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 第479章 黄百韬请罪,阎老西的支援!(求订阅)
第479章 黄百韬请罪,阎老西的支援!(求订阅)
仰光市郊,联合指挥部临时驻地附近
楚云飞刚刚结束与孙铭的谈话,正站在一处相对完整的掩体旁,眺望着远方,脸色因疲惫和严峻的形势而显得异常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
这时,一个身影快步从烟尘中走来,是新编第十一军军长黄百韬。
他军服上沾满了尘土,甚至还有着血迹。
显然是在前来指挥部的时候遭遇到了日军的空袭。
黄百韬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深深的自责。
他走到楚云飞面前,立正敬礼,动作标准却显得有些僵硬。
“钧座!”黄百韬的声音沙哑,带着沉重的负罪感,“卑职黄百韬,指挥无能,未能于关键时刻督促所部奋勇猛进,迅速突破日寇外围阻击,致使其得以从容部署,彻底摧毁仰光港,并以空袭重创我军”
他的头低了下去,语气愈发沉痛:“此役,我军虽占仰光,却失海港,后续补给命脉几近断绝,皆因卑职指挥迟缓、犹豫所致!此乃滔天大罪,卑职难辞其咎!特来向钧座请罪,甘受任何责罚!”
说到最后,这位在战场上一向以硬朗著称的将领,声音中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楚云飞转过身,静静地看着这位与自己并肩作战多时的同僚。
他能感受到黄百韬发自内心的痛苦和自责。
他上前一步,轻轻按住了黄百韬想要继续低下的头,示意他抬起来。
“焕然兄,你这是干什么?”楚云飞的语气严肃,但并不严厉:“你要把头抬起来!”
黄百韬缓缓抬起头,迎上楚云飞的目光。
楚云飞语气坚定地说道:“焕然兄,你言重了!”
“仰光港被毁,战局突变,这绝非你一人之过,更不能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你指挥失误。”
楚云飞顿了顿,组织着措辞,声音清晰地传入黄百韬耳中:“第一,日军此次撤退与毁港行动,计划之周密、决心之坚决,远超我们之前的预料。
从我们掌握的情报和战场反馈来看,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他们蓄谋已久的最后手段。
他们是铁了心要毁掉这个港口,不惜一切代价。”
“第二,当面之敌虽是败退之军,但其后卫部队依托既有工事,拼死抵抗,其目的就是不惜牺牲,也要为后方爆破争取足够的时间。
新编第十一军将士奋勇冲击,伤亡亦是不小,这一点我看在眼里。
你部并非没有尽力,而是敌人太狡猾、太顽固。”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楚云飞的目光投向天空,仿佛还能看到之前日机肆虐的影子:“日军最后动用了如此规模的航空兵力,对我进攻部队进行毁灭性的饱和轰炸。这种情况下,地面部队的冲击速度受到极大限制,伤亡急剧增加,攻势被迫减缓,这是非战之罪,非你个人指挥所能完全扭转。”
“钧座.”
楚云飞收回目光,看着黄百韬,语气变得更加恳切:“焕然,这场仗打到这个地步,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情报的滞后、盟军协同的问题、我们整体战略预判的不足,真要追究起来,责任是多方面的。我作为联合指挥部的主要指挥官之一,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轻轻拍了拍黄百韬的肩膀:“现在不是追究谁对谁错的时候。
仗打败了,我们可以总结教训,但绝不能让我们的指挥官失去信心!
当务之急,是立刻收拢部队,救治伤员,统计损失,巩固我们已经占领的区域,稳定军心,然后,我们再一起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
黄百韬怔怔地看着楚云飞,眼中复杂的情绪交织。
有感动,有理解,也有一丝尚未完全释怀的愧疚。
他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被楚云飞打断。
“没有但是。”楚云飞的语气不容置疑,“焕然兄,你是新编十一军的军长,是上万弟兄的主心骨!”
“现在,他们需要看到一个镇定、坚强的指挥官,而不是一个垂头丧气的罪人。”
“打起精神来!回去整顿好你的部队,未来的硬仗、恶仗,还多着呢!”
黄百韬深吸了一口气,胸中的郁结似乎被楚云飞这番话驱散了不少。
他再次立正,这次的军礼充满了力量和决心:“是!钧座!卑职明白了!请钧座放心,卑职定将重整旗鼓,与日寇血战到底,将功赎罪!”
“好!”楚云飞点了点头,“去吧,你的部队需要你。”
黄百韬再次敬礼,转身大步离开,背影虽然依旧沉重,却已不再颓丧。
楚云飞目送他远去,心中明白,安抚住这位重要将领的情绪,只是应对这场危机的第一步。
“孙铭。”
“有。”
楚云飞缓缓说道:“以我的名义给统帅部发电请罪,这次仰光被毁,是我的责任,请校长仅责罚我一人即可。”
“另外,以远征军和我的名义给二战区阎长官发电,请他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从山西地区抽调五十万旦粮食调拨过来,以支持我们后续的作战。”
孙铭点了点头:“是,钧座。”
楚云飞坐在了弹药箱上,意识沉浸到了系统之中的外交面板里面。
【当前可使用的行动点为:473】
【当前可交互势力:省略】
【当前可进行的外交选项:改善关系;降低关系;申请援助等。】
“改善阵营和美国的关系。”
【是否确认消耗3点行动力改善和美国的关系?】
省略
【当前阵营与美国关系上升为:休戚与共、肝胆相照!】
【当前已经无法继续提升阵营关系。】
这么快就提升到这种程度了么。
楚云飞一惊。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评价,
【当前可使用的行动点为:453】
“确定请求物资、军事装备、民用设备及技术援助。”
【是否消耗100点行动力完成上述要求操作?】
“确定。”
【请指挥官阁下确认援助内容和技术援助需求.】
援助五八门,因为消耗大量行动力的缘故。
物资价值金额突破了一亿美元。
技术援助方面,楚云飞则是重点选择了重工业方面的技术援助。
一个国家的工业要想起步,主要还是靠的这玩意,至于那些高精尖的技术楚云飞也不指望美国人能够在这个时候掏出来。
搞一些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业的技术援助。这东西具体还要谈,现如今的楚云飞也不太确定。
这么好的关系,常瑞元亲美态度颇为明显。
按理说美国佬方面应该会给。
——
次日。
山西,龙城。
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大型会议室。
会议室内的气氛庄重而严肃。
巨大的华北及周边战区地图前。
第二战区的核心领导层齐聚一堂。
主位上的阎老西面色凝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在地图与在座将领间缓缓移动。
他的左右手坐着的是楚溪春、孙楚、杨爱源、王靖国等晋绥军元老。
对面的则是钱伯均、方立功、孙卫谋、卓天宇等现阶段所倚重的年轻人。
还有曾万钟、刘茂恩等友军或有渊源的中高级指挥官,此刻都聚焦于同一个议题——那就是来自缅甸前线楚云飞的紧急求援。
方立功刚刚宣读完楚云飞的电报。
电报中,楚云飞言辞恳切地陈述了远征军在缅甸面临的空前困境,尤其是在仰光港被日寇毁灭性破坏后,后勤补给线濒临断裂的危局。
他代表数十万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恳请阎长官及第二战区念及抗战全局,紧急调拨军粮五十万担,以解燃眉之急。
楚云飞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习惯性的想要依靠山西,习惯性的想要寻求二战区的帮助。
毕竟再怎么样,楚云飞也算是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
方立功话音刚落。
阎锡山便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云飞和数十万远征军将士在异国他乡为国家搏命,后方岂能坐视不管?”
“远征之战,事关重大,绝不能让前线的弟兄们饿着肚子打仗!这个忙,我们必须帮!”
阎锡山的明确表态,让方立功等人心中一暖。
然而,阎锡山随即话锋一转,眉头也紧锁起来:“但是.”
阎老西指了指地图上从山西到缅甸那遥远得几乎跨越整个中国的距离:“五十万担粮食,不是个小数目。”
“我们山西连年征战,地瘠民贫,自身的储备本就不算宽裕。”
“晋东南一地去年的库存中有三分之一送到了晋西北地区用以赈灾,现如今我二战区实际上的存粮数量仅剩下不到一百万担。”
阎老西的话立刻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支持却又深感为难的神色。
杨爱源也是叹了口气:“今年又是个旱年,减产已经是能够确定的..更关键的是,这路途实在是太遥远了!”
“从龙城到缅北,何止千里?”
“这粮食要怎么送过去?”
孙楚紧接着说道:“阎长官所虑极是!支援是理所应当,可这运输是天大的难题!我们省内的铁路、公路,此前大半都遭日军破坏,修复艰难,而且我们如果运粮的话,还需要通过黄河渡口,若是通过川陕大道的运输的话,途中损耗又当如何呢?”
王靖国也补充道:“即便是运力方面依靠地方百姓,可从山西南下,要穿越日军的重重封锁线,或者绕道情况同样复杂的友军防区,路上风险极大,土匪、敌特、日伪军”
“这批粮食能不能安全运到,谁也不敢保证。”
“损耗恐怕真的会大得惊人!”
“是啊,”杨爱源叹了口气:“眼下又快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还得考虑省内军民的口粮问题。五十万担,几乎是掏空我们很大一部分家底了,万一”
“我是说万一运不到,或者路上损失大半,那我们山西自己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晋绥军将领们提出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困难,并非推诿之词。
一时间,会议室陷入了沉思,大家都拧着眉头。
思考着如何在这“情义”与“现实”之间找到一条可行的路。
方立功见状,再次起身:“阎长官、诸位将军的难处,卑职深切理解。”
“楚长官来电时,也预料到此行不易,但前线军情紧急,每一粒粮食都可能关系到一场战斗的胜负,关系到无数将士的生命。”
“楚长官的意思是,哪怕是分批、分阶段,哪怕需要我们自己派部队沿途护送、协调,只要能将粮食尽快送到远征军手中,付出再大代价也在所不惜。”
曾万钟将军此刻开口,他欠着楚云飞的人情,此时显得尤为积极:“阎主席,方参谋长,路途虽远,但办法或许可以想想。比如,是否可以分段运输?”
“先集中运力送到河南或陕西境内,再协调当地驻军或中央设法转运?”
“我的部队驻防区域或许能承担部分护送任务,或者提供一些沿途的便利。”
刘茂恩总司令也表达了看法:“曾总司令的建议有道理。不过,即便分段,中转协调也非易事,且日军在黄河沿线及豫陕边界活动频繁,风险依然不小。”
“我十四集团军虽愿协助,但运力同样捉襟见肘,不过或许可以尝试和山城、云南方面沟通,由龙长官出钱粮,而我们山西可以尝试通过山城转运至云南.”
会议的焦点迅速转向了具体的运输方案和风险评估。
大家开始讨论可能的路线、所需运力、护送兵力、沿途协调等细节问题,气氛热烈无比。
阎锡山仔细听取了所有意见,手指在桌面上缓缓敲击着。
良久,他猛地一拍桌子,下定了决心:“好!困难再大,也不能让前线的英雄寒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二战区,我们山西人,不能只顾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他站起身,目光扫视全场:“我决定!我们第二战区,勒紧裤腰带,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支援远征军!粮食,我们先调集三十万担!”
这个数字虽然不到楚云飞请求的五十万,但相比之前讨论的困难,已经是阎锡山能拿出的最大诚意和决心了。
“命令!”阎锡山的声音变得铿锵有力,“杨爱源副司令长官,你立刻去清点粮仓,制定详细的调拨计划,把最好的粮食拿出来!”
“参谋部楚溪春、孙楚,你们负责规划最安全、最可行的运输路线,制定护送方案!”
“王总司令,你负责与沿途各战区、友军进行协调联络!”
“曾总司令、刘总司令,还有我们二战区各部队,凡是运输路线涉及之处,必须全力配合,确保这批救命粮万无一失,以最快速度送达!”
“是!”
在座将领全体起立,轰然应诺。
会议室内洋溢着一股同仇敌忾、共克时艰的决心和气概。
方立功代表楚云飞,向阎锡山和所有与会将领深深鞠躬:“卑职代楚长官,代数十万远征军将士,谢过阎长官和诸位将军的鼎力支持!此番恩情,前线将士定当铭记于心,奋勇杀敌,以报国家!”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云飞虽然这个时候走远了,但他毕竟是我们山西人,是我们山西走出去的名帅,我们山西人不支持他,谁来支持他?”
“阎长官说得对,哪怕勒紧裤腰带又如何,云飞此前总说,全国战局一盘棋,现如今远征的战争局势同样关系国内的战局,我们绝不能着眼于山西这一亩三分地上面!”
钱伯均笑呵呵的补了一句:“若是远征顺利的话,以钧座的性格,恐怕一整个东南亚都要收归民国,一年三熟,且没有耕种太久的好地方,有了这些地方生产粮食的话,咱们国人以后可就不会再饿肚子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