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 - 第332章 太祖太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安城的庆功宴一连持续了三日时间。
    但三日的狂欢过后,太安城非但没有沉寂下来,反而因为顾知洲与李璦的到来,再次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活力。
    顾知洲与李璦一进城,便第一时间启用了城中官府,並令差役於府中大街小巷张贴榜文与抚民告示。
    代表著大梁官方態度的抚民告示一出,沉寂已久的百姓们终於敢小心翼翼的走出家门。
    而隨著百姓们走上大街小巷,这座容纳了上百万人口的巨城,也终於变成了林时想像之中的样子。
    林时乔装打扮过后,带著隨从走带街头巷尾,充分领略著关中的风土人情。
    街道上,封闭已久的商铺打开了大门,广迎四方宾客,各路小商小贩,也开始沿街叫卖。
    听著耳畔传来的市井声,林时嘴角也不由得勾起一抹弧度。
    顾知洲跟在林时身后,笑吟吟地看著街道上的繁华场景,一脸感慨地出声:“要不说我大梁歷代先帝都想著还於旧都呢,这太安城虽说距离我大梁本土稍远一些,可对於天下的掌控之力,比起郢都强了便不止一茬啊。”
    林时一身风流贵公子的打扮,手持一柄摺扇,踱著四方步。
    听见顾知洲这句感慨,手中摺扇展开,隨口应声道:“关中本就是天下之中,单论地理位置,比之神都洛城的位置都还要好些。
    虽说地方没有蜀中大,土地也不如蜀中肥沃,但古来控厄关中者,蜀中几乎便是其囊中之物。
    以蜀中之物產,配合关中之地理,再练天下之强兵,则四夷可图矣。”
    林时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进顾知洲耳朵里,顾知洲也不得不承认,林时此言,乃是世间至理名言。
    纵观歷朝歷代的大一统王朝开国之时,几乎都是先入主关中,再拿下蜀中。
    隨即结合两地物资训练强兵,以关中为基础,东出函谷收中原,南下两淮收江北,最后再打造水师收服江南,完成大一统的宏愿。
    百年前,北魏本来是最有机会按照这个顺序统一四海九州的。
    但北魏运气不怎么好。
    姜氏太祖费劲巴拉將中原统一之后,江南已被萧氏所据,蜀中亦为姬氏太祖经营成铁板一块。
    再加上当时天下纷乱日久,人口锐减,粮食稀缺,百姓厌战,导致哪一个国家,都没有统一天下的实力。
    由此,只能放任三国鼎立的格局形成。
    顾知洲脑海之中迴荡著多年前的旧事,不由得有些嘘唏:“可惜了,北魏太祖运气不好,与我朝太祖,萧氏之祖生在了同一个时代,否则,四海九州之地,又岂能分裂百年之久。”
    “他不是运气不好,他就是能力太菜了!”林时听见顾知洲的唏嘘,不由得嗤笑一声。
    “歷朝歷代,哪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帝王没有几个实力强劲的对手,怎么到了大梁,北魏,南齐时分,便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三位开国太祖能力太差。”
    听闻此言,顾知洲顿时为之一愣,有心想要反驳一句,但细想之下,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毕竟,林时说的,好像也是实话。
    歷朝歷代的大一统王朝开国帝王,他们的对手,比之大梁太祖和萧氏之祖,也未必就差到哪里去了。
    但他们就能完成大一统的功绩。
    而到了三位太祖这里,便谁也奈何不了谁,从本质上来说,还真就是如林时所言,是他们能力太差。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但凡其中有一人,能力比另外两人稍强一些,三国乱局,都不会持续到现在。
    想到这里,顾知洲不由得抽了抽嘴角,长嘆一口气。
    “走了,別他娘的感慨了,吃汤饼去!”
    林时就不爱看有人在他面前装深沉,搞得他好像没有一点內涵似的。
    正好路过一家卖汤饼的店铺,正好他也有些饿了,乾脆粗暴的打断了顾知洲的屁话。
    顾知洲正陷在天下大势之中无法自拔呢,林时一句吃汤饼,瞬间就將他从九霄天外拉回了凡间。
    他有些幽怨地瞪了林时的背影一眼,但脚步还是很诚实,紧跟著林时进了卖汤饼的店铺。
    林时熟稔的从袖子里排出九个大子,对著正在忙碌的店家用地道的关中话喊道:“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再给上一碗汤饼,配几个红头独蒜。”
    听见林时喊出口的这些东西,跟在他身后的顾知洲顿时就黑了脸。
    翻著白眼嘟囔道:“大......公子,您也忒小气,请人吃汤饼还得自己付钱是吧?”
    “我就带了这么点钱!”林时回过头,双手一摊,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
    顾知洲深吸口气,不断在心里安慰自己,不能和林时计较。
    几番心理建设过后,才取下钱袋,顺著林时要的东西再喊了一遍。
    当然,喊完之后,他也没忘將九个大子扔到桌台之上。
    叫完汤饼,二人便走进店铺之中,寻了张空位坐下。
    如今正值饭点,店铺里空位不多,二人的亲卫们也不好驱赶其他客人,只能叫了汤饼,端著蹲在门外去吃。
    很快,林时的汤饼上桌,与之一同而来的,还有两杯醪糟汁和一碟大豆,以及几瓣大蒜。
    林时也不管眼巴巴盯著他的顾知洲,抄起筷子便开始朝嘴里扒拉麵条子。
    汤饼,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麵条,只是称呼不同。
    蜀中盛產水稻,吃的是大米饭,但关中之地,主要的粮食还是各种麵食,以及廉价但极其饱腹的糜子。
    林时一口面一口蒜吃得香甜,顾知洲便只好取过一杯醪糟汁喝著。
    品了一口醪糟汁,他有些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隨即低声道:“大帅,陛下估摸著快要到汉中了,咱们真不去接一下吗?”
    林时吸溜完一口麵条,满不在乎地摇摇头,含糊不清道:“她自己有腿,你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安抚雍州其他地方的百姓,让百姓们踊跃参军,先把北魏的反扑拦在潼关之外再说。”
    顾知洲的眉头皱得更紧,他总觉得,帝驾即临,若是不去迎接,有违人臣之礼。
    但另一方面,林时说的似乎也有些道理。
    如今北魏的大军暂时被大河之水拦在了潼关之外,豫州半州之地,也沦为一片泽国。
    但大河的河堤,总有修好的一天,豫州的水患,也总会退去。
    而且这个时间,绝对不会太长。
    长则两三月,短则月余,北魏大军一定会捲土重来。
    那时,陛下也到了关中,若潼关守不住,难道又要陛下灰溜溜的退回汉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