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刘备开创神汉 - 第152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大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也很无忧无虑。
    在这里,只需要学习、修行,根本不用考虑战场杀的事情。
    对比大汉百姓的生活水平,再来看看大夏百姓的生活水平,再多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最初的时候,徐盛的心里还有一个担心:歷史已经改变了,万一刘辩顺利继位了怎么办?
    要是刘辩继位之后,带著忠臣良將们给大汉续了一波命,安民军怎么办?大家怎么办?
    直接顶著朝廷大义,化身反贼,揭竿而起?
    还是一直默默等待,永远的等下去,直到天下大乱为止?
    为了避免后一种情况,要不要略施小计,对洛阳保持关注,最终默默的推一把,確保歷史按照既定轨道发展,然后再兵出青州,拯救天下?
    这个问题,徐盛很关心,大夏的人也很关心。
    不过徐盛想了想,就没有询问大夏的人,也没有直接询问刘备,而是找到了一旁的鲁肃,恰好鲁肃和周瑜这会儿正在聊天。
    “子敬、公瑾,你们都在啊。”
    同时被未来东吴两位大都督盯著看,徐盛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稍作寒暄之后,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所以,我们该怎么办呢?”
    周瑜笑了笑:“大汉的灭亡,不是某个人造成的。”
    “虽然大汉和大夏,有些方面不一样,比如灵气,比如修行。”
    “但大夏的唯物史观,我也很是赞成。”
    “当然了,大汉和大夏也有不同的地方。在大夏,人被杀就会死,无论是帝王將相,还是其他的什么人,只要一发子弹,所有人都会平等的迎接死亡。”
    “在大汉,超凡披甲,就能大杀四方,宗师穿宝甲,更是可以杀穿大军,逃入山林。大宗师和真人,更是传说层次的存在,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场局面,也不是不可能。”
    “但这其实和唯物史观,也不存在根本性的衝突。”
    “啊?不衝突吗?”徐盛愣了一下。
    鲁肃微微一笑:“文向,我给你推荐两本书,你有空的时候看一看,如果时间更短的话,也可以去看看视频,视频上有弹幕,弹幕之中有著各种各样的问题,几个视频看下来,这些疑问就没有了。”
    “公瑾的意思是说,大汉的灭亡,不会因为董卓是否入京而改变。”
    “就算刘辩继承天子之位,十六岁的天子又能做什么呢?他能比灵帝做的更好吗?”
    “若是集权,他能做什么?第三次发动党之祸?”
    徐盛摇了摇头。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两次党之祸,已经让士人恨透了天子。
    要是再来第三次,真的该揭竿而起,灭了刘氏了。
    而且,有黄幣之乱作为警示,天子不可能再发动第三次了。
    “那么,他能对世家豪强动手,把被世家豪强非法占据的土地夺回来重新分配给百姓吗?”
    徐盛再次摇了摇头。
    如今的世家豪强,一个个都训练私兵。
    黄幣之乱前,豪强的私兵可能也就三五百,可如今,起码到了八九百的地步。
    至於世家,更是两千起步,三五千的也有。
    虽然这些兵马和朝廷的中央军没法比,可也不会朝廷一声令下就把土地还回去。
    最终还是得打仗,就算朝廷贏了,这片地方也会变成一块烂地。
    可能平叛之前,某个郡的人口有八十万,世家豪强占据四十万,朝廷占据二十万,各种贼寇二十万。
    朝廷平叛之后,还活著的世家豪强占据四十万,朝廷占据十万,其他的都是贼寇。
    然后,这十万百姓需要负担过去二十万百姓承担的赋税。
    要不了两年,这十万百姓就该反叛了。
    “那朝廷能大规模减少税收吗?”鲁肃接著问道。
    徐盛依然摇了摇头:“不行!”
    “凉州羌人作乱,各地流民四起,朝廷早就无力镇压,否则,也不会给各地太守那么大的权力,更不会废史立牧。”
    司隶之地都有大规模起义了,豫州各郡都有黄幣贼寇作乱。
    如今这天下,没有贼寇的地方,只有刘备治下的青州。
    就算是青州,如今绝大多数地方,也只是做到了没有千人规模的贼寇。百人规模的贼寇,不能说多如牛毛,但也每个县都有。
    可这样的青州,在大汉已经是百姓们梦寐以求的好地方了。
    因为这里真的按照汉律来,不多收你一个五銖钱。
    实际执行肯定做不到,但刘备可以保证,青州牧下达的命令之中,绝对没有多少一个五銖钱,还时常减税。
    可落实到百姓层面,刘备也没法拍著胸脯保证。
    甚至,是不是每一个青州百姓都知道了刘备的仁政,都不好说。
    “新天子或者新的执政,能解决百姓活不下去的问题吗?”周瑜问道。
    徐盛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別说百姓了,寻常地主们都活不下去了。
    否则,徐州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躲避黄幣之乱,跑到江东之地了。
    江东的淮泗集团,说白了不就是从徐州、青州等地跑到江东去避难的百姓,
    士人?
    到了未来,诸侯混战之后,別说小地主了,就连豪强、寒门,都活不下去了。
    夏侯渊的家庭,也不算穷了,可也曾经因为饥荒,为了让侄女活下来,最后饿死了亲儿子。(这个侄女官渡之战时期出门砍柴的时候,被张飞掳走,成了张飞的正妻,刘禪的丈母娘。)
    蔡琰本人所在的蔡氏是世家,父亲蔡邕更是举世闻名的大儒,最后也倒霉催的被匈奴或其他什么草原部落给抢走了。
    按照史书记载,要么在长安附近被抢走了,要么在并州被抢走了,要么在陈留被抢走了。
    这三个地方都是什么地方?
    结果匈奴大规模的跑进来烧杀抢掠来了·
    那个时候,还不到官渡之战那会儿呢。
    “百姓活不下去了,造反有理,这理念你是否认可?”周瑜接著问道。
    徐盛愣了一下,当即说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既然商汤以诸侯的身份討伐夏桀是汤武革命,被史书大讚特赞,那未来有一天,玄德公以青州牧的身份討伐落后的大汉朝廷,又怎么不符合大义名分了?”
    一下子,徐盛这小脑袋瓜子就转不过来了。
    汤武革命是正义的?
    儒生们都说这是正义的。
    至於下克上,反正儒生们不这么觉得。
    正所谓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儒生们辩经之后表示,商汤取代夏桀,不是什么下克上,也不是为了权力斗爭,而是为了天下方民。
    “如今,大汉的百姓,大多数都已经活不下去了。”
    “这种时候,所谓的大义名分,所谓的虚名,还有那么重要吗?”
    “无论洛阳发生了什么,无论董卓能否上位,当前局势下,就註定了已经没有人可以拯救大汉了。”
    “何进不行!”
    “何皇后不行!
    “袁、袁基不行!”
    “刘辩,更不行!”
    “董卓,也不可能。”
    “无论谁是天子,无论谁是执政,只要不能让百姓活下去,那大汉就一定会灭亡!”
    “总有人说人心相汉,可那是士人的人心,不是底层百姓的人心。”
    “底层百姓们只在乎谁能让他们活下去,谁能让他们吃饱饭。”
    “底层百姓其实已经发出自己的呼声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听到这里,徐盛眨了眨眼睛:合著咱们和黄巾军才是一伙的——“·
    “文向,回去之后好生修行,好好学习。”鲁肃拍著徐盛的肩膀笑了笑。
    “我听说子龙將军、翼德將军,这次回去之后,都打算突破成为大宗师了。
    “你想想,若是大汉再过去一年,那时咱们又会多出多少位大宗师?三位?
    五位?”
    “以如今的进步速度,哪怕什么都不做,大汉一年之后,便是大夏六年之后,又会產生多少新的功法?”
    “別说一年后,等到今年秋收,兴许就能动一动。”
    片刻后,徐盛离开。
    周瑜这才开口:“如今的洛阳,实在是太乱了,应该以观望为主。”
    “世家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对付边境武人方面,在打压凉州、幽州、并州武人方面,世家们大多数时候团结如一。”
    “可是在內部爭权夺利上,又混乱得很。”
    “就算是阅读了史书,也很难分辨他们的立场。”
    “还不如多多种田,多多培养自己人。”
    “是啊。”鲁肃点了点头。
    “对了,听说子布先生已经找到了前进的方向?”鲁肃接著问道。
    周瑜肯定的点了点头:“没错,子布先生跟隨在大夏的某位封疆大吏身边充当秘书,上次就当了三个月的秘书,这次听说是打算提出建议,应该是有所领悟。”
    “过去的时候,子布先生具体处理政务还是少了。”
    “青州六郡,总人口加在一起也就三四百万,还比不上大夏隨便一个市。”
    “如今,每日跟隨封疆大吏,协助处理数千万人口,进步快也不奇怪。”
    “要是这条路走通了,那未来这些大儒们成就大宗师,难度会大大缩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