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权相 - 第260章 酒宴表忠,朝堂挂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天晚上,卫王府飘起了酒香。
    之前的卫王府也不是没有过夜宴,但这一次,王府上上下下都知道,不一样了。
    这不是在胜利后的庆祝,而是在失败后的浇愁。
    除开乔三、田七等近乎死士的铁杆外,其余王府的核心护卫都被卫王叫到了房中,五大三粗的汉子列队,压迫感填满了房间。
    一向对自己要求极高,除了吃,其余都清心寡欲、认真勤劳的卫王殿下,此刻却像是爹娘走后放飞自我的浪子,斜坐在椅子上,颇无形象。
    看着护卫们站定,卫王挥手让人给他们都端上了一碗酒。
    待酒倒好,他没有多说,只是端起酒碗,醉眼迷离,“喝!”
    众人齐齐仰脖子,将一碗酒都喝了。
    卫王将碗朝桌上重重一放,身子前倾,醉眼朦胧地看着众人。
    “我知道,你们都很忠心。我也想过,要带你们,走出一条通天大道!如此才不枉我们相聚一场!”
    他打了个酒嗝,语气一沉,“但是,现在情况就摆在眼前,明日我外出剿匪的事情就定了,很快就要离开中京城了。”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你们愿意奔前程的,想去哪儿尽管去,我绝不会怪你们,如果需要我给你们些荐书我也都可以写。愿意跟着我的,我只能说,若我能吃饱,就不会让诸位饿着。”
    话音落下,众人几乎没有迟疑地,齐齐单膝跪地,“我等愿追随殿下,至死不渝!”
    领头的一个护卫开口道:“我等追随殿下,乃是因为殿下之品行志气令我等佩服。至于所谓荣华富贵,当初我等追随殿下之时,殿下尚无今日之场面,如今更有何惧!”
    卫王虎目泛红,眼含热泪,这一次,可不是装的,甚至他还略显骄傲地看了一眼一旁的齐政。
    齐政微笑着,举起酒杯抿了一口,像是在恭喜卫王,能得如此忠心的拥趸。
    卫王一拍桌子,“好好好!都是好样的!来,再喝一碗,咱们哪怕离了中京城,也要继续去做那些我们该做的事情!”
    房间之外,刚刚抵达的白圭扭头看着身后的熊翰、孔真,笑着道:“咱们一个个自诩饱读圣贤书,总不能连一群武夫都不如吧?”
    熊翰、孔真二人微微一笑,跟着白圭走入了房间。
    瞧见三人抵达,卫王连忙起身,但旋即又自嘲一笑,意兴阑珊地坐了回去,对三人道:“三位来得正好,缘份一场,终要一场酒来告别。”
    这话一出,堂中还未离开的一帮护卫都面色微冷地看着这三位。
    白圭淡淡一笑,“卫王殿下,若是就此颓丧,整日寻欢作乐,我等自当与你分道扬镳。”
    熊翰接着道:“不过,如果卫王殿下还愿意为朝廷社稷做些事情,我等自然也愿意,与殿下一道。”
    孔真有些无语地看着前两人,只能道:“在下也是一样。”
    这话一出,四周的护卫们眼神中登时都带上了一种异样的欣赏神彩。
    没想到这些当官的文人,倒也如此有骨气!
    被这样的目光看着,还是来自于一群五大三粗的壮汉,饶是白圭等人心智坚硬,都忍不住浑身一紧。
    卫王的眼中亮起光彩,但旋即又悄然熄灭,幽幽一叹,“我做的事,不在朝堂,只在军伍,不在中京,只在四方,三位皆有远大前程,真不必在我这儿,耽搁岁月了。”
    熊翰和孔真对视一眼,而后转头看向白圭。
    白圭稍作沉吟,“殿下如何行事,在殿下;我等如何行事,在我等。不论如何,下官身为户部尚书,总得先将殿下太行山剿匪之事办好吧。”
    卫王举杯,“不论如何,我等先将今夜这场酒喝好才是!”
    三人苦笑一声,各自落座。
    齐政举起酒杯,走到三人座前,朝着三人道:“三位之德行,令在下佩服,这一杯酒,敬有缘能与三位相识相知!”
    三人俱都起身,和齐政对饮。
    虽然他们的确赌上了些前途,但要说真正付出最多的,还是齐政。
    以他的才华名声,若能改换门庭,投入楚王麾下,甚至只是脱离卫王,今后的青云之路都是显而易见的。
    但今夜的他,还是出现在了卫王的身边,这份操守,才是真正让他们都佩服的。
    喝完一杯,齐政看向白圭,“白大人,在下有一事相求。”
    白圭疑惑道:“齐公子请讲。”
    “殿下离京,这中京府令之位空悬,蒋大人自江南前来投奔,殿下十分感念,还望白大人明日能举荐蒋大人出任中京府令,以酬其心。”
    昨日与卫王聊的那等绝密,他不可能透露分毫,只能用这样的理由来糊弄。
    白圭皱着眉头,“这个位置,恐怕不是那么好拿啊!”
    齐政笑了笑,“白大人只管举荐,成与不成,殿下也尽了自己的心。”
    白圭沉默一会儿,缓缓点头,“好。”
    等护卫们都退下,酒宴又继续了一阵,凌岳大步走了进来。
    兴许是来得太急,身上的甲胄都没来得及换,进屋看着白圭等人在,微微一怔,朝白圭三人行了一礼,三人连忙起身回礼。
    简单致意之后,凌岳没有去管卫王,而是径直来到齐政面前,给自己倒了杯酒,然后握着酒壶,看着齐政,“你会离开他吗?”
    齐政看着凌岳那架势,感觉自己若是点头说要走,下一秒这酒壶能砸自己脑门上。
    凌岳仿佛也意识到了,放下酒壶,示意自己不至于那么莽,“我只是想问一句真心话。”
    齐政道:“在下要离开,今夜就不会坐在这儿。”
    凌岳点头,重新拿起酒壶,主动给齐政倒了一杯酒,而后双手举起酒杯,“我敬你。”
    齐政连忙起身,双方碰了一杯,凌岳一饮而尽,然后直接转身离开。
    卫王忍不住开口道:“你就不跟我说点什么?”
    凌岳扭头看了他一眼,“只要他还愿意辅佐你,没什么好担心的。”
    说完,直接大步离开,看模样像是还要回宫当值。
    白圭等人看得略有几分目瞪口呆,但仔细一想,凌岳这话说得也还真没错。
    以前的卫王什么也不是,有了齐政辅佐,短短半年多,就有了如此声势。
    只要未来齐政还愿意帮助,哪怕不能当皇帝,也未尝不能奠定一番功业。
    酒宴深夜方散,齐政晚上也睡在了卫王府。
    翌日清晨,敲着脑袋的他,回了自己的府邸,去陪孟青筠吃早饭。
    坐在桌旁,孟青筠瞧着他略显苍白的脸,琼鼻轻嗅,柔声道:“昨晚喝多了吧,我去给你做个醒酒汤。”
    说着就起身朝着厨房走去,齐政拦了一句也没拦住。
    不多时,孟青筠就端了一碗醒酒汤过来。
    齐政轻轻喝了一口,感觉确实舒服多了,赞赏道:“你还有这手艺呢?”
    孟青筠笑着道:“以前大师兄一喝就喝多,有时候还拉着爷爷也喝多,慢慢就练出来了。”
    “那你不说说他们?”
    孟青筠摇头道:“男人本来就不愿意将自己的委屈与人述说,偶尔借酒浇愁发泄一番,也不是什么大事。”
    齐政笑了笑,“你是在安慰我吗?”
    孟青筠也轻笑一声,“你既然还能笑得出来,那想来事情没有传言的那么糟。”
    齐政没有承认也没有反驳,而是端着装着醒酒汤的碗,目光似要穿过房屋看向西北方向的宫城,轻笑道:“此刻的朝堂,应该很热闹吧。”
    和齐政的想象一样,此刻的朝堂上,的确颇为热闹。
    但热闹都是楚王党的,齐王党和卫王党,什么都没有。
    朝堂大殿中一双双眼睛,都望向了站在队伍前方的两道身影。
    楚王和卫王。
    原本还会有个齐王的,但齐王被勒令就藩的事情昨夜便已下了旨,今日就要启程,便也不会再来上朝。
    望向楚王的目光颇为复杂,有仰慕,有讨好,有蠢蠢欲动的谄媚,也有欲除之而后快的仇恨;
    看向卫王的目光就要单纯得多了,那就是纯粹的惋惜。
    是的,就连楚王党的人,也都对卫王投以了惋惜的目光。
    因为卫王值得惋惜,若非齐王猝然倒台,断了卫王的生存空间,再给卫王一年半载,未尝不能与楚王真正较量一番。
    但同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赢了。
    赢家总是愿意对输家给予一些大度与褒奖的。
    今日的朝会没有什么耽搁,直入主题,兵部尚书韩贤在朝会开始之后便闪身出列,“陛下,太行山匪患又起,前日山西巡抚奏报,十八寨贼寇共已聚众近十万,势大难制,请朝廷派兵清剿。”
    天德帝面色平静,按部就班地演着戏,“政事堂是什么意见?”
    政事堂首相杨阶迈步出列,“陛下,臣以为,此事既有安民之重,但同时也暂无社稷之危,当以历练为主,可遣一年轻将军,领兵出征,通过此番平叛,磨炼沙场统兵之能,待匪患平息,我朝也能得一大将!”
    紧随其后,另一名政事堂相公也迈步出列,“陛下,杨相之言有理,然年轻将军,往往威望不高,而且地方平叛,往往涉及与地方民政协调配合,若领兵之人,没有足够的地位身份,恐难平匪患,以至于匪患坐大,反而弄巧成拙。”
    天德帝缓缓点头,“那依你们之间,当遣何人?”
    杨阶一愣,这怎么跟昨日说的不一样呢?
    这不该你开口定夺吗?
    但皇帝的问题在前,他也只能开口道:“臣举荐卫王殿下,领兵出征。卫王殿下身为皇子,地位尊崇,地方官员自无不从,也曾领兵征战,对沙场征伐也不陌生。更兼在江南的经历,对如何协调地方,亦有经验。”
    昨日的议事,虽然已经定下,并在小范围传播开来,但也不是所有朝臣都知晓此事。
    此刻听见杨阶的话,登时心头一惊。
    齐王就藩,卫王离京,楚王这就真的是大获全胜了啊!
    天德帝闻言,不喜不怒,看向下方,“卫王,你可愿意?”(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