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边境检查官 - 第186章 人口比例,抉择困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6章 人口比例,抉择困境!
    实地、实战考核?
    本来一天就能结束的考核,竟然拉长到整整三天才分胜负?
    程野不动声色地抬眼,观察著对面西人检查官们的反应,尤其留意了参加过一次包干考核的加西亚。
    果然,西人们的表情各有不同,有的凝重,有的欣喜,有的茫然。
    到了加西亚这里,儘管他极力克制,但嘴角的抽动和眼神的闪烁,还是暴露了內心的不平静。
    一批、二批考核的规则,显然变了。
    不管是检查官之间明里暗里的提点,还是一批被淘汰的人,原本掌握的信息层次各不相同,本就谈不上绝对公平。
    可现在规则大变,所有人瞬间回到了同一起跑线,需要面对全新的挑战。
    “一个搭档小组500人,同时拉到包干点开工建设.”
    “真是好大的手笔!”
    程野暗自咋舌,暗嘆检查站这一轮考核的投入之大。
    三十二个小组,一万六千人,就为了考验检查官的能力。
    相较一批时只求儘快安顿人口,二批的风向明显变了,不再追求安置速度,转而侧重卫星城的实际建设。
    程野不禁猜测,有当下的转变,一方面和空雾散开有关,笼罩在石省的最大威胁已经消失,自然可以腾出空间用来进行细化考核。
    另一方面雨线即將偏移,幸福城的阴雨季眼看就要结束,真正的秋季大建设在即,自然要提前摆开阵势,彻底点燃竞爭势头。
    当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一批选出的25名检查官,或许本就在检查站的计划之內,考核不过是走个过场,把架子搭起来、人员派出去就行,无需严苛测试。
    到了二批,才是真要测验检查官的硬实力,选出最合適的人手。
    不过问题来了,像西坡镇、滩头镇、大波镇等六个镇子,就算是两组竞爭,恐怕也难铺开摊子各占一边建设。
    更关键的是,若有一组被淘汰,考核时留下的摊子该怎么处理?
    总不能把材料、物资连同三天內建好的东西全扔了,那也太浪费了。
    而河西镇、湾子镇这类本就面积不大的地方,让四个小组挤过去竞爭,两千人扎堆建设,最后怕是要浪费一大堆材料,纯属白耗资源和时间。
    脑子里闪过这些问题,程野並未急躁,继续往下翻看资料。
    他不信检查站设下这样的考核目標,会想不到这些关节。
    问题的答案,一定藏在后面的考核细则里。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先略过一大堆有关实地考核类目的描述,程野径直翻阅到资料后半部分。
    仔细阅读,很快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经超算系统提取12个点位卫星城地形图,並结合检查官提交的先期答卷分析,已完成各类考核任务的推定工作】
    【考核期间,仅允许检查官在指定范围內带队开展活动,其余任何形式的活动均属禁止范畴。严禁任何自由行动行为,违者將直接予以淘汰处理。所有活动须严格依照任务目標执行,执行手段不受限制】
    【组內检查官可自主选择考核任务,选用外援的队伍,考核任务將通过隨机方式確定。考核任务確定后,所有考核队伍必须在规定时间內完成,按照完成进度计算分数】
    【例:若抽取常规任务“清理废墟”,超算系统將依据该卫星城实际地理条件与废墟分布状况,完成作业区域划定,確保各队伍所负责区域的工作量完全均等。任务启动后,所有参与考核的队伍需同步开展清理作业,最终將根据废墟清理的完成度、合规性及效率等维度综合计算清理效果,並以此作为评分依据】
    【通过初始积分兑换的物资,仅限用於卫星城发展建设,不得携带出考核区域,严禁隨意浪费。若查实存在恶意浪费行为,將从涉事检查官的个人资產中扣除相应金额作为补偿】
    “原来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针对抽到的考核任务同步竞爭?”
    程野心下思忖。
    加上这些限制,最初的考核標准就容易理解了。
    核心指標是完成基础营地搭建,四项要素必然是评分的关键,虽说没明说总分占比,想来至少得有五成以上。
    而整个过程中,还得完成超算確定的大小任务。
    既然是超算安排,定然不会有浪费人力物力的情况。
    如此一来,就算有竞爭队伍被淘汰,也相当於帮留下的队伍完成了前期清理、基建等工作。
    至於任务中些许非恶意的物资损耗,以幸福城的体量,完全承担得起。
    “不错。”程野暗暗讚嘆,“考核任务相同,工作量均等,更能看出检查官挑人的眼光、过程中的指挥能力,还能顺带考量初始积分的费、对人心的安抚,以及一系列基建相关的能力。”
    想到这一点,他转头看了眼王康。
    想来是那三卷海报让王康心里有了底,此时果然没有任何惊慌。
    再往下看前两排的三期、四期检查官们,也都一个个淡定的可怕。
    反倒是旁边的一期、二期大多面色难看,难掩焦灼。
    也不奇怪,三期以上的检查官都是从大开拓时代闯过来的,本就有带人搞建设的经验,实地实战考核反倒能发挥优势。
    而一期、二期多是大开拓时代结束后慢慢晋升的,像东人这边的学院派,嘴上说得头头是道,真要落地实操,往往眼高手低。
    不过再看西人那边的一期、二期,表现也没好到哪里去。
    毕竟要带的不是一两百人,而是起步就五百人,哪怕有搭档配合,也是他们从未经歷过的阵仗,难免心乱如麻。
    “程哥,这是咱们的优势啊。”
    发现程野看著自己,王康侧过头压低声音难掩兴奋,“社区前段时间建设的时候,我每天打交道的至少七八百人,这五百人一点问题没有。”
    这时,就体现出了理想派路线的优势。
    程野微微頷首,眼神中闪过一抹讚许。
    儘管外面的流民不像天元社区的人那样乖巧听话,但两人能动用的手段不同,管理方式也能更严格些。
    可念头刚起,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若是单纯搞对抗竞爭,选家庭的劣势会很明显,一旦遇上重劳力任务,几乎直接歇菜。
    毕竟孩子也算人头,远不如挑五百个青壮来得直接。
    莫非,所谓的初始积分,並不是固定的,而是由所选人群的画像决定?
    否则各卫星城都会爭抢青壮,倒不如直接给每个小组发配同样的人口。
    既然是带队建设,卫星城的核心目的也是容纳流民,那选择了老弱病残,理应得到补偿,否则根本不会有卫星城愿意接收这类人群。
    片刻过后。
    场中大多数检查官已经看完资料,纷纷偏著头窃窃私语。
    丁以山咳嗽一声,哈林立刻会意,站起身维持秩序:“肃静!”
    话音落下,全场瞬间安静。
    “实战考核的標准已向各位明確告知,现就正式进入考核环节。”
    哈林的声音透过话筒传遍会场。
    “检查站已为各位检查官完成了前期筹备工作,划定了两万名可供选择的流民。所有流民均自愿参与本次考核,检查官仅需进入方阵区域进行人员筛选即可。考核结束后,相关报酬將由检查站统一支付。”
    “现將流民人员画像予以公示,其中,单身青壮占据总人数的30%,即6000人次。”
    哗。
    不等哈林话音落地,场下的检查官们已经忍不住发出一片惊嘆。
    六千青壮?
    分给32个小组,一组平均只能分到187人,这和500人的目標相去甚远。
    要是哪个组能多爭取些青壮年,优势简直不可估量。
    哈林显然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没有立刻制止,任由眾人议论了一分钟,才抬手示意安静。
    会场重新恢復安静后,他继续说道:“除了青壮年之外,无孩夫妻占15%,共3000人;有孩家庭占30%,共6000人;有孩且有老人的家庭占25%,共5000人。”
    又一轮譁然声响起。
    隨著人员构成详细公布后,实际情况和大家最初的预期差距越来越大。
    “第一轮考核不是说可以全选青壮年吗?”罗库克扭头看向加西亚。
    “你也说了,那是第一轮。”加西亚一脸怔然,“说不定是第一批12个卫星城都不愿意接收这些人口,才强制让我们通过考核来接收?”
    没人知道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考核组都必须做出抉择。
    而抉择的关键,显然就藏在这些人口数据里。
    “现在宣布初始积分发放规则:选择青壮年,每人积1分;选择无孩夫妻,每人积1.5分;选择有孩家庭,每人积2.5分;选择有孩有老人的家庭,每人积3分。”
    分数公布后,场中反倒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不再说话,而是飞速盘算著积分背后的差距。
    青壮年和有孩有老人家庭之间,积分差距足足有三倍,这差距实在夸张。
    而就废土的整体形势来看,一般能有这样的家庭配置,处在中间的夫妻俩,他们的劳力通常能按1.2个青壮年计算。
    孩子最多只能算0.2,老人则估算为0.4。
    按一孩一老来算,这样一个四口之家的总劳力就是3。
    和青壮年相比,劳力上低了2,但能换回来三倍的积分,这绝对是笔划算的买卖。
    但显然,一孩一老这种极端简单的情况,不会出现在这次考核里。
    丁以山似乎很是满意场中检查官的反应,竟然接过话筒开口说道:
    “有孩家庭,均为两孩,而且是一男一女。”
    “有孩有老人的家庭,均为三孩两老,两男一女。”
    “第二批卫星城,我需要你们展现给我、展现给幸福城的,是包容能力,是智慧,是在逆境中寻找发展的能力。”
    “捫心自问,要是只带著一群青壮年搞建设,需要你们这些检查官吗?”
    “我要看到的,是你们有信心、有胆量去选择这些家庭,用你们的能力弥补劳力上的劣势。谁有能力,第二批的包干任务就交给谁,要是现在就怕了,也可以,提交一份退出竞爭的申请就能走人!”
    掷地有声的话语落下,场下依旧鸦雀无声。
    眾人心里继续盘算著:
    无孩夫妻,女性按照0.7劳力计算,对比两个青壮,差距15%,却能额外得到50%的积分。
    两孩家庭,总劳力2.4,对比四个青壮年,劳力差距40%,却能换回150%的积分。
    三孩两老的七口之家,总劳力3.8,对比七个青壮年,劳力差距45%,却能换回300%的积分。
    数据一列出来,选择无孩夫妻的性价比远高於选择青壮年。
    再往下算,如果想搏一把,选择有孩有老的家庭,劳力只差5%,却能得到翻倍的积分。
    然而,现实真能和计算出来的数字完全匹配吗?
    管理五百个青壮年,和管理七十个家庭的难度,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这些到今天还能维持三代同堂的家庭,要么是抗风险能力极强的人,要么就是自主能力拉满的群体。
    带著他们慢慢搞建设或许没问题,但关键在於,这次考核是各组之间的竞爭。
    万一遇到重劳力任务,或是带有危险性的工作,这些家庭不愿意执行怎么办?
    诸多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就连程野也忍不住认真思索起来。
    在不清楚积分能购买什么的情况下,就要確定人员分配,这確实是个难题。
    但正如丁以山所说,他想看到检查官有信心、有胆量去选择这些家庭。
    若是提前知道了积分能兑换的东西,大家的选择就会变成纯粹的利益考量,反而违背了建设卫星城、考核检查官的初衷。
    “程哥,我们怎么选?”
    见其他组的检查官都开始討论起来,王康也扭过头问道。
    “先不急著定,我们得出去看看那些自愿参加考核的人,了解一下他们的素质再做决定。”
    程野嘴上说著,手指却翻开了面前的资料,目光再次落在第一页的內容上。
    核心指標的四项要素里,除了第四条录入信息不需要物资,其他不管是住所、哨位还是供给点,都需要一定数量的物资才能满足消耗。
    资料下方特意標註,考核会提供初始积分用於兑换物资。
    看似是在告诉所有人,初始积分可以换到物资来完成目標,实则暗藏著一个大坑。
    多少积分才够用?
    会不会因为选择的青壮年超过一定数量,导致分数不够购买基础材料,直接被淘汰?
    另外,评分標准中,实用性、效率、创新性这三项占了80%的权重,而这三项都需要足够的物资才能拿到高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没有物资,再精巧的建设方案也不可能追得上物资充沛的竞爭对手。
    反过来讲,如果为了积分一味兑换物资,导致劳力不足,別说完成考核任务,就连搭建临时住所、哨位和供给点都可能成问题。
    所以,挑选人手的难度不仅在於研究人群比例,更在於挑人的眼光。
    人群比例足够合理,或许能弥补眼光和经验上的不足。
    反之,要是眼光够毒辣,手段足够服眾,哪怕比例很是极端,也能保证最终的得分。
    所谓的最优解,確实很考验检查官的个人能力,並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有人弃权吗?”
    丁以山再次开口询问,见场中没有任何人举手,当即大手一挥。
    “好了,你们还有最后半个小时的思考时间,两点半,准时出发!”
    “每组有四个小时的挑人时间,挑完之后,同样有四个小时用来確定用积分兑换的物资。”
    “明天早上七点,选定的人手会由军团进行护送,乘坐大巴车抵达卫星城。”
    “物资会在清晨提前配送至指定点位,保证做到人到物资到!”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