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 - 第339章 折返大散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不知不觉,又是半个多月时间一晃而过,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太安城迎来了春天的第一场小雨。
    林时高居於太安城城楼之上,远眺小雨淅淅沥沥的关中平原,不由得有感而发。
    冬雪消融,春雷阵阵,整个关中平原,也重新焕发了活力。
    城外良田之中,百姓们正在冒雨劳作。
    如今正是春耕时分,不论战事如何,不论国际局势如何,人总归是还要吃饭的。
    时至今日,百姓们仍旧还是害怕入主关中的大梁大军。
    但害怕归害怕,却不影响他们下地劳作。
    顾知洲撑伞立於林时身后,听完林时一首早春诗吟出,眼中不由得浮现一抹讚赏之色。
    “末將早闻大帅素有诗才,只是一直无缘得见,只能自民间传递的三言两语之间去窥探一番,今日听闻大帅此诗,方知民间传言不虚啊。”
    顾知洲一番马屁送上,顿时引得齐聚在林时身后的眾人齐声叫好:“好诗,好诗啊!”
    李晟摸著已经长出数寸,盖过肩膀的短髮,大声道:“末將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好的诗,比起大帅的诗,歷史上那些酸腐文人的诗词,简直就是无病呻吟啊!”
    “哦?”林时哦了一声,转过头环视一圈满脸諂媚的军中诸將,最后將目光定格在李晟身上:“那你说说,这首诗好在何处?”
    “啊?”
    李晟一愣,眼光忽然闪烁起来。
    林时继续说道:“说不出来,那就写出来,待会儿回营之后,记得写一万字读后感交上来,不然本帅抽死你!”
    李晟的丑脸瞬间垮了下来,叫倔道:“大帅,末將认识的字都没有一万个......”
    林时定定的看著他:“那你说什么屁话呢?”
    李晟羞怒不已,眾將哄然大笑。
    “你们也別高兴得太早,方才说本帅诗好的人,每人回去写五千字读后感交到帅府。”
    “嘎!”
    眾將的笑声戛然而止,唯有顾知洲与李璦二人笑得前仰后合。
    他们最清楚这些將领的底细,不夸张的说,这些將领之中,能把一封军报一笔一划写好,就已经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人了。
    至於剩下百分之五十,顶多能写个名字。
    李晟不敢对著林时发怒,但对於狂笑的顾知洲和李璦就没什么好脸色了:“你俩笑啥,刚才说好诗的人里,也有你们俩吧?”
    听著李晟恶狠狠的质问,两人止住笑声,齐齐点头,隨即顾知洲看向林时,大笑道:“五千字怎么够,末將写一万五千字。”
    李璦不甘示弱,轻蔑的扫视一眼诸將,缓缓道:“那末將写一万字!”
    顾知洲与李璦二人的数字一报出口,李晟的脸瞬间就绿了。
    “你们......你们......彼其娘之,不当人子!!!”
    听见李晟的怒骂,两人笑得更大声了。
    开玩笑,他们俩哪一个不是熟读经史的人物,隨便一封奏摺,写个几千字也不过是等閒。
    更別说林时这首诗,本来就好,写点註解夸讚一下,那根本就跟玩似的。
    看著眾將不忿的样子,林时慢条斯理地开口道:“你们要是很閒呢,就给我练兵去,要是陛下到了关中,你们还练不出十万大军御敌,可別说我没有提前给你们打过招呼!”
    “嗐,不就是十万大军嘛,练就练!”李晟嘴硬一句,赶忙转身就走。其他將领面面相覷,也瞬间哄然而散。
    送走诸將,只有顾知洲与李璦两个大学问家跟在身边,林时耳边总算是清净了。
    顾知洲伸手接著伞上滑落的雨滴,再看看城外冒著毛毛细雨劳作的百姓,不由得感慨道:“关中今年有个好收成啊。”
    李璦点点头:“一场春雪,一场春雨,都来得及时,今年关中定是丰年。”
    两人的话音刚落,城外忽有数骑快马朝著太安城冒雨而来。
    “那是,潼关来的斥候?”
    顾知洲与李璦对视一眼,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林时没有搭话,而是转身下楼,直奔城外迎出去。
    “吁~”
    看见林时迎出城来,数骑快马在护城河外止步。
    马背上骑士翻身下马,直奔城楼之下小跑过来。
    “报,大帅,潼关紧急军报,近日,我军发现北魏召集了大量民夫於大河南北两岸活动,正在修復大河河堤,程將军呈言:『可需大军出关,衝散大河两岸聚集的民夫,还请大帅示下!』”
    为首那骑士边走边稟,走到城门门洞之下时,程名振要他报上的信息业已稟报完成。
    看著几人身上的水渍,林时给了一旁的付瞿一个眼神。
    付瞿会意,上前將几把空閒的油纸伞递给几人。
    “先回帅府吃点热菜暖暖身子!”
    林时並未第一时间告知几人答案,而是招呼他们朝镇南王府改建而成的帅府走去。
    几名將士也不著急,牵著战马跟著林时缓缓走在太安城的街道上。
    如今大水还在继续漫灌豫州,北魏大军一时半会儿也过不来,除非绕路,但绕路所费的时间,未必会比修好大河河堤的时间要短。
    所以,他们也不著急急著回去报信。
    一行人回到帅府,前来报信的將士们换了身乾爽的衣衫,又吃了一顿热饭,这才將询问的目光看向林时。
    林时缓缓摇头道:“你们回去告诉程名振,不必理会修建河堤的民夫,只需时刻关注北魏大军的动向便可,若北魏大军兵临关外,可隨时遣使求援。”
    “得令!”
    眾將士恭声领命,对於林时的答案,倒也不感到意外。
    北魏那些民夫,说到底都是寻常百姓,甚至许多百姓还是刚刚受了水患的流民。
    他们还没有能力对潼关造成什么威胁,程名振遣使来报,也就是走个过场。
    信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林时与顾知洲,李璦刚刚送走他们,还未来得及回到礼厅,便听得门外传来孙盛的稟报声。
    “大帅,大散关急报,陛下鑾驾已至石板河走马岭,至多再有三日时间,便可抵达大散关,李千户闻讯,大帅可要至大散关迎接鑾驾?”
    孙盛话音落下,林时,顾知洲,李璦三人便齐齐顿住脚步。
    顾知洲诧异道:“陛下的行程这么快?”
    李璦摇头道:“陛下又不用打仗,快一点也很正常。”
    “那你们俩,去大散关接一下陛下?”林时询问两人的意见。
    顾知洲与李璦对视一眼,顾知洲迟疑道:“大帅不去?”
    林时双手一摊:“我去做什么?”
    顾知洲:“......”
    李璦:“......”
    顾知洲深吸口气,劝说道:“如今潼关的战事一时半会儿也打不起来,大帅留在太安城,每日里也无事可做,倒不如隨我等一块去迎接陛下入关,权当出门散心嘛!”
    “嘶~好像......有点儿道理哈!”
    林时陷入了沉思,主要是他发现他留在太安城里,好像也很无聊。
    如今关中的战事已经结束,接下来的潼关爭锋,无非就是依仗关城的拉锯战。
    就算他不去潼关,以程名振的能力,再配合火药的威力,哪怕北魏大军今夜就来袭,程名振麾下那两万人也足以守到太安城的援兵赶去支援。
    想到这里,他果断拍板:“那就去,召集城中骑兵,我等先赶去大散关等待,正好,本帅也有些想念聆月那小妞妞了!”
    顾知洲与李璦神色古怪,听见林时口中说出小妞妞三个字,更是差点没笑出声。
    不过,林时既然愿意去,那就是好事。
    毕竟,陛下此次名义上是御驾亲征,实则就是在为迁都做准备。
    都要迁都了,林时这个亲手打下关中的功臣不在算怎么回事?
    “末將去召集骑兵!”
    “末將去准备輜重!”
    顾知洲与李璦雷厉风行,並不打算继续拖延。
    李忠来信是说陛下三日后会赶到大散关,但路上送信,已经消耗掉一日时间。
    也就是说,最迟明日傍晚或是后日上午,陛下的鑾驾就会到达目的地。
    太安城距离大散关四百里,骑兵狂奔的话,也正好是一日半的路程,现在赶过去,正好能接到!
    既然决定去接姬玲瓏,林时自然也不再耽搁时间。
    进入王府后院,脱掉身上的春衫,换上被亲卫们保养的鋥亮的战甲,便带著亲卫出了王府朝军营而去。
    “大帅,慢点,打伞!”
    付瞿跟在林时身后,像极了一个贴身保姆。
    来到军营之中,得了顾知洲知会的刘远山,段从,姜望三人业已换好了战甲,等候大军集合。
    看见林时,三人赶忙上前行礼。
    林时摆摆手,示意三人起身,姜望起身,欲言又止,似乎是想问些什么。
    林时隨口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姜望左右打量一下,压低声音询问道:“大帅,末將的妻儿,此番可隨陛下一起来到了关中!”
    这下反倒轮到林时愣住了。
    他只让姬玲瓏迁都,至於姬玲瓏迁都带了谁过来,他其实也不知道,毕竟前些日子,他忙著打仗,忙著安抚关中民眾。
    后面不忙了,得知姬玲瓏已经朝关中赶的消息之后,便也没再此事上面多费心思。
    关键时候,还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刘昱替林时解了围。
    “姜將军莫急,您的妻儿,也在镇景司此次迁移的人员名单之中,此外,还有许多將军的家眷,也都跟著陛下一块儿过来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