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权相 - 第262章 各怀心思,启程离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来势汹汹的姜猛,齐政的第一反应是:
    大舅哥有话好好说,我和青筠发乎情止乎礼,还没开凿呢!
    但他也明白,姜猛肯定不是来询问他和孟青筠之间进肚条的。
    所以,他轻拢着手笑着朝姜猛行了一礼,“大师兄。”
    姜猛在他面前停步站定,充满了狐疑和担忧的目光在他身上,上上下下地扫了一遍,忽地松了口气,“你还能笑得出来,那看来问题不大。”
    齐政微笑摇头,“听天由命,顺其自然罢了。”
    十个字让姜猛刚放下去的心瞬间又被提起,齐政却不再谈及此事,只是笑着道:“大师兄,一路辛苦,先进屋喝杯茶吧。”
    姜猛见状只能嗯了一声,疑惑地跟着齐政走了进去。
    刚坐下,孟青筠也闻讯出来,看着姜猛,颇为开心,“大师兄,你来啦!”
    这下姜猛彻底放心了,孟青筠都笑得出来,那看来情况比预想的好很多。
    他这位小师妹,可不是外表看着的那么简单。
    但他还是忍不住向齐政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齐政微微一笑,“很简单,独孤胜是幽州罗家的后人,齐王倚其为心腹近十年,这种局面,便是陛下只有齐王一个儿子,怕是也要头疼如何安抚朝堂和士林,何况现在还有楚王和江南势力虎视眈眈。”
    “关中势力保不下齐王,皇后也没能成功,陛下快刀斩乱麻,直接让齐王去就藩,没有留任何的余地。”
    他看着姜猛,略显无奈,“对齐王都如此了,对卫王殿下自然更不可能有什么宽容。而且齐王一倒,以殿下如今的实力,万难与楚王掰手腕,故而今日朝会已经下旨,殿下领兵赴山西剿匪。”
    当日与卫王两人的推演,实在太过惊悚,出于保密的考虑,齐政和卫王同时决定不与任何人明言。
    故而此刻齐政也只能如此向姜猛解释。
    姜猛缓缓点头,“那你怎么考虑的?”
    齐政笑着道:“还能怎么考虑,诸葛亮在赤壁大战之前都没怂,我总不能当逃兵吧?”
    姜猛扯了扯嘴角,“你还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现在是赤壁战后,孙权已经被灭,曹操如日中天,即将一统天下,你就守着半个荆州了。”
    “无妨,至少还有半个荆州嘛!刘邦还以沛县定天下呢!”
    听着齐政这话,看着他脸上的轻松,姜猛觉得,自己应该用不着太过担心,于是,他换了个问题,“那你的学业怎么办?”
    齐政一听也明白,姜猛不是在关心学业,而是在关心他的家业。
    “这次毕竟是剿匪,还涉及沙场征伐,青筠跟着去不大合适.”
    他的话还没说完,姜猛就大手一挥,“来之前,师父就说了,梅香自苦寒来,不经风雨历练,何来成长,让小师妹跟着你,平日和你研习经典,有需要的时候,还能帮你多琢磨琢磨。”
    说完,他看着一旁的孟青筠,“小师妹,你没意见吧?”
    孟青筠小脸一垮,“爷爷年纪大了,你别拉着他日日饮酒了。”
    姜猛尴尬地咳了几声,“大师兄向你保证,最多半月.旬日七日三日一顿!”
    孟青筠气得都要跳起来揍他了,姜猛连忙举手求饶,“你放心吧,宫里也派了人,老头子的衣食住行,都没问题的,你就安安心心相夫教子就行了。”
    这下孟青筠是真急了,上来就是使出了拧胳膊大法。
    看着一向大气的小师妹这般小女儿姿态,姜猛也明白,小师妹这是真对齐政动了心。
    不过想想也正常,就齐政这容貌气度才华,有几个女子能不动心。
    想着想着,他不由生出一股女大不中留的心思。
    笑闹一阵,姜猛收敛神色,揉了揉胳膊,“既是剿匪,送你一句话,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你可知何意?”
    齐政笑着道:“看准了就少废话,果断动手,打痛了打服了,自然就成了。”
    姜猛挑起大拇指,“不愧是小师弟,懂我!至于那些别的天下大局,我懒得操心,你自己看着办就好。”
    齐政认真点头,“多谢大师兄指点。”
    “诶,这就客气了。”姜猛摆了摆手,“老头子这边你们也不用操心,你们小两口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话一说完,他便直接蹿了出去,让孟青筠刚刚抬起的手落了空。
    远远站在门口,姜猛看着二人,笑着道:“自己保重,中京有我。”
    说完,便萧洒地转身离开。
    “大师兄!”
    身后响起呼喊,姜猛回头摆手,“磨磨唧唧的,既然没多大事儿,咱们也爷们儿一点!”
    “我是说你可以骑马回去。”
    姜猛:.
    黎府之中,当朝堂上的消息传开,黎思源听得一愣,旋即哈哈大笑。
    一旁的书童面露疑惑,有这么开心吗?
    黎思源看着书童的表情,猜到了他在想什么,但却没解释。
    这傻东西,懂个屁!
    卫王这一被放逐,齐政就麻烦了!
    跟着卫王这个注定失败的倒霉蛋,乃是自绝前程之举;
    而若是抛弃卫王,转头楚王麾下,不说因为江南之仇楚王会不会要他,就算要了,他这等首鼠两端的行径,在士林的名声也臭了。
    总而言之,那就是齐政输定了!
    而自己,赢麻了!
    背靠楚王这颗大树,未来的仕途,那还用说吗?
    形势陡转,柳暗明啊!
    想到这些,最近因为周山之事,声名掉了一大截的黎公子,登时感觉又支棱起来了!
    散朝之后,宁远侯骑着马,缓缓路过了一栋空荡荡的宅子。
    他转头看着那曾经热闹的府邸,在心中默默念道:
    坚持住,快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威远侯府还会重新挺立起来的,梅家一门双侯的荣光,也都会回来的。
    下马走入自家府门,他迈步来到后院,找到了正百无聊赖的女儿。
    “今日没去看天赐?”
    梅心竹扭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我又不是必须围着他转,还不能过过自己的生活了?”
    宁远侯也没生气,淡淡一笑,“那为父就与你说说你自己的生活,你与那齐政,如今相处如何?”
    梅心竹皱了皱眉头,终于忍不住开口问起,“爹,你到底是何意?难道你觉得你女儿我嫁不出去吗?非得让我上赶着去讨好人家。”
    宁远侯的脸上露出几分愕然,“为父怎么会这么想呢?为父只是以为你中意他,便鼓励你几句罢了。”
    他一拍大腿,断然道:“也就是说,你之前找他,他还不感激涕零?既如此,那你就与那个齐政一刀两断!咱的女儿,有的是人求着娶!给他小子脸了!”
    梅心竹懵了,疑惑地看着父亲。
    难不成之前错怪他了?他真没那心思?
    “爹,你认真的?”
    “当然!什么狗屁东西,给他脸叫他一声文宗弟子,不给他脸,他就是个布衣!咱们是侯府!就这么定了,爹去军营了!”
    看着父亲的背影,梅心竹的秀眉紧蹙,不知道他到底存的什么心思。
    梅心竹想不明白的事情,齐政和卫王府的其余人则想得很明白。
    在朝会下旨之后,一日之内,卫王府便从宾客盈门变成了门可罗雀。
    看着热闹的门庭骤然冷落,王府上下许多人都是面色愤愤。
    在傍晚时分来到卫王府的齐政并不觉得有什么,趋利避害人之天性,人家当初来,是因为来了可能有好处;
    人家现在不来,是因为不来可能有好处。
    更何况,在洞悉了天德帝可能的谋划,尤其是让白圭以中京令去试探天德帝成功,彻底确认了自己的猜想之后,齐政的心头,没有半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有的只是对将来局势逆转之后的期待。
    他正欲迈步,走入卫王府,身后却传来一声呼喊。
    “齐兄!”
    他缓缓转头,瞧见了快步走来的王范。
    看着昏黄的天光中,王范板正的身影,齐政的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
    “希文兄。”
    王范喘了几口气,“齐兄,你要离开中京吗?”
    齐政一挑眉,“希文兄是如何知道的?”
    “方才在国子监,听一位显贵之后说起,故而匆匆前来。”
    齐政点了点头,“殿下要去山西剿匪,在下自当跟随。”
    王范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在下不才,愿随卫王殿下及齐兄一道,在帐中充一文书,以报齐兄知遇提携之恩。”
    齐政闻言一怔,没想到王范这么豁得出去。
    他笑着道:“希文兄不必如此,在下也没做什么,兄台之才,如锥处囊中,便是没有在下,也迟早会大放光芒。希文兄还是专心科举,未来经世济民,抚育一方,方不负平生所学。沙场之事,希文兄屈才了。”
    王范有些急了,“齐兄,在下是认真的,并非假意虚言。”
    齐政握着他的手,轻轻拍了拍,“我知道。希文兄,在下也是认真的。你能来,在下很感动,但你跟着我们去,并非明智之选,在下更希望,今后朝堂上,能出一个一心为国为民,誉满天下的王相公。”
    王范看着齐政,松开手,后退一步,朝着他长揖及地,“齐兄教诲,在下铭记于心!”
    齐政连忙将他扶起,然后请他进去喝茶说话,但却被王范拒绝。
    “光阴似箭,时光易老,欲成齐兄之厚望,当殚精竭虑,在下告辞!”
    看着一身寒酸布衣的王范从容地走入街巷,齐政在这漫天的风雪中,感受到了一丝浓浓的暖意。
    也不知是齐王真的是搅屎棍,他一走这朝堂的效率就陡然提升了;
    还是说卫王的离开,是各方都乐见其成的事情,反正只用了三日,出兵的各项准备就做好了。
    离京的日子,到了。(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