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洪灾,打捞绝美村花 - 第266章 这么难,你咋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有人都愣住了。
    赵亚平迟疑道:“兴平,你会?“
    陈兴平摇了摇头,“不会,但是我看著不是很难。”
    陈兴平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於是他拿起图纸,指著其中一个部件:“这是液压传动装置,通过油压控制机械臂运动,对吗?”
    伊万诺夫瞪大眼睛:“你...你怎么知道?”
    陈兴平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分析:“这个部位的密封圈需要特殊材料,普通橡胶承受不了高压...还有这里,齿轮组需要预先润滑...”
    苏联专家的表情从惊讶变成惊喜:“完全正確!陈,你简直是个天才!”
    赵亚平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抓住陈兴平的手腕:“兴平!要不你跟著伊万诺夫学吧,要是能帮厂里渡过这个难关,你可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我可以试试。”陈兴平沉稳地说,“但需要伊万诺夫同志详细指导。”
    陈兴平是真的不会。
    机械厂的设备都挺复杂的。
    他要认真学,才能学会。
    要不是他上一世学过一些机械方面的知识,恐怕也学不会怎么安装。
    但是在伊万诺夫的指导下,他学得还挺快的。
    接下来的三天,病房变成了临时教室。
    第四天清晨,机械厂的卡车运来了几个关键部件。
    工人们在病房外的空地上搭起简易工棚,陈兴平按照伊万诺夫的指导开始实操。
    “不对,这个轴承应该先加热再安装...…”伊万诺夫坐在轮椅上指挥,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陈兴平连忙放下工具:“要不你休息会吧。”
    “不,时间紧迫。”伊万诺夫擦掉嘴角的血丝,“陈,你已经掌握了八成要领。剩下的...咳咳...只能靠你自己摸索了。”
    赵亚平匆匆赶来,脸色比前几天更加憔悴:“兴平,刚接到电话,客户下周就要来验收...…”
    陈兴平看著未完成的部件,又看看病容满面的伊万诺夫,深吸一口气:“赵厂长,给我五天时间。但需要全厂技术工都听我指挥。”
    赵亚平激动得声音发颤:“好!全厂上下都听你调遣!”
    现在再请一个专家根本不可能,赵亚平也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陈兴平身上!
    第五天清晨,机械厂车间里瀰漫著机油和金属的气息。
    陈兴平站在那台庞大的苏联设备前,身后是二十多名神情忐忑的技术工人。
    阳光从高窗斜射进来,在冰冷的钢铁表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各位师傅,”陈兴平拍了拍身旁的图纸架,“咱们分三步走。何师傅带一组负责底座安装,李师傅带二组处理传动系统,我带三组攻坚液压装置。”
    老技工何秋叼著菸斗,眯眼打量那些泛著冷光的进口零件:“兴平,这洋玩意儿跟咱平时修的机器可不一样...…”
    “何叔放心。”陈兴平拿起一个標著俄文的液压阀,“您看这上面的刻度,跟咱厂里游標卡尺一个原理。”说著,他熟练地转动调节螺栓,金属部件发出精准的咔嗒声。
    工人们惊讶地交换眼神。小李忍不住问:“兴平哥,你咋懂这些?”
    陈兴平笑了笑:“伊万诺夫同志教得。”
    安装工作正式开始。车间里很快响起叮叮噹噹的敲击声和电动工具的嗡鸣。
    陈兴平穿梭在各组之间,时而俯身调整齿轮间隙,时而指导工人辨认俄文標识。
    “这个密封圈必须用氟橡胶的!”他突然拦住正要安装普通垫圈的小李,“普通橡胶承受不了20兆帕的压力,会爆裂。”
    小李嚇得一哆嗦:“可、可仓库说这是最后一批...”
    “我去找赵厂长。”陈兴平抹了把汗,正要转身,却见何秋神秘兮兮地从工具箱底层掏出个油纸包:“小子,看看这个。”
    展开油纸,里面赫然是几个闪著特殊光泽的密封圈。
    何秋压低声音:“五年前修那台美国工具机时私藏的,一直没捨得用。”
    陈兴平眼睛一亮:“何叔,这可是宝贝!”他仔细检查后郑重地交给小李:“用这个,记得涂三层密封膏。”
    原本都安装得挺顺利的。
    但是在安装的液压泵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压力表指针剧烈抖动。
    “快关电源!”陈兴平一个箭步衝上前。隨著电机停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轴承装反了。”陈兴平拆开外壳,指著內部磨损的痕跡,“你们看,这个斜角应该朝外。”
    何秋凑近观察,突然拍了下脑门:“哎呀!俄文图纸这符號跟咱国標是反著的!”
    工人们顿时骚动起来。
    陈兴平爬上工作檯,声音盖过了嘈杂:“大家听我说!从现在起,所有俄文標识都按图纸背面我翻译的中文对照表来!”
    大傢伙在陈兴平的指挥下接著干活。
    “压力测试准备!”
    隨著高压油泵启动,液压管路像血管般鼓胀起来。
    突然,角落里传来“砰“的一声爆响!
    “漏油了!”小李惊叫著跳开。
    淡黄色的液压油如喷泉般从接口处喷射而出。
    陈兴平一个翻滚躲开油柱,顺手抄起旁边的钢板挡住电气柜:“快关总阀!別溅到电路上!”
    等油止住,眾人看著满地狼藉,士气跌到谷底。
    老何蹲在油泊里,声音发颤:“完了...这进口油可贵得很...”
    “还没完。小李,去仓库拿备用油管。何叔,咱们把爆掉的接口重新车一遍。”
    “可精度要求...”
    “我能做到。”
    陈兴平接著干活。
    凌晨四点,最后一根油管安装完毕。
    陈兴平的手指被金属毛刺划得鲜血淋漓,却仍稳稳地拧紧最后一个螺栓。
    “再试一次。”他按下启动按钮。
    这次,设备如沉睡的巨兽般平稳甦醒。
    压力表指针稳稳停在绿色区域,齿轮组发出和谐的嗡鸣。
    工人们疲惫的脸上终於露出笑容。
    第六天中午,伊万诺夫坐著轮椅被推进车间。
    他苍白的脸上写满不可置信:“陈...这不可能...”
    赵亚平紧张地搓著手:“伊万诺夫同志,您检查检查?“
    苏联专家仔细查验每个关键部位,甚至拿出千分尺测量齿轮间隙。
    最后,他抬起头,蓝眼睛里闪著泪光:“比我在苏联装的还要精准!陈,你是个魔术师!”
    车间里爆发出欢呼。
    赵亚平激动地拍著陈兴平的背:“好小子!兴平,你来我们机械厂上班吧,你当技术科长,有啥要求,你儘管提!”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