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女友是吕太后 - 第26章 迷信的老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乾清宫內,本来应该是金碧辉煌明亮宽敞的宫殿,现在却有一种让人忍不住感到压抑的感觉。
    “皇上,凉国公在前线的战报到了。”
    蒋瓛小心翼翼的递著战报。
    朱元璋听到是蓝玉的战报,苍老的眼睛里面精光顿时內敛,语调平淡的问道:“他打到哪里了?”
    蒋瓛回道:“凉国公兵至罕东,欲纵兵深入,其將佐多言:『西虏负固已久,卒然闻大军深入,必鸟兽散去。我眾虽强,力无所施,莫若缓以绥之,遣將招諭,宣上威德,令彼以马来献。因抚其部落,全师而归,扬威示德,在此举矣。』”
    “凉国公未从將佐之言,仍命都督宋晟等人率兵巡行阿真川,土酋哈昝等惧天兵之威,远遁而逃。”
    朱元璋眉头微皱,“朕不是让他討伐建昌叛酋月鲁帖木儿吗?他怎么去了阿真川?”
    蒋瓛惶恐道:“臣不知...”
    朱元璋淡淡的看了蒋瓛一眼,似乎是不太满意蒋瓛的回话。
    蒋瓛立刻也找补道:“战报又言凉国公又欲探入番地,盪灭土酋,並取道松潘、叠溪以达建昌,完成皇上詔命。然会逢十数日大雨,河水泛滥,水道湍急,凉国公强命將士渡河,麾下多知此非皇上圣意,不少士卒纷纷弃將命而逃。凉国公见事不成,只得收拢部將,又从陇右抵建昌平月鲁帖木儿之叛。”
    朱元璋听到蓝玉最终还是完成了詔命,平定了建昌作乱的叛酋月鲁帖木儿,心里也总算是鬆了口气。但对於蓝玉这种喜欢自作主张,又嗜血好战,不恤將士的猛將,朱元璋又是深恶痛恶。
    尤其是当今太子新薨,朱元璋对这位年纪尚轻,又常常不遵詔命行事的凉国公,更是心生忌惮,忧心他將来可能会成为大明的祸害之源。
    所以此刻的朱元璋对於蓝玉的胜利,是没有任何喜悦之情的。他只觉得现在的蓝玉就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危险之源,使人如芒在背,如鯁在喉,但是现在还不是收拾他的时候。
    朱元璋收回思绪,又看了一眼蒋瓛,“还有其他事吗?”
    蒋瓛犹豫了一下,又拜道:“秦王昨夜饮酒伤人,並言...”
    朱元璋目光一缩,气势陡然一涨,宛如一头择人而噬的苍龙!
    “並言什么?这个混帐说了什么话?”
    朱元璋暴怒不已,如今还是太子朱標的丧期,在京停大小祀事及乐至。这个混帐东西居然还敢饮酒伤人?
    蒋瓛缩了缩脑袋,小声稟告道:“秦王说:我乃诸王之长,当为太子...饮酒又如何?”
    朱元璋霍然而起,怒目圆瞪,似有杀气,“逆子!!”
    蒋瓛瞬间匍匐在地,连连磕头,“皇上息怒,皇上息怒...秦王殿下不过就是酒后胡言...”
    朱元璋猛然转身盯著跪在地上的蒋瓛,咬牙切齿道:“他这是酒后胡言吗?他这是在盼著朕死!传旨命秦王即刻还国,非有詔命,不得入京!”
    蒋瓛又扑通扑通的磕著头,“臣遵旨,臣遵旨...”
    说罢他就跪在地上膝行而退,想要退到乾清宫外去。
    但也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冰冷的目光又看向了他,“回来!”
    蒋瓛立刻停住膝盖,又是心神惊颤的匍匐在殿內的金砖上,“臣在!”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自从太子朱標薨逝之后,这段时间的他確实是太压抑了。
    朱元璋调节了一下情绪,恢復到了平静的状態,他又对著蒋瓛说道:“东宫怎么样了?”
    蒋瓛立刻拜道:“东宫无甚大事,最近比较特別的事情,就是太子妃为皇孙寻了一个十七岁的武略先生。”
    朱元璋微微点头,这件事他知道,但十七岁的武略先生还是让朱元璋有些意外了。
    朱元璋道:“这个十七岁的武略先生什么底细你可查了?”
    蒋瓛道:“臣查过了,他叫韩东,是金陵人士。父亲韩立,乃军中千户,曾跟隨中山武寧王北征残元负伤残一手臂,如今在城南开了一家叫做同福的客栈为生。韩东自幼便是自闭痴儿,数月之前突然神慧。韩立阴求东宫侍卫长指挥僉事胡三,为韩东安排一个东宫差遣。”
    “近日又有传言,说韩东之所以会突然神慧,是他偶遇仙缘张邋遢,受其抚顶,才有如此福源德报。所以,臣猜测太子妃会选韩东为皇孙武略先生,可能就是因为韩东的神异传说,以为他有天赐福源,可护佑皇孙长寿无难。”
    朱元璋听著蒋瓛说的神异故事,目光之中也不由露出异色,作为一介布衣天子,朱元璋对这种神异之事,也是尤为上心。
    比如明清以来兴盛的城隍文化,就是朱元璋开的头。
    洪武二年的时候,朱元璋就郑重其事的“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京都(应天府)的城隍神被封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汴、濠、鳩、和、滁等州,朱元璋“龙兴之地”的城隍,被封为正一品王爵;
    其他府城隍则为“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被封为正二品;州城隍“鑑察司民城隍威灵侯”为正三品;县城隍“鑑察司民城隍显佑伯”为正四品。
    现在朱元璋听到蒋瓛说韩东之前是个自闭痴儿,是因为福缘深厚,遇到了仙人张邋遢,才突然变得神慧起来,心中也不由升起了几分好奇。
    朱元璋沉吟片刻道:“倘若如此,十七岁的武略先生也是无妨,今后你多注意一下他,有什么情况及时奏报。”
    说完这句话后,朱元璋又觉得有些不妥,於是又改口道:“算了,像这样的异人,自有天视,不必关注太甚。你给他一块锦衣卫的百户腰牌,让他定期向你如实奏报东宫情况即可。”
    倘若此刻韩东在此,他要是听到蒋瓛和朱元璋对他这样的评价和安排,一定也会笑醒的。
    这真是有心栽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呀!
    蒋瓛听到朱元璋对韩东的安排之后,心里也是鬆了口气,他也不想为了关注韩东,而特意的安排一个锦衣卫暗子在东宫里面让东宫误会,以为锦衣卫要对东宫下手。
    既然现在皇帝陛下发话要给他一个锦衣卫的百户腰牌,那就更省事了,以后让韩东定时定点的找他匯报一些东宫情况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毕竟...东宫不一样。
    虽说东宫没了太子,但也是文官大本营呀!他的前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驤就是因为和文官们斗的太过凶残,以至於在李善长案后,被老朱卸磨杀驴,成了一个交代。
    所以为了自己小命,蒋瓛是很不愿意將自己的触角也伸到东宫里面,惹了那帮不要命的喷子。
    而且那帮穷酸喷子也没啥油水功劳可捞了,还不如瞅瞅那些手握重兵又富得流油的勛贵这边有没有机会进步。
    蒋瓛再拜:“臣遵旨!”
    ————————
    新书需要各种支持,各种数据呀。
    还望各位大老爷不吝赐教,给点票票,给点支持,多多追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