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1986 - 第227章 227. 开机,潜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7章 227. 开机,潜流
    1989年的京城,和后世的京城比起来,像是来自两个维度。
    此时的京城,到处充满斑驳的歷史气息。
    人文气息与隨处可见的自行车大军,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又相映成趣。
    如同初升的朝阳,在厚重中透著无限生机。
    剧组里第一次见到京城的香江人,都十分的好奇,这是与香江完全不同的景色。
    而让眾人最有感触的一点,就是京城的广大。
    这是狭小的香江无法比擬的。
    一时间,某些人心中的优越感顿时淡了不少。
    由於时机不对,林嘉不敢放任大家自由活动,到了住处安置下来后,林嘉就给剧组眾人下达了指令:若没有他的允许,不得隨意外出。
    这个指令稍显强势,不过林嘉这次带领的都是他自己的老班底,所以並没有什么人反对。
    《霸王別姬》的拍摄时间不会短,林嘉给剧组选择的住处,是一间戏剧学校。
    安置好队伍后,他就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林嘉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国拍《霸王別姬》,时机確实巧妙,可以说是选对了时间。
    因为林嘉在完善剧组的时候,国內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方便与配合。
    为了保证电影质量,林嘉通过杨洁,邀请京剧大师梅保玖前来剧组做顾问。
    《霸王別姬》本就是梅保玖大师的拿手剧目,请他到剧组做顾问,正是专业对口。
    邀请发出后,梅保玖没有推脱,很乾脆的加入了剧组。
    不单如此,林嘉还请对方教导张国嶸关於京剧方面的一些技巧。
    梅保玖没有拘於门户之见,也很大方的指点了张国嶸。
    张国嶸本身学习过粤曲,加上他又是专业歌手,於是在很短时间內就掌握了不少技巧。
    他的进步,让梅保玖讚嘆不已。
    只可惜,京剧是需要长期训练的行当,京剧行业的演员,大多数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
    张国嶸这个年纪,他只能学到一些浅显的表层功夫,没办法深入掌握。
    即使如此,也足够他拿来应付《霸王別姬》的拍摄,
    另一位男主角尊龙,反而是不需要经歷这个学习过程。
    因为尊龙从小就是戏班出身,学过很多的专业戏剧知识,他只需针对性的训练一下电影剧情所需的技能则可。
    现场看过梅保玖的示范表演后,林嘉竣大为震撼。
    於是他灵机一动,萌生出一个想法。
    林嘉暗暗决定,等拍完《霸王別姬》这部电影后,他要弄一个拍摄小组。
    到时,林嘉要派这个小组去全国各地,把那些戏曲大家的表演给拍下来。
    趁著这批戏曲大家还年轻,正好把他们巔峰状態的表演场景,都通过摄像机记录保存下来。
    等以后到了网络时代,这一批录像,肯定会成为非常难得的传统文化素材。
    到了泛文娱时代,这种丰富的素材储备,也很可能成为凤凰传媒的竞爭力之一。
    林嘉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一点点人力和胶片成本罢了。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极妙。
    甚至生出一种老鼠掉进米缸的感觉,此时国內真是宝藏遍地。
    剧组除了邀请京剧大师梅保玖,林嘉还请来了赵季平为《霸王別姬》配乐。
    前两年,赵季平曾为张一谋的电影《红高梁》配乐,展现出极高的水平,並拿下了第8届金鸡奖的最佳音乐奖。
    林嘉还知道,赵季平的成绩不止於此,日后他在配乐领域取得的成就会更多。
    原本歷史时间线上,原版的《霸王別姬》就是他做的配乐,另外,赵季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就是那首膾炙人口的《好汉歌》。
    可以说,这又是一个配乐领域大师级的人物,
    邀请赵季平来给《霸王別姬》配乐,对这部电影无疑是如虎添翼。
    演员方面,除了主演的张国嶸、尊龙和林清霞三人,其余的角色,林嘉全都在国內挑选。
    他走的是杨洁的路子,自然免不了用到当初《西游记》剧组的一些人员。
    当然,林嘉竣还留了几个角色,选用京城本地的演员,
    毕竟现在他所处的是未来京圈的地盘,林嘉也希望留下一点香火情。
    得到国內方面的大力配合后,剧组以极快的速度完善著。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让林嘉哭笑不得的事情。
    在剧组正式开机之前的某一天,姜闻这个傢伙,突然跑过来《霸王別姬》剧组,开口向林嘉峻要角色。
    林嘉本来挺喜欢姜闻的,也觉得让他在剧中占个角色不成问题。
    但是在姜闻开口后,林嘉竣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因为姜闻当时在林嘉面前说了以下这句话:
    “林导演,我觉得我可以演程蝶衣,程蝶衣这个角色我一定能发挥好。”
    此时的姜闻,虽然还未成长为日后的导霸,但却已有了一丝戏霸的风采。
    他信心满满的向林嘉竣毛遂自荐,要出演程蝶衣。
    姜闻这个请求,真把林嘉竣给整憎圈了。
    就他那副粗獷的样子,到底那来的自信去演程蝶衣?
    这是演技的事情吗?
    林嘉於是乾脆利索的拒绝了他。
    最后,姜闻角色没要成,倒是和林嘉结下了交情。
    林嘉向他承诺,以后要是姜闻自己做导演拍戏,凤凰传媒会给他投资。
    姜闻大喜,於是很快和林嘉竣称兄道弟起来。
    林嘉也不介意,姜闻这个人是值得交的,他性格爽快不拘小节,还很有骨气。
    前世国內的那些导演,林嘉最喜欢的就是姜闻了。
    坦白讲,哪怕姜闻不找上门,林嘉也打算在京城拍戏这段时间,去想办法结识一下姜闻。
    没想到姜闻自己会送上门来,算是意外之得。
    当然,林嘉竣没有把姜闻留在剧组。
    他十分清楚,和姜闻称兄道弟交朋友没问题,但绝不能让对方插手自己的剧组。
    这一点,没得商量。
    六月下旬,各方面已经准备妥当的剧组,热热闹闹的举办了一个开机仪式,
    《霸王別姬》,正式进入拍摄流程。
    到了这个时候,香江那边的媒体报纸,才得知林嘉的具体行踪。
    港岛,倪家。
    早上八点,难得早起的倪振从大门外拿了报纸,瞄到报纸头版的新闻后,他神色不由一证。
    隨后,倪振快速瀏览了一遍新闻的具体內容,就转身进屋把报纸拿到倪框跟前。
    “爸,你猜林嘉现在人在哪里?”
    倪框正拿著眼镜在擦拭,他隨口问道:“怎么?那小子又搞出什么样?”
    “爸,林嘉在这个时候,居然跑回大陆拍戏去了。”
    “喷喷!”倪振口中发出『喷喷”的声音,“这傢伙,胆子还真不小。”
    倪框接过报纸,仔细看了一遍上面关於林嘉的新闻,冷笑道:“哼,我早知道这小子和我们不是一路人,別看他现在有钱,早晚他会栽个大跟头。”
    “嗯嗯!”倪振头点过不停,“这一下,很多人都能够看清这个姓林的真面目了!”
    最近这段时间,因为北边的事情,倪框在文化界和新闻界又活跃起来。
    六月上旬后,他以锋锐的观点,大胆迎合国际舆论,迅速成为引导香江民眾舆情的一员。
    因为有著一批同样阶层的文人站在倪框身后,使得他最近在香江的声望涨了不少。
    再加上,国际舆论环境也是偏向这类香江文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倪框再次高调起来。
    相反,《凤凰日报》最近颇为低调,新闻版面都只发一些普通民生消息。
    这让倪框感觉很是扬眉吐气了一番。
    趁著倪框心情高兴,倪振忽道:“爸,我最近想办一本杂誌?”
    “办什么杂誌?”
    倪振道:“我要创立一本適合学生群体的杂誌,主打青春路线,准备去和林嘉的《尚品》杂誌打擂台,我和朋友研究过,这个市场大有可为。”
    倪框最近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想了下,道:“那你就弄吧,要办杂誌就办好一些,到时我介绍几个文化界的朋友去给你帮忙。”
    “好,有了爸你的支持,我更加有信心了。”倪振精神大振。
    倪框又道:“经过这几年,我算是看明白了,我们文人,手头上最好能有自己的发声渠道,儿子你放心去做,我全力支持你。”
    倪框给自己儿子再添了一把劲。
    不过,虽然他嘴上这样说,但是倪框心里很清楚,自己支持儿子去做这件事,更多是出於对林嘉峻的不爽。
    身为香江四大才子之一,倪框在香江成名之后,遇到林嘉竣之前,还从未吃过什么亏。
    是林嘉让他尝到了吃亏的滋味。
    而且,倪框相交多年的朋友黄沾,因为和林嘉走得近,现在和他这边的交情都淡了。
    这一口气,倪框实在难以下咽。
    倪振並不清楚自己父亲的真正心思,吃过早饭后,他就风风火火出了门,去找朋友商量事业大计去了。
    他要办的杂誌,名称都已经想好,新杂誌將会取一个很洋气的名字:《yse!》
    在倪振心里,《yse!》这个名字可比林嘉的《尚品》时髦多了。
    说不定,这会成为他未来新杂誌的一个优势。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