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322章 朱元璋:让咱给你们上上强度
武英殿内,太子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
不用多问,只这一点就能知晓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必然是又想出来了一些什么主意,准备实行,要给不少人加加强度了。
朱元璋闻言笑道:“标儿,没有什么不好的。
这事儿咱早就准备实行了,先前之时没有公布。
只是觉得时机不到。
好在,咱觉得时机已经差不多了,可以将这事儿给公布出去,将之给敲定了也并非不好。
丑媳妇儿早晚都要见公婆。
一直瞒着也不是事儿,咱给他们的准备时间已经足够多了。”
朱元璋望着朱标说道。
“那些人如果是接受不了,那就不接受。
想要炸锅的话,那便让他们炸锅。
咱这里不惯着。”
朱标想了想点头道:“父皇说的对。
父皇确实是给了足够时间。
到了现在的确可以将之给公布出去了。
这事儿,早晚都得一刀。
就算是再拖上个一两年,对外公布,只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还和现在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时候给选择宣布,倒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时机。
刚好对孔家那边,有一个大动作。
让天下的不少人都明白父皇在这件事情上的意思。
孔家自己作死,在清丈田亩的事情上闹出这等事情来,被如此对待了。
正好也是一个不错的契机,会让不少原本会反对的人,在他这个时候适当的闭上嘴。
能接住此番的威势,来威慑一下他们。
听到朱标的话后,朱元璋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来。
“标儿,你说的很对,咱其实就是这般想的。
咱也不年轻了,有些事儿能赶快做,就要赶快做。
不少事需要谨慎,但不少事情上也没有必要过于谨慎。
能动手,也有个差不多便足可以动手了。”
朱标点头表示同意,同时心里面也禁不住的在想,自己家父皇此番针对山东那边清丈田亩,并且在孔家那边犯事之后,没有讲情面,直接公事公办,是不是就是为这一刻做准备。
越想,他就越觉得事情应当就是如此。
自己家父皇,真不愧是父皇。
当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这个时候将之给确定出来,也确实是阻力相对比较小的时候。
只不过,也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也就是了。
但这事,是必须要进行实行的,引起那些人的反对也是必然的。
正如父皇先前所言,听蝲蝲蛄叫,还能不种地了吗?
随后,他来到内阁这边,将事情说给了众人。
刘伯温,李文忠等内阁之人,听到朱标所说出来的话,不少人反应都挺大。
不过,也仅仅只是反应有些大而已。
甚至于在吃惊过后,很快便又陷入到了理所当然的情绪当中。
尤其是刘伯温,更是如此。
毕竟他是那个几人当中,除了太子之外,对这些事情知道的最多的人,同时也是在这事情上考虑的更多的。
早在一开始,就知道肯定会有这么一天到来。
只不过这一天要比他所想的,来的更早而已。
当然,仔细想想的话,现在也确确实实是最好的实行时刻。
接下来,只怕会有不少人要难受了。
就是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闹出什么大的动静来。
若是经过了上位,这一茬又一茬的杀。
乃至于到了如今,连山东孔家那边,都狠狠的梳理了一番的情况之下,这些人还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干出什么事情来,他也算是佩服这些人了。
而这样的人,同样是死不足惜。
至于李文忠,则更很快的就将这些心思,从这事情上给挪走。
相对于即将实行的这事儿,他其实更关心的是在北平那边即将建立的军事学校。
他在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写上一些书,将自己所知道的经验给写下来。
给弄到讲武堂之中,供人参考学习。
从而,也出上一些力,能让不少人,学到自己的一些经验。
原本他觉得,这些只传给自己儿子就行。
可是如今,在不少事情上他也看开了。
觉得自己家儿子不是那块料。
至少和自己相比,那是远远不如。
而且,舅父也说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自己身为大明的国公,而且还是舅父的亲外甥,今后只别犯太大的错,自己家肯定是要与国同休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能变得更强更长远。
那么,其实对于自己家也同样是有很多好处的。
抛却这些比较私心的想法,他又何尝没有一些,让大明变得更好的想法呢?
毕竟,这可是他追随舅父,浴血拼杀所建立的大明。
对于这大明也同样有很多的情感。
“这件事儿,那便这样议定了,明天早朝之时拿出来说上一说。”
朱标给内阁的几人通过气儿,见众人在这事情上没有什么意见之后,开了口把事情就此敲定。
“接下来,只怕又会有不少人,感觉难受了。”
这是刘伯温心里面的一些想法。
……
“主上,臣觉得咱们这里需要积极备战,迎战明朝人。
虽然那大明的皇帝,下达了这等命令。
可是,更多的应当还是在进行恐吓。
想要我等心中畏惧,从而自乱阵脚。
我们这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明朝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进攻,都同样很不好打。
我们这里又非没有兵将,能征敢战之士也同样很多。
朱元璋若是不识好歹,定然让其有来无回!”
开口说话的这人是左丞录尔。
“当年,明玉珍那边想要对我们进犯,同样被杀的铩羽而归,打得头破血流。
如今我大元这边,依然有着诸多敢战之士。
朱元璋只要敢来,只有死路一条!”
相对于其人,录尔倒是显得比较有信心。
只不过,他这显得中气十足,并且还很振奋人心的话,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回应。
气氛依然显得很是沉寂。
原因无他,实在是这个时候的大明,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连他们的王庭都被灭了,他们的皇帝被人生擒,而后在正旦大朝会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斩首。
就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态度有多么的坚决,
尤其是在当众斩首了他们的皇帝之后,马上就对外公布了,要对他们这里进行作战。
如何让人不慌?
“大王,臣……臣斗胆,臣觉得依照如今这样的势头。
咱们这里想要和那边动手,实在是以卵击石,过于无力。
我们这边,自然是有着一些力量在的。
可是这力量也没有那般的强大。
当年明玉珍那里,前来进犯被打退,那是因为明玉珍也只不过拥有蜀地而已,其手下兵不多,将不广,至少没有那么多的精兵强将。
如今的大明,那可是集合天下之兵。
王庭被灭了,而纳哈出更是和明朝这边不清不楚。
等于说是他们在北面,已经没有了太多的顾虑。
可以举倾国之兵,来对咱们这里动手。
而当年抵御明玉珍之时,又有段氏出力了。
如今……这段氏,只怕不会再听从号令,来对抗明朝了。
各方面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不利。
若真的和明朝那边作战,只怕凶多吉少。”
开口这人为左丞达德。
在这件事情上,他提出来了相反的意见。
而且,也更加的贴合实际。
段氏,在这边是一支很强的力量。
但如今,却不能为他们所用了。
至于为什么不能为他们所用,他并没有明说。
但在场的几人都知道。
这还是现在的梁王造的孽。
当年段功和明玉珍作战,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梁王很看重段功,把他的女儿都嫁给了段功。
但是很快便又开始猜忌段功。
觉得段功功高震主。
准备让其女儿下毒,毒死段功。
结果,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他女儿不但没有对段功动手,反而将消息说给了段功。
在这种情况下,梁王这边依然还是在后面动手,把段功给弄死了。
于是和大理段氏就此交恶。
在此等情况之下,大理段氏那边不落井下石,和明朝那边一起动手来对付他们,就已经算是一家大好事了。
不要想着再让段氏为他们卖命,
根本不可能。
如今的明朝,远比当初的明玉珍要强大。
他们的力量和当初相比,却要小的多。
纵然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也同样不足以为依仗。
否则的话,蜀地那边就不会被人给攻打下来。
“那你觉得该当如何?”
录尔望着达德出声询问,言语之间,倒并没有什么太过于激烈的指责。
达德这边迟疑了一下,开口道:“大王,恕臣斗胆,臣没有别的私心。
只是从目前的局势来进行分析,作战的话,咱们这边基本上是必败无疑。
既如此,倒是不如向明朝投降。
朱元璋一直想要劝降大王,说明他其实也不太愿意往这边用兵。
只是大王一直都没同意。
如今世事变迁,事情有了这般大的变化。
倒是可以往这方面考虑一下。
这个时候,若是还能归顺大明的话,或许还能获得不少的好处。”
达德显得一些小心的,将这话说出不过。
迎接他的倒并没有怒斥。
而是沉默。
梁王坐在这里也不动,神色不断发生着变化。
看得出来,在这件事情上,他很是纠结。
难以在短时间内下定决心。
录尔等人见状,也都没有多言语。
毕竟这如今该如选择,对于他们而言,同样也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儿。
因为一旦选不好的话,便是万劫不复。
对他们这边的影响可太大了。
他们王上会因此而陷入犹豫,再正常不过如此。
过了好一阵之后,把匝剌瓦尔密才终于开了口:“我舍不得这处地方,这里这般的美,我在这里生活了这般多年,真不想离去。”
先前之时,若是放弃这里,他们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到绕路返回草原去投奔王廷。
可是现在,王庭都被灭掉了,他们根本就没有了这样就一个抉择。
“先等一等吧,达德你派人到段氏那边接触一下,多开出一些好条件来修复关系,拉拢段氏。
看看他那边是何反应。
若……若是段氏那边还可以,咱们这里就备战,和明朝的人好好的打上一场。
若是段氏那边不可用,那么咱们这里就也不必多做它想。
投降明朝也就是了。”
在说出这话时,他的声音显得很是沉重。
做出这么一个决定,对于他而言并不是多容易。
听到梁王的话,达德心里面暗松了一口气。
不是要和明朝人那里进行死拼,那就无妨。
事情还有机会。
如今和明朝那边为敌,不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只是自取死路,没有任何的胜算。
如今,大王作出这样的决定,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他觉得,段氏那边是不可能同意。
毕竟当年大王干出来的那事,确实是很不得人心。
惹恼了段氏。
更何况,现在形势又不一样了。
明朝实在是太强势了,强势到了一个令人恐慌又觉得无力的程度。
就算是加上段氏的人,也同样不是明朝的对手。
但是,王上愿意尝试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最起码,能让心里面少上一些遗憾。
而且,时间上面也能来得及。
先拉拢段氏,不行的话再投降也无妨。
就是有些担心,到了那个时候,王上又改变主意,不愿意投降,还想要再试一试。
真要如此的话,那这事儿可就不好办了。
试试就很容易将最后的本钱也都给输掉。
昆明这边大片的地方,握在手里,还能和明朝那边好好的谈一谈。
若是连这些都没有了,那只能是俘虏了。
成为俘虏,连他们的皇帝都能被朱元璋一刀给砍了,更不要说是他们的大王了。
早在几年前,明朝那边还有使者在这边去世了……
怀着重重的忧虑,他这边开始迅速的去安排事情。
希望能有一个不错的结果……
……
蓝玉身着铠甲,手持长枪,整个人都显得格外的精神与振奋。
终于又可以开战了!
这一次他和沐英这家伙,都在攻打西南的序列当中,可以单独各领一支兵马进行出击。
他心里面憋着一股劲儿,要在接下来攻打西南的事情上好好的表现表现,压过沐英。
让沐英知道,与自己之间的差距。
他现在不担心别的,惟一担心的就是那些元鞑子,可别投降了。
真要如此,那这事儿可就不太好了。
……“
“咱要恢复科举了。”
奉天殿内,朱元璋望着群臣开了口。
只这一句话,就让刘三吾等诸多的人,愣在当场。
开科举了?
皇帝居然开科举了?
终于要开科举了!
这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儿!
但他们的开心,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因为朱元璋马上又开口说出了第二句话……(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