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刘备开创神汉 - 第292章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上一章定时发布操作失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2章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上一章定时发布操作失误)
    禪宗少林寺,达摩洞这里是禪宗初祖达摩大师破碎虚空而去的地方,据说破碎虚空之前,达摩大师就已经有了种种常人难以形容的本领。
    还有人说,此地被达摩大师改造过,藏有达摩大师留下的至高绝学。
    可道信和尚清楚,达摩祖师留下的绝学,就一本易筋经、一本洗髓经、一本金钟罩、
    一本童子功。
    这四份绝学,没有一本在达摩洞中的。
    不过,达摩洞也確实有不同凡响的地方。
    达摩在破碎虚空之前,也確实使用天地之力改造过这个地方,使得此地生机旺盛。
    倘若有和尚使用苦禪的方式隱居於此,倒也能保持生机不灭。
    此刻,禪宗三祖也就是道信和尚的师父便隱居於此。
    听著脚步声,禪宗三祖僧璨便从苦修中甦醒。
    “徒儿,听你脚步声如此匆忙,可是禪宗出了什么大事?”
    对於道信这个第子,僧璨是极为满意的。
    僧璨生活在南北朝的时代,贵族们纸醉金迷,连带著佛门的风气,也很是不好。
    说的难听点就是胡风很盛!
    当然,这个时代整体就不是什么好的时代,贵族们更加离谱。
    如今的佛门,依然保留著严重的发源地色彩,保留了很多发源地特色,又掺杂了不少胡人特色。
    总之,你要让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和尚过来,估计会觉得如今绝大多数佛门,都是不正经的、不合规的寺庙。
    道信和尚主张农禪並重,不,应该说这个风俗习惯就是道信开创並身体力行,最后由一代代禪宗弟子发扬光大的。
    禪宗能成为后来佛门最大的流派,不是没有原因的。
    可以说禪宗接地气,也可以说禪宗本土化很快,反正后来的禪宗和最初传过来的佛教,差別有多大,只能说懂的都懂站在后世的角度,禪宗的本土化、汉化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可如今的佛门,有的主张汉化、本土化,有的主张保留传统,有的主张吸纳胡风,各种派系极多。
    道信坚持本土化,坚持僧人也要劳作,坚持僧人通过劳作获取粮食,在奢靡铺张的诸多寺庙之中,也算是一股清流。
    而隨著道信的身体力行,禪宗也確实诞生了一大批优秀后辈子弟。
    如跟在道信一旁的曇宗和尚,他修行的是达摩传下来的童子功和十二关金钟罩。
    如今,童子功已经修行圆满,金钟罩也即將修行到第十一层,那时曇宗和尚就是真正的大宗师了。
    至於道信,他修行的是童子功、易筋经。
    如今,也早已是大宗师境界的高手。
    只不过禪宗的作风,本来就迥异於佛门其他教派,道信和尚也不想树大招风,所以就一直很低调,对外只显露出顶级宗师的实力。
    “难道是你收石之轩为弟子的事儿暴露了?那也不至於啊,不承认不就行了,就说是被他骗了,其他人能怎么样?”
    道信双手合十,对著僧璨拜了一拜:“师父,不是此事。”
    “且不说石施主本就与我佛有缘,就算真的暴露了,又能如何?”
    “我这个禿驴,见到了一个魔头,想要度化魔头,最后被魔头逃跑了,谁能说什么?
    ?
    “是师父您不在了,还是我道信打不动了,还是曇宗也死了?”
    跟在一旁的曇宗———
    “师父,李靖以两万骑兵大破突厥二十万联军,即將君临草原。”
    “哦?汉家又出了一王者!”
    “师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赵云一枪挑了毕玄。”
    “如今弟子也是大宗师,但弟子可没法在战场上一枪挑了毕玄,让他连逃都没法逃。
    业“你是说,赵云的实力有古怪。”
    “不只是他,还有关羽、张飞—·
    良久,僧璨眼前一亮:“为师年轻的时候,也曾游歷过天下,甚至还前往过域外诸国,但从来都没想过,佛经中的三千世界之说竟然是真的,这可真是,这可真是太棒了!”
    “徒儿,你把玄德公的所有情报和我一一道来。”
    不久之后,数位天人便踏上了前往幽州的道路。
    有的人来得快,有的人来得慢。
    有的人过来之后,反而不敢露面,想东想西,怕这怕那。又想知道真相,又不敢直接上去问。生怕惹恼了刘备等人,彻底错过了机缘。
    还有的人內心坦荡,只想知道刘备等人是不是来自三国年间,是不是来自其他世界。
    就像此刻,孙思邈已经坐在了刘备的面前。
    来之前,孙思邈心里多多少少还有著保护刘备安全的想法,但自从见到刘备之后,孙思邈就知道,眼前的刘备论实力比自己只强不弱。
    可孙思邈清楚,自己已经把黄天大法修行到了第九层,还是属於自己的第九层,相当於开创了一本新的武功,虽然自己不是那么擅长战斗,但当今天下,也確实没有谁能对自已造成生命威胁了。
    但眼前的刘备不一样,直觉告诉孙思邈,刘备真的有可能杀了他!
    “山野之人,见过玄德公!”
    刘备笑了笑:“先生之名,备早有耳闻。”
    孙思邈笑笑,只以为这是刘备在客套、寒暄,並没有当真。
    “玄德公,道人此次过来,主要是想问您一个问题,可能会事关您的秘密,但老夫確实非常好奇,不得不来。”
    “玄德公,敢问您和诸位豪杰,是不是自其他世界而来,是不是自东汉末年而来。”
    刘备笑了笑,便拿出了一本书放到了孙思邈的面前。
    孙思看了看封面,只见上面写著四个大字:大医精诚。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隱之心—”
    看著看著,孙思邈就觉得,这篇文章写的真好,和自己完全想到一块儿去了。上面的很多理念,是自己这些年一直在身体力行但尚未总结出来的:“玄德公,不知写这篇文章的前辈在哪里,道人想要去拜访一二,和其探討一番医术。”
    刘备笑了笑:“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孙思邈左右看了看,房屋之內只有刘备和他。二人相对而坐,四周连个端茶倒水的都没有。即使是负责守护刘备的亲卫,此刻也只是站在门外,藏在屋顶。
    “莫非是玄德公所写?”
    刘备微微摇头。
    孙思邈再次左右看了看,最后指了指自己。
    刘备肯定的点了点头:“不错,这篇文章应该是先生在三十多年后所写——“”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