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 - 第323章 魏军的怯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此同时,魏军大营之中,徐承安,李昕,张玉三人也紧急凑到一起。
    今日的徐承安,再没了当日与王征谈判时的囂张姿態,反而是满脸慌乱的没了主意。
    “林时这廝,竟然敢真对我军发起进攻,这这这......他难道不怕我朝大军倾巢而出,顷刻间將他麾下这点人手化作齏粉?”
    徐承安满脸慌乱的怒骂一句,全然想不通为何林时胆敢主动朝他发起进攻。
    毕竟,双方都已经对峙多日。
    这个时候,神都那边肯定也早就知道了关中陷落的消息。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林时不是应该不与他们缠斗,儘快搬空太安城的物资,然后退回大散关之后吗?
    还是说,林时竟然已经狂到认为自己麾下这七万大军,便能抵抗大魏倾国之兵?
    看著徐承安焦躁不已的样子,一旁的李昕与张玉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些无奈。
    都到了这个时候,这位潼关守將,纠结的竟然还是林时敢对他发起进攻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
    人家都敢打进关中了,就算拦不住神都来的大军,顺手將他们这支大军灭了,也很正常的吧!
    这很难理解吗?
    真不知道,徐承安这样的莽夫,到底是怎么混到统率四关大军主帅这个位置的?
    当然,这话两人也只敢在心里腹誹,谁让徐承安是他们俩的上官呢。
    张玉嘆口气,有些无奈地开口道:“徐兄,如今那林时的耐心已然被耗尽,对我军发起进攻,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都到了现在,您就不要纠结神都援军的事情了,想想怎么在林时手下撑到援军赶来才是正经啊。”
    张玉这话说得有些丧气,一番话出口,就连一旁的李昕脸色也都有些难看起来。
    只是,两人也没法反驳。
    他们心里都清楚,连王征和寧执都被林时拿下了,光凭他们手上这五万人,的確很难翻起什么风浪。
    但是......要他们向林时投降,也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他们和王征还有寧执不一样。
    王征一个老鰥夫,唯一的儿子也在军中,投降也就投降了,大不了九族不要了就是。
    寧执更是本来就是关中人,家眷都在关中。
    而他们,都是从神都来的將领,家眷也都在神都,今日他们敢投降叛国,明日他们的家眷便会被送上断头台。
    大魏皇帝的刻薄寡恩,那是出了名的,当年连亲叔叔他都没有放过,满门杀尽,一个活口不留,更遑论他们这些寻常將领。
    徐承安暴怒了一阵子,隨即咬牙道:“咱们这五万人,若是真打起来,对上林时手中那种怪异武器,绝对没有任何胜算。”
    听见徐承安这句废话,张玉和李昕都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李昕沉声问道:“那徐兄的意思是?”
    “逃,唯有逃,方能有一线生机!”此刻,徐承安也顾不得什么尊严了,相比毫无意义的战死在太安城外,倒不如先保存实力,以待来日。
    而李昕和张玉听见徐承安毫不犹豫的说出这个逃字,脸上也毫无意外之色。
    打又打不过,不逃难道等死吗?
    何况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大军还在,早晚都有报仇雪恨的一日。
    更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虽说不战而逃,回到国中,难免会被治罪,可治罪也比丟命要好吧!
    想到此处,两人不由对视一眼,隨后定定地看著徐承安,异口同声发问道:“怎么逃,还请徐兄指个方向!”
    既然决定要逃,徐承安自然也不再矫情,咬咬牙,一锤定音道:“咱们三人分兵,朝潼关方向逃窜,只要逃到潼关,以关城为依仗固守,等候援军来临,胜利早晚还是咱们的。”
    “有道理!”
    听见徐承安的话,张玉和李昕也没有任何异议。
    分兵逃窜,虽然有被梁军逐个击破的风险,但同时,目標多了,也能让梁军分不清主次,从而使得他们麾下大军多出几分生还的机率。
    说干就干,如今梁军已经出城,再不逃,那就没有逃的机会了。
    三人对视一眼,各自唤来亲卫前去传令。
    隨著一道道命令下达,魏军方阵也逐渐动弹起来。
    “魏军这是要逃?”
    林时远远的看著魏军方阵逐渐化作三个小一號的方阵,脸色顿时变得古怪起来。
    不是说魏军从来都是视死如归吗?
    怎么这支魏军,有些丟人啊!
    林时的自语声传进了一旁亲卫的耳朵里,眾亲卫对视一眼,嘴角顿时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如今,汉中之战的结果,早就传得全天下都是。
    梁军攻破大散关,打进关中的消息,也被镇景司的细作以雍州为中心传扬出去。
    可以说在如今的魏军眼里,林时这个名字,就代表了不可战胜。
    既然不可战胜,那逃走才应该是正確选项。
    反之留下来等死,才不是智者所为啊。
    不过,看大帅的表情,大帅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他现在的威名。
    当然,亲卫们也不会故意去提醒。
    吹捧这种事情,还是得敌人来才有意思,他们自卖自夸算怎么回事?
    与此同时,城外的李晟也看见了魏军分兵的动作。
    他有些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隨即气急败坏道:“彼其娘之,魏军要逃,儿郎们,加快速度,千万別让这支魏军跑了!”
    程名振,姜望也察觉了魏军的意图,二人也是脸色一变,齐齐下达了加快速度的命令。
    眼看肥肉就要到嘴,若是在这个时候让煮熟的鸭子飞走,那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儿郎们,隨我杀!”
    “杀!”
    李晟性子最急,当下也顾不得距离魏军方阵还有不短的距离,便直接带著麾下將士开始衝锋。
    震天的喊杀声传进所有人的耳朵里。
    见李晟麾下的龙武军竟然已经发起衝锋,程名振顿时忍不住怒骂出声:“这个疯子,现在就衝锋,这是生怕將士们跑到战场上还有力气杀敌吗?”
    只是骂归骂,李晟麾下的主力既然已经踏上了衝锋的行程,他麾下的禁军作为侧翼,也必须要压上掠阵。
    程名振咒骂一声,还是对麾下將士下达了衝锋的命令。
    而全场最轻鬆的,莫过於姜望麾下的骑兵。
    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骑乘战马,不仅衝锋的速度快,也能最大限度的保存体力。
    如步卒作战,一般都是要先走到战场附近,才会对敌军发起衝锋。
    因为將士们身上的武器,鎧甲很重,一个寻常的步卒,鎧甲加上武器,再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负重最少都在一二十斤。
    负重这么多斤的情况下,若是还远远的就开始发起衝锋,待几里地跑下来,將士们也就没了杀敌的力气。
    反观骑兵,虽然负重比步卒更重,但从武器到甲冑再到人,全都是以战马来驮运,便不会有衝锋一阵之后,便无力杀敌的风险。
    打主攻的李晟与程名振都已经开始衝锋,姜望自然也不会落於人后。
    果断选择分兵,將麾下一万四千轻骑分成三支轻骑,三支轻骑各自奔向了朝不同方向逃窜的三支魏军。
    他的任务,本来是阻断魏军的退路。
    现在魏军不战而逃,那么他的任务,也就变成了拖住这三支魏军,等待主力大军压上,將追击战化作鏖战。
    不然,也没法达到练兵的硬性要求!
    “杀!”
    战场上,马蹄声重,脚步声杂,喊杀声震彻云霄。
    关中大地足够宽阔,足够敌我双方加起来超过十万的大军,在这片平原之上追逐鏖战。
    道道钢铁洪流滚滚而去,看得站在城楼上的林时心神激盪。
    一开始,他只是將这场战爭当作一场游戏。
    是一条条人命,一滴滴鲜血,唤起了他必须要贏下这场战爭的信念。
    而到了现在,贏下这场战爭,已经成为了他的执念。
    因为他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拥有上帝视角的穿越者,更是这数万大军的主帅,更是大梁国中,无数人的希望。
    他不是梁人,但这一刻,他愿意把自己当成梁人。
    “杀~”
    震天的喊杀声中,姜望麾下的骑兵,率先追上了正在撤离的三支魏军方阵。
    而魏军的应对也很迅速,每个方阵里各自留下了三四千人的步卒站在原地等候送死。
    而各个方阵的主力大军,则依旧护著大纛朝不同的地方逃窜。
    三支轻骑的將领心知不杀掉这些留下来断后的“敢死队”,他们是绝对没可能追上逃窜的梁军主力的。
    於是,三人也不犹豫,飞纵著战马,狠狠的撞进了魏军的步卒阵中。
    剎那间,震耳欲聋惨叫声与悽厉的哀嚎声取代了马蹄声与喊杀声。
    以步卒应对骑兵,百年来,一直是大梁应对北魏的主要战爭方式。
    但今日,在魏国的西京城外,在魏国统治了百余年的关中平原上,魏国选择了以步卒,来应对大梁的骑兵。
    攻守异形,令人惊愕,也令人唏嘘。
    林时静静的站在城楼上,望著城下的战爭,好似在玩一场大型的战爭模擬游戏。
    他忍不住喃喃自语:“推一万多人出来送死,这徐承安,也是个有魄力的,可惜了,这么多青壮,本该成为我大梁的中坚力量.........”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