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精英 - 第65章 死亡!先生!只有死亡!
第65章 死亡!先生!只有死亡!
虽然条顿人持续了一天的攻势,在黄昏时在乔下令进行一次全线反击所终结。
但是在入夜之后,依旧不死心的条顿人还是最后发动了一次攻击尝试为被包围的部队打开一条通路。
只是由于夜战的特殊性,这次由仅存的暴风突击队作为前导,一个加强营尝试通过白刃突击来削弱布尼塔尼亚人在重武器上优势的攻击,再次被冷溪近卫所击退。
随即条顿人立刻像是当初突破香槟行省的防线时一般,毫不犹豫地从巴黎城内撤退。
等到第二天布尼塔尼亚人与高卢人发现情况不对时,城内的条顿部队已经离开了巴黎。
只是无论是高卢人还是布尼塔尼亚人此时都已经无力追击后撤的条顿主力。
一方面是虽然已经被完全包围,但是城内那三个条顿精锐师依旧没有选择投降,而是继续在巴黎城内以爱丽舍宫为核心继续坚持战斗。
同时条顿空军这一天依旧大规模出动,试图通过轰炸与以及空投物资的方式支援这三个师继续战斗下去。
这就让城内的守军中即便加入了刚刚从凡尔登调来的一个野战师,也必须要先解决掉这被包围在城内的三个条顿师,才有精力能够去追击那些撤退的条顿人。
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当天晚上通过军列抵达了巴黎的布尼塔尼亚眼科医生在检查了乔的状况之后,表示虽然乔的状况属于是接触了芥子气之后的正常反应,通常来说像是乔这种轻微接触的人,会在几天到两周之内恢复。
但是依旧存在极小的概率,乔会失明或者是出现永久性的视力下降。
对于医生们的这种结论,伦敦方面在第二天获知条顿人的主力已经从巴黎撤退后,立刻表示用最快的速度将乔送回来!我们绝对不能冒一点风险!
于是还没有等乔收到部下们盘点损失的报告,那些军官们就在医生的授意下,将乔给架上了火车。
乔是第一个回国的,他的待遇也是最好的。
为了防止在海峡上遇到意外,海军直接出动了一艘刚服役的快速驱逐舰,将乔从加来接到了多佛。
一名陆军上校以及一列专列已经在这里等着乔了。
当专列抵达伦敦时,走下车的乔受到了英雄的欢迎。
虽然此时由于视力依旧模糊,乔看不清站台上迎接自己的人都是什么状况,但是首相“欢迎英雄回家”的声音乔却听得分明。
接着便是周围如同机枪般响起的快门声与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让乔差点就条件反射地就地卧倒找掩护。
随后首相便拽着乔走到了一个大约是某种台子上的地方,让乔讲两句。
对于这种让自己回伦敦养病,结果一下火车就要发表演讲,还没人提前通知自己的状况,虽然乔很想说点什么,但是在思考了一下之后。
乔还是表示‘自己能够做到这些,首先要感谢陛下与首相还有战时内阁中大臣们的信任,与远征军总指挥黑格元帅的支持,巴黎特遣队中特别后勤小组的后勤支援,作战部队的浴血奋战,以及后方的团结协作,尤其是第56航空中队的情报支持,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环,我都无法坚持下去,所以这场胜利不止属于我一个人,而是属于整个布尼塔尼亚!’
此言一出,掌声雷动。
然后乔就被送到了据说是伦敦最好医院中最高级的病房中休养的时候,乔觉得这里的医生和护士对自己的态度都不太一样,他们的态度居然有些……谄媚……
不知道是这间医院确实能够妙手回春,还是芥子气对乔的影响已经过去。
在乔住进医院中的七天后,乔发现自己能够重新看清东西了。
然后乔就确定了一件事,这里是不是伦敦最好的医院,乔不知道,但是这里肯定是这间医院最好的病房。
装修豪华的像是宫殿先放在一边,这些帮自己换药的小护士那是真漂亮啊!看着乔的眼神都快要拉丝了,此间乐,不思高卢。
然后乔就发现,自己还是见识少了,因为这间病房的装修,距离真正的宫殿还是有那么一点差距。
在乔的视力恢复了一些之后,乔便第一时间被乔治陛下招进了宫里,在一场盛大的仪式中,乔治陛下为乔授予了象征布尼塔尼亚帝国最高军事荣誉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即便大战进行了三年,不少勋章不像是战前那么值钱,但是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颁发依旧严苛,三年下来只颁发了不到两百枚,其中还有四分之一不是颁发给活人。
同时乔的临时少校军衔中的临时也被去掉,直接连升三级成为了一名少校。
当然了,布尼塔尼亚帝国有规矩,像是这种晋升,乔接下来几个月都要去军官培训班中接受晋升的培训,好好学学怎么干一个校官的活。
并且由于装甲教导连在巴黎战役中的出色表现,陛下宣布装甲教导连将会扩充为一个团,并且授予在危难时刻为帝国守住了巴黎的装甲教导连以近卫头衔。
现在乔已经是近卫装甲教导团的首任团长了。
当然作为一个团长,乔的少校军衔还是有些低了,所以在正式晋升少校的同时,乔又被加上了一个临时上校的头衔。
在乔获得晋升的时候,随着那些在巴黎顶着子弹拍摄照片的战地记者们的报道与照片一批一批地送到了后方。
随着这些照片与报道登上报纸,乔立刻就成为了目前布尼塔尼亚最有名的人,几乎算是半个民族英雄,如果乔现在死了,那么他肯定能够在伦敦获得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广场,以及一尊全身像。
毕竟乔这次的表现实在是太过传奇。
本来三年的大战下来,虽然在刚开战时,全国上下都充满了狂热的求战欲,想要狠狠地踹条顿佬的屁股。
但是现在反战的声音已经逐渐压制不住,和平游行与反战的声音开始出现在街头。
尤其是在去年就在布尼塔尼亚本岛旁的翡翠岛甚至都爆发了一次起义,虽然这次独立起义被迅速镇压,不过其中暴露的信号却让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觉得这场战争不能再这么进行下去了。
然后条顿人突破了高卢防线,部队已经冲进了巴黎,甚至都已经推进到了巴黎市中心。
而高卢人却只有两个师的部队,还有一群这辈子第一次拿枪的武装市民来保卫巴黎。
这种剧本对历史稍有了解的布尼塔尼亚人,都会表示这剧本我见过。
按照历史惯性,接下来就该是高卢宣布投降,接着退出战争,裁掉国旗两侧,只留下中间的部分。
毕竟在高卢最近的三次投降中,布尼塔尼亚人参与了其中两次,对这种流程可以说十分熟练。
如果高卢人投降,那么布尼塔尼亚的小伙子们只能回国保卫本土,那这场战争就更加看不到尽头。
然而就在这么个最为危险的时刻,乔跳了出来,只带着一支临时拼凑出来的部队,就守住了巴黎。
甚至在遭受了毒气攻击而失明后,都顶住了条顿人的最后一波进攻,让条顿人不得不丢下一些被包围的部队退出巴黎。
以一人之力在关键战役中改变局势,让帝国获得胜利,这是什么,这是布尼塔尼亚超人,这是布尼塔尼亚古典英雄重生,这是当代纳尔逊啊!
虽然在战争进行了三年之后,民众普遍对战时新闻处那种今天我们又赢得了一个胜利的新闻充满了耐受性。
但是对于乔守住了巴黎的新闻,民众们普遍表示,再多说些,再多来点细节。
然后随着民众旺盛的吃瓜需求,前线的记者们很快就将‘玫瑰’女士给挖了出来。
虽然究竟是记者们找到了‘玫瑰’女士还是‘玫瑰’女士主动找到了记者们这件事存疑。
但是这位“保卫”了巴黎的技术工作者的故事,民众们在看完了照片与故事之后,在感叹乔这家伙真是一个猛人,六辆坦克就敢硬挑四十辆坦克还有装甲列车,居然还赢了,简直就是布尼塔尼亚超人的同时,在看到了‘玫瑰’女士的照片后纷纷表示‘快!下集呢?!再写五块钱的!’。
甚至由于‘玫瑰’女士本身就外观条件过硬,导致有些没到入伍年龄充满了幻想的孩子甚至想要去巴黎武装保卫玫瑰女士。
而作为整个旧大陆记者最多,同时也是职业素养最高,职业道德最低的国家,伦敦那些三流小报的记者们开始寻思。
你看这玫瑰女士技工待业,这乔也算是英姿勃发,所以……会不会……
然后这些想法比较灵活的小报记者们,就被战时新闻处出了重拳。
陛下面前的红人,你们也敢造谣?!都给我老实点!
当然了战时新闻处,能够管得了布尼塔尼亚本土,却管不了大洋彼岸的旗合众国。
大洋彼岸那些对于战争几乎毫无概念的家伙,对于报纸上的乔究竟有多能打这件事毫无概念,无非就是一个打赢了条顿人的布尼塔尼亚人而已,这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对于乔是在‘玫瑰’女士的帮助下直插条顿人控制的火车站这件事,旗合众国的吃瓜民众们纷纷表示乔是怎么战斗的,我们不感兴趣,但是关于‘玫瑰’女士可以多说一些细节。
毕竟对于旗合众国的人来说,这种外来军官本地妞的故事,他们可太喜欢了。
现在最流行的西部小说,基本上就是淘金客去西部获得了土著女孩的帮助,发了财,然后生了一堆孩子。
内战中退役的军官去西部,获得了土著女孩的帮助,发了财,然后生了一堆孩子。
有故事的牛仔去了西部,获得了土著女孩的帮助,发了财,然后生了一堆孩子。
虽然‘玫瑰’女士的身份让神父们有些意见,但是‘玫瑰’女士的外形又弥补了这一点。
看着报纸上‘玫瑰’女士的照片,旗国的小伙子们,鼻孔喷着气,拿着报纸就冲进了征兵处,表示高卢对旗有建国之恩,作为一个绅士我们必须知恩图报,请让我去拯救高卢!
甚至随着这股风潮,像是老百汇的剧院,以及好莱坞的编剧们都开始以此为题材编剧本了。
在布尼塔尼亚与海对面的旗合众国一片欢腾的时候,条顿却陷入了一种带着几分悲愤的情绪中。
随着主力部队从巴黎城内撤退,那三个被包围的精锐师,又以爱丽舍宫为据点,在巴黎城内又坚持了三天才宣布投降。
而最后带领最后三千名士兵投降的却是一名少校,负责指挥这三个师的将军,认为自己在最接近赢得战争的情况下失去了胜利,并且还损失了那么多勇敢的小伙子,已经无颜活下去而选择了饮弹自尽。
除了这三名将军之外,条顿人也弄清楚了,原本一直认为是在巴黎城内打游击的第一个进入巴黎并且将条顿旗帜插在埃菲尔铁塔上的约阿希姆王子,应该也已经在巴黎城内阵亡后。
这种胜利近在眼前,他们却让胜利从指尖滑落的感觉,让条顿人此时的心情都非常难以言说。
由于高卢拒绝送还那三名将军与约阿希姆王子的尸体,所以当条顿人在日耳曼尼亚以国葬的规格为那三名将军与约阿希姆王子举行葬礼的时候。
日耳曼尼亚的居民自发地来到沿菩提树下大街为那三名将军与约阿希姆王子的棺材送行。
这场功败垂成的战役,以及王子的殉国,暂时平息了条顿国内反战风潮。
当那些左翼人士,再次说‘皇帝与将军让士兵们去送死,自己却躲在安全的地方!’时,这些左翼人士会时不时被一些人饱以老拳的同时,听到“约阿希姆王子死在了巴黎!我们差一点就赢了!你这个家伙在说什么!”
与此同时条顿皇帝与总参谋部,都没有太多的时间沉浸在悲痛,或者是后悔的情绪中。
虽然当约阿希姆王子阵亡的消息传来时,条顿皇帝将自己锁在书房中呆了一整天,当条顿皇帝从书房中出来时,他仿佛老了好几岁。
但是战局却让条顿皇帝必须要打起精神来应对东方的威胁。
露西亚人大规模组建的突击营,还有那支完全由女性组成的妇女死亡营已经抵达了前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露西亚人很快将会在东线发起攻击。
对于露西亚人即将发起的攻击,条顿皇帝只有一个态度“我要露西亚人死!”。
虽然皇帝已经表了态,但是目前条顿的状态却不太乐观。
在血腥的1916年中,条顿帝国消耗了数以百万计的炮弹储备,虽然现在军工厂已经进入了三班倒不停工的生产状态。
但是由于布尼塔尼亚的封锁导致的物资紧缺,以及巴黎战役的消耗,让帝国的弹药储备依旧处于一个十分危险的状态。
如果只是单纯的物资匮乏与弹药紧张还则罢了。
在刚刚失败的巴黎战役中,只有不到八万人离开了巴黎。
同时占据了香槟行省,也延长了条顿人的战线,这延长的战线与巴黎战役的损失,几乎抽干了条顿帝国的机动兵力。
要想继续维持两线作战,甚至在东线向露西亚人发起大规模进攻,条顿人都缺少必要的人员与弹药储备。
同时一份来自巴黎战斗群参谋长,埃里希的报告也引起了总参谋部的注意。
在这份报告中,埃里希分析了布尼塔尼亚人的装甲战术,并且表示目前在装甲作战领域帝国已经全面落后于布尼塔尼亚。
如果在装甲领域不想办法追赶的话,那么在巴黎城里那种布尼塔尼亚的装甲部队冲到哪里,哪里的防线就会被突破的惨剧可能会随着布尼塔尼亚训练出了更多的装甲部队之后,在战线的各处上演。
所以条顿帝国现在除了需要一些新的,能够让连级部队有效摧毁布尼塔尼亚坦克的反坦克装备之外,还需要学习布尼塔尼亚人组建由步兵,坦克与炮兵构成的机动部队。
条顿总参谋部觉得这份报告说的很有道理,并且十分有价值,只是这里有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由于资源匮乏。
现在条顿帝国是否还有足够的资源来研发,并组建出一支这样的部队。
或者说,在旗合众国全面介入战争之前,他们是否还有足够的时间。
为了维持战争,并且争取那仿佛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的胜利,条顿总参谋部必须要尽一切手段像是变魔术一般挤出足够的兵员与弹药来维持东西两条战线。
1917年对于条顿帝国来说,注定是艰难的一年,甚至比血腥的1916年更加难熬。
虽败犹胜的条顿都如此难熬,对于拼尽了一切才守住了巴黎的高卢人来说,这场巴黎战役就堪称是一场灾难了。
在巴黎最长的一日,条顿突击队甚至突入了亨利上将的指挥部,虽然在突入亨利上将的指挥部时,那支条顿突击队也只剩下了几个人。
但是亨利上将还是在这场突袭中受了重伤,作为一个61岁的老人在近距离挨了手雷的冲击波,并且吃了几块破片后。
亨利上将在条顿人主力从巴黎撤退后的第二天才恢复了意识,开始在病床上勉强处理战役的收尾工作。
协调从凡尔登撤回的部队,与巴黎中那些对这些野战部队充满了意见的动员部队之间的关系。
调动部队继续围攻城内条顿人的同时,开始收复城外条顿人放弃的防线,并且侦查条顿人的动向,重建防线防止条顿人再次袭击巴黎。
繁重的工作多到,亨利上将在私下抱怨,那枚手雷还不如直接杀了他。
作为总指挥的亨利上将都在突袭中受伤,其余部队的损失自然更加惨重。
临时动员起来的二十个军团的巴黎国民近卫军中,有四个军团被完全歼灭,十一个军团损失超过了一半,剩余的五个军团也至少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部队。
从全国动员来的领土军的老兵们也有十几个营的部队全军覆灭。
两个从战役开始就一直在守卫的巴黎的殖民地师也已经几乎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两个师一共四十八个连长中,只有7个还活着,二十四名营长全部阵亡,八个团长还剩下一个,四个旅长剩下两,就连师部现在也是靠参谋军官在维持。
而更让包括亨利上将在内的高级将领们心疼的是,那些巴黎周围被动员起来的军校士官们组织的连队,虽然守住了荣军院将那三个条顿师中的绝大部分堵在了瑟涅河北岸。
但是这些连队中活下来的人也十不存一,甚至活下来的人中,也有不少因为残疾而可能面临退役。
这几乎意味着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内,高卢陆军将会出现严重的军官短缺,这将会严重影响高卢陆军的战斗力。
陆军航空队的损失也同样惨重,在连续几天的空中战役之后,高卢航空队损失了超过五百架飞机与飞行员,现在前线的某些区域已经没有空中力量阻止条顿侦查机到处查探。
除了部队之外,民众的伤亡就更是难以估量。
在巴黎城内那些没有来得及撤离的民众在激烈的巷战与轰炸中,究竟有多少伤亡在巴黎战役结束后就一直在统计,即便是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仅仅在巴黎城内民众的伤亡也超过了六位数。
随着条顿人大踏步的后撤,重新接收了过去防线的部队也发现了布尔歇的惨剧。
这座被毒气摧毁的城市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座寂静的死城,这里没有鸟类,也没有昆虫,没有任何活着的东西,安静如同墓园的城市中有的只有尸体与死亡。
为了防疫亨利上将不得不在解散巴黎国民近卫军前,给他们布置了最后一个任务,清扫布尔歇城并掩埋城中的尸体。
所有去过布尔歇的人,几乎都拒绝谈论他们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就算少数被人不断追问的人,也只会说“死亡!先生!在布尔歇我看到的只有死亡!”
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虽然守住了巴黎,但是躺在病床上的亨利上将,也只能感叹,这是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胜利者一无所有的胜利。
虽然这场胜利来的如此惨烈,但是毕竟是赢了。
所以作为胜利者,高卢陆军还是要论功行赏的。
首先前来支援巴黎的布尼塔尼亚巴黎特遣队的指挥官,乔·哈里森自然是跑不掉。
虽然亨利上将强烈反对,但是反对无效,在伦敦的高卢大使馆代表高卢政府向乔授予了象征高卢最高军事荣誉的‘荣誉军团勋章’,巴黎特遣队中也几乎是人人都有勋章拿。
在乔的建议下,那名最后摧毁了装甲列车的少尉与摧毁了条顿仓库的102号车车组成员也被高卢方面追授了‘荣誉军团勋章’以感谢他们在巴黎战役中做出的贡献。
除了巴黎特遣队之外,从香槟行省的骑兵阻击战,一路打到最后和乔派出的战斗群一同冲入荣军院,作为唯一一个打满了巴黎战役全场的军官,让-皮埃尔也被授予了荣誉军团勋章。
只是看着这这枚勋章,让-皮埃尔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有多么开心。
在卢浮宫中,最后一个在开战时和他一同在阿尔萨斯-洛林一同战斗到巴黎的老伙计,也倒在了那里,曾经有一百多号人的骑兵连现在只剩下了让-皮埃尔一个人。
甚至就连巴黎战役中让-皮埃尔临时接手指挥的那个步兵营,也在反复重组之后,再也没有剩下一个熟悉的面孔。
在授勋结束之后,让-皮埃尔来到了此时已经被摧毁了一半,看起来如同废墟一般的荣军院前,默默地看着这座承载了高卢军事荣誉的建筑看了很久。
与孤独的让-皮埃尔不同,即便是在医院中静养,在乔治陛下亲自为乔授勋之后。
乔的病房就开始变得门庭若市起来。
没办法,布尼塔尼亚有规矩,无论是军官晋升,还是部队扩编都要走流程。
并且作为巴黎战役中布尼塔尼亚的最高指挥官,在战役期间没有时间写报告很正常大家都能够理解,但是现在战役结束了,你是不是就应该把该走的流程和该补的报告都补上了呢?
这些报告和流程乔还不补不行,因为这些报告和流程,不仅和自己有关系,同样和自己那些部下有关系。
自己不写报告,那些英勇的士兵们就拿不到他们赢得的勋章与战地补贴,自己不写报告,那么阵亡军人的家属们就拿不到抚恤。
所以乔还能怎么办?
只能找护士们要了一台打字机,开始在自己的病房里写报告。
当然乔也没有忘了自己答应那位少尉的事情,实际上由于之前多恩的事情,乔在叫来那位之前有过合作的律师,让他帮自己走一下收养那名少尉遗孤的流程时。
乔也将自己部下的阵亡名单给了这名律师,让他找私家侦探去查看一下,这些家庭中遗孤的状况。
如果再遇到了像是上次那种混账,那么你知道应该怎么做。
律师拍了拍胸脯表示,像是这种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事情,自己那是义不容辞,为了感谢乔对社会的付出,所以这次律师费他给乔打八折。
打发走了律师之后,乔就投身到了无尽的报告之海中。
由于要写的报告与要走的流程太多,即便那些护士们看乔的眼神都拉了丝,每次来换药或者查房都在暗示他们是不是可以打打扑克,甚至可以几个人一起打扑克,她们希望能够抚慰一下乔这种战斗英雄在战斗中受伤的身体与灵魂。
但是打扑克要时间,乔也确实欠下了不少报告没写,所以每次都只能让这些护士们一边去。
护士们第一次被赶走的时候,她们认为是乔不喜欢黑发长腿款的,但是当护士们都被赶了一圈之后,护士们认为乔可能在取向上有点问题。
但是当某个护工连滚带爬地从乔的病房中滚出来,然后一个原地漂移向楼梯间跑去的同时,乔握着手枪咆哮着从病房中杀气腾腾地走出来后,护士们纷纷表示乔就是一个圣人,简直就是生错了时代的圣武士。
而对于乔这种在病房中休养的同时,还不忘写报告的行为,作为军需大臣的温斯顿十分欣赏。
毕竟乔作为装甲总监,在指挥巴黎战役的同时,没有少往后方扔各种奇怪的设计图和需求。
如果是其他人扔这些奇怪的设计图,那么作为军需大臣的温斯顿还能够扔给委员会评估的话,那么乔扔过来的设计图温斯顿就必须要亲自认真对待了。
由于现在的乔已经是公认的装甲作战专家,布尼塔尼亚坦克第一人。
其他坦克部队在接收装备之前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这玩意老乔用过没?他什么评价?有教程和指导手册没?”
如果以上的答案中有个否,那这些坦克部队,宁愿继续用他们那些被后勤修的补丁套补丁的旧坦克,也不愿意接收新装备。
但是和其他发明家一次扔过来一种装备的设计图不同,乔一扔就是好几种,所以作为军需大臣的温斯顿对此感到十分的头疼。
毕竟乔和陆地战舰委员会有矛盾那已经不是一两天了。
把这些东西交给陆地战舰委员会处理,那肯定会再闹出一些不愉快。
和机动装备沾边的玩意,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首先这些东西都很复杂,其次那就是贵。
所以温斯顿觉得,既然乔都已经能够写报告了,那么就意味着乔已经能够工作了,既然乔都已经能够工作了,那是不是意味着乔已经能够处理一些更加复杂的事务。
比如担任新成立的机械化战争委员会的主席,负责监督和推动坦克及机械化部队的发展,协调相关技术研究和试验工作。
反正整个布尼塔尼亚没有人比乔更懂坦克,这份工作就肯定就得乔来做。
面对温斯顿这种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火上浇油的行为,乔看着自己面前因为要成立机械化战争委员会,而又增加了的报告和流程需求。
乔恨不得去掐死温斯顿。
特么的!不是说让我回伦敦静养吗?!你特么管这个叫静养?!
就在这个乔被无尽的文件逼的,觉得与其留在伦敦写报告,不如去索姆河填战壕的时候。
一个人的出现将乔从这无尽的文件地狱中拯救了出来。
作者也是老作者了,以前写《异常魔兽见闻录》的,三百万字完本精品在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