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你的江山社稷儿臣接管了! - 第54章 试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於李璽这个太子,李霸有说不出的感觉。
    因为皇后和镇国公势力,李璽八岁时被册封为太子,除了监国,该有的权力基本都有,有自己私兵等,可说权力在丞相之上。
    从武学上来说,已达五品已属很好。
    隨后太子表现也不错,对他这个父皇唯命是从。
    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九皇子这几日表现,犹如一匹黑马,又若一颗明星耀眼夺目,这让李霸又惊喜又忐忑。
    惊喜,九皇子如此霸气,与废物九皇子简直判若两人,在这点上他与赵海观念一致,九皇子绝非藏拙那么简单,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
    可,皇城司叶擎向他密报,这些年九皇子根本没有与所谓高人有接触,就是废物加败家,被太子等皇兄欺负,甚至被范荐等大臣子女欺负,都是家常便饭。
    如果九皇子早就有如今这般厉害,又如何受人欺负?
    所以,此刻,
    李霸没有给太子布置任务,而是盯著太子眼睛问,“李璽,你作为太子,就不觉得九皇子倒反天罡,太过异常?”。
    李霸相信,以太子的精明,早就安排人手对李坤进行过调查,他希望能听到不一样的发现。
    “稟父皇,此事儿臣也觉颇为奇巧,也进行过调查,並询问过皇城司的叶擎,都没发现擷芳院有异常,李坤身边丫鬟和嚒嚒管家佣人侍卫等,皆为普通人,整个擷芳院连个二品身手都没有,不过……”。
    李霸以为太子有发现,连忙追问,“不过什么?”。
    “父皇,据儿臣了解,萧淑妃三天两头去擷芳院,有时候还住在擷芳院,怒儿臣斗胆猜测,李坤能有今日之表现,是否萧淑妃在背后传授,儿臣也不隱瞒,从母后和外国公嘴里,知晓萧淑妃乃为前朝公主”。
    李霸没有回应。
    李璽作为太子,知道萧淑妃前朝公主身份並不意外,而他思考的是,太子的话,是否有道理。
    李坤与从前相比乃云泥之別,是否跟萧淑妃公主身份有关,又或者,萧淑妃本人就是高手,一直在背后传授给儿子,而那个烧火棍一样兵器,也出自萧淑妃之手?
    “不可能”。
    他很快就否定了太子的推测。
    天下父母心。
    如果萧淑妃真有如此利器,也不会让儿子受尽別人欺负和冷嘲热讽。
    而且,那天去养心殿,与萧淑妃短暂接触,以他一个帝王敏锐与观察力,早就得出结论,萧淑妃对儿子李坤的倒反天罡和异常表现毫不知情。
    见太子没什么新发现,李霸说,“李璽,你既为太子,就应该表现出更优秀,展现你的才能”。
    语气一转又道,“你也看见了,九皇子在武斗场上,连胜三局,彻底摘掉了废物九皇子帽子,现在,大街小巷都在传颂九皇子的英雄事跡,甚至,有老臣建议,应废掉你这个太子,重立九皇子为太子……”。
    听得李璽后背发凉,冷汗直冒。
    他本想建言父皇,隨意废太子,那是在动大乾根基和国命,可,觉得这样的话,应该由岳父丞相大人说。
    李璽不知情的是,根本没有老臣有此提议,是李霸自己提出,他要看看作为太子的李璽,是如何反应?
    自古皇家多无情。
    皇子多数都在上演夺嫡大战,通过夺嫡,最后看出谁最適合最有能力接管江山和皇权。
    而李璽直接册封为太子,少了夺嫡这一环节。
    李霸意识里没想过要废太子,但潜意识里已经產生,否则,也不会借老臣之口,说出换太子之说。
    李璽重新酝酿和组织了思路与语言,然后望著李霸开口道,“父皇,你能留儿臣,单独告之这些,说明父皇信任儿臣。其实,明眼人早就看出,九皇子他本身根本没什么实力,他依仗的是那件兵器,如若没了那兵器,他什么也不是,別说打败拓跋雷和漠北三剑客之一的慕容燕北,就是儿臣想捏死他,如同捏死一只蚂蚁”。
    李璽在李霸面前,毫不隱瞒对李坤的恨意。
    李霸盯著太子意味深长地问,“太子可有对付那兵器法子?”。
    一听要对付李坤,李璽喜出望外。
    立马问李霸,“父皇,您是要儿臣对付李坤吗?”。
    “不是对付,父皇总不能受制住那兵器吧,那物確实恐怖如斯”。
    李霸半真半假地说。
    “父皇,我和丞相商量过此事,要对付李坤並不难,他总不能睡觉洗澡都把那东西握在手中吧?”。
    “太子的意思是偷?”。
    又肯定道,“偷也是一种办法”。
    他心里想说,如果能偷来,最好给朕送来,但这样的话终究无法开口。
    在大乾,偷窃財物可是重罪,皇帝老子怎么能鼓励太子去偷,暗示即可。
    得到父皇默许,太子心怒放。
    “父皇,儿臣定不辱使命!”。
    李璽满心以为父皇留他下来,是为了共同对付九皇子。
    哪知,李霸却说,“李璽,朕可没让你去偷,朕留下你是想著另一件重要事情”。
    李璽虽然失望,但他岂能不懂父皇意思,作为帝王自然不好明面上让儿子去偷。
    而默许和暗示足也!
    “请父皇明示!”。
    李璽望著李霸,毕恭毕敬。
    “太子,武斗场上,九皇子连胜三局,给大乾长脸,中秋在即,你作为太子,在文斗上可要下点功夫,朕已想过,文斗场上,谁请来的人算谁的功劳,太傅李大白一直潜心研究,好些年没出山了,五年前与北莽文斗,还是苏西坡贏了两场,朕的意思,你应该明白”。
    李璽岂能不明白,父皇这是要求自己请出自己老师李大白,那可是学富五车大乾公认的大儒,名声更在苏西坡之上。
    按照以往惯例,文斗场上,少不了诗词歌赋环节,有大傅李大白出场,稳操胜券。
    “儿臣谢过父皇提点,儿臣定请李大傅出山”。
    “太子,如果你请不动,就让你外国公上门,务必请他出山”。
    李霸知道这些臭文人脾气,仗著满腹经纶和才华,有时候不把他李霸放在眼里。
    有一次,李大白喝多了酒,竟然当眾骂他是没文化的暴君,是野蛮人,气得他差点把他拉出去砍了。
    后来觉得砍了当代大儒,会让天下文人寒心,也就算了。
    再者,治理朝政,也离不开文化人与吹鼓手!
    五年前与北莽文斗前,他派人带上薄礼上门想请李大白出山,李大白称病拒绝。
    “父皇,儿臣定把李太傅请到中秋文斗场上!”。
    李璽感激涕零。
    眼眶都有些潮湿。
    父皇对他还是很信任的。
    请出李大白,贏了文斗,功劳算在太子头上。
    “好吧,朕泛了,回长乐宫休息”。
    李霸起身出了御膳房,赵海紧隨其后。
    走到门外,又回头对李璽说,“太子,带句话给你母后,让她今晚到长乐宫陪朕”。
    皇后给他的手感很好,也很配合,叫得很欢!
    “儿臣遵命!”。
    李璽乐得屁巔屁巔。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