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从80末开始 - 第250章 惊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0章 惊喜
    4月20日,启德机场。
    “陈製片,辛苦辛苦!”
    赵坤不顾周遭眾人的目光,迎上来就给了陈虹一个大大的拥抱。
    “好了,好了。”
    陈虹略显羞涩,但笑容中却透著甜蜜。
    鬆开后,继而转向一旁看好戏的盖丽,彬彬有礼伸手道:“盖小姐,这次又要麻烦你了。”
    盖丽嘴角弯弯,跟他握手道:“哪有,应该是坤导您赏我饭吃才是。”
    说著,手指尖在他的掌心挠了两下。
    咳咳,尽在不言中。
    “刘哥,辛苦!”
    “小陈,加油!”
    “红梅,你家老赵盼星星盼月亮,终於把你给盼来了!”
    这次不光是陈虹和盖丽两个人,还有大队人马,灯光老刘、摄影助理小陈、製片助理刘红梅等等,都是曾经的老班底,还带来了两大箱子的胶片。
    一方面是大陆的工作人员人工低,性价高;另一方面赵坤也想通过他们在香港的歷练,培养自己在內地的班底。
    拖在队伍最后的是一个瘦的跟竹竿似的大高个。
    “老虎,这次出来会不会耽误你的毕业啊!”
    作为北电导演系87级的一员,管琥今年正面临毕业季。
    原本內向木訥的他经过前两次的歷练,如今在赵坤面前显得开朗了不少。
    这货咧著嘴,嘿嘿乐道:“没事,作业我都交了,毕业论文也写好了。王睿师哥说了让我放心大胆地过来,学校的事儿他帮我兜著。”
    赵坤点点头:“那就好,这次你的任务很重,好好学习,好好干。只要能力足够,將来一定能够独当一面。”
    鼓励的同时,还不忘画大饼。
    管琥一听,果然很激动,重重点头表决心道:“谢谢坤导,我一定好好干,您就瞧好吧!”
    导演是掌控全局的,身边有个能干的副导演可以让导演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专心创作。
    之前赵坤和王睿配合很默契,只是这一次因为学校教学改革,以郑老师和谢飞老师为首都在忙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王睿作为系里著力培养的青年教师骨干,被委以重任,负责大专班的教学工作,实在无暇分身。
    於是赵坤便在之前实践的学生中挑选了管琥,除了后世的滤镜之外,更重要的是这小伙子努力、嘴紧、眼里有活,很好的牛马。
    跟大伙打过招呼之后,不忘將和自己同行的那位戴眼镜的斯文男子介绍给大家。
    “这位是我们梦工厂影业公司的总经理,庄冠男,庄先生!”
    “庄先生,你好!”
    陈虹第一个上前握手打招呼。
    之前她就在电话里听赵坤说过,这位庄冠男原本在新艺城的母公司金公主娱乐负责宣传推广工作。
    金公主娱乐除了旗下的金公主院线之外,就是控股51%的新艺城影业。
    新艺城可谓香港电影圈的一个传奇,从80年代伊始,相继笼络了麦嘉、石天、黄百鸣、曾志伟、徐克、施楠生、泰迪罗宾等人,可谓推陈出新,硬生生將邵氏和嘉禾挤得不得不联手作战。
    可眼下徐克、施楠生、曾志伟和泰迪罗宾相继出走,號称“三巨头”的麦嘉、石天和黄百鸣也各自为战。
    说白了就是分赃不均,內部產生了极大的矛盾。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整整火了十年的新艺城正在走下坡路,分崩离析就在眼前。
    一旦新艺城解体,一直靠放映新艺城电影的金公主院线自然也就撑不下去了,其母公司金公主娱乐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庄冠男显然是聪明人,看出了潜藏的危机,正欲提前脱离这个泥潭。正好赵坤的梦工厂影业正在寻找有经验管理层,在李锦文的介绍下,当即一拍即合。赵坤很爽快地將他聘任为公司总经理,全权负责公司的运营和日常业务。
    庄冠男显然早就打听过,知道这位就是未来的老板娘,连忙態度恭谨道:“红姐,你好!叫我庄橙就好。”
    儘管庄冠男比陈虹大了將近十岁,但“红姐”更多的是关乎地位,在广东话的语境中更是如此。
    至於庄橙是他笔名,这位原先在金公主娱乐负责推广和宣传工作的公司高管,还是一位业余编剧,编写过《逃学外传》、《新鸳鸯蝴蝶剑》等剧本。
    原时空中,他从金公主离职后,便加入了香港卫视担任创作总监。94年他和香港卫视的另外六位同事共同创业,於是香港电影后黄金时代最成功的製作和发行公司一一寰亚集团由此诞生。
    当然在另一个时空中,庄橙作为臥底,將湾湾的所谓“自由总会”坑的不轻,助厂公一统香港演艺圈立下了汗马功劳。
    接著赵坤又將盖丽、管琥、老刘、小陈等一一向庄橙做了介绍。儘管贵为公司总经理,但庄橙依旧錶现得很客气,丝毫没有香港人对待內地同胞,如有钱人面对穷亲戚时的居高临下。
    不管是由衷还是装装样子,至少说明这人很聪明,將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认得清谁是大小王。而不是像某些人明明挣著大陆的钱,还非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既蠢又笨。
    走出机场,两辆崭新的丰田海狮麵包车等在外面,车上的司机看到人出来,赶紧下车帮著搬行李。
    一眾人上车,出机场,沿太子道一路到底,转荔枝角道到深水埗钦州街,前行数十米在临街的一栋四层小楼前停下来。
    这边是香港的最早的工业区,周边高楼林立,小楼旁边就有一座十几层的大厦,楼顶四个大字一一兴隆企业。
    而且这栋大楼和临街的四层小楼还共用一个停车场。
    “到了,下车吧!”
    “这是哪儿啊?”
    陈虹一脸问號。
    “公司啊,这里就是我们的梦工厂影业公司,噢,还有一家兴隆影业也在这儿。”
    赵坤话音刚落,就见赵二少带著李锦文就从小楼里迎出来。
    “欢迎,欢迎,各位辛苦了!”
    赵二少满脸春风,先是和两位侄媳妇亲切问候,然后又和其他人一一握手,难能可贵的是他竟然都能叫得出名字来。
    千万別小看这一点,在老刘、小陈等龙套眼里,赵二少除了是赵坤的小堂叔,更是香港大老板。大老板能记住自己的名字,明显有些受宠若惊,感觉特別有面子。
    人活一世,除了养家餬口,情绪价值也很重要,尤其是对小人物而言。大人物能与之打成一片,无疑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比如后世的东哥。
    经赵二少一介绍,陈虹等人才知道,这栋四层小楼和旁边的大厦都是香港赵家的產业,而且还是核心资產。
    这大概就是老钱的底蕴,赵家虽然在香港属於二流家族,但老辈人积攒下来的物业还是很可观的。
    在寸金寸土的深水埗拥有这三亩多土地,还有一栋十几层的高楼外加一栋临街四层辅楼,就以当下的市值来算,起码值两个多亿。三十年后更是要高达数十个亿。
    记得赵坤第一次过来时,身为赵家人之一的他也不禁十分眼热。
    所谓“兴隆”还要追溯到赵坤的太爷爷当年在上海创立的纺织厂。只不过上海的產业早就没了,兴隆这个招牌在香港一直保留至今。
    赵二少的兴隆影业也是源自於此,。
    临街的四层小楼,原先是公司的门市,如今閒置下来,正好作为赵坤和赵二少的公司办公场所。
    当然这里的一切都是赵家老大赵新岳的產业,名义上是租,但租金只是象徵性的。
    如今一惯保守的赵新岳终於下定了决心,已经在珠三角的佛山投资买地正在建厂,今后几年將陆续把这边的纺织厂和成衣厂搬迁过去。
    可千万別小看香港的纺织和成衣產业,这些一直以来都是香港的支柱產业,仅去年一年纺织和成衣业的出口总值就高达数百亿港幣。
    只不过近几年因为成本和竞爭压力逐渐转向高品质开发领域,而原先的劳动密集型製造,正在陆续向大陆转移。
    原先赵坤的梦工厂影业不过就是个皮包公司,而赵二少的兴隆影业则是为了投资《饮食男女》而成立的。
    如今电影大卖,挣钱了,那么就不能再小打小闹了,至少公司的架构要搭建起来,同时还必须要有个像样的办公场所。
    之前一直在装修,赵坤也刻意向陈虹隱瞒了这个信息,无非就是想让她再来香港时製造一个惊喜。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