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从80末开始 - 第239章 开创新题材
第239章 开创新题材
“哗哗哗!”
影片结束,主创们走到台上向观眾和嘉宾致谢,
这边首映不像在柏林时那么正规,大家都坐在座位上听主创们谈创作心得,然后记者採访啥的。
这里有人退场,有人看热闹,影评人们和记者一起走到台前。
香港圈子太小,都是熟人。
“赵导演,非常棒的电影!”
方保罗冲在第一个,很激动地和赵坤握手。
“谢谢!”
赵坤笑著客气。
这些所谓的香港影评人他上辈子大都认识,比如眼前的这位方保罗还在王学圻和张学友主演的电影《赤道》中有过客串。
包括舒琪、卢燕华等人,在未来三十年始终活跃在香港电影圈,而且他们的身份是多样了,除了影评人,还是编剧、导演,甚至是演员。
“陈师傅,没想到你做菜这么好!”舒琪乐呵呵地跟谷峰打趣。
“你懂的,有替身的啦。”
“凯拉,你演的非常好!”
“谢谢!”
惠英虹在回復时声音都有点硬咽了,明显带著苦涩和感嘆。
事业低谷,因全果写真遭到全港抵制,箇中酸楚,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同为女性的卢燕华还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至於今天首映最大咖的林清霞当然是衝著赵坤来的,这娘们丝毫不避讳现场记者的镜头,张开双臂和赵坤来了个拥抱。
“知道吗,我现在特別羡慕盖小姐,我真的好喜欢家倩这个角色。坤导,有机会可一定要合作哟。”
“青霞姐,这可是你说的,別到时不赏脸。”赵坤笑道。
刚刚他和林清霞是认识以来第一次拥抱,准备不足,靠的比较紧,对方那熟透了的身体真的是弹性十足。
“放心啦,肯定不会!”
这倒不是林小阿姨场面话,来港发展快八个年头了,可代表作寥寥。
儘管《滚滚红尘》让她拿了个金马影后,可昨天看了《穆稜河畔》她才知道,同样是东北题材的电影,《滚滚红尘》和《穆稜河畔》,这货比货得扔。
《滚滚红尘》所谓的爱情真的是太肤浅了,难怪人家能拿最佳导演奖。
赵坤倒是很清楚,林小阿姨也算是厚积薄发,只是还未到时候,大概从明年的《东方不败》开始,彻底奠定了她老干部的风格,之后的《鹿鼎记之神龙教》、《新龙门客栈》、《白髮魔女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等等,隨便拿出来一部都是代表作。
盖丽则傻傻地看著自己的偶像和赵坤谈笑风生,直到林清霞向她也张开双臂时,才一脸受宠若惊地和偶像拥抱。
在得到偶像的充分肯定之后,咧著嘴一个劲儿的傻笑。
徐风明显带著兴奋的神情,如果说刚开始她只是想试探的话,那么现在心里的天平已经向赵坤这边倾斜了。
“小说看过了吗?”
“看完了。”
“感觉怎么样?”
“我觉得如果要改编成剧本的话,可能幅度比较大。”赵坤沉吟道。
徐风突然意识到对方是创作型导演,《穆稜河畔》和《饮食男女》都是他自编自导的,忙又道:“那有时间聊聊,我把李碧华也约出来。”
“呢—有时间我先授一授,搭建一个框架给您看看。”
说实话,赵坤对《霸王別姬》的这位原作者有点排斥,主要是源自於小说中大篇幅地对人道洪流时期的描写。
总感觉有点不切实际,而且情绪大於理性。
想想也是,一个生於香港长於香港,从未经歷过这一段的女作家,仅凭道听途说,首先就不客观,强调暴力,流於表面,更多的是强调一群暴徒施加的迫害,却没有涉及到深层次问题,缺少对这一时期人性的刻画。
很简单,只要將自己脑海中的电影情节和小说做一下比较,高下立判。
所以,他並不需要和这位原作者交流什么。
“那太好了!”
徐风高兴的同时,也get到了赵坤的潜台词,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难免有些不解。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等看过剧本的框架再说。
好不容易等影评人和嘉宾打完招呼,记者们一哄而上,纷纷將话筒对准赵坤。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部《饮食男女》显然开创了香港电影的一个新题材。
从最早的邵氏的武打片,到后面的警匪片、黑帮片,到当下正流行的鬼片和赌片,
《饮食男女》儘管是一部文艺片,却以一个全新的题材横空出世,无疑就是一个全新的热点。对新闻的捕捉能力相当敏锐的香港记者们自然不会放过。
赵坤早有准备,结合电影剧情,围绕美食和情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大谈特谈。
其实,美食片作为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百齐放的时期也曾火过一段时间。
最早的便是于仁泰执导的《伙头福星》,之后还有《金玉满堂》、《功夫厨神》等等,当然最著名的当属周星星的《食神》。
突然有一个记者冒出来提问:“赵坤导演,请问你是不是已经决定正式来香港发展?”
这话怎么说呢,这个记者提问时明显带有居高临下的口吻,但可以理解,毕竟现在香港电影如日中天,像李连结这种来自內地的武打明星早就已经在深耕香港市场了。
“目前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大家可能不了解,我现在的身份除了导演,还是北电导演系的教师,这次来香港还特意向学校请假了呢。
当然我也非常喜欢香港,要不然像我这种既不是来自广东的大陆仔,也不可能用广东话和各位交流。”
赵坤言辞幽默地做了回应,当然电影在这边少不了还要討好一番。就跟后世大批香港人北上討好內地观眾一样,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这是最起码。
“我注意到《饮食男女》的出品方是香港梦工厂影业,而这家公司恰好在你的名下,
大陆充许你作为一名北电的教师来香港开设电影公司吗?”
显然这位记者是提前做了功课的,多少还带了点不怀好意。
赵坤坦然道:“那当然可以,內地也在改革开放嘛,就像现在很多香港商人去大陆做生意一样,我也可以来香港开电影公司。说到底,我们都是一家人。”
自从《中英联合公报》发布之后,香港有很多人因为担心97到来而选择移民,如今移民潮早已降温,更有回流的跡象,香港的房价正在缓慢地回升就是明证。
不过他不想和那位记者过多地扯有关政治的问题,电影只要涉及到政治那就是雷区,后世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其实《霸王別姬》所涉及的內容又何尝不是雷区,只是当下形势还相对比较开放,要是放到后世,枪毙你三百回都嫌没够。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