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 第659章 我为蜀国出生入死,却换来你刘璋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主将张任的身影消失在尘烟滚滚的逃亡路上,那原本还勉强维持着阵型的蜀军士卒,瞬间如同被惊散的鸟群,望风而逃。
    他们的眼神中满是绝望,脚步杂乱无章,只顾着拼命逃离这即将被战火吞噬的战场。
    此时,汉军甚至还未冲入那早已被轰开的城墙缺口,可沿城一线的蜀军士卒却已逃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片空荡荡的城墙和满地的狼籍。
    断箭、折戟、破碎的旗帜杂乱的散落在地上。
    紧接着,汉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从那倒塌的城墙处汹涌灌入绵城城内。
    他们喊杀声、战鼓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半塌的城楼上,一面绣着“汉”字的大旗在微风中缓缓升起。
    鲜艳的旗帜在残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
    旗帜随风飘扬,发出“猎猎”的声响。
    残阳西斜之时,天边的云霞被染成了一片绚烂的红色。
    魏延缓缓踏入绵城城。
    登上城楼,极目远眺,这座曾经作为成都屏障的绵城已尽收眼底。
    连绵的城墙、错落的房屋、熙攘的街道,此刻都安静躺在他们的脚下,仿佛在等待着新的统治者的到来。
    “大司马,绵城已下,接下来该如何用兵?”
    魏延微微侧身,捋了捋自己那浓密的胡须,目光看向萧和,轻声问道。
    萧和微微眯起眼睛,望着远方,沉思片刻后,果断道:
    “兵分两路!”
    “一路北上夺下剑阁,拿下北面关城。”
    “一路继续南下,直取成都,成都乃蜀国的都城,若能将其攻克,便可彻底瓦解蜀军的抵抗意志,实现我们此次出征的战略目标。”
    魏延听后,微微点头,欣然采纳了萧和的方略。
    于是,大军在绵城休整了两晚。
    这两晚,汉军将士们养精蓄锐,补充粮草,为接下来的作战做好准备。
    …
    绵城失陷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遍传各城。
    沿途的诸县,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望风而降。
    汉军的实力强大,蜀军已经无力抵抗,与其负隅顽抗,不如早早归降,或许还能保住平安。
    此刻,成都城内的士民们,已陷入了深深的惶恐之中。
    他们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撞,不知如何是好。
    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却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与热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慌乱与恐惧。
    有人想要南逃,寻找一条生路。
    然他们却不知道,关平统帅的南路汉军早已截断了成都南下之路。
    而北面,魏延正亲统的汉军主力,如同滚滚的洪流一般,正缓缓逼近成都。
    府堂之内,人心纷乱如麻。
    张任面带愧疚,缓缓跪在殿前,头深深埋在地上,不敢直视刘璋那愤怒的目光。
    他颤抖的向刘璋禀报着战事,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尽的悔恨。
    刘璋坐在高高的主位上,拳头紧握,咬牙切齿,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张任,你为何要出战啊!”
    他的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在府堂内回荡。
    “杨怀的教训,你忘记了吗?”
    刘璋咬牙斥道,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杨怀当初因为轻敌出战而惨败的场景。
    他明明已经多次告诫张任,要死守绵城,不可轻易出战。
    可张任却偏偏不听劝告,非要率军出战。
    他恼火啊,心中的怒火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般,难以抑制。
    他明明已经做好了周密的部署,只要张任按照他的计划死守绵城,就算汉军轰塌绵城城墙,魏延也未必能攻下绵城。
    可现在,几万大军损兵殆尽,绵城也轻易落入了汉军之手,这让他如何不恼怒?
    “是老臣中了萧和的诡计!”
    张任抬起头,眼中满是悔恨与自责:
    “高沛来挑战,老臣恨他背叛蜀王才出城一战……”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仿佛是在为自己辩解,又仿佛是在向刘璋忏悔。
    这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绵城的失陷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刘璋猛然暴喝一声,声色俱厉喝道:
    “够了,统统都给我住口!败了就是败了,无需再多言辩解!”
    “枉本王对你如此深信不疑,将我蜀中精锐主力悉数交托于你,你就是这样回报本王的吗?你实在是让本王太失望,太寒心了!”
    张任羞愧的满脸通红,头低得几乎要贴到地面,大气都不敢喘一声,更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刘璋心急如焚,在殿中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念叨:
    “这可如何是好?如今连绵城也失陷了,那可是我们蜀中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啊!”
    “难道真的就没人能够抵挡住魏延和萧和的攻势吗?难道本王真的要命丧于此,这偌大的蜀地就要这样拱手让人了吗?”
    念及此处,刘璋只觉一股深深的绝望如潮水般将自己彻底淹没,整个人仿佛置身于无尽的黑暗深渊之中,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就在刘璋满心绝望之时,黄权挺身而出,向前一步,恭敬拱手行礼后,出言劝慰道:
    “蜀王,冷静,虽说如今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但成都城依旧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成都城在,我们就还有希望,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还望蜀王能够以这蜀中大局为重,切莫因一时的挫折而丧失了信心,只要我们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未必不能扭转这危局。”
    刘璋听闻此言,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容,缓缓道:
    “信心?事到如今,本王哪里还有什么信心可言,若非当初听信了你的进言,让张任前去守绵城,又怎会落得如今这般田地?”
    “如今主力精锐已然丧失殆尽,你倒是跟本王说说,就凭眼下这残局,还怎么翻盘?拿什么去翻盘?”
    黄权被刘璋这一番质问,问得哑口无言,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
    此时,成都城内的兵力状况着实不容乐观,满打满算,现下成都之兵已不足数万。
    而且,经过这一连串的惨败,蜀中士卒们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在这种低迷的士气之下,蜀卒们还能有信心再次披挂上阵,与敌军决一死战吗?
    黄权眉头紧锁,苦苦思索,实在是想不出究竟能有什么行之有效的翻盘之策。
    刘璋见众人皆沉默不语,心中愈发焦急,望向眼前众臣:
    “尔等皆是我蜀中栋梁之才,如今到了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可有何能够扭转乾坤、力挽狂澜的良策吗?但说无妨,只要有一线希望,本王都愿意尝试。”
    众人听闻此言,皆纷纷低下头来,默不作声,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刘璋心中的绝望,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在瞬间飞速蔓延开来,将他仅存的一丝希望彻底吞噬。
    片刻之后,刘璋强压下内心翻涌的担忧与绝望,目光锁定在黄权身上:
    “公衡,你向来足智多谋,在这危急关头,你可有什么良策,速速道来,莫要再藏着掖着了。”
    黄权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缓缓道:
    “蜀王若想破此危局,在臣看来,唯有一途可行。”
    刘璋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心情也随之振奋起来,连忙追问道:
    “哪一途?你但说无妨,只要有一丝可能,本王都会全力去做。”
    黄权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咬了咬牙道:
    “向汉家天子归降!”
    此言一出。
    众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刘璋的眼神也在瞬间化为震愕,原本还有一丝期待的神情,瞬间变得无比僵硬。
    他原以为黄权经过一番思考,定能想出什么绝妙的计策来扭转这危局,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样一番话。
    黄权竟是劝他降刘备?
    这在他看来,算什么妙计!
    这简直就是将他往绝路上逼,让他背负千古骂名啊!
    想到此处,刘璋顿时怒不可遏,猛地一拍面前的案几:
    “黄权!你好大的胆子!你身为本王臣子,竟敢劝本公去投降他人!”
    “莫非你也想学那孟达那个奸贼,心怀不轨,想诱劝本公降刘备,以此向那刘备邀功请赏,谋取自己的荣华富贵!”
    刘璋此时已然撕破脸皮,毫不留情直斥黄权,言语中满是愤怒与鄙夷。
    就在这时,张任突然从人群中猛地跳出,单膝跪地,神情激昂道:
    “蜀王,黄权这厮必已暗中降了刘备,此等卖主求荣之贼,留他不得,请杀此贼,以正军法!”
    刘阐见状,也愤然站了出来,满脸愤怒道:
    “父亲,黄权降贼,背叛蜀中,此等不忠不义之人,当杀之以儆效尤!”
    殿中的谋臣武将们听闻此言,顿时群情激愤,义愤填膺地请杀黄权,一时间,大殿内喊杀声震天。
    黄权站在殿中,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脑门,额头上的冷汗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浸湿了衣衫。
    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大声道:
    “你们都口口声声说我暗通刘备,背叛蜀中,那我想问问你们,你们谁有本事出策,能够守得住这成都城?”
    “若是有谁能想出良策,保住成都,让那魏延、萧和无法踏入成都半步,我黄权甘愿以死谢罪!”
    说完,黄权转身面朝众将,眼神中满是挑衅。
    众臣尽皆默然,一个个低着头,不敢与黄权对视,大殿内再次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黄权见众人无言以对,目光又落在了张任身上:
    “还有你,张任!当初是我举荐你去守绵城,本以为你英勇善战,能够守住。”
    “可你呢?却中了那萧和的诡计,不仅折损了三万大军,还失了绵城,让蜀中陷入如此危局!”
    “你还有什么脸在此慷慨激昂,叫嚣着要杀我?你倒是说说,你拿什么守住成都,击退那魏延的进攻?”
    张任原本就因绵城之败而满心懊恼与羞愧,此刻被黄权如此当众羞辱,顿时恼羞成怒,一张脸涨得通红,吼道:
    “黄权!你这个奸诈狡猾的贼子!竟敢如此诋毁老夫!老夫现在就杀了你,以正军法!”
    说罢,张任咆哮着猛然起身,动作迅猛如虎,一把抽出腰间佩剑,朝着黄权便狠狠刺去,似要将黄权一剑斩杀,以泄心头之恨。
    黄权见状,毫不畏惧,迅速伸手握住腰间佩剑的剑柄,“唰”的一声,佩剑出鞘,同样摆出一副要动手的架势,与张任针锋相对,毫不退缩。
    眼见此状,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一场激烈的厮杀即将爆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璋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猛一拍面前的案几。
    “砰”的一声巨响,案几上的物品被震得四处乱飞。
    他怒目圆睁,声色俱厉喝斥道:
    “住手!都给本王住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难道要在这大殿之上自相残杀,让敌军看笑话不成?”
    张任听到刘璋的怒喝,身形猛一晃,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浇下,瞬间清醒过来。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是多么失礼,在君王面前如此冲动鲁莽,实在是罪不可赦。
    于是,他忙将手中的剑缓缓收回剑鞘,然后拱手辩解道:
    “蜀王,末将……末将一时冲动,还望蜀王恕罪,只是那黄权实在可恶,竟在此时污蔑末将,末将实在是气不过啊。”
    刘璋看着张任,眼神中满是愤怒与失望,他冷哼一声:
    “你够了!黄权说的没错,若非你失了绵城,折了那么多兵马,本王又怎会落得如今这般四面楚歌的危急局面?”
    “如今这局势,本王不得不怀疑,到底是他黄权暗降了刘备,还是你张任暗通刘备,故意葬送了我蜀中大军,好为那刘备铺平道路?”
    刘璋被这一连串的变故气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麾下的两位重臣,竟然会在这种关键时刻闹出如此大的矛盾,甚至还当众拔剑相向。
    面对刘璋如此严厉的指责,张任难以置信瞪大了双眼,看向自己的君王,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只觉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瞬间蔓延至全身。
    霎时间,张任的内心被寒心填满,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为了蜀中出生入死,立下无数战功,到头来却换来君王如此的猜忌与指责。
    他缓缓低下头,不敢再与刘璋对视。(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