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刘备开创神汉 - 第234章 先礼后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4章 先礼后兵
    “二百万人口的江东,稍加训练,能提供至少十五万普通军队,三万安民军正卒。”
    “主公,咱们和关东世家的战爭,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能打完的,这一战越慢越好!”
    “我们要通过这场战爭,歷练出足够的人才,训练出足够的军队。”
    “总不能最后胜利了,结果为了统治地方,不得不重用关东世家之人,让他们去当乡长、村长吧?用著也不放心啊!”
    “主公,你现在给我三千—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张昭再次打断了程立的演说。
    这大半年来,刘备从青州、兗州、徐州、冀州、幽州、扬州等各地收拢流民,不少流民家破人亡之前,都是识字的,都是小地主甚至小豪强出身。
    这些人家破人亡之后,流落街头,成了流民的一员,加入了安民军之后,很快就养好了身体,也很快就適应了庄园之中的规矩。
    而且,由於过往经歷的缘故,他们对於安民军的理念也颇为认可。
    这些人去了教育类庄园走一走,几乎就是最合適的基层村子、亭长。
    当然,这些人之中也有一些败类。
    未来,这些如今寄予了厚望的村长、亭长们,肯定也会有一些人,忘记初心,变得狼心狗肺,开始鱼肉百姓。
    但至少此刻,至少刚开始当村长、亭长的时候,还是多少有一些良心的。
    有一分良心,就能多为村子里的百姓干一件实事。
    每一个亭长,每个月多千一件实事,一年之后,治下就会变得大不一样!民心就会归附。
    大汉的百姓,素来如此淳朴。
    这大半年来,张昭、张站、荀或等人,对教育类庄园,那真是尽心尽力,要什么给什么,还时常前往庄园之內巡查,每一个老师,那都是亲自面试过的,不敢说各个都是发自內心的认可安民军理念,但起码錶面功夫还是到位的。
    可即使如此,目前也才培养出来两万三千名认识一千个字、明白安民军理念、表面认可安民军理念、学会导引术的合格村长、亭长。
    听起来好像挺多的,看起来好像程立一口气要三千也没多少,可帐不是这么算的。
    这两万三千名,起码有三千名要留下来充当新的教育类庄园老师。
    这三千人是不能动的,一旦少了,未来培养村子、亭长的速度就会大大减缓。
    剩下的两万人,青州需要吧?
    辽东大地那么广阔,那么多庄园,也需要这样的合格管事!
    一个人口上万的大型庄园,光是大小管事就有两三百。
    刘备治下那么多庄园,容纳的人口比起郡县之中的自由民只多不少。
    起码也有一万人,会以管事的身份,进入这些庄园之中。
    分配给郡县的,就只有一万。
    荀或也微微摇头,当即开口道:“主公,倒不是不愿意给,而是三千之数太多。”
    “接下来渤海郡也会迎来一位新的太守,这位太守將会主持北地战事,极有可能会直面冀州世家主力。”
    “所以,渤海郡不仅需要一位实力高强的太守,还需要大量合格的基层官员,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把渤海郡掌握在手里。”
    江东之地面对的敌人是什么层次?
    会稽郡郡国兵?
    会稽郡大小豪强私兵?
    这都是什么臭鱼烂虾?
    战爭的激烈程度,也就是治安战而已。
    小霸王孙策,这会儿还和老爹一起在长沙玩呢,根本没崛起。
    渤海郡面临的敌人,又是什么层次?
    张部高览、顏良文丑,这是河北四庭柱。
    田丰、沮授、审配等河北精英,又有哪一个是易於之辈?
    官渡之战后,袁绍没多久就病死了,袁氏直接开始內部分裂,就这,曹操平定河北还又了好几年时间。
    这说明要么曹操很菜,要么河北世家很能打,当然,也有可能这两者都是原因。
    “除了渤海郡之外,泰山郡凸出在外,虽然诸葛太守和高校尉都愿意配合我们,可泰山郡之中毕竟有那么多世家、豪强,若是不一口气投入大量基层官吏,又怎么能放心的把大军放到泰山郡与敌人作战?”
    “另外,云长公这会儿已经立威完毕,不久之后,大军就会带著大量流民一起返回。
    “回来的路上,兴许咱们就已经把徐州拿下了。”
    听到这里,程立双眼一亮,也不再纠结到底给多少人手了,反而开口道:“云长將军如今主力在汝南,回来的路上可以走兗州,也可以走徐州。”
    “不如直接走徐州,然后路过下邳的时候,手起刀落,斩了陶谦老儿,如此,徐州必將落入我等之手!”
    “有了徐州,敌人就没法直接攻打青州,战场就可以往外推到兗州、豫州、淮南之地。”
    “这样,青州就可以安心生產,战爭潜力必將大大加强!”
    听到这里,刘备直接摇了摇头。
    “徐州,確实需要拿下来。”
    “以青徐两地为根基,把战场放到充州、豫州、冀州等地,无论胜负,都能让关东世家损失惨重。”
    自古以来,除了本地人组成的乡兵,在包围本地老家的时候,会对本地人稍微好一些之外,外敌的兵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礼貌,也根本没有所谓的军纪一说。
    古往今来,能不主动坑害百姓的军队,少之又少。
    但凡有这么一支军队,军队和军队主將都能青史留名!
    別说古代做不到了,就算是大夏所在的时代,那么多国家,那么多的军队,能做到不主动坑害本地百姓的,也少之又少。
    外地人组成的军队,只会往死里祸祸本地人。
    我是汝南人,如今在颖川郡和敌人作战,抢你们本地人粮食怎么了?抢你们的婆娘怎么了?
    你们又不是我老乡!
    “此策甚好,但偷袭陶谦不好。”
    “可以先礼后兵,对付陶谦,要堂堂正正!”
    “他若是愿意討伐关东世家,那就是自己人。”
    “他若是执迷不悟,再派遣大军討伐不迟。”
    “若是不同意,云长从汝南发兵,高孝先从泰山发兵,再从青州发一军,三军一起討伐!”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