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破產工厂,咋成了科技帝国? - 第383章 067068章:matebook確定要这样玩儿
第383章 067-068章:matebook確定要这样玩儿?(今天5000字)
为何高怀钧敢这样玩儿?
25倍的pe,在美丽国金融市场,这个极度追捧高端科技和新技术的国家里头,都没有多少公司敢这么玩的。
25倍的pe啥概念?
这意味著,换算成年收益,相当於投资这家公司,平均收益率有4%。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低。
但是,就算是银行存款,2014年的五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你要谈到5%以上的收益率,都是轻轻鬆鬆的。
而华国的国债,基本也可以达到3%左右。
你一家公司的平均收益率只有4%,意味著啥?
25年才回本!
这在资本市场上来看,是不符合逻辑的。
比国债高一点点,我买你的股票,只能说明一点,我是个智章!
那买你的股票,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你的股票,在未来,是有非常大的概率会上涨的。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那上涨的理由和动机在哪里?
高怀钧其实已经给出答案了。
一个就是万物互联,而另外一个则是人工智慧!
他非常清楚高瓴在未来的发展优势。
而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工智慧。
从强人工智慧的角度上看,那openai和sora的路就是错的。
为什么?
很简单。
因为一张显卡的计算能力就超过人的大脑了,你为什么要迭这么多显卡?因为你走错路了啊。
一万辆自行车堆在一起能变成汽车吗?
从一开始就不是算力的问题,而他们都解决方案就是无脑堆算力?
为什么ai会在后世爆火,是因为美丽国经济要崩了,必须拿一个东西出来讲故事,所以各种赶鸭子上架。
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一个最基础的逻辑是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看清楚,是生產!
所以,工业革命必须发生在最大工业国,这是歷史规律,也是必然的结果,底层逻辑就决定了这一点。
所以不管是元宇宙,gpt这种已经变成冷饭的东西。
还是所谓的sora的视频生成。
请问,他对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的效果在哪?
视频不是实物,真正的生產指的是实物,实物才有价值。
虚擬的价值都是建立在实物之上的,是一种资源的分配而不是真正的价值。
美丽国所炒作的所有ai,基本和生產都没关係,原因也很简单,他就没几个厂了,你让他怎么办?
他只能在这种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通过宣传武器苦苦维持股市和信心,直到爆炸的那一天。
任何跟生產力提升没有关係的ai发展,那只是多了一个玩具,和工业革命根本没半点关係,只要看准这一点就不会被带节奏了。
所以从高屋建瓴的角度上看,高怀钧操盘这盘人工智慧的大局,与工业结合的才是重点中的重点。
智慧驾驶技术,大模型等等,他的人工智慧部门,已经在布局!
至於股票市场买不买单,那就看华建投的本事了。
如果华建投兜不住,他不介意直接换人。
。。。。。。
就在高怀钧忙完在自由港的上市筹备会的时候,却是发生了一件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情。
“什么情况?”高怀钧开口问道。
在一旁的閔伟国简单介绍了一下具体的情况。
就是现在的电子科技產品竞爭是非常地激烈,高瓴推出了新一代的旗舰机型mate9,但是在市场上的竞爭优势,並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核心原因,就是在於平果公司,以及中为和最近新崛起的粗粮手机前赴后继的夹击。
现在从產品力的角度上看,mate9的產品力,並没有原来那么遥遥领先了。
“粗粮厂和中为公司啊!”高怀钧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语气之中却是並没有太多的惊讶。
在后世这三家可都是top5级別的存在。
到了几年之后,手机估计市场上格局和原来差不了多少,大差不差。
现在像火腿肠(htc)以及连想等,虽然產品力相比较前世有所提升,但是差不多还是那个德行。
所以中为靠著体量,粗粮靠著营销脱颖而出,並不意外!
而另一边,中为有著很强的研发能力,现在能造出一款和mate9差一丟丟的產品出来,也算是再正常不过的。
高瓴能够连续吃好几年研发信息差的红利,也算是不错的了!
“究其原因,还是高瓴的晶片差了!”
“这使得我们的手机,相比较竞品的手机,並没有打出明显的差异化出来。”
“我们到现在手机晶片还是用的高通和三桑的,是有问题的。”
“现在高瓴晶片最高等级的晶片规格,还是20nm?”
高怀钧向在一旁的高瓴晶片负责人李宗霖问道。
“对的,20nm晶片,我们也是在紧赶慢赶,才追到现在这个水平。”李宗霖在一旁毫不犹豫地说道。
高怀钧无言地点了点头。
晶片研发可不是像他搞成品研发那么简单。
他又不是搞晶片出身的,所以最多只能给出一些指导意见出来。
而且由於高瓴科技本身,销量的增长速度並不会让其快速成长到能够把高瓴晶片拔升到最top的级別。
人家高通一年给那么多家公司提供晶片,而高瓴一年才使用多少晶片。
多年的亏损,完全是一个巨坑。
高瓴晶片现在每年基本上会有几个亿的亏损值。
也就是高怀钧通过內部交易兜住。
不过就算是如此,像高瓴科技和高瓴车辆的管理层都还是颇有怨言。
毕竟,高瓴晶片的內部採购价,可是常年高於高通等大眾厂商的採购价的。
当时三桑说断供断供,不是也没断嘛!
所以从经济性方面考虑,高瓴晶片的存在弊大於利。
但是现在,高瓴科技的销量开始承压,一眾高管开始念叨到高瓴晶片的好了。
“现在高瓴晶片太缺少晶片餵养了!”
“现在高瓴mate9的局面,以后会越来越吃力。”
“这样吧,高瓴matebook,从第一款產品,就启动青龙501的使用。”
高怀钧没有掩饰,直接说道。
在场的高管们,包括李宗霖在內,全部都惊呆了。
臥槽!
不是吧!
高怀钧是真敢冒险啊!
青龙晶片,为何一直处於亏损状態。
就是上不了量。
为什么上不了量,就是只有高瓴的中低端手机才会使用。
荣耀magic系列和nova系列。
除了高瓴智慧屏,由於其体积较大,运用了高瓴晶片的衍生產品外。
其他的產品,为了销量,都是选择了外购高等级晶片。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
在这个高度竞爭的状態,又没有中为那种有基本盘的企业,伱在主力机上用不成熟晶片,那就是搏命!
为啥粗粮一直不敢自研晶片,他不知道自研晶片成本更为便宜吗?
一个是高通不给它这个机会,二个就是它也赌不起。
手机业务一旦崩溃,他的企业马上就要完蛋了。
但是中为就不一样,本来手机市场就是一个实验市场,行就行,不行我还有通讯產品支撑我的主营业务。
其实高瓴现在家大业大了,不敢像最开始创业时那么猛了,保守起见,是这样一个道理。
这也导致了,每一款青龙系列的晶片,用的量,都无法覆盖住研发成本。
如果不是高怀钧硬著头皮撑住高瓴晶片。
这家晶片分公司,早就转手被甩卖了!
从中也可以看出,晶片这种东西,还真不是一家普通公司就可以玩得转的。
“这个。。。会不会重新考虑考虑?”在一旁的閔伟国颇有些著急地说道。
“我不是不信李总啊,实在是高瓴matebook这款產品对於我们来说,实在是太过於重要了,属於笔记本电脑的开山之作,我们不敢冒那么大的险。”
“要不,用matepad试试水先?”
他看到了一旁李宗霖脸色颇为不愉,连忙打一个补丁说道。
青龙晶片,曾经在mate系列少量试用过,但是效果並不佳,后面的產品,全部是使用了成熟系列的產品。
现在有了先期的阴影,他实在不想在高瓴科技马上要上市的重要关头,出现啥么蛾子。
他可是在高瓴科技,拥有相当於0.2%股票的期权呢!
高瓴科技上市后半年,他这个小非就可以行权了。
於公於私,都不想高怀钧太过於跳脱。
“matepad试啥水?”
“matepad有matebook的体积大吗?”
“到底是matebook合適还是matepad合適?你不比我更清楚吗?”
“现在手机市场瞬息万变,我们需要在明年,將青龙晶片,真正意义上装载在mate系列手机里头,这个才是真正的挑战!”
“你作为高瓴科技的执行总裁,你这几天是忙晕了吗?”
“到底在想啥呀!”
高怀钧皱了皱眉头,呵斥道。
高瓴集团,可以谨慎,但是不能保守。
高怀钧並没有那么在乎利润绝对的最大化。
高怀钧可不想高瓴慢慢变成后世平果那种只是刘海屏变来变去的偽科技公司。
除了名字变了以外,和2010年左右乔不斯设计出来的iphone,都是大同小异的產品。
这样的公司,除了慢慢迎接死亡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命运。
高瓴晶片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手机。
后期的人工智慧大模型,可都依赖於高瓴的高端晶片呢。
閔伟国等人,先是晕呼呼地点头称是,然后缓过神来,心头却是一惊!
what?
高瓴的旗舰机,也要上青龙晶片?
大哥,你这刺激,实在是太剧烈了!
mate和p系列,怎么说都得要上14nm,甚至是10nm的晶片。
青龙晶片抢出来的產品,確定能用吗?
“mate系列上青龙晶片,这个事情延后形成系统性的文件和方案之后,咱们再进一步討论。”
“不过matepad和matebook上马这款晶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荣耀magic和nova都有成熟方案。”
“用在平板和笔记本上,难度不大,你们要把產品跑起来。”
“只有跑了起来,以后才有不断改善的余地。”
“才能为mate上马青龙做出准备。”
“不然青龙永远无法上马旗舰机型。”
高怀钧严声说道。
现在三桑答应稳定供应晶片,所以高通才捏著鼻子继续供应著晶片。
隨著高瓴科技越来越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其体量不是这两家公司可以忽视的。
被卡脖子的感觉,那真的是贼难受。
所以青龙上马旗舰机型,那是越快越好。
不过,这最起码也是要等著高瓴matebook和matepad两款產品试验过后,稳定了再继续上马高端系列,完成產品的內循环!
“高总,这个青龙上马mate系列,暂时还是很有难度的。”
“我们先上马了matebook后再试试看。”
在一旁的李宗霖忙打著补丁说道。
在后世,中为海思作为一家无晶圆设计公司,作为华国最强的ic设计公司,海思的规模大概是华国其它所有晶片设计公司加起来除以3~4。
跟海思相比,其它的国產晶片设计公司充其量只能算游击队。
但是,这个但是.海思跟全球排名top10的晶片公司比(包括idm),比如intel、ti这种,那差距可能是10倍甚至更大了。
现在高瓴,相比较那时候的海思,也不过是小虾米而已。
所以李宗霖也不想步子迈得太大。
咔嚓一下,扯著蛋!
现在20nm的晶片,都玩得不熟练。
你让他直接冲14nm,甚至是更高等级的10nm,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吗?
晶片设计,越往上走,难度就越大,需要的金钱就越多。
一般来说,设计一颗28纳米工艺晶片需要约5000万美丽元,差不多4个亿华元。
而到了16/14nm工艺需要1亿美丽元出头。
到了10nm工艺大约就需要1.8亿美丽元了。
而且,这还不涉及到流片、ip、eda工具授权等几部分组成的成本。
同时,晶片製造涉及到的晶圆厂投资、晶圆製造以及相关设备成本,也將会分摊到晶片整体成本之中,工艺製程越先进,成本也会提升。
这些再加进去,按照高瓴的这种量,还要加上20-30%左右的成本。
晶片,还真不是普通公司能玩得转的!
也就是有了高瓴荣耀magic,nova以及高瓴车辆的汽车晶片,这三部分的加持之下,高瓴晶片才踉踉蹌蹌地走到现在,越走越稳健。
现在有了高瓴matebook和matepad,以后发展局势,肯定会越来越好。
“现在先把matebook的晶片设计好吧。”
“还有天生会画软体的研发,也要跟上,还有几个月就要上市了,不要出现问题。”
高怀钧叮嘱道。
閔伟国连忙点头称是。
他清楚,高瓴科技的上市,必然是在高瓴matebook上市之后,趁著热销的劲儿一波而起。
他閔伟国为了这一哆嗦,自然是不敢懈怠。
虽然在现在的技术看来,轻薄本的设计难度很大,但是大方向ok,往下走就行。
。。。。。。
在送走了一眾高管后,高怀钧一个人独自站在自己的办公室內,像前面的文殊菩萨敬过香之后,在一旁沉默不语。
而在文殊菩萨旁边的一个小角落,里头有个暗门,除了神位之外,还有就是高家的各代的祖先之位了。
高怀钧家族很早是从南粤省搬迁到徽安,所以对这种传统,保存得比较完好。
高怀钧望著这些人,有人一生碌碌无为,有人开闢了一番事业成立了高瓴,有人决策失误,差点让这个家庭彻底完蛋。
他不知道为何,莫名有些想知道,如果自己在將来,进入到这里头,后世子孙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或许自己可以力挽狂澜,从外人嘴里虎口拔牙,创下一番重开族谱的基业。
还是和永远大老板徐佳音一样,想著流芳千古,但是却鋃鐺入狱,万劫不復。
抑或是高瓴到达发展的顶峰之后,由於自己金手指在某个时间点消失,然后慢慢衰落?
在外头的唐莹看到高怀钧迟迟未有动静,缓缓地走了进来,沉默许久,这才终於开口说道,“创办一个企业,当真是压力大。如果我是你,面对那一个个决策的时候,我的脚底都发软了。”
“这每个决定,都涉及到上亿元资金的流转,你做出的决定是如此坚定,完全没有犹豫的样子。”
“不要说其他人,我以前的上司,可完全没有你这种杀伐决断。”
她看到了高怀钧和眾高管的討论的內容,无不让她心惊肉跳。
这些决策,或许一年,或许两年之后,才会发挥作用。
但是这些决策的確定者,在下决定的时候,基本上就决定了这项工作的成败!
一步不慎,都有可能万劫不復,满盘皆输。
这真不是普通人可以玩的!
实在是太考验人的心里承受能力了。
“哈哈哈!”
“这个世界上,都是看到了成功者的光鲜,可看不到他们背后的辛酸。”
“在押注这件事儿上,事情的容错率其实比你想像的高,事情没有变得更好,也没变得更差。结果都是我能够承受的。”
“退一步讲,高瓴不至於因为一款笔记本电脑的首发失败,就要死要活的!”
高怀钧頷首仰望天空,喃喃自语道。
唐莹在一旁欲言又止,她在高瓴集团的位置特殊,有些话她不能多说和多问。
至於高怀钧为什么会做一些匪夷所思的动作出来。
她也不敢说,她也不敢问啊!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