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 - 第13章 神医妖道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世如洪炉,一念济长生◎
    常以周来过一趟之后,越殊便日日待在山上。或读书,或习武,或晾制草药,或教导道童……一身功德值却日日都在上涨。
    毫无疑问,这都是大水之下间接因越殊而存活的生命为他带来的“反馈”。
    举手之劳得来的回报丰厚得令他惊讶。以至于他心底深处偶尔会生出这样的念头:倘若力所能及,或许可以再多做些什么?
    很快又是月初,义诊之日到了。
    云隐山脚下早早排起了长队。按照越殊制定的规矩,除非急症垂死患者不可插队。
    天光渐明,群峰之间,朝阳一跃而出。
    山道之上,一道身影踱步而来。
    少年青色的道袍被山风吹得猎猎飞舞,雪白的骏马亲昵地依偎在他身边,漫天霞光为他着冕。
    看见来人,人群骤然轰动。
    “小道长来了,小道长来了!”
    一双双热切的目光随着来人的移动而移动,目光里饱含期冀、尊敬,与喜爱。
    这离不开越殊一年来的努力。
    正因如此,在蓟城这一亩三分地,年龄不再是他的铚锢。他的医术与医德反而成了标杆。
    人来人去,长长的队伍从清晨排到正午,惟一不变的是少年平静的容颜。
    他自始至终并无厌烦,冷静而高效。就连一直在把脉开药的手都稳定得可怕。
    不知何时,远处通往蓟城的官道上多了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日光之下,他们摇摇晃晃地走着,神情麻木,宛如行尸走肉。
    隔着一片空旷的原野,他们看见山脚处涌动的人潮。不断有人从那片人潮中分离,向着脚下的官道而来,看方向是要入城。
    那是看完义诊正要归家的百姓。
    他们与一小股流民撞到了一起。
    “那是在做什么?”流民队伍中,有人抬眼看去,喃喃念着,“山脚下有什么?”
    ……难道遇上了好心人施粥?
    生出此念的人不由咕咚咽了口水。
    “不是,是义诊!”回家路上不小心与流民队伍撞到一起的百姓害怕得缩了缩脖子,目光触及其中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惊慌忐忑又变作同情怜悯,情不自禁抬高嗓门,“那是归一观的小道长在免费义诊哩!”
    “……义诊?”
    听说原来不是施粥,许多人自讨没趣地收回了目光,却也有不少人眼神微微发亮。
    “是真的吗?不收钱?”
    一个背着孩子的汉子急切地开口。
    在他背上,年幼的孩子昏昏沉沉不省人事,令他心急如焚。
    ——所有家当已被大水冲走,全家只逃出父子二人,如今孩子眼看也要没了,竟是给孩子治病的钱都拿不出来。
    突然出现的义诊宛如救命稻草。
    人群里,一双双耳朵纷纷竖起。无一不是拖家带口、身边亲友急需大夫救命的人。
    一路颠沛,病倒的何止一人?
    可一贫如洗的他们又能如何?
    这时,他们听到世上最悦耳的声音:“真的,不收钱!小道长医术高明,每月初一、十五义诊,就是照顾咱穷苦人哩!”
    “……好了,下一位。”
    飞快开完药方,送走一位病人。越殊头也不抬地取过一旁的水囊,汩汩饮了两口。
    这时,耳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阵阵难闻的臭味不断朝鼻间涌来。
    越殊放下水囊,抬眼看去。
    只见队伍后方突然多了一行人,一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那臭味正是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排队的百姓皆掩鼻而避。
    “哪里来的乞丐?”有人嫌弃地开口,“小道长好心义诊,可不能让你们搅和了!”
    “就是!好歹洗干净了再来吧,也不怕熏了小道长!赶紧走,赶紧走!”
    “我们不是乞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意见极大。微弱的辩解声迅速群众的讨伐声所淹没。几个身板结实的青壮,已经毫不客气地开始赶人。
    有序的队伍顿时变得闹哄哄的。
    越殊的目光准确无误地越过围观百姓,落在被声讨的人群中。
    他看见一张张压抑着悲伤、愤怒,与绝望的脸,带着不知何去何从的茫然。
    有胆怯者忍不住开始后退。
    也有情绪被压到极致的人眼中迸发出熊熊烈火,将拳头高举——
    “住手!”
    眼看场面一触即发,越殊立时朝边上跟来维护秩序的护卫使了个眼色,身形最是魁梧、嗓门最是洪亮的姜成当即起身,顿时似有一声狮吼震慑全场。
    所有人情不自禁安静下来。
    人群中捏起拳头就要动手的大汉也是一惊,闻声望去,就见那一袭道袍、俊得宛如观音座下仙童的小道长突然徐徐起身。
    “各位父老乡亲,听我一言。”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不疾不徐,语调也是平平淡淡的,恰似山间潺潺而过的清泉,沁人的凉意不知不觉浇灭了众人的心火。
    说话间,越殊的目光从每个人身上掠过,最后定定落在流民中为首的大汉身上。
    “诸位请上前来。”少年道人开口发出邀请,声线清澈,“有急症者可先就诊。”
    义诊设立一年以来,规矩已经深入人心,不守规矩之人已在铁拳下尝够教训,故而排在前列的百姓只嘟囔了几句“小道长心善”,便捏着鼻子让开路来。越殊在众人心中的威望让他们愿意暂时容忍这些“乞丐”。
    饶是如此,众人目光依旧不善。
    ……倒不是瞧不起乞丐。都是没钱看病的穷人,大家伙好歹知道来见小道长前先自个儿拾掇干净,一身脏臭的像什么样子?但凡先找条河洗洗,别污了小道长的眼呢!
    与此同时,仿佛听到了众人的心声一般,越殊适时开口:“他们不是乞丐……”
    “……只是一群无家可归的百姓。”
    “他们从前也与诸位父老乡亲一般,只是被迫背井离乡。”
    犹记得不久之前,就在他救起吉祥、如意的地方,也曾见过倒毙在路边、与这些人一般狼狈的死者。他们有着相似的特征。
    从染着泥点的头发丝到赤裸的双脚,这些人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节都在表明,他们或许就是大水中的幸存者。
    越殊言罢,方才满面嫌恶的人已是呆若木鸡。
    而被提及的主人公闻得“无家可归”四个字,不少人再也忍不住红了眼睛。
    更多的人却是来不及伤感。
    眼前突然畅通无阻,一身脏污的大汉惊诧过后,连忙抱着孩子大步冲至越殊面前。
    “大夫——小道长!”
    学着旁人叫了一声,他抱着孩子的双臂都在颤抖:“我家娃娃都昏了一天了,您快给他瞧瞧。求小道长大发慈悲,一定救活我家娃娃!”
    “求小道长救救我阿母……”
    “小道长,我阿父……”
    随他一道冲上来的其他人有样学样地叫了起来,或是直接跪在地上“砰砰”磕头。
    一时间,哀求生与悲泣声混作一团。
    “别急,一个一个来。”
    越殊丝毫不受影响,手指搭上孩子的腕脉,旁若无人地观察起他的症状来。
    而一干护卫与每月必至的“资深患者”赶紧上前维持秩序,孩子的父亲——流民中为首的大汉亦加入其中,不多时,便将喧嚣的声音都镇压了下去,周围重归宁静。
    “孩子没事,这药你拿下去……”熟练地抓好药递出去,本要嘱咐煎服事项的越殊到嘴边的话一转,手里的药包也换了个方向,越过从始至终都站在他身边一动不动、化身保镖的周猎虎,递给一名三十出头的老卒,“刘哥,麻烦你帮忙煎了。”
    既然是义诊,考虑到有些百姓不仅看不起病,药都吃不起,赊欠之事并非孤例。而常见病的一应药材与药炉此处都是齐全。
    即将到手的药包突然飞了,大汉急了,差点以为这位小道长不知怎的突然反悔。
    转眼看到旁边的护卫接过药包,又听完越殊后半截话,他一张黝黑的脸顿时涨得通红,心中千般万般感激,言语无法尽述。
    惟有跪下磕了个响头:“多谢小道长,多谢小道长救命之恩!以后我向豹这条命就卖给小道长了,上刀山下火海都使得!”
    这般行事的,又岂止他一人?
    与他一道来的流民几乎都是如此。
    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相依为命的亲人岌岌可危,他们几乎要被一重又一重绝望所摧毁。
    直到这位小道长出手。
    ——被拯救的何止是亲友的性命,还有每个人的心灵!
    直到再次听到孩子有力的哭声,看见父母妻儿睁开双眼,他们仿佛重新活了过来,从行尸走肉的游魂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
    劫后余生的他们相拥而泣。
    周围的百姓受到感染,都跟着红了眼睛:“唉,都是苦命人啊,不容易哟……”
    一双平静的眼睛望着这一幕。
    不知这其中,有多少人是因他而得生?他所收获的功德值,有多少是来自这些人?
    无论如何……
    既因他而活,便好好活下去吧。
    越殊轻轻一笑。
    他的笑容被倒映在一双双闪着泪光的眼睛里。这一刻,众人将这笑容刻在了心底。
    向豹一行人只是第一波。
    随着部分流民平安无恙归去,将义诊的消息和小道长的名头传到更多将信将疑的流民耳中,便有了第二波、第三波……
    越殊来者不拒,按病情轻重缓急一一救治。直到夕阳不知何时落山,夜色降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