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彊养海鱼 - 第141章 好条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1章 好条件
    按著约定的日子,顾山准备开车带著舅舅往八方村去。
    车子刚开出了院子门,顾山发现叶尔江大叔手中拿著一个绳韁,便停了下来,好奇的问道:“叶大叔,你拿这东西是做什么?”
    这韁一般都是练马用的,练的还都是那种生马,也就是没经过怎么调训的马,现在家里哪还有什么没经过调训的马,现在家里除了顾山的两匹,就剩下小金还有叶尔江自己的座骑了。
    至於以前那些个马,自然是运回去了,事情都办完了,顾山总不能还閒著蛋疼帮人家养马吧。
    虽然那位十分想让顾山再养一段时间,因为他发现马放在顾山这里和放在他自己的马里一般二无,都照应的挺好的,放这边对於他来说自然是省钱了。
    当然,老顾也不傻,视察的事情一完立马就让这位把马给运回去了。
    现在马既里倒是安生唉,算了吧,送回去的这些马没有一匹是不安生的,马既里两大不安定根源一个没少,哪里来的安生哟。
    叶尔江把手中的韁绳抬了抬:“我去把那几匹大骆驼给训了,反正也没有人来领,大约就是个没主的,以后说不准还能派上什么用场,我想著还是给训出来吧”。
    顾山还真没有想到这一茬,因为在顾山的眼中那几匹骆驼就是吃白饭的,就是拖家带口过来占我老顾便宜的傢伙,如果不是没有大炉子,顾山早就让蔡大厨给自己整一场驼宴了。
    於是原本想说没事训它们干什么,话到了嘴边又给咽下去了,改成了別的:“我带著我舅去八方村那边看看,中午不一定回来吃饭了,你们自己安排就行了”
    “知道了”。
    顾山这话已经说过了,叶尔江自然是知道的,点了点头道了一声那我走了,
    便扭头回了院子。
    顾山这边已经习惯了叶尔江的作派,所以一言不发的开著车子带著舅舅去往八方村的方向驶去。
    下了省道,路就有点不好走了,不像是四方村那边还有个水泥路,这道就是垫了一些石子什么的用压路机简单的压了压。
    下了省道这路才算是正式开始,因为八方村离著省道还有差不多二十里地呢。
    “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八方村是建好的村子了”
    顾山已经看到了村子,衝著坐在旁边的舅舅开玩笑说道。
    李超群说道:“挺好的,你们这一代人是没过过苦日子,我小的时候就像是这样的路也是不敢想的,那时候要是下雨天出村子,出来的时候脚上的泥比鞋子还重呢,走路都得踩著道两边的树走!”
    看到外甥迷惑,李超群说道:“你看,你不知道了吧,路都是泥泞的,只有道旁边的树,树根子是结实的,那上面的土不松垮,所以每到了下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人走的路就是贴著树这么一路下来。
    比那样的条件,现在这路你再看看是不是顺眼了很多?”
    顾山听后乐道:“您还搁这里忆苦思甜来了?”
    李超群说道:“也不是这么说,这旁边地不错”。
    从打下了省道,李超群就开始注意起了路两旁的地当然,这些地不如李超群老家的地好,原因很简单,这里可不是江南,所调的塞上江南,没有江南塞上,你就知道差在哪儿了。
    但李超群就很满意了,他这人特別现实,知道如果这里的地真的如同他老家那样,这地也轮不到他来种!
    只要这地不贫的不长庄稼,在李超群的眼中就是好地,只要辛苦能种出庄稼来,这地也同样的好地。
    现在李超群眼中一不好的地,估计就是自家外甥那一滩子盐硷地了,只是地不好,外甥地的几块湖却是顶好的,聚宝贫似的能养出鱼来。
    车子越走越近,很快顾山就在村子口看到了一辆车,这车子显然不是村民的车,因为车子是陆巡,老陆巡也是陆巡,
    以前那个年代的边疆人都挺喜欢陆巡的,大的小的都喜欢,主要是皮实耐操持,一辆能用好多年,而且以前这边也没什么报废不报废的,只要你不开心县城,就没什么人管,通常开进县城也没多大事,所以很多內地的二手陆巡就被卖到了这边,很多农牧民们喜欢用,现在这些车子大多数还在发挥余热。
    当然,顾山没办法確定眼前这一辆是不是二手的,这也不是他关心的事。
    他现在就知道十有八九是兵团派的接待的人来了。
    果然,顾山的车子出现在了村口,最靠近路的一户人家院子里便后出来个约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身量不高就在一米七不到,胖胖的著个大肚子,胖的都快看不见脖子了,但是模样看起来很憨厚,给人一种很老实的感觉。
    “李大哥”
    这位看到顾山的车子停下来,分辨了一下谁是今天的正主,立刻衝著李超群伸出了手,同时说道:“李大哥,咱们算起来还是战友呢,我以前在六五三团,
    胡团长手下的兵———”。
    “那还真是战友!”
    李超群一听,顿时更觉得亲近了几分。
    人间三大铁嘛,同窗同同扛枪,这地方遇到战友,李超群如何能不开心。
    “这就是顾总了吧,久闻大名”。
    “过奖过奖!”顾山笑道。
    顾山觉得这傢伙久闻自己大名,估计十有八九是被骗的大名,也难怪一下子被人骗了这么多钱,想不出名也难。
    要甩掉这样的名声,顾山觉得还得用几年,到了以后那就不是自己傻了,而是自己会成为一些人嘴里的奇蹟。
    总之,人生这点事,不是笑笑人就是被人笑一笑,心放宽想开也就没啥了。
    “走,带著你们先看看院子里的”。
    说著带著顾山和李超群就往村里走:“咱们也別开车,走著先感受一下。这村子可是咱们兵团掏的钱,里面该有的设备都给留出来了·.”
    村子里的道明显就要好上不少,道是水泥铺的,一块块的很有点顾山小时候的记忆,那时候县里边缘的地方道都是水泥的,並不是后面柏油马路,都是隔上这么好几米就有一道缝,像是一块块超大水泥专铺在一起似的。
    村子里的房子的確不错,不是指的设计啊,而是指的实用性。
    这里的房子你要是弄的哩胡哨的,怎么说呢,只要你喜欢打扫那你就不停的扫吧,时不时来一阵风,你家院子里就落一层沙子,屋子再建的绿绿的,
    那你可有的忙了。
    这里的民居都很简单,就是一个院子,差不多七八分地的院子,在沿海那边人看来院子真不错,但在这边就是基操,一般人家只要不住小区的,这样大的院子比比皆是。
    院子带个厨房,位於院子东面,正屋自然是面南背北的,这没什么好说的,
    阳光向著哪里哪里就是正屋。
    西边带著一个工具房,也可以住人,只不过房子比起正房来说要小。
    和周玉顺家的差不多,只不过比周玉顺那房子看起来要更结实一些,这房子支撑用的是水泥柱子,猛的一看,像是没有盖完的二层小楼房。
    但顾山知道这是盖完了,二层的顶是给大家晾晒用的,这边也没有什么说防水不防水的,就这边的隱雨量,就算是你家屋子漏点小缝什么的,雨水渗进来也没什么事。
    这边可不是江南,江南要是屋顶要是有道缝那完蛋了,什么墙上长霉家人健康之类没保证之类一套套的,这里可没这事。
    首先是这里下雨少,其次是这里的空气干糙。
    哪一点可以看出来呢,顾山以前给老娘寄过几个饢,各种口味的都有,以为能吃一段时间呢,谁知道放了不到一周,长毛了。
    江南那地界潮湿,就不是饢到了那边几日后也得长毛,这是地域环境差別。
    这里的屋子嘛就一个特点,那就是大。
    屋子里的房间每一间就没有小过三十个平方的,在江南尤其是县城以上的地方你敢想这事?
    所以,李超群一进来就爱上了这屋子,眼晴都快有点挪不开了,现在他一家几口人住的是什么地方。
    和这里一比,那地方简直就像是耗子窝,太逼了。
    “只需要添点家具,等著开春了再安套取暖的炉子,这房子就可以住人了”
    兵团的接待向著李超群这位老战友说道。
    李超群真是喜欢的不得了。
    “咱们去看看地?”
    “地那就更近了,你是来的早,要是晚一些可轮不到这么近的地,走,就在东面”。
    带著李超群和顾山甥舅两人,这位都不带犹豫的,直接出了院子往村子东面走,出了村子之后,对往前走了走,大约五分钟不到,便来到了一个地块前。
    这里的地块很清晰,一道道排水沟把地分开了,所有的地几乎都是四四方方的,这在江南那一块哪里敢想。
    “去年的时候已经有人种第一茬庄稼了,收穫挺不错的。你要是来了,就算是开始的时候不会,我们这边还提供技术指导,还有农机租赁什么的,甚至可以帮著贷款或者是申请买农机的补助什么的”
    好嘛!
    听这位现在这么一说,顾山都有点心动了,更何况李超群。
    现在就差给儿子李震安排一门媳妇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