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 第352章 侧妃要出招对付骆寧
又过了两日。
盛京城里的“混乱”,有了些苗头:米价又涨,地痞趁机抢掠,有人举家搬迁去乡下避灾。
一场混乱的源头,是人心惊惶。只要流言四起,人心忐忑,就会製造出各种事端。
这也是为何骆寧非要查王府的粮仓与地窖,安抚下人们的心態。
萧怀灃没出宫。
內廷也没消息。
皇姐平阳长公主挺著大肚子来了趟雍王府。
“……是我太担心了,叫駙马去看看母后。不成想,竟是把他陷在了宫里。如今情况如何,一点消息也透不出来。你可知情?”皇姐满脸焦色。
她这几日就要临盆了,駙马又不在,她越发坐臥难安。
“皇姐,我只听到了外头的风声,没听到內廷的消息。王爷没有透消息出来。”骆寧说。
“申国公真的进去统领御林军了?”平阳长公主又问。
这个消息,看样子传开了。
“没有。”骆寧肯定说。
平阳长公主舒了口气,脸色缓和几分。
“大舅舅也在宫里。大舅母肯定知晓些什么,不过她精明得过分,问不出来。”公主说。
她来这里,不是打探消息,而是找个人说说话。
她太不安了。
“阿寧,我生產的时候,你能否陪著我?”她甚至握住了骆寧的手。
骆寧点头:“皇姐发动了就派人来请我,我会陪著你的。”
平阳长公主说了一会儿话,鬱结与惊慌散了大半,又恢復了温婉从容。
两人又閒话几句。
骆寧留她吃饭,叫厨房做几个她爱吃的菜。
饭毕,她亲自將平阳长公主送回公主府,生怕她路上有个闪失。
折回雍王府时,已经半下午,秋兰说竇大太太求见:“她有些事想同您说,问何时进来方便。”
竇家是骆寧放在暗处的眼睛,除了王爷,知情者不多。
自然不能大摇大摆进来。
“叫她入了夜来。”骆寧说。
秋兰应是。
天黑之后,正院做杂活的下人都遣下去,只余下心腹几人服侍,竇大太太穿了件玄色斗篷,悄悄来了。
“……您叫我留心关於王爷的流言蜚语。这几日,偶然听闻一点事,虽然不太可能伤及王爷与王府,可大事小事,都应该告知您,让您心里有数。”竇大太太说。
骆寧便说:“堤坝溃於蚁穴,任何小事都可能有意义。”
竇大太太深受鼓舞,便把竇家打听到的“小事”,说给骆寧听。
的確是不成气候、痴心妄想的琐事。
竇大太太说完,骆寧还是赏了她,派秋华悄悄送她回去。
夜里,骆寧一个人在灯下做针线,想起竇大太太的话。
又想起这几日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图谋的王珺。
“……王家的人,不至於这么没脑子吧?”骆寧想。
不对。
事情不能这么看。
有些很简单、很无脑的招数,背后藏一个危机,足以要命,且可以让背后主谋轻鬆脱身。
王家要的,是和雍王府鱼死网破吗?当然不是,是要除掉骆寧这个拦路石,扶王珺上位。
王家和王珺都以为,是骆寧故意打压侧妃,不准她服侍王爷,害怕她提前诞下王府长子。
身份、子嗣,都关乎传承。
除掉骆寧之后,如何妥善洗清嫌疑、如何脱身,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故意卖蠢”,也是一种洗清嫌疑的办法。
骆寧一针一线做绣活。
脑子不停,手也不停。
翌日,王珺又来了正院,向骆寧请安。
“昨夜噩梦连连,梦到了京城到处过兵,很嚇人。”王珺同骆寧说。
骆寧蹙眉:“王侧妃,这话不吉利。”
“王妃恕罪!”王珺忐忑站起身,恭敬立在骆寧跟前,“王妃,我想置办一个小佛堂,抄写经文,替王爷与陛下祈福。”
又是一顶大帽子。
骆寧深深看一眼她。
半晌,骆寧才答:“行。想要什么,你写个单子,我叫人去替你找。库房没有的,就外头去替你买。”
王珺再三道谢:“多谢王妃。”
她回去了。
半个时辰后,她送来一张单子,列好了她所需之物。
要了不少的经幡,以及纸张。
骆寧叫管事的去拿给了她。
“……我记得王爷说过,王府外院侦察的人,由宋暮调度。”骆寧对丫鬟秋华说。
秋华:“婢子不知情。王妃要侦察什么?”
“你派个人去趟外院,叫宋暮进来见我。”骆寧说。
秋华去了。
片刻后,一袭青衣的宋暮进来了。他有些瘦,肌肤白净,观之靦腆斯文。
骆寧对他说:“我需要抓一个把柄,你手下的人能否替我办到?”
“王妃请吩咐。”
骆寧就说了自己的要求:“……盯紧建寧侯府,一定要抓到。我要给他们冠上『谋逆』的帽子。”
王珺送机会给骆寧,骆寧绝不能心慈手软。
萧怀灃屡次说骆寧“手腕无力”。
大局面前,骆寧也要证明自己的腕力。
“是,王妃。”宋暮应声道。
骆寧心中有了个清晰脉络,却又不知道王珺到底给她挖了什么样子的深坑。
她需要更多的暗卫。
“把身手好的,这几日都布置到正院附近。”骆寧说,“隱秘为主,不要打草惊蛇。”
正院平时有两名暗卫的,骆寧知道。
宋暮:“再派一个人。王妃,暗卫身手好就行,三个足以应付绝大多数的危机,又隱秘。”
骆寧点点头。
做好了布置,骆寧沉吟片刻,派人去把长缨大將军接过来,让它到正院玩耍。
傍晚时,也不肯放长缨大將军回去。
“问问养狗的副將,能否让长缨大將军在正院住几日?待王爷回府,我同他解释。”骆寧对秋兰说。
秋兰去问了。
副將说,府里一切都由王妃做主。
骆寧点点头,果然把长缨大將军留在了正院。
又过了三日,宫里还是没有消息,萧怀灃等人也没出宫,內廷风雨欲来。
米价由小幅度上升,变成了翻倍,衙门介入了此事,也没有把它压下去。
为此还抓了几名米商。
没有安抚人心,反而越发叫人不安。
雍王府內部,很快也出了事,王珺闹么蛾子了。
**
第二更有,时间不定,不用等。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