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 第126章 126
……
“就十几块钱的事, 亏不了多少。”
饭店的菜味道不错,小刘闷头大吃,添了三碗饭, 杜思苦跟余凤娇胃口小一些。吃完后,杜思苦送余凤娇回了邮局, 防滑链则是直接送了过去。
到了邮局,余凤娇给杜思苦开了一个收到防滑链试用的单子, 有这东西, 下次就算余凤娇不在,杜思苦也能过来把这防滑链收回去。
“谢谢凤娇姐。”
“凤敏那边还需要你多照顾照顾。”
从邮局离开后, 杜思苦看时间还早,跟小刘就去了煤厂,坐公交去的, 让售票员给了两张发票。
到煤厂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
“同志,请问卫东同志在吗?”
“你找卫东?你是她什么人啊?”煤厂的同志问。
“我是他邻居, 上回我跟我哥来找过他的。”杜思苦道。
两家隔得不算近, 但是都在铁路家属大院这边,算得上邻居。
只是邻居啊
煤厂的同志颇为失望, 上次就有个姑娘过来找卫东,她说自个是卫东对象, 来了好几回。
“卫东调到外地了,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煤厂的同志瞅了瞅杜思苦, 忽然问,“你是他邻居,这你都不知道?”
杜思苦还真不知道, 去外地出差了?
上回不是说卫东跟于月莺处上了吗, 这怎么突然出差了?
“我在厂里工作, ”杜思苦指了指自己的衣服,“住宿舍,有一阵没回家了,还不知道他家的事呢。”
她道,“今天也是有工作上的事来找他。”
“工作上的事?”煤厂的同志稀奇道,“我们煤厂这边用车少,送煤板车跟三轮车多,跟你们机修厂没那么多合作机会啊。”
杜思苦的蓝色工作服前面印着机修厂几个字呢。
“你们就没有运煤的拖拉机?”杜思苦问。
“有是有。”煤厂的同志道,“你问这个做什么?”他们煤厂是有煤矿的,平常的煤都是从煤矿用大货车跟拖拉机拉过来的。
杜思苦让小刘拿出防滑链,“这个防滑链,天气不好的时候安在车胎子用的,这个安装方便,这个有挂钩的朝外,另一边朝里,安好后,把挂钩扣上就可以了。”
这个是通用款,比大货车的那种安装方便。
煤厂的同志听了后,直摇头:“你说了我也不懂。”
他又没上过几天学。
杜思苦叹了口气,“行吧,既然卫东同志不在,那我们就先走了。”
煤厂这边是没戏了。
小刘嘀咕了一句:“免费的东西也不要。”
啥?
免费!
煤厂的同志一下子来了劲,“小同志,你这东西是免费的啊?”
杜思苦停住,“对,免费试用一个月,不要钱,要是觉得不好用,退回来就行。”
“那我们要!”
免费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煤厂的同志道,“你等会,我去叫懂车的人过来。”说完,便飞快的窜回煤厂。
过了一会,煤厂的同志带着人过来了。
“伍师傅?”杜思苦认出了来人,正是上回用拖拉机运煤的伍师傅。
“你是……”伍师傅瞧着杜思苦也觉得眼熟。
好像在哪见过。
“我是小杜,上回我大哥带我过来的,跟卫东一块,”杜思苦压低声音,“去的纺织厂送煤。”那回运煤回来,没听说出什么问题。
“想起来了,”伍师傅笑了,转头问煤厂的同志,“你刚才是说什么免费的东西?”说有个冤大头,白送东西来了。
煤厂的同志道:“防什么链。”
“防滑链。”杜思苦把防滑链拿了出来,递给伍师傅,“放在车胎上的,到了冬天要是下了大雪结了冰,用这个车胎子不会打滑。”
既然是认识的,那就好说了。
防滑链顺利的留在了煤厂,同样的,伍师傅也打了收据,签了字,说收到防滑链了,还详细的写了日期,试用一个月。
杜思苦怕伍师傅不会安装,还特意教了好几遍,后来还跟伍师傅去了煤厂里头,帮着安在了拖拉机的轮胎上,后来又让伍师傅自己取下来,再安。
试了三回,伍师傅已经熟练掌握安装技巧了。
“伍师傅,我一个月后再来拿。”
“好。”
“小杜,晚上就别走了,在咱们食堂吃饭吧。”白用小杜的东西,伍师傅怪不好意思的。
“伍师傅,不用,我们还要去赶最后一班车呢。”
杜思苦跟小刘走了。
最后一趟去机修厂的车没赶上,到是坐上了另一路车,搭了一半的路,后面一半是杜思苦跟小刘两人慢慢走回去的。
到机修厂的时候,已经六点多快七点了。
本来可以快些的,可是下车的时候起了大风,像是又要变天。
“小杜,有你的包裹。”保卫科的同志见着杜思苦就把包裹拿了出来,“来,签个字。”
杜思苦签了字,“谁寄来的?”
“你三哥送过来的。”保卫科的同志没忍住,“好像你家亲戚又有谁没了。”
?
杜思苦愣了一下,“没听说啊。”
“信里写着呢。”
杜思苦赶紧拆了信。
保安亭外光线暗,杜思苦跟小刘去了保卫科的休息室,就着这边的灯把信看完了。
于月莺她爸没了。
挺突然的啊。
三哥给她写这封信,就是告诉她,过年的时候于家两个表姐表妹可能会在他们家过年。
过年啊。
杜思苦把信收了起来,数数日子,还有一个多月吧。
这小姨一家跟杜思苦没什么太深的感情,甚至还有些许不和,不过,人死债消。
杜思苦从保卫科休息出来的时候,碰到吴队长了。
吴队长瞅了她几眼:“这次请几天假?”
“不用请假,我是外出,明天还要带小刘出去跑一趟。”杜思苦道。
不用奔丧啊?
吴队长琢磨着:那信里说的人估计是远亲。
铁路家属大院。
杜家。
杜老三搬了一下午的家具,不光要搬出去,还要摆好,还得用雨布蒙着,怕刮风下雨淋着家具。
杜母心疼儿子,本来还去了外头想叫人过来帮忙,可这会都没下班,再就是老的,也不敢让老人搬啊。
杜老三把用雨布把家具蒙得结结实实的,又用绳子捆了一道,确定好了,这才到屋里,灌了半肚子的水。
累死人了。
“妈,晚饭我就不吃了,等会就走。”杜老三道,“明天还要上班呢。”
他准备休息一会就走。
杜母听到这话,去了厨房,把中午剩的那点吃的都给杜老三热了,像是小半盘子腊肉,还有一点火腿肠什么的。
又把剩饭蒸了蒸。
老五跟文秀放学回来的时候,杜老三正在桌边吃饭,盘子里的腊肉还剩两块,进到院里就闻到香了。
“妈,你可太偏心了,怎么还给三哥开小灶。”老五道,“我也要吃。”
过去剩下的两片腊肉,她吃了一片,另一边捻着要给文秀。
文秀摇了摇头:“我不吃。”
原来家里不是没有好东西,是舅妈没拿出来。
文秀早就猜到了,可如今看到,心里还是有些难过。
杜老三吃完,在水壶里装满水,“我走了。”
要回厂里去了。
“三哥,外头刮着大风呢,雨伞不顶用,你把雨衣带去。”老五说。
杜老三笑着摸了摸老五的脑袋:“知道了。”
他去了杜奶奶屋,跟杜奶奶说了一声,然后才走。
杜母送完老三,回来找老五:“你那红布去哪了,你屋子里怎么没有啊?”她都找遍了。
老五:“那是三哥送我的!”
她带到学校去了,跟同学们分了!有几个手艺好的女同志,要帮他们做成袖彰,做成旗子。
那么漂亮的红布,不用可惜了。
杜母:“你放哪了?那颜色鲜亮,明年出了孝我准备给你做身衣服呢。”
“妈,我不缺衣服,那红布我用了,没了。”老五扭头往杜奶奶屋里去了。
屋里。
文秀坐在屋里,听着外头的动静,等着母亲回来。
屋外在热闹属于舅舅家的,不属于她。
她妈说,等到了一月,她们就可以搬走了。
机修厂。
何主任一直在车间,等到天黑了,又去了一趟机修厂大门口,朝外头看了又看。运输队的刘师傅还是没有来。
他又去了保卫科的休息等了一会,等到九点,这才死心的回去了。
长得一副老实样,没想到是个骗东西的。
何主任郁闷了一晚上。
到了第二天,他心情还是差得很,到了车间,便问,“小杜同志来了吗?”也不知道昨天小杜同志去外头,有没有拉到单子。
“没来呢。”
正说着呢,就看到杜思苦过来了,“何主任,事情办妥了。”邮局跟煤厂的防滑链都送过去了,现在就看天意了。
“都办妥了?”何主任怀疑的看着杜思苦,“你没糊弄我吧。”就一天,还跑了两家,还把防滑链给推销出去了?
杜思苦:“免费的东西,大家都爱用。”
如果是收费的,那估计就没什么人愿意要了。
何主任一想也是。
外出信写的是两天,本来,杜思苦准备再拿一两套防滑链,去别的厂子看看。可没想到早上起来变天了。
风刮得树都弯了,要是再下雨,只怕这伞都握不住,又要淋成落汤鸡。
杜思苦的病才好,可不想又被淋出病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