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刘备开创神汉 - 第324章 说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4章 说客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虽然世家们没有通风报信,但李密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真相:自己被世家放弃了。
    按照这个结论,再结合收集到的情报去分析,李密很快就猜测到了更深层次的真相:为了和安民军决战,世家们选择暂时放弃瓦岗。
    翟让统治瓦岗那会儿,瓦岗寨虽然也名扬天下,但也只是名气大,实力、影响范围都没法和如今相比。
    自从李密上山之后,带来了大量的世家投资,这些投资包括但不限於人才、
    粮食、情报、兵器等物。
    数月前,討伐刘备联盟刚成立那会儿。
    李渊掉头吃掉了长安,李密也反手杀了翟让。
    如今,数月过去,李密也算是初步整合了瓦岗军。
    这种时候,如果单纯的面对十万驍果军,李密还是敢打一打的。
    可如果世家们选择支持杨广,甚至暗中泄露情报,或者乾脆让世家埋在瓦岗之中的暗子在关键时刻打开城门,那这一战就没法打。
    一想到这样的局面,李密就头疼。
    他是真的没什么好办法了。
    守是守不住的!
    但如果突围,向哪里突围呢?
    北方?
    如今那里是刘备的地方,对方是否欢迎自己?
    而且,刘玄德及魔下安民军的行事作风,和歷史上的大汉很像,都很强硬。
    行政制度都採取的是大汉的那一套,或者说在大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內容。
    至於庄园体系,在李密看来,也无甚出奇之处。
    世家门阀,哪个不搞庄园?
    刘备不过是光明正大的搞庄园,光明正大的圈地、圈民。
    过去的时候,世家豪强们偷偷圈地,偷偷把老百姓弄成佃户、奴隶。
    如今的刘备,不过是光明正大的圈地,再把老百姓弄成自己的新时代佃户而已。
    刘玄德比之前的君主,都要不要脸,
    过去的时候,君主言利,那都是偷偷摸摸的。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大臣们会拼了命的阻止君主直接获利,天下间的利益就那么多,君主拿的多了,大臣就拿的少了,很简单很朴素的道理。
    可刘备不一样,他光明正大的圈地建庄园,还让利於民。
    可是图什么呢?
    李密想不明白!
    忽然,亲卫就走了进来。
    “魏公,这是刚刚出现的一封信。”
    李密看了一眼,信件上面写著密公亲启。
    自己有些熟悉,再一看,疑似沈落雁的。
    当初沈落雁决定效忠李密,证实自己的能力。
    不过当时的李密还在流亡,还没上瓦岗寨,所以沈落雁也只是想要追隨李密。
    双方约定好之后,李密就继续流亡了。
    只是后来,沈落雁就被掳走了。
    在李密看来,就是没消息了。
    想了想,李密打开信封,开始瀏览信件內容。
    这是一封邀请函,邀请李密见面的邀请函。
    看著邀请函,李密若有所思。
    桃树之下,李密见到了许久不见的沈落雁,
    若不是肉眼亲眼所见,李密甚至感受不到沈落雁的气息。
    此前见面之时,沈落雁尚且不是宗师。
    此刻见面之时,灵觉告诉李密,沈落雁隨时都能取了他的性命。
    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內实力进步这么大,这显然是得了大机缘。
    “落雁可是为了刘玄德做说客?”
    沈落雁微微一笑:“密公果然猜到了。”
    “妾身来此,正是为了密公著想。”
    “为了彻底消灭玄德公,江南世家、山东世家已经达成一致,他们寧愿重新支持杨广,为此,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放弃的。”
    “瓦岗寨、密公你,都只是江南世家、山东世家和杨广联合的诚意。”
    “只有平定了瓦岗,杨广才会真的和他们合作。”
    “他们竟然真的愿意相信杨广?”李密笑一声。
    杨广这个人,很纯粹的给大家演示了,什么叫做得志便猖狂!
    继位之前,那真是贤明之主。
    继位之后,那和疯子也没啥区別。
    “密公,或许不是他们愿意相信杨广,而是他们別无选择。”
    “毕玄、寧道奇、傅采林,过去的三大宗师,全都被杀死或生擒。”
    “慈航静斋的当代传人被公然杀死,慈航静斋的山门被打破,佛门组织的联军更是成了笑话,突厥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
    “密公,这些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李密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落雁,我承认安民军的实力確实很强。
    “可安民军的做法,我不理解。”
    “打压豪强、世家,这没什么好说的,任何一个明君都会这么做。”
    “削弱江湖,让江湖人士逐一登记,对江湖人士进行统一管理,这也是很好的政令。”
    “只是我很好奇,安民军哪来的那么多资源?哪来的那么多功法?”
    “安民军的內部,又是凭什么做到这么公平?”
    “诸多功法,有不少都是精品,竟然就那么直白的流露出去。”
    “我不明白!”
    沈落雁想到了很多,她想到了自己在大夏看到的车间、工具机的场景,也想到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诸多教材。
    “密公,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秘密,我此刻就算和你讲了,你也不会明白。”
    “不过,我若是什么都不说,也不合適。”
    “我就尝试用我的理解来说一说好了。”
    “上古之时,人们耕作用的是石头做的农具。”
    “春秋战国之时,人们开始用青铜打造农具。”
    “如今,有钱人都使用铁製农具。”
    “隨著农具的进步,隨著种田技巧的提升,亩產一直在提升。”
    “而大汉如今的亩產,能够轻鬆达到八百斤。”
    使用了古典时代最巔峰的农耕技术,配合上充足的水源,再加上海外海岛之上累积的鸟粪石,亩產八百斤,真的不要太简单。
    至於大汉本土製作化肥,目前的技术水平確实达不到。
    想要大规模、低成本製作化肥,別说大汉了,就算是大夏所在的时代,也有不少国家没这本事。
    “而这还只是亩產一方面,大汉在许多方面,都领先大隋不止一个时代。”
    “所以,大汉可以用少量的土地,养活更多的百姓。”
    “同样的一州之地,可能在大隋手里,只能养活一州百姓,若是遇到了天灾人祸,还得从外地调运粮食,可在大汉手里,兴许能养活全天下的百姓。”
    “所以,当大汉占据一郡之地的时候,能养活一州百姓。”
    “当大汉占据一州之地的时候,能养活全天下的百姓。”
    “密公,你也是懂政治的,你应该明白,这意味著什么?”
    李密嘆息一声:“这意味著,大汉用一成的农夫,养活了全部的人口,如此,脱產人口就有九成。”
    “这九成的人,可以製造工具,可以生產申胃,可以治炼矿石,可以修行武功。”
    “最终,一州之地对抗全天下,也不是不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