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 - 第97章 0094【还要报孵化项目?】(为盟主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7章 0094【还要报孵化项目?】(为盟主奈文摩尔加更)
    郭枫一宿没睡。
    正式开学第一天,他就准备逃课,反正学分就快修满了。
    陈贵良早晨打着哈欠,刚起床便看到郭师兄那张熬夜油脸。
    接着,郭枫拍来几张纸:“初期投入需要13万元。8万元是最低硬件预算。5万元是idc托管年费。另外,还需要至少两个人的开发兼运维团队。”
    如果等到明年再做,idc托管年费能降至2万元。
    “预算都整出来了?”陈贵良惊讶道。
    郭枫没有接这茬,按自己的思路继续说:“我如果转到计算机专业,应该能申请到学校的机子,可以把那8万元硬件预算省下来。但只是暂时的,不可能一直借用学校的机器。”
    “申请孵化器项目呢?”陈贵良问。
    郭枫说道:“我不了解。”
    “你先做网站构架吧,我去申请孵化项目,”陈贵良说,“谈一谈股权分配。”
    郭枫拿起漱口杯:“边走边说,我吃了早饭还要补觉。网站构架方案,我昨晚已经做了一些。”
    陈贵良也拿起漱口杯:“没必要那么拼。”
    “想到了就做,不能一直拖。”郭枫说道。
    妈的,这还是昨天那个追求完美爱情的神经病?
    “你们在说啥?”闵文宇也起床了。
    郭枫说道:“打算做一个网站。”
    闵文宇没再打听,叫上蒋君来一起去洗漱。
    走向公共水房的路上,郭枫说道:“我没什么存款,只能出技术。你有钱吗?”
    陈贵良说:“13万刚好拿得出来。”
    必须赶紧写《明朝那些事儿》赚点稿费了!
    郭枫在谈爱情时不切实际,此刻却像一台冰冷机器,不带感情的进行理智分析:“你出资金,又出创意。创意是不可代替的,比我的技术重要得多。而且我还拿不出钱来。你占股90%,我占股10%。怎么样?”
    陈贵良反而不好意思了,提醒道:“以后如果融资,你那10%会被稀释得很惨。”
    “我知道。但我只值这么多,因为我的技术具有可代替性,你能在北大找到很多人代替我。”郭枫非常清醒。
    陈贵良被整得有点不会:“那就这样说定了。”
    公司越大,越需要人才。
    对于领导者而言,也需要核心团队作为基本盘,否则很容易被资本空降夺权。
    今后如果出现非常重要的伙伴,陈贵良还得拿出期权来留人。
    至于这位郭师兄,10%确实差不多了。能力特别牛逼的话,陈贵良不介意再给一点期权。
    接受风投是肯定的,不然初期发展太困难。
    但得警惕资本鸠占鹊巢,自己的核心团队必须给力!
    2008年金融危机是个好机会,陈贵良可以借着股市崩盘,趁机低价买回一些股份,把公司牢牢掌握在手里。
    蒋君来就跟在陈贵良身后,已经听得一脸懵逼。
    今天刚刚正式开课啊,啥玩意儿就谈股权分配了?
    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洗漱完毕,陈贵良溜达着去吃早饭,继续跟郭枫交流网站细节。
    他不懂技术,但懂怎么提要求,然后让郭枫去实现。
    离开食堂,郭枫一脸疲惫回去睡觉。
    陈贵良问:“他以前也经常通宵做事?”
    闵文宇说:“我大一时他大二,一直跟他是室友。郭疯子这个人,大部分时候都认真上课,学习生活也非常规律。但偶尔会抽风,可能是压力太大需要发泄。我见过他连续几天通宵打游戏,上课的时候全在睡觉。”
    “那个生物系的师姐很漂亮?”陈贵良好奇道。
    “哈哈哈!”
    闵文宇笑道:“他也跟你讨论神圣爱情了?那个师姐不算特别漂亮,但有一股难以言说的知性气质。郭疯子见她第一眼就迷上了,近距离接触时连话都说不利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郭师兄会有那种状态,就像整个人都失去了思考能力。”
    ……
    开学第一堂正式课是《中国文明史》,元培班的专属必修课。
    为啥是专属?
    因为其他院系,不可能这么授课。
    它不是简单的梳理文明脉络,然后笼统的讲给学生听。
    这是一门跨学科课程,涵盖历史、哲学、文学、考古、艺术史、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一个老师讲不完,需要来自这些学科的多位教授协同授课。
    甚至还有田野实践内容,比如考古学教授带学生们去博物馆、殷墟、敦煌……乃至考古现场!
    全方位的深刻认知中华文明史。
    第一堂课讲中华文明起源,由研究夏商周的孙教授(考古学)讲课。
    这位孙教授,明年会被借调出国,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四年。听他讲课的机会不多了。
    讲台上摆着几件考古模型,荧幕上投着一张幻灯片。
    140多个元培班学生,外加许多跑来旁听的,几乎快把大教室给占满。
    “讲文明起源,跟地理环境脱不了关系。我们先来分析黄河、长江流域的农耕条件……”
    陈贵良来得不早不晚,只能坐在中间位置。
    他没怎么写课堂笔记,而是认认真真的听着。今后如果考试复习需要课堂笔记,借哪位同学的直接去复印即可。
    第一堂课就两节连堂,耗时90分钟。
    孙教授讲了60分钟,剩下30分钟为课堂讨论。
    陈贵良听得挺起劲的,课堂讨论时,还问了孙教授一个问题。
    下课之后,一些同学疯狂奔跑,跑慢了赶不及下一堂课。
    陈贵良的下堂课是《马原》,授课老师也特牛逼。
    中午,继续跑去图书馆,摘抄自己需要的《明实录》内容。
    下午又是上课。
    其中一节为体育课,太极拳属于必修项目,另外再自选一项运动。
    放学,又去摘抄《明实录》。
    晚上回宿舍,开始写《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章。
    开课第一天,陈贵良过得贼充实,充实到仿佛回到高三下学期……
    谁他妈说大学轻松好玩的?
    也有可能才大一开学,同学们都还不敢逃课。
    但对于陈贵良而言,他是真舍不得逃,那些授课老师都好牛逼。
    转眼一周过去,星期五的《军事理论》,陈贵良终于还是逃课了。
    这玩意儿居然是必修!
    骑着车再次来到北大科技园,孵化项目部的微秃男子,竟对陈贵良依稀有印象——看到他学生证就想起来了,跑来申报项目的,就陈贵良属于大一新生。
    “小伙子怎么又来了?跟你说了最少15个工作日。”微秃男子好笑道,他觉得陈贵良过于着急。
    陈贵良拿出校内网的商业策划书:“老师,我又搞了一个项目,想另外注册一家公司。”
    微秃男子哭笑不得:“没见过你这样的。”
    陈贵良说:“我脑子里想法多,憋不住就想搞搞。”
    “拿来吧。”
    微秃男子闲着也是闲着,看一个项目策划书而已,不耽误他扫雷那几分钟。
    校内网?
    微秃男子从刚开始的漫不经心,渐渐变得严肃起来,看完之后站起来握手:“陈贵良同学你好,我是孵化服务部项目经理汪凯。”
    “汪经理你好。”陈贵良问候道。
    汪凯变得非常热情,而且和蔼可亲:“坐下说,不必紧张。”
    陈贵良微笑坐下。
    汪凯问道:“你给的材料上说,你有一个两人团队?”
    “是的,另一位伙伴是大三学长。”陈贵良道。
    汪凯继续问:“材料上说,你需要13万元启动资金。你们的钱够吗?如果不够,我可以帮你申请机器暂时用着。”
    “够的,”陈贵良说道,“不过确实需要暂借一下。”
    汪凯说道:“把你那个合作伙伴叫来,随时可以签入驻合同。”
    陈贵良明知故问:“不是最少15个工作日吗?”
    汪凯说道:“特事特办,你这个项目很有搞头,而且策划书也写得非常漂亮。”
    “那我的三国杀项目能不能也特事特办?”陈贵良打蛇上棍。
    汪凯忍不住笑起来:“办办办,一起签了。”
    真把项目孵化搞大了,汪凯是有政绩和奖金的。项目发展得越好,他自己的好处也就越多。
    毕竟,这里的项目经理可不止他一个。
    而且,如果陈贵良变成了大老板,汪凯也能为自己增加一条人脉。
    之前有一位项目经理,甚至辞职加入自己孵化出的企业做高管。
    陈贵良给郭枫打电话,让他赶紧带着身份证、学生证过来。
    当即签署入驻北大科技园的协议。
    陈贵良更是同时签两份协议,随后提交材料给行政后勤部。只要把钱交够了,行政后勤部就可以帮忙代办一些手续,陈贵良只需等着拿公司执照和相关许可证即可。
    汪凯还真就特事特办,仅仅又过了几天,已经把学校的服务器申请下来。
    一共三台服务器,总价要七八万那种。
    两台拿来做web服务器,一台拿来做数据库服务器。
    初期完全够用了,用户达到一定规模,还得再添加设备才行。
    另外,汪凯还在北大科技园,给他们一间很小的办公室,每月租金才30元一平米。
    郭疯子站在狭小的办公室里,颇为意外道:“创业这么简单的吗?我以为会很麻烦。”
    陈贵良说:“我们运气好,北大科技园今年狂飙突进,政府和学校都加大了科技项目扶持力度。那个汪经理挺闲的,估计没捞到什么好项目,我们正好让他看到升职加薪的希望。”
    “拿着。”郭枫掏出一台租来的照相机。
    陈贵良问:“干嘛?”
    郭枫昂首挺胸、两手叉腰:“快给我拍张照,我洗出来送给学姐。这是我人生的重要时刻,必须跟学姐分享。”
    陈贵良建议:“要不,你先去理个发?你忙起来一直没洗头吧?头油多得都能炒菜了。”
    郭枫说道:“庸俗。学姐是那种只看外表的人吗?”
    “你说了算。”
    陈贵良老老实实去帮忙拍照。
    (先更四章,白天还有更新。求月票。)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