土,由于哈布斯堡的绝大部分兵力,都在山地与意呆利人作战。
以及哈布斯堡对于巴尔干地区脆弱的统治,露西亚军政府在那里势如破竹。
按照外交部门的说法,哈布斯堡现在已经无法因对这种压力,他们的皇帝很有可能会步苏丹国的后尘,宣布退位之后并且解散帝国。
这对于条顿来说将会是一个彻底的坏消息。
如果说集结了重兵的西线,还能够靠着人力坚持抵抗,东线还有占领的大片土地,可以拖延时间,但是如果哈布斯堡退出战争,那么他们绝对挤不出足够的兵力与防御与哈布斯堡交界的地区。
等到那个时候,等待条顿帝国的只有毁灭。
所以他们必须要做点什么了!
可是他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面对眼前这种糟糕的战局,那些想做点什么的条顿军官们,也觉得自己无计可施,能做的一切他们早就做了。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如果他们能够攻陷圣彼得堡,如果他们能够拿下巴黎,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了。
或许……效法苏丹国,让皇帝退位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在苏丹退位之后,他们确实退出了战争,而现在他们不求能够保留在东线,或者是海外殖民地的多少利益,只要能够保住作为核心精华的本土就够了。
带着这种想法,一些军官开始串联,准备就最坏的情况提前进行准备。
而条顿皇帝并不知道那些“忠心耿耿”的军官们此时正在策划什么,面对骤然恶化的战局,条顿皇帝想了很多办法,从自己带着驻扎在首都的最后的近卫军亲自前往巴黎或者是科隆,鼓舞士兵们制造一个七年战争式的奇迹。
到与哈布斯堡的皇帝频繁通信,希望他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只要等到他占领了巴黎,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最终条顿皇帝还是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海军上。
现在他们的陆军依旧占据巴黎,只要海军能够像是上次海战一样,给布尼塔尼亚人造成巨大损失,那时候至少能够将布尼塔尼亚人与高卢人逼到谈判桌上。
虽然最后一点资源被条顿皇帝交给了陆军,那是海军舰队也进行了两年的维修,虽然还有部分船只没有完全修缮完毕,不过至少能够冲去开炮。
条顿皇帝希望海军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为条顿帝国至少争取一个能够在谈判桌上争取到体面停战的机会。
就在条顿皇帝下令的同时,乔也已经逼近了科隆市郊。
虽然有着巷战经验,但是如果可以的话,乔是一点都不想打巷战的。
巴黎战役已经让乔明白了,只要守军愿意付出代价,那么巷战将会是一个多么难熬的环境,尤其是乔非常清楚眼前的这些条顿人可绝对不是什么刚拿上枪的新兵,而是一群在战壕里已经打老了仗的老兵油子。
而且要想围攻科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科隆周围是一个杜塞尔多夫与波恩等城市组成的都市群。
如果条顿人像是之前的高卢人一样,开始大规模动员民兵部队,那自己要想攻占科隆的难度就将会直线上升。
毕竟这些条顿人已经学会使用集束手雷和燃烧瓶攻击坦克,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巷战,乔觉得自己的部队肯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所以在稍微思考了一下之后,乔决定冒个险,派一个人去搞一下对方的心态。
乔的计划是,派一个人去联系对方的指挥官,告诉他们自己即将展开攻击,这种攻击肯定会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所以乔将会留出一条通道让平民能够从那条通道撤离,自己不会对那条通道上的人员与车辆进行攻击。
如果条顿人想要维持补给的话,他们肯定不会拒绝这条通道的存在。
只是这条通道的存在,也能够让那些失去了战斗意志,不想打下去的人知道,只要他们踏上那条路就能够平安的离开科隆。
这样多少能够动摇一部分士气本来就可疑部队的士气,同时也能够减少守卫科隆部队所能够动用的人力。
毕竟高卢人疯起来的时候,可是不管男女都直接拉出去挖战壕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乔需要这么一个不仅懂条顿语,而且还能言善道的人来替自己走一趟。
带着这种要求,乔在周围所有的部队中寻找这种人才。
很快就有一名上士来到了乔的指挥部中报道,这时候乔发现来的还是当年自己第一次指挥坦克突击时的老熟人,战壕侦查队中的爱德华。
乔不知道来的人是爱德华,但是爱德华知道他要见的人是乔,虽然过去有着一面之缘,但是在见到乔之后,他还是十分严肃的立正敬礼,直到乔笑着让他不要拘束。
并且拍着爱德华的肩膀向周围的人介绍,当初他第一次开坦克的时候,爱德华就是他的伴随步兵,如果不是爱德华他恐怕也没那么容易从条顿人的阵地后面溜回来。
在周围人敬佩的目光中,爱德华终于放松了下来,身上的肌肉也不再那么紧绷。
面对这位老熟人,乔也开始好奇在那之后,爱德华所在的那个战场侦查队究竟怎么样了。
那个想要结婚的时候,喝高卢香槟的老不屈者队长还有其他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端着乔递来的红茶,爱德华犹豫了一下之后,叹了一口气。
“死了,他们都死了……”
随着爱德华的叙述,乔才知道那个已经在战壕里熬了几年,准备战争结束后就回老家结婚的队长,在第二次索姆河战役期间的一次休息时,只是在战壕里站起身子伸了个懒腰,就被一发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子弹击穿了头颅。
在收拾他的遗体时,爱德华发现他一直带着那次他们喝的那瓶香槟的标签,是真的准备在婚礼的时候再喝一次。
而其他人有些死在了索姆河,有些死在了低地国家,最后一个老伙计也在三天前死于一次条顿人的炮击。
至此,当年的那支和乔一起俘虏了条顿将军的战壕侦查队,就只剩下爱德华一个人还活着。
虽然已经见识过无数死亡,但是听完爱德华的话,乔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乔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爱德华的肩膀。
“我现在有个任务,很危险。”
爱德华耸了耸肩。
“我是侦查兵,我不知道什么是危险。”
乔点了点头。
“我需要你等会带着我的信,去科隆一趟。”
乔此言一出,爱德华立刻就瞪大了眼睛,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乔。
“你需要想办法见到对面的最高指挥官,并且说服他和我们一起开通一条通道,放科隆城里的平民撤离城市。”
“为什么?”
爱德华疑惑的看着乔。
“因为死的人够多了,这样我们能够少死一些人,他们也能够少死一些人。”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