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 第815章 一个视频了解水星,水星竟然真有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的天幕是宇宙。
    在深邃黑暗中,镜头急速推进,炽烈的太阳耀斑如火焰般舞动,在这片金色烈焰的边缘。
    一个银灰色的微小剪影缓缓浮现。
    正是水星!
    天幕的声音,也在太阳与水星的伴舞中开始播放。
    【水星,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其称为“辰星“。】
    【在西方,它以罗马神话中商业、旅行和偷窃之神墨丘利命名。】
    【因为水星在天空中的运动速度比其他任何行星都快,恰似这位神的行动一般敏捷。】
    【从名字上看,“水星”似乎与水紧密相连,可实际上,它是个极度干旱的星球。】
    【水星的个头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排名倒数第一。】
    【平均直径仅约4880公里,比地球的卫星月球大不了多少。】
    【但可别小瞧它,水星密度极大,达到5.43克/立方厘米。】
    【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体。】
    【这意味着水星内部有着极为致密的结构。】
    【科学家推测,水星内部可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金属核心。】
    【据推测,以体积计算,水星的铁质核心约占总体积的57%,犹如一颗包裹在岩石外壳里的巨型铁球。】
    【这个比例远超其他类地行星。】
    【相比之下,地球内核只占直径的17%。】
    【如此特殊的内部结构,让水星成为了研究行星形成的活化石。】
    【关于它的起源,最主流的理论认为,在太阳系形成初期,水星曾遭遇过一次毁灭性撞击,导致大部分较轻的地幔物质被剥离。】
    【只留下了这个高密度的金属核心。】
    【这个假说解释了,为什么水星会如此与众不同。】
    【也有人说,是太阳早期的潮汐加热作用,像烤红薯一样把水星外层“烤糊“后吹走了。】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水星诞生于大约45亿年前,由太阳形成时留下的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漩涡凝结而成。】
    【但也有科学家认为。】
    【水星可能是在太阳系内部的小行星带中形成的。】
    【水星的表面外貌酷似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这些撞击坑记录了数十亿年来小行星和彗星的狂轰滥炸。】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卡洛里盆地。】
    【这个直径达1550公里的巨大撞击坑,可能是太阳系早期一次剧烈碰撞的产物。】
    【有趣的是,在盆地的正对面,科学家发现了一处异常崎岖的地形,被称为“怪异地形“。】
    【这可能是那次巨大撞击产生的冲击波穿过整个行星后,在另一侧造成的地壳变形。】
    【水星表面还分布着长达数百公里的悬崖。】
    【这些被称为“叶状陡崖“的地貌特征,是行星内部冷却收缩时地壳断裂形成的壮观景象。】
    【极端的温度变化,是水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由于几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水星表面的昼夜温差大得惊人。】
    【在阳光直射的正午时分,地表温度可以飙升到427c,足以熔化铅和锡。】
    【而到了夜晚,温度又会骤降至-173c。】
    【这样的极端温差在太阳系中绝无仅有。】
    【更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表面如此炎热,水星的极地永久阴影区却存在着大量的水冰。】
    ……
    天幕外。
    汉初。
    刘邦看到天幕上给出的画面里,水星竟然有大量的冰,也是惊到了。
    本来刘邦虽然不是什么专门的天文爱好者、古代科学家。
    但仰望星空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
    刘邦也算是津津有味地,看着这段关于水星的科普。
    在看到水星与太阳的距离和那恐怖的温度时,刘邦还在心里念道着:
    这个名字叫做水星的星球,分明就是一个炽热的地狱星球才对。
    结果天幕却说,这高达几百度、能够轻松把人煮成碳的星球,竟然存在大量的冰!
    刘邦不由得惊异又带笑叹道:
    “真是神奇呀!这水星身为靠近太阳、炽热无比的星球,却能有大量水的存在。”
    “怎么朕感觉,天幕讲述的宇宙天文知识越多,这宇宙就愈发让朕看不懂了?”
    刘邦喃喃自语。
    “这后世的人类,他们又是怎么探索水星的?”
    ……
    【2012年,信使号探测器的雷达观测证实。】
    【这些位于极地陨石坑深处的冰层可能厚达数米,总量可能超过1万亿吨!】
    【这些水应该是由彗星所带来的。】
    【这一发现堪称宇宙中的奇迹!】
    【要知道,水星的温度极高,水冰本应瞬间蒸发,但在两极的一些永久阴影区域,温度极低,使得水冰得以保存下来。】
    【这些冰的存在,颠覆了人们对这颗火热行星的传统认知。】
    【也为研究太阳系水的分布,提供了重要线索。】
    【水星的轨道运动同样充满神奇。】
    【它是太阳系中公转速度最快的行星,仅用88个地球日就能绕太阳一周。】
    【但它的自转却异常缓慢,一个水星日相当于176个地球日。】
    【这种特殊的运动状态被称为“3:2轨道共振“。】
    【即水星每绕太阳公转两圈,就会自转三周。】
    【这种独特的运动模式导致水星上出现了令人费解的时间现象。】
    【如果站在水星表面的某些特定位置,你会看到太阳先升起,然后暂停,甚至短暂地向后退,最后才继续它的行程。】
    【这种“逆行日出“的奇观,在其他行星上是看不到的。】
    【水星的大气层十分稀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谓的水星“外逸层“,主要由太阳风带来的原子组成,包括氦、钠、氧等元素。】
    【由于水星引力微弱,这些原子会迅速逃逸到太空中,因此大气需要不断补充。】
    【如此稀薄的大气,几乎无法对水星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使得水星完全暴露在宇宙辐射和流星体的撞击之下。】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水星,无法像地球那样保留稳定的气候环境。】
    【同时,也导致水星的天空永远都是漆黑一片。】
    【即使在白天,也能清晰地看到星星闪烁。】
    【水星的磁场,更是科学界的未解之谜。】
    【按理说这么小的行星内核早该冷却凝固,但它却拥有和地球类似的全球性磁场。】
    【强度虽是地球的1%,却足以偏转太阳风形成迷你磁层。】
    【最新研究还发现,水星磁层里流动的不是地球那样的西向环电流,而是独特的东向电流。】
    【就像在太阳系开了个逆行车道。】
    【这种反常现象,可能和水星超大的铁核有关。】
    【但也可能是,太阳风与稀薄外逸层相互作用的产物。】
    【水星对人类探索宇宙具有特殊意义。作为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它承受着最严酷的太空环境。】
    【研究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行星在极端条件下的演化过程。】
    【水星的高密度核心和活跃的地质历史。】
    【也为研究类地行星的形成提供了独特样本。】
    【而极地水冰的发现,则引发了关于太阳系水资源分布的重新思考。】
    【或许当人类能研究透水星的时候。】
    【人类也就能真正的走出太阳系了。】
    ……
    弹幕:
    《看太阳系的比例图,感觉水星都快掉进太阳里了。》
    《好奇在水星上看日出会是什么样的。》
    《那肯定是压迫感十足。》
    《度日如年这个成语就很恐怖,古人早期登陆过水星嘛?》
    《在水星可以跟着白天跟晚上的交界处走,就不冷不热了。》
    《我小时候,以为水星整个星球都是开水呢。》
    《去种哈密瓜,昼夜温差大,早穿袄午穿纱,围着太阳吃西瓜。》
    《越看越觉得人类虚无渺小,悲哀。》
    《看天文日常感受,就是怀疑人生。》
    《星空!要是生在可以实现自由太空探索的年代多好!》(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