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 第168章 168
……
机修厂。
厂里一切顺利, 顾主任等人把钢材带回来后,新车间又开始了加班加点。机修厂不像铁钢厂,电力充足, 这边的电只够机修厂厂的同志两班倒的工作。
杜思苦从钢材厂回来,休息了一天, 她是第三天才上班的。
刚到车间,她就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化工厂的那位主刘瑞阳同志, 找到了阮副厂长, 指责阮副厂长的儿子勾引别人媳妇,不清不楚的!
那位刘瑞阳同志先前找了阮子柏好几回, 可是三车间的人说阮子柏外出学习去了,不在车间。刘瑞阳问阮子柏什么时候回来,三车间的人也说不知道。
这这么拖着。
刘揣阳本来就有气, 而且现在天气转冷,化工厂的同志们该回去了。
时间不多了。
这下刘瑞阳坐不住了, 直接就找到阮家了。
这事就这么爆出来了。
小道消息说, 刘瑞阳之所以这么气,这么急, 是因为阮子柏勾搭的那位正是他的媳妇。
阮副厂长气坏了。
“刘同志,你放心, 这事我肯定会查清楚给你一个交待的。”阮副厂长压着火给了刘瑞阳保证。
刘瑞阳是化工厂刘书记的儿子,化工厂体量不小, 还是要重视的。
“那我就等副厂长的好消息。”刘瑞阳嘴上这样说,可心里是不信阮副厂长的,他决定私下偷偷查。
过了几天。
化工厂的同志都走了, 小道消息也随着他们的离开渐渐平息下来。
就这样。
余凤敏私下跟杜思苦谈过, “你说这事要不要告诉袁秀红?”毕竟是阮子柏的事, 两人看着像在处对象。
杜思苦:“那位阮同志不像这样的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咱们又不解了他,谁知道他私下是什么样的人。”余凤敏还告诫杜思苦,看男人尤其不能只看表面。
像革委会的,有些男的很不是东西,利用革委会的特权,干着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平常瞧着倒是人模狗样的。
杜思苦看了余凤敏好几眼,“你又听到谁的事了?”
余凤敏憋了半天,没说:“是外头的事,你还是不知道的好。”是听她妈说的。“你不知道,有的男的在外头怕这个怕那个,谁都不敢惹,回到家就打老婆打孩子出气,把人往死里打……”真是贱骨头。
有这力气对妻儿下死手,在外头受了气怎么不知道还手呢?
杜思苦:“后来怎么样了?妇联的没调解离婚吗?”
余凤敏叹气,直摇头:“没法离,五个孩子呢,那女同志宁愿挨打也在留在那个家^……”除了舍不得孩子外,更是没地方可去。
一是找不着工作,二是娘家不给力,那边日子过得不怎么样,不让闺女回去。
杜思苦听着这种事难受,妇联的活也不是好干的。
这话一下子就扯远了。
余凤敏忽然道,“我爸妈说,年底可以见见朱安的父母,要是顺利,明年可能就把婚事定下来了。”
杜思苦很吃惊,“这么快?”
这才毕业多久,就要定下来?结婚?
余凤敏道,“我爸说朱安挺好的,踏实,长得也精神。”朱安最近没少去她家,只要去,就是肉啊火腿肠肉罐头的提过去,很有心的。
杜思苦:“你姐不是还没对象吗?”
余凤敏道:“家里给介绍了一个,正处着呢。”就是异地,平常见面难。
她瞧了瞧杜思苦。
“别看我。”杜思苦,“工作忙着呢。”
可别打给她介绍对象的心思。
余凤敏哼道:“我是想告诉,你那个姑姑,来了厂里三回了,次次都要找你。”一来就是三回,这样的天气,还大着肚子。
真是不死心。
杜思苦听到这样的事就心烦。
又来,又来!
她都回绝多少次了,那些人没长耳朵,还是理解不了她的话?
后来,
厂里的小道消息余凤敏还是去了人民医院,跟袁秀红说了。
“先前不知道谁传的消息,后来就平息了,”余凤敏瞧了瞧袁秀红,“我跟思苦商量着,这事还是跟你说一声的好。”
袁秀红点点头,“我知道了。”
才说了一句,后面就传来消息,“袁医生,一号手术室那边大出血,麻烦您过去一趟。”
“来了。”
袁秀红转头对余凤敏道,“我先去忙了!”
她穿着白大卦,跟风一样的跑了过去。
这就怪了。
袁秀红不是过来学习的吗,怎么还上手术室了?
余凤敏在人民医院转悠了一圈,她发现了一个问题,这边的医生都好年轻啊。
老医生去哪了?
又过几天。
杜家。
杜父终于收到了老二老三的来信。
老二说,过年不回来了,至于杜父说的顶工回城的事,他不愿意。
不用再劝。
老三的信也是一样的意思,他在拖拉机厂的服务点干得特别好,拖拉机开得非常顺手,上回秋收他出了力,心里特别得劲,他喜欢这样的生活。
至于杜父说的铁路工作,他不想接班。
不过,老三过年会回来。
杜母看了信,脸色白得很:“这铁路的工作,铁饭碗,这两个孩子怎么个个都不乐意?”这哪不好了?
不比下乡强?
杜父原本还舍不得放弃自己的工作,现在看儿子们都拒绝了,心里也堵得很。
儿子不回来,他就得上班。
他上班,家里就杜母跟杜奶奶,还有时不时回家的杜得敏,为这事,杜母发了好几次火。
这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
杜母忽然有了一个主意:“老三过年不是回来吗,上回媒人介绍的那杨家姑娘,她家里都来问好几回了。要不这样,跟他们家说一说,过年把婚事定下来,把酒办了,让那姑娘嫁过来。”又低声说,“那姑娘是个好性子,又会干活,老三就算回了乡下,她可以留在咱们家,家里家外搭把手。”
杜父觉得这主意不错。
正说着。
杜家院外头来了信,是大程。
他一脸着急,“得敏送到医院去了,流了好多血,医院把人收了,但是钱不够……”
杜母:“怎么会流血,这还没到日子呢?”
大程吭哧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总不能说是自己儿子撞的吧。
杜父回头看杜母。
杜母直接道:“我手上可没钱,你跟你妈说,找她要。”老太太手里还有一点棺材本。
杜父进屋,去找了杜奶奶。
“得敏大出血去医院了?”杜奶奶惊得下了床,现在天冷,老人家身子弱,气血不足,窝在被窝里暖和一些。
“那姓程的是这么说的。”杜父道,“也没说是怎么弄的,只说钱不够。”
杜奶奶骂了姓程的几句,她好好的姑娘,嫁到程家出了这样的事,不赖他赖谁?
杜奶奶转身从床底下的砖逢里掏出了一个铁皮盒,颤颤巍巍的打开盒子,把里头一半的钱都掏了出来,递给杜父,“快送到医院去!”
她闺女的命要紧!
杜父去了。
钢铁厂。
唐工没事了。
俄文书倒是找到了,可是上面没有借阅者的名字,管理员借书簿那边的名单好像丢了,具体哪些人借了什么书,也查不出来了。
厉主任供销社那边请的假到期了,她是最先回去的。
唐小棠书店那边自由一些,她在确定父亲这边平安渡过了这场风波后,这才考虑回去的事。
不过她没有马上走。
“爸,钢铁厂这边最近动荡得很,要不你休个长假吧。”唐小棠劝唐工,“钢铁厂是个大厂,上面斗得厉害。”
还是避一避的好。
唐工:“不行,合金钢这边缺不了人,小宋不在,要是我也因为怕沾事走了,大伙都学我,那这合金钢还怎么研究?”
合金钢是制造炮弹的,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钢铁厂除了内部技术员工在研究外,也寻求了外厂的合作,这其中困难重重。
唐小棠心情沉重。
她爸要是还呆在钢铁厂,明年的祸事能避开吗?
就像沈江。
她都说了那么重的话,可沈江还是下乡了,说是不能他哥丢了工作。
十二月底。
机修厂的新式自行车的销量大涨,仅一个月,就销出了一千多辆,,除开成本,利润上万。谁都没想到这新式自行车能卖得这么好,回款会这么快。
新车间日夜运转。
机床都坏了两回,好在这里是机修厂,修起来也快。
一车间有防滑链的进账,倒是二车间,除了焊接跟去其他厂修理机器机床,反而没了其他油水。
三车间有一半也在帮着生产新式自行车。
这样一来,二车间反而落后了。
二车间的人心里都憋了股气,想要做出点东西来证明他们二车间不是拖后腿的。这思来想去,找到了舒师傅。
“舒师傅,这新式自行车原先是你提的,现在反倒没我们的事职,你去跟厂长说说,让我们二车间也跟着一起生产。”
舒师傅道,“咱们是焊工车间,有自己的活,年底这车间都忙不过来,哪有空跟着去生产自行车?”
厂里四个车间,已经有一个半在生产自行车了,他们这是机修厂,不是自行车厂,哪能个个车间都去产生自行车呢?
新车间。
杜思苦最近的活比较轻松,她一直在新车间帮忙,除了练习钳工的基础工之外,没有什么特别费脑的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