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 第679章 影史留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9章 影史留名
    京城电影学院,秋日的午后。
    阳光透过高大的白杨树,在校园的主干道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刚下课的学生们,三三两两地,抱着书本,说说笑笑地,走向食堂或宿舍。
    而在摄影系的教学楼下,一场小小的“骚动”,正在上演。
    几个男生,正哼哧哼哧地,从器材室里,搬出一摞摞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崭新教材。
    “我靠!《当代电影摄影艺术与技巧》这么厚!这得有几百页吧?”
    “完了,完了,今年年底要爆炸了,到时候考试范围岂不是像宇宙那么大!”
    “咦,快看封面!那里是不是除了《大红灯笼高高挂》、《指环王》的版面外,还有吴宸师兄的《1939》.”
    众人闻言,回过头瞅了瞅,纷纷一惊。
    “咦,还真是啊,这不就是吴宸师兄《1939》的电影海报嘛。”
    “该不会这部电影纳入了咱们学校的摄影技法了吧!”
    “.”
    几人已经迫不及待了,纷纷拿起来看,其案例正是在张艺某《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摄影的色彩美学之后.
    “‘沉浸式’战争场域的构建——《1939》伪长镜头美学解析!”
    “卧槽!原来是这么拍的啊。”
    “学到了学到了,难怪老师们今天要改教材,还能这样做伪一镜到底.”
    “牛逼啊!”
    “.”
    这个发现,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的涟漪。
    很快书籍搬到教室后学生们都纷纷围了上来,争相传阅着那本崭新的教材。
    要知道这本《当代电影摄影艺术与技巧》,是国内所有电影院校摄影专业的权威教材。
    书中,囊括了从经典的好莱坞打光,到法国新浪潮的手持拍摄,再到当代数字摄影的各种技术流派。
    在之前的版本里,被收录作为经典案例的,有《公民凯恩》的深焦摄影;
    《指环王》的数字中间片调色;
    也有张艺某在《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中对色彩的极致运用。
    每一个,都是电影史上,足以留名的经典。
    而现在,吴宸和他的《1939》,也赫然在列。
    学生们翻到那一章,只见书页上,用极其专业的笔触,详细地拆解了《1939》中,那数段长达十几分钟的、穿越战壕的“伪一镜到底”镜头。
    从摄影机的运动轨迹图到隐藏剪辑点的具体位置;
    从利用爆炸闪光和烟雾,来调整现场光比的技巧,到摄影师与演员、爆破、美术等各个部门之间,那如同精密仪器般的配合。
    每一个细节,都被摄影系的教授们分析得淋漓尽致。
    很快,京城电影学院摄影系,将吴宸的电影作品,列为最新版核心教材进行分析学习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一张由学生拍摄的、包含了教材封面和《1939》章节内容的照片,被发布到了微博上。
    仅仅一个小时,这张照片,就被转发了上万次。
    一家与电影学院关系密切的专业类媒体,率先对此事,进行了深度报道。
    【京城电影学院核心教材更新!吴宸作品《1939》成摄影系最新教学案例!】
    这篇报道一出,立刻就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一部分网友和影迷,自然是与有荣焉,兴奋不已。
    “《1939》!直接上教材了?”
    “我擦,牛逼啊,吴宸,我记得这本书在电影学院很多年才会更新一版的吧,《1939》的伪一镜到底看来是真打动了摄影系了。”
    但与此同时,另一部分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自然也随之而来。
    “是不是有点太早了?吴宸虽然厉害,但毕竟还年轻,没有必要这么快。
    一部电影,就直接进教科书,和那些影史经典并列,有点捧杀的嫌疑吧?”
    “呵呵,说白了,不就是因为吴宸是电影学院自己人,摄影系毕业的嘛。这明显是学校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开后门呢!”
    “.”
    业内不少导演看的多少有点酸,毕竟这和奖项很不一样,进入摄影教科书,那可比拿奖难多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来来去去剖析的案例还是只有那些,除非出现新的经典。
    虽然他们承认《1939》伪一镜到底的技艺,但是就这么突兀的就纳入案例了,心里说舒服那是假的.
    冯小钢就在家里骂骂咧咧。
    “什么玩意儿,这就进教科书了?老子当年的《集结号》差嘛,妈的,这些学院派的人就是自筑围墙”
    而陆训更是气急败坏,在片场的众人目光中脸黑的跟木炭似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丧亲了
    就在这时,金鸡奖的官方微博,更是趁着这股争议,不失时机地转发了一位影评人的微博,并配上了一个“思考”的表情。
    那位影评人阴阳怪气地写道:
    “学术探讨,无可厚非。但一部电影真正的价值,终究还是要经过时间和市场的双重检验,而不是靠几本‘内部教材’,就能盖棺定论的。”
    这番暗讽,立刻让圈内的风向,变得更加复杂。
    刘伊菲正气鼓鼓地看着网上的评论,正想告诉吴宸,只是见吴宸已经打通了电话,顿时停了下来。
    ”怎么样,是不是很意外?“
    穆德远听到吴宸的问候,随即笑了笑。
    “是有一点。”吴宸坦诚地说道,“我还想着,这事儿,怎么也得再过个几年呢”
    听到吴宸这自信的回复,穆德远也是忍不住失声大笑:“你啊你啊,还是那么自信!
    不过啊,这个决定也不是我们做的.”
    “嗯?”
    “去年,学校和南加大、纽约大学、法国的巴黎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英国伦敦电影学院搞过学术交流分享会。
    当时交流分享的重点之一就有你这部《1939》。
    别的不说,你这部电影里,对‘伪长镜头’的运用,确实是这些年,全世界范围内,在摄影技法上最有价值的案例之一。
    我估计,调整教材的,可不止我们一家。所以啊,你放宽心,外面的那些说法,影响不了什么。”
    “外界的说法?说什么了?”吴宸闻言,愣了一下。
    “没看新闻啊?”
    穆德远也是没想到,自己这个学生,心居然这么大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