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 第430章 2个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0章 2个月
    华国也同样苦恼。
    过去他们给阿美莉卡人画了线,阿美莉卡一直不敢越过这条线。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
    对于支持北越,华国都始终如一。
    哪怕和苏俄之间关系破裂,华国也没有阻止,苏俄的物资沿着华国的铁路运往北越。
    所以华国现在在苦恼的是,他们要不要亲自下场。
    苏俄人怕阿美莉卡,骨子里就不敢下场,华国可不怕。
    同样,华国要是下场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首先就是好不容易获得的和自由阵营的贸易机会,以香江和芬兰作为东西方的支点,华国的消费电子品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出口。
    华国的官员在过去五年时间里,也积累了充分的国际贸易经验。
    所以才会面对苏俄的时候,自己的拳头产品只收美元,不接受卢布。
    他们发现美元这玩意是真好用。
    自由阵营,能买到的各种设施都要比苏俄所带领的东方阵营更便宜,交付的品质还更好。
    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工厂、成套的生产线等等。
    一旦开打,这些都会付之一炬。
    其次就是和阿美莉卡的关系,也会迅速冻结。
    最后是你哪怕亲自下场了,未必北越就会听你的,会对你忠心耿耿。
    这就好比帮了北高丽一把,他会觉得你是因为苏俄所以帮我,照样对苏俄忠心耿耿,其次才轮到你。
    历史的包袱太过沉重,过去华国对整个亚洲的朝贡体系,加上近代的历史,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出现。
    华国很犹豫。
    但局势演变非常恶劣,很快就要恶劣到他们不得不下场的地步了。
    所以林燃给的东西,几乎是以最快速度马不停蹄地送到了51区。
    “我其实还挺好奇,我们一直没有调查过那栋写字楼吗?”
    在等待的间隙里,钱院长好奇道。
    坐在他对面的男子淡淡道:“没有。
    我们不希望破坏和白马的合作关系。
    大家都有秘密,不窥探对方的秘密,是保持一个良好合作关系的前提。
    不过我们有安排一些员工住在周围,让他们留心,那栋写字楼有没有人员出入。
    很遗憾,我们没有发现什么。
    也许许家是一个渠道,不过我们没有去做进一步的调查。”
    面对白马,华国一直以来秉持的态度都是绝对不窥探对方的秘密,最多下闲棋去尽可能多收集关于对方的信息。
    不会用特别的、专门的手段去刺探林燃的秘密。
    因为林燃在白宫的位置太重要,身份太敏感,他们很难判断在阿美莉卡,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林燃,你做越多,越可能出问题。
    举个例子,像拉里·金,在华盛顿从来不会去主动找人打听林燃有关的新闻,而是同事聊到了,他就竖起耳朵来听一下,然后记录下来。
    最多做到这个程度。
    所以在华盛顿,因为张闾琳(汉卿之子)的缘故,甚至会觉得林燃和roc的关系更近一些。
    “有道理,白马真的不容易。
    不知道是不是gps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
    “应该不会,以白马的谨慎程度,他不会提供那个给我们的。
    毕竟阿美莉卡的gps在越战前线才大发神威,后脚我们就搞出了类似的卫星系统,这嫌疑太大了。
    哪怕他真的给我们提供gps技术资料,出于为白马安全着想,我们都要往后压。”
    当行李箱通过层层隐蔽的渠道抵达51区的办公室时,钱院长先看。
    这份报告的核心是阿美莉卡激光制导炸弹技术,以及关于其工作原理的草图,还包括一些gps制导导弹的技术资料。
    大致会比现在阿美莉卡实验室的技术领先五年的样子。
    钱院长的目光异常平静。
    他拿起报告,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几何模型。
    “这应该是阿美莉卡军方实验室在研究的最新武器。
    它叫做激光制导炸弹。
    您可能无法理解它的技术原理,但我可以给您打一个简单的比方。”
    1968年的时候,第一代激光制导导弹的原型被送往越战前线进行实战测试。
    阿美莉卡的第8战术战斗机联队在泰兰德的乌汶空军基地使用改装的f-4鬼怪ii战斗机进行投弹。
    在这次测试中,德州仪器的工程师们在飞机上使用手持式激光指示器来照射目标,尽管操作极其困难,但炸弹的命中率依然达到了惊人的50%,远高于传统炸弹。
    不过这些没有在新闻里进行报道,这属于绝密的军事技术。
    华国方面不清楚它的具体型号和来源。
    钱院长拿起桌上的一个茶杯,又从口袋里拿出一把手电筒。
    “我们过去打仗,就像这样,”他将茶杯放在桌子的一角,然后将手电筒的光束照向房间的另一角,“我们知道敌人在那儿,但我们的武器,就像这束光,只能大概地照到那个区域,大部分的能量都浪费了。”
    他停顿了一下,将手电筒的光束调到最窄。
    “但现在这种新武器,它就像这样,”他将手电筒的光束紧紧地锁在茶杯上,“这束光,就像我们发射的激光。
    它会一直锁定着茶杯,而我们的武器,就像是长了眼睛一样,它会一直跟着这束光,直到命中目标。
    过去,我们要用成百上千枚炸弹,才能炸毁一座桥。
    但现在,他们只需要用几枚,甚至一枚炸弹,就能完成任务。
    它和gps类似,阿美莉卡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判断是精准。
    无论是gps能够直接传输位置,还是说激光制导导弹,它们都让战争的形态变得更加准确。”
    来自越战一线的情报,会同步给莫斯科,当然也会同步给燕京。
    加上西方媒体大肆宣传gps,燕京当然也知道gps的存在。
    钱院长说完后,幽幽道:
    “这个东西很好,但它不适合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困境。
    不适合我们的北越同志们。”
    坐在对面的男子马上读懂了钱的话:
    “没错,它更适合进攻方来使用,而我们的北越同志是防守方。
    他们更需要的是,能够威胁阿美莉卡飞机的武器。”
    这玩意对北越而言,有用,但是用途有限。
    你用这个去炸南越的基础设施、物资运输路线,压根没用。
    人家的物资是从海上来的。
    人家的基础设施被炸毁,以阿美莉卡当下的工程能力,修起来快的很,你要付出的代价那是很惊人的。
    所以对北越不实用。
    对北越能够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需要是能有效打击阿美莉卡飞机的导弹,这个才能真正意义上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破坏阿美莉卡的制空权。
    这就是林燃没有战争经验的体现。
    他只知道这玩意在越战的时候大放异彩,但想不到,阿美莉卡大放异彩,不代表对北越也管用。
    钱院长走到另一块黑板前,再次拿起粉笔:
    “但是,不代表这份资料就没有用了,它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灵感。
    “我们目前的地对空导弹,制导系统就像一个近视眼,它在复杂环境下很容易‘看不清’目标。
    但这份资料,为我们的导弹装上了一双新的眼睛。”
    他指着黑板上的光学制导原理图。
    “我们不必完全复制他们。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自己的优势,将这种眼睛安装在我们的地对空导弹上,让它们能够自主识别和锁定目标,而不再依赖容易被干扰的雷达。
    我们真正的敌人,是阿美莉卡人的轰炸机。
    它们在高空投弹,用高射炮很难打中。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威胁它们的武器。
    过去我们一直在研究地对空导弹,但我们的制导精度不够。
    我们无法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精确锁定目标。”
    越战打了很长时间,华国一直都知道,北越需要的是制空权,需要的是保护他们的领空。
    华国也没少提供高射炮给北越。
    但这不够,远远不够。
    所以一直,51区都有地对空导弹的立项,也一直在推进。
    钱院长从资料中的一张配图上找到了灵感。
    那是一张描绘激光制导炸弹光路图的草图。
    这张草图,详细描绘了激光束如何被光学传感器捕捉,如何被半导体电路处理,以及如何最终转化为舵机指令的过程。
    激光制导的原理是利用半导体传感器捕捉目标反射的脉冲激光信号,通过逻辑电路计算出炸弹与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再利用气动舵面进行修正。
    “阿美莉卡人将半导体技术应用在了光学传感器上,使得传感器能够精准地捕捉到激光信号,并进行高速计算。
    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我们过去一直专注于如何提高雷达的功率和抗干扰能力,却忽略了另一个方向,光学制导。
    同样,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实力,em至少在这项技术上会不弱于阿美莉卡人。
    我们完全可以将这种光学制导技术,应用在地对空导弹上,会怎么样?”钱院长兴奋地说道。
    他的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全新的导弹模型。
    这个模型,将不再依赖于容易被干扰的雷达,而是依赖于更难被干扰的光学。
    虽然光学制导有其局限性,但在近程和中程防空领域,它将是雷达制导的一个完美补充。
    在51区看来,阿美莉卡简直是天顶星科技,鬼知道他们获得了什么外星科技。
    gps出来后,这样的错误判断更加严重。
    实际上,此时的华国在获得东德的光学仪器后,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技术储备已经和阿美莉卡没有本质区别了。
    “时间,我需要你给我具体的时间。”中年男子问道。
    钱院长升出两根手指:“两个月。
    但不是完成全部的系统,而是完成一个可用于实战的原型。
    这个系统将包含我们最新的光学制导和半导体技术。
    它不会像我们过去的地对空导弹那样,需要依靠雷达的笨重指引,它会自主地锁定目标。”
    对方斩钉截铁道:“好,我必须要看到两个月之后,我们的地对空导弹给阿美莉卡一点颜色。
    狠狠锉锉他们的锐气!”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