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从80末开始 - 第211章 同仇敌愾
第211章 同仇敌愾
当赵坤和陈虹来到交易市场已经快上午十点钟了,各个展位的卖家很多才刚刚入场,拿著各种海报、道具,乱鬨鬨的开始布置,就跟菜市场似的。
但光临的人却很少,仅有一些游客和记者,三三俩俩,有的乾脆就一个人,
掛著相机,到处閒逛,看看有没有八卦新闻。
“人好像不多嘛!”陈虹瞅著道。
“没事,电影节刚开幕就是这样的,等过两天人才会慢慢多起来。”赵坤好岁参加过一届,显得十分老道。
说话间两人走到中影公司的摊位,於大姐正在指挥张罗,盖丽则和她同屋的那个小姑娘一起在发传单。
“丽丽,辛苦了。”陈虹笑吟吟地迎上去。
“辛苦啥呀,反正也没事干,倒不如跟著小陶过来帮帮忙。”盖丽瞅了一眼两人道。
小陶就是跟她同屋的那位姑娘。
赵坤顺手从小陶手里接过宣传单看了看,上面印著几部参展电影的介绍。
“发了多少?”
“没多少,不过於处说了,现在只是预热,等电影上映后才是真正见分晓的时候。”小陶信心满满道。
赵坤不由点点头,看起来於大姐的战前鼓舞工作和打鸡血做得相当不错。
“小赵,陈虹,你们来啦!”
於大姐看到他俩特意迎出来。
“於大姐!”
陈虹略显拘谨地打了声招呼。
赵坤则显得放鬆很多,笑道:“大姐,这次又要仰仗您了。”
“我就是做些具体工作,说到底还是得看你们的作品。”於大姐谦虚道。
於大姐和去年一样,只要踏上德国的土地,就跟换了个人一样,显得神采飞扬,做起来事儿来,特別有干劲。
赵坤也乐意捧著她,毕竟卖片这事还得仰仗人家,更重要的是人家身上还掛著选片人的身份。
“大姐,根据您的经验,今年的形势怎么样?”
“不好说,不过今年美国电影比往年要多,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好事。”於大姐沉吟道。
之前说过,柏林的电影交易市场主要还是以欧洲的本土电影为主,即便是来自东欧和苏联的电影同样很受欢迎。美国电影和亚洲电影占的份额很小,而市场里美国电影多了,势必会影响到亚洲电影的销售。
赵坤朝不远处的香港贸易局的展位瞅了瞅,那边地方大,工作人员更多,不少人也都在发宣传资料,虽然偶尔也会有人驻足,但多数都是爱答不理的。
没办法,这就是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现实。
想像一下,国內如果引进一部阿根廷的电影,主演都是些没听说的演员,会有市场吗?
不过好在欧洲有一些小眾艺术院线,专门会挑选一些冷门、小眾、猎奇,有逼格范儿的电影。
华语电影瞄准的其实就是这种客户。
当然还有一些电视台的引进或者充实片库的录像带经销商这种的,但这种卖不了几个钱。
总体上来说,一般都会打包卖给拥有艺术院线的电影发行公司。
於大姐顺著赵坤的目光朝香港贸易局的展台看了看,下意识地撇了撇嘴,
道:“別看他们地方大,其实情况跟我们这儿差不多。不过要是这次《穆稜河畔》和《大太监》能够拿奖的话,那么咱们的风头一定能够盖过他们!”
可能意识到对方毕竟是香港同胞,说到底还是一家人,於大姐又忙著找补道:“哎呀,瞧我,都差点忘了,你的《饮食男女》还在那边呢。”
只是说到《饮食男女》於大姐还是感到有些惋惜。
“其实你们香港的投资方太急了,要不然再等几个月,说不定还能入围坎城呢,而且坎城那边的市场更大,没准还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赵坤点点头,一方面赞同於大姐的观点,一方面又面露苦色道:“主要是坎城那边没啥门路,不像这边有大姐您在。”
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给於大姐提供了非常好的情绪价值。
在志得意满的同时,她稍稍迟疑了一下,靠近道:“其实你应该找一找陈凯哥,他和夏纳的选片人吕希扬的关係很好—..—呢,这个吕和我的情况不一样,他入了法国籍,所以——“”
於大姐给了他一个“你懂的”的眼神,说白了就是对方是法国人不是体制內的,所以不太可控。
这个姓吕的赵坤之前听说过,当年陈大导的那部《孩子王》就是他推荐到夏纳的。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88年那一届柏林电影节最早选送的並不是张一谋的《红高梁》,而是陈大导的《孩子王》,而且当时已经给柏林这边的组委会主席看过了,据说还相当满意。但半路上却被这个姓吕的截胡了。
毕竟同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坎城的影响力要比柏林更大一些。尤其作为陈大导这种学院派的导演,一向將法国视为艺术电影的圣地,於是乎执意要將自己的电影去坎城参展。
站在国家层面上,只要能够將国內的优秀电影带到国际舞台上去展示,无论是柏林还是坎城都是一样的。
可站在於大姐的角度就不一样,她不但被陈大导放了鸽子,还在柏林丟了面子,必然就结下了梁子。
不过此时於大姐能跟自己说出这番话来,赵坤还是蛮感动的。
但要他去找陈大导,他肯定办不到。他还得维持对陈大导心理上的优越感呢。
“我和凯哥导演不熟,至於那吕什么压根就不认识。其实我还是觉得柏林蛮好的,至少是我的福地,您说不是?”
於玉熙亲眼看到过赵坤和田壮谈笑风生,他们都是北电系的,而且北电和北影厂就一墙之隔,一直以来关係都非常紧密。
但此时赵坤却说和同为北电系的陈凯哥不熟,言下之意就是关係不好。
这一刻於大姐突然有种同仇敌气的感觉,如同喝了一杯甘甜的美酒,几近沉醉,满满笑意道:“虽说咱们不搞封建迷信,但你这话说的没错。不过你也不必担心,像坎城、威尼斯这种的,只要你能拿奖,他们根本不会通过选片人,直接就会向你发出邀请。”
赵坤搓搓手道:“大姐,借您吉言,那我就期待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他和於大姐进行了一番亲切、深入和友好的交谈之后,便藉故去香港贸易局的展台看了看。
李锦文不在,他和这边的工作人员都不认识,不过对方显然认出了他,一口一个赵导演,倒是相当热情。
开玩笑,这可是入围主竞赛单元唯二的亚洲导演。
只是可惜作为香港电影参展的《饮食男女》仅仅只是参展而已。
不过赵坤一旦获奖的话,那么他们这里还指望著赵导演撑门面呢。
所以,所谓优越感就是建立在他比你强大的基础上,一旦你比他强大了,那么对方只有跪舔的份儿。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