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97章 宫变!
第97章 宫变!
不久之后。
“公公说的是真的?”
听了这位陈公公干儿子的话,严嵩悄然与严世蕃交换了一下眼神,却依旧不肯相信刚才听到的内容,不得不反复确认。
“小的只替干爹传话。”
这种传话的小太监自然不敢在严嵩面前端架子,甚至连坐都没敢坐,说完便施礼告退,
“话既然已经带到,小的不便久留,先行告退。”
“严年!”
严嵩也不强求,当即将亲信家仆叫了进来。
严年快步进来时,手中已经捧了一个礼盒,先将一锭银子交给小太监,又将礼盒送了上去。
“既然公公有事在身,老夫自然不敢强留,这银子请公公拿去吃茶。”
严嵩则一边起身相送,一边笑着说道:
“这礼物则请公公务必转交给陈公公,只是一点小小的心意,不成敬意。”
“严部堂客气了,小的一定送到。”
“严年,还不送送公公?”
如此看着小太监喜滋滋的离去。
严嵩才终于收敛脸上的笑意,回身看向严世蕃:
“庆儿,你觉得此事有几分可信?”
严世蕃,字德球,号东楼,庆儿则是他的小名。
故而后世有传闻称《水浒传》中西门庆这个角色,就是以严世蕃在坊间的传闻为原型创造出来的。
毕竟“东楼”对“西门”,庆儿对应“庆”这个小名嘛。
“儿子也说不好,要判断此事真伪,先要看父亲认为这个陈公公的话有几分可信才是。”
严世蕃略作沉吟,抬起头来正色说道。
“陈公公的话应该还是可以相信的。”
严嵩微微颔首,眉头却依旧蹙起,似乎还是不解,
“此人拿了老夫不少好处,在朝中除了老夫也没发现其他的倚仗,他没有理由编这样的瞎话来糊弄老夫。”
“何况越是编造出来的瞎话,就越注重伦序,如此编造者才自信能骗到人,才敢拿来骗人。”
“而此事毫无伦序,没头没尾,反倒不可能是瞎话……”
严世蕃显然比严嵩更加不解,仅有的一只好眼骨碌碌的转个不停:
“可是儿子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鄢懋卿这个贱种竟会对父亲赞口不绝,还支持父亲入阁,难道他忘了此前的仇怨了么?”
“你倒来说说,严家与鄢懋卿有何仇怨?”
严嵩反问。
“……”
严世蕃愣了一下,细细回想起来。
好像还真没有!
除了他自己在得知鄢懋卿那封殿试答卷的时候,一时冲动跑去豫章书院将鄢懋卿赶出了出去。
严嵩非但从未与鄢懋卿结怨,还曾命严年带着银子前去表达拉拢之善意。
甚至顺势放低姿态将他的冲动之举解释为“万不得已”,以此来化解他与鄢懋卿之间的这个可大可小的仇怨。
就连严年因此被鄢懋卿开了瓢,严家也从未因此公开找过鄢懋卿的麻烦,悄然吃下了这个闷亏。
所以……严家与鄢懋卿根本就无仇无怨!
另外,还有馆选的事。
旁人虽然不知鄢懋卿的馆选文章究竟从何而来,但鄢懋卿这个当事人却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究竟有没有呈递馆选文章。
连馆选文章都没有呈递,却能够在馆选中高居榜首,而且文章还公开了。
鄢懋卿自然也不可能不知道是有人替他代笔,只是不一定猜得出究竟是谁替他代笔的罢了……
如此说来。
严家与鄢懋卿岂不是非但无冤无仇,反倒还对鄢懋卿有莫大的恩情?!
这一刻,严世蕃忽然想不通自己之前对鄢懋卿怀有那般恶意,究竟又是因为什么了。
是因为最开始因殿试答卷先入为主的印象?
又或是因为他将鄢懋卿逐出豫章会馆之后,这个家伙立刻就攀附上了郭勋,没有像他预料的那么生活穷困,因此令他心有不甘?
再或是因为此前辛苦替他代写馆选文章时,在父亲的训斥与身心疲惫下产生的怨念?
这些原因可能都有。
但现在细细想来,全都不能说是严家与鄢懋卿有什么仇怨,更不足以让鄢懋卿怨恨严家。
反倒是他自己像是个见不得旁人好的怨妇一般,总是忍不住将暗自注意力放在鄢懋卿身上,没由来的使用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死缠烂打……
因此。
鄢懋卿也未必不能对他的父亲赞不绝口,未必不会支持严嵩入阁?
见严世蕃似乎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严嵩方才继续说道:
“老夫早与你说过,鄢懋卿好歹与我们也是江西老乡,教你不要心胸狭隘,盯着鄢懋卿不放,这回你终于知道此前错的有多离谱了吧?”
“父亲,你可没这么说过,你只说鄢懋卿这种过眼云烟般的小角色不值得……”
严世蕃当即不服反驳。
“闭嘴!”
严嵩沉声喝道,又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仿佛忽然想通了一些关节一般,整个人仿佛恢复了神采,
“老夫总算知道究竟做错了什么,这回为何未能入阁了!”
“鄢懋卿,关节就在这个祖坟冒着青烟的鄢懋卿身上!”
“起白雾者乃为瑞,冒青烟者是为吉!”
“皇上早就给过老夫提示,老夫却并未真正明白皇上的用意,竟糊涂至此!”
“你可知这回鄢懋卿私通鞑虏的事,皇上是如何处罚的么,皇上罚鄢懋卿夺俸三载,贬秩三等!”
“啊?”
听到这话,严世蕃也是一怔,
“庶吉士哪有什么俸禄可夺,又有什么品秩可贬,皇上此举确定不是力保鄢懋卿?”
“正是如此,老夫虽明白皇上的用意,可是当时只为未能入阁不甘,竟未能想清楚这两件事之间的关联!”
严嵩站起身来正色说道,
“现在细细想来,此前复套之事闹出那样的乱局,逼得皇上不得不亲自参与朝议否决,如此都未能扳倒夏言。”
“这回群臣上疏弹劾鄢懋卿,夏言便忽然被皇上革职闲住,难道还不够明白么?”
“老夫这回未能顺利入阁,恐怕也是因为暗中命人协助夏言弹劾鄢懋卿,意图制造乱局浑水摸鱼,这些小动作已被皇上察觉所致!”
“否则皇上既答应了老夫的事,又怎会轻易食言?”
“这便是关节所在,这个鄢懋卿不知何时已经走进了皇上心里,如今是皇上力保的人,万万碰不得!”
“夏言碰了,夏言便立刻倒台!”
“老夫碰了,老夫便永远入不了阁!”
“通透了,完全通透了!”
“好在老夫及时明白了过来,鄢懋卿对老夫亦有如此观感,有心支持老夫入阁,如今幡然醒悟依旧不晚,尚有亡羊补牢的机会!”
“严年!”
“快!快去准备一份厚礼,随老夫前去庆贺鄢懋卿乔迁新居之喜!”
……
皇宫,养心殿。
此处既是朱厚熜的世外桃源,亦有陶仲文为朱厚熜炼丹的丹房。
此刻朱厚熜并不在殿内。
唯独陶仲文一人带着两个童子坐于耗费巨资修建的丹炉前面,正在忧心忡忡的思危、思变、思退。
自前些日子大同传回喜讯时,皇上将“二龙不相见”视作心魔,对他提出质疑之后。
陶仲文虽然巧言搪塞了过去,但心中的不安却是越来越深重了。
早在鄢懋卿第一次在西苑面见皇上,说出那番妖言之后,他就知道皇上一定会受到影响,而且影响还会与日俱增,最终砸烂天下所有方士巫师的饭碗,他自己也休想置身事外。
然而令他没有料到的是。
这影响居然来的比他想象的还快、还重,这才过去多久,皇上不但已经开始质疑“二龙不相见”,甚至连每月十五的常醮都放了他的鸽子!
作为“二龙不相见”的始作俑者。
他完全可以想象,当皇上有一天不只是质疑,而是开始否定的时候,恐怕就是他的死期!
当年给他银子,配合他促成此事的朝廷官员。
有的已经亡故,有的已经下野,有的已经致仕……留下来的也都是些无足轻重的人。
如今谁都救不了他,他必须想办法自救!
心中如此想着。
“你们两个好生看着丹炉。”
陶仲文站起身来,走到不远处的法坛,亲自动手倒水研起了朱砂墨。
准备好朱砂墨之后,他又取来一张黄纸,略作沉吟开始在上面用与自己字迹截然不同的笔迹写道:
【‘遐龄万寿丹’,当取天月二德之人心血为引,取心血需剖胸开膛,药人必殒命当场。】
【经查,后宫中天月二德之药人共十六人,择日取血,姓名如下:】
【杨金英、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姚淑翠、杨翠英、关梅秀、刘妙莲、陈菊、王秀兰、徐秋、邓金香、张春景、黄玉莲、张金莲……】
【机事不泄,慎之防之!(最后这八个字又特意模仿朱厚熜的笔迹,仿佛单独的批示)】
这些都是他在宫中观察多日,精挑细选出来的宫女,其中有几个胆子颇大,甚至偷窃宫中御物出去贩卖。
他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将这些宫女利用起来去办一件大事。
事情若是办成了,大明自此就改朝换代了。
他亦可以顺势带上这些年积攒的家产,离开皇宫,离开京城,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善终;
事情若是没办成,那也足以惊了皇上的魂。
今后皇上只会越发疑神疑鬼,而他只需利用此事再施展一些手段,便可永远独占皇上的信任,鄢懋卿那个祸害也不得不受他拿捏。
现在。
他要做的便是“不慎”将这页黄纸遗落在宫里,确保让该捡到的人捡到。
如果鄢懋卿在此,看到这页黄纸,甚至只是看到黄纸上第一个宫女的名字,就会立刻明白接下来即将发生什么了
——壬寅宫变!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