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 第147章 14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会天已经黑了。
    可是参加卷簧机制作的人一个都没有走。
    “钢材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早就从仓库那边拿过来了。
    “手套和护目镜戴好, 不要受伤。”
    “是。”
    机械部位完好,机器润滑到位,技术工又去查看了电源跟启动设备, 都没有问题。
    一切准备就绪。
    “低速启动。”
    电源打开了。
    卷簧机启动了,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盯着这台机器, 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希望没有问题, 希望一切顺利。
    希望弹簧可以成功的做出来。
    “钢丝卷绕均匀吗?”
    肉眼看是均匀的。
    切断动作也是精准的, 毛刺正常。
    试验成功。
    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成功了!
    禇老也是眼带笑意, 终于在厂长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任务。卷簧机做出来了,原本借来的弹簧机械也可以还回去了。
    他对杜思苦道:“这弹簧做好了,接下来还要进行回火处理。”还要再检查一遍尺寸和弹簧的弹性。
    又在教学生了。
    杜思苦听得认真。
    第二天。
    厂长听说卷簧机成功, 一早就过来了,这边的技术工打开卷簧机, 给厂长看了一遍制作弹簧的过程。
    厂长笑容满面, 将这次参与卷簧机器制作的工作人员全部夸了一顿。
    大家心里都很高兴。
    过了几天,从军工厂那边借来的原弹簧机器还回去了。
    四月下旬, 机修厂的第二台卷簧机制作完成,这次的制作比第一台卷簧机快多了。令杜思苦没想到的是, 第二台卷簧机制作成功后,没过几天, 就给外厂拉走了。
    听禇老说,厂长把卷簧机械(机床加卷簧机)一起卖了,一套设备足足卖了八千块钱。
    五月, 又卖了两套, 都是卖的大厂子, 本市的红星机械厂都买了一套。
    三台弹簧机器,一下子就有二万四千块钱的进账。
    大大的缓解了因为机修厂的资金压力。
    “他们要弹簧机器有用什么?”杜思苦没想到这东西这么抢走。
    “机械制造,车子,还有”禇老往天上指了指,航空,这些都得用弹簧,用于减震、储能、提供弹力。
    不说这些,电器领域也要呢。
    苏联那些技术支援撤走后,像卷簧机这种东西国内都是紧缺的。
    军工单位更是缺。
    这次机修厂的厂长能借过来,都是费了老大劲的。
    要是这次没有宋良等技术科的员工,想一比一和复刻那只怕得花更久的时间。同时,要是没有禇老这些经验丰富的八级老钳工,那也没这么快。
    零件这东西很讲精确刻的。
    机修厂资金回笼,财务那边压力大大减小,工资按时发放。
    三月四月杜思苦的工资已经涨到了三十五块。
    徐丽莲给她发工资的时候,都忍不住惊讶了一下,这杜同志涨工资跟喝水似的,过年涨一次,年后又涨一次。
    原本是二十五块的,这涨了两回,现在一个月三十五块钱,比厂里的一些老员工领一样的工资了。
    照这样的速度,到了今年年底,只怕要涨到四十块了吧。
    徐丽莲悄悄问了杜思苦:“你这涨工资是怎么办到的?”她也想涨。
    杜思苦:“加大工作量,让领导看到。”
    这个。
    有点难,徐丽莲只怕办不到。
    她们财务科的田主任要求太高了,做得好,也不会夸,做得差了,还会被训。
    算了算了。
    五月初,杜思苦接到了恢复拖拉机培训班的任务,正好车间这边也闲了下来,一个月四节课,理论、实操都教。
    文佳玉来得勤,她是除了小何之外,成绩最好的,今年有很大的把握能拿到拖拉机驾驶证。
    小何实操完全没有问题,只差去考试了。
    小赖最近忙得很,课上很少露面。
    鹏子哥的那位小舅子来过两回,只不过看着不太精神,时不时的走神,杜思苦说了两回,后来都不敢让他摸方向盘了。
    五月中旬。
    杜家。
    杜母收拾好了东西,准备去大儿子那边了。只是,老四迟迟没有回来,老四不回来,杜母也不好走。
    晚上,她跟杜父商量,“要不明天你去一趟机修厂,让老四请长假回来。”
    杜父瞧着杜母。
    杜母低声说:“上回我去过,那边不让进。”没说手续没办齐的事。
    杜父眉头一皱。
    杜母道:“你得把手续办齐了,不让保卫科的麻烦得很。”机修厂保卫科的同志还强一些,那拖拉机厂更加严。
    就那么个小岗位,也不是多大的职,处处为难人。
    杜父:“行,那我明天去一趟,老四回来后,你后头就买火车票走。”
    第二天。
    杜父去铁路那边请了假,办好介绍信,之后去了公交站,坐上公交车去了机修厂。到那边时,才十点多。
    “同志,你好,我找杜思苦。”杜父找了门口保卫科的同志,“这是我的介绍信。”
    保卫科的同志见手续齐全,又有身份证明,就去通传了。
    过了一会,他回来了。
    “这位同志,杜思苦今天外出了,只怕晚上才会回来。”
    外出?
    杜父琢磨着,会不会是回家去了?
    他迟疑片刻,“她去哪了?”
    保卫科的同志:“这个就不方便说了。”反正不在厂里。
    杜父等了一阵,到了中午,还不见杜思苦回来。又等到下午两点,肚子实在是饿了,机修厂保卫科这边的同志特别没有人情味,连顿饭都不给包。
    杜父想去里头食堂打点饭嘱,结果保卫科的同志说,这会食堂已经没菜了。
    这是实话。
    最近机修厂到处都在施工,都是花钱的项目,厂领导下了指令,要开源节流,食堂这边也在省着花钱。
    杜父等到三点,实在是等不下去了,于是让这边给杜思苦留了信:上面直白的写着,让杜思苦请一个月的长假。
    杜父走了。
    纺织厂。
    杜思苦今天带着机修厂的女同志来这边了,是公干。厂里跟纺织厂达成了合作,要买这边的布料制作床垫。
    至于料子的花样,杜思苦特意带了徐丽莲跟余凤敏两位同志,除了她们,还有车间的男人,到时候负责搬运。
    杜思苦是开拖拉机来的,正好运货。
    这次拖拉机的车斗经过厂里的加工,不仅有顶,四周还焊了挡板,现在别人想要从拖拉机的车斗拿东西,那可就难了。
    “怎么样,挑好了吗?”
    “这纺织厂今年的新料子可真多。”徐丽莲都挑花眼了,哪样都想要。
    余凤敏也挑了好几样,左边这个青色花样的她妈肯定喜欢,右边这个鲜艳的牡丹花她喜欢!都要了!
    她挑好后拿给杜思苦看,“这两样能做弹簧床垫的布料吧。”
    杜思苦摸了摸料子,“软了些,要不你当床单吧。”不耐磨。
    余凤敏眼睛一亮,“行啊。”
    说起来。
    她今天之所以过来,就是因为厂里说送给她家一个新床垫,那也睡的那个床垫太舒服了,到了四月,她就把家里人带过来了,都试了,都说好呢!
    她姐最近相了个对象,家里介绍的,说是部队的,职位还挺高,是革委会他爸一个同事的侄儿。
    要是成了,这新床垫可以当陪嫁带过去。
    凤樱同志听说机修厂的来人了,也过来了,瞧见杜思苦,脸上便带了笑。
    “你可有好一阵子没来了。”
    杜思苦道:“厂里忙,你这边怎么样了。”
    凤樱笑着:“挺好的。”气色红润,声音响亮,好得很。
    她说完看了一圈机修厂的同志,“就你们几个?”没别人啊?
    杜思苦:“对,最按了厂里忙得很,之前借调给外厂的同志都回厂里了,一个个忙得跟陀螺似的。”
    三车间的机床改造好了,估计六月就能生产新工自行车零件了,当然了,得先试。
    新车间还在做,三车间大,可以临时划一块地盘出来,用来生产自行车零件。
    厂长说了,不能等新车间完工再开始,那样太耽误时间。
    同时,床垫也是一样,既然机修厂车间这边没有多余的车间了,家具厂那边有,厂长已经准备把弹簧机器运过去,在家具厂那边开工。
    当然了,会操作卷簧机的人也会一起送过去,其中就包括杜思苦。
    她知道卷簧机怎么用,同时也知道怎么制作床垫,杜思苦在,厂长是放心的。这事厂长已经交给包副厂长了。
    下个月,杜思苦就要去家具厂了,工资不变,同时去家具厂那边还有补贴。
    至于这个月,杜思苦还不能走,她得再带一带拖拉机培训班的学员。
    六月农机站那边就要进行驾驶证的考试了。
    铁路食堂。
    于月莺看着于月娥,脸色不太好。她中午忙完,回宿舍休息的时候,就发现妹妹又过来了。
    怎么又缠上她了?
    “你不是去黄家了吗,怎么又回来了?”于月莺打开宿舍的门,带于月娥进了屋。
    于月娥像是长高了一些,但还是一样的瘦:“我跟妈回大队了。”
    于月莺看了于月娥一眼。
    于月娥说,“妈去坟山看了爸后,没多久就走了,把我留在了大队。”她抿抿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于月莺道:“你怎么不跟着走?”
    于月娥望着于月莺:“我想留在家里,我是在大队长大的,我们家在那里。姐,你说妈为什么非要走呢?”在家里过不好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