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 第348章 358兵出雪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8章 358兵出雪山!
    痛快!
    李光义感受著体內飞涨的真气,舒畅之感难以言表。
    在今日之前,他其实已经开始尝试本尊入主丹田,炼精化气。
    跟在李存孝身边,多年耳濡目染,他的见识和经验积累已经足够,因此这一步倒是没什么风险。
    但安稳,也就意味著速度慢,炼化真气完全是水磨工夫,平日修炼起来好似便秘似的,全神贯注,也就能憋出那么一点点。
    哪比得了现在一泻千里的畅快!
    “手阳脉、手阴脉、足阳脉、足阴脉好快!竟然已经开始贯通奇经了!”
    十二正经的修炼是水磨工夫,难点在於大大小小近千窍穴,奇经却是关乎气海,风险更大,由不得分心。
    然而,本该蠢蠢欲动的蛟龙魔头,此时却是十分安分,围绕著丹田中的龙珠上下翻飞。
    龙珠之中,一头形似猛虎的龙兽不怒自威,如定海神针,镇压著所有异动,与神兵心意棒隱隱呼应。
    如此,使得本该险象环生、必须慎之又慎的奇经开闢顺风顺水,直到只剩督脉和任脉的时候才缓缓停滯下来。
    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叶淑仪的身上,在李存孝的帮助下,她一破玄关开泥丸、立神宫,重楼便一层层地叠了起来。
    一重、二重、三重.足足到六重才停下来。
    片刻之间,就是別人三五年的苦工!
    似乎是察觉到两人突破已经结束,空间波动,下一刻,眼前已经从秘境洞天变为熟悉的静室。
    “大哥.”
    “三郎.”
    两人不约而同地开口,隨即又不约而同地愣住。
    只见契此和李存孝师徒二人隔著桌案对坐,各自端著茶水,若无其事的样子。
    但前者的光头上还冒著黑烟,好似被雷劈过一样;
    后者则是眼角轻微抽搐,手中的茶杯里,茶水也泛起轻微涟漪。
    些许猜测出现在二人心中,难不成这对师徒刚刚试过手?
    各有胜负?
    “好,看来你们俩的积累都很充足,否则即使有我出手,也不会连跳这么多小境界。”
    李存孝主动开口转移了话题,契此借坡下驴:
    “嗯,不过天地烘炉的神通还真是了不得。若按你这法子,岂非轻易便可造就高手?”
    李光义和叶淑仪深以为然。
    武道的艰难,一者在於降伏魔头,二者其实在於资粮。
    前者如今已有《玄天黄龙道兵》加以改良,而后者原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毕竟天地虽广阔,但人能够开发的地方却只有那么些,人口和地域的限制必然制约资源的產出。
    有限的空间內,你多拿,我就要少拿,世间的爭斗就是这么来的。
    两州百姓尽皆归心后,李存孝也压制著没有过分扩军,也是这个道理。
    不是不想多养兵,而是养不起。
    但现在却不同了。
    李存孝成为宗师后,掌握了天地烘炉的神通,可以隨意从天地之中採气成丹,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不需要寻幽探秘,不需要培育药材,不需要开垦矿藏,凡有所求,天地之气皆能满足
    这已经完完全全是神仙造化的手段了!
    “师父不要想得太夸张”,李存孝摇了摇头。
    “天地之气,自然是浩瀚无穷,哪怕大宗师所能调动的,也不过一时一地。”
    “理论上我可以採气成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天地无尽,人力有穷。”
    “以我眼下的元神强度,还远远做不到那种事。”
    “而且光义和淑仪效果明显,是他们本身境界到了,我只是推了一把而已。”
    “气丹说白了还是丹药,武道是炼心自修之道,外力怎么可能取代本心?”
    “隨意造就高手这种说法,言过其实了。”
    契此也没坚持,只是感慨:
    “至少这能缩短积累的时间,已经很了不得了。”
    “只要解决了资源的问题,不用再为了积累真气和血气苦耗时光,武者便能有更多时间来钻研武学真意。”
    “长此以往,你麾下的强者数量,早晚会胜过天下的其他势力。”
    说到这,不知想到了什么,大和尚闭口不言,摆了摆手。
    “你闭关半年,也该出去露露面。”
    “自然。”
    李存孝笑著起身,左手自然地牵起妻子,右手拍拍弟弟的肩膀,示意他跟上。
    三人一道出了后院的静室,进入前庭办公的区域。
    迴廊中官吏穿梭,手拿文书簿册,脚步匆匆,却不失次序。
    三月春暖,正是春耕之时,同时山中的妖魔也復甦出来觅食,刺史行辕自然是忙得脚不沾地。
    但一看到那熟悉又陌生的高大身影,人们都不由得停下脚步,激动地行礼:
    “使君!”
    “使君出关了!”
    “见过使君!”
    “.”
    盏茶功夫不到,李存孝身边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眾人目光都带著欣喜和崇敬。
    他闭关的事没有刻意声张,但半年时间,事务都交给李光义代行,本人却不露面,自然也无法隱瞒。
    有的人猜到李存孝在尝试突破宗师,有的人则觉得他是潜心炼丹深居简出,毕竟这半年人虽不见,丹药却还是源源不断地流出,送到各个军营。
    无论是怎么一回事,老大不在,哪怕契此坐镇安然无事,眾人总还是会有种缺少主心骨的感觉。
    但眼下,无论李存孝闭关是去做什么,只要他露面了,而且看上去安然无恙,眾人的心思就会安定,干活儿就会更有劲!
    “这半年我不在,诸君辛苦了。”
    李存孝拱一拱手,周围的腰顿时弯下去一大片,只看得到一个个幞头前方叉著的双手。
    “尽忠职守,分所应当!”
    李存孝见状,不禁欣慰地看了妻子和弟弟一眼。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官员干练,自然是上峰身体力行所致。
    和眾官员寒暄一番,叫其各自回公房做事,李存孝三人走出府衙,开始巡视军营。
    “大哥闭关之后,那六千余新兵操练半年,如今渐成规模,已经混编入老军之中,派往两州各县驻守,並定期入山实战。”
    “其中一万白杆兵多为气血境,分前、中、后、左、右,为龙甲军五都。”
    “其余两千精锐,有十分之一皆是黄庭境界,多是原本楼观道旧人,如今已然尽数转修了大哥的《玄天黄龙道兵》。”
    “两千人眾,叶乘霄和魏河各领五百,为亲军御龙班直之霸下班、螭吻班。”
    “剩下一千,由我统领,为狴犴直宿”
    李光义娓娓道来,李存孝听著,不住点头。
    御龙班直之制,五百人一班,千人为一直,是他的心腹精锐。
    如今他突破宗师,神通天地烘炉已成,真要捨得心思,短时间造就几十个黄庭也不是难事,只不过这样对真元消耗很大,难免耽误修炼。
    但至少,培养亲信是足够的。
    如此,原来的那些楼观道旧人就可以打散入龙甲军之中,当个统领两百人的校尉还是绰绰有余。
    “黄庭武者可为百人校尉,天梯武者可为千人指挥”
    “玄关可为数千人之都指挥,宗师可为万人军將。”
    “眼下我军,基础还算雄厚,宗师战力也有,唯独欠缺中坚光义,眼下闭关的真形武者有多少?”
    话语间,真元已经悄然將三人包裹,清风在此处也无法流动。
    “有六十七人”,李光义颇为感慨。
    “世间道兵法门,大多止步於黄庭,这些道兵一开始也都半信半疑,直到见识了《玄天黄龙道兵》的玄妙,才心服口服。”
    “大哥预料的不错,有龙珠在,他们不必顾忌入魔疯癲的风险,应当可以正常领兵作战。”
    “不可大意,再观察一段时间”,李存孝叮嘱了几句,心中也颇为喜悦。
    原本真形境界要和魔头交融合二为一,再脱身而出不失自我,是武道最凶险的关卡。
    踏得过就生,踏不过就会变成妖魔,名门正道对这样的弟子,都不得不忍痛斩杀。
    而普通武者,则大多要选择人跡罕至之处深居简出,避免外界刺激,苦熬入定三关,直到完全掌握自身。
    所以这一等级的武者数量最少,就好像消失了一般。
    也就只有明教那种魔教,才会放任真形武者领军,通过杀戮宣淫尽情释放魔性。
    而如今,“龙珠”法门的存在,却改变了这一局面。
    大大降低了入魔的风险,也就意味著有更多人能突破第六境、第七境,他麾下的高级武者將在某一个时段迎来井喷。
    可以说此事若成,今后武道的发展乃至天下的形势都会发生剧变!
    自身突破了宗师,领地也在稳健发展,再没有比这更快意的事。
    李存孝三人巡视军营,走到哪里,哪里就发出一阵欢呼。
    老兵们不用多说,都是华阴县的老人,救命之恩大於天;就是那些勛贵子弟,经过一年多的歷练,也早都融入了集体。
    而对於新兵们,李使君分田分地,打击土豪恶绅,减免杂税,更是再生父母。不是李使君,自家別说练武,吃饭都发愁。
    將军的恩情还不完!
    可以说,对於这万人大军,李存孝有著绝对的威信和统治力。
    加上本身待遇也好,所以才能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大军。
    这一个方针,李存孝早已决定会一直继续坚持下去。
    藩镇的牙兵,视百姓如牲畜食粮,无非是倚仗武力,即使十三太保们,也好不了多少,无非是如今身居高位,开始要脸了。
    偏远一些地方的节度使,那就脸都不要了,吃人肉喝人血,和妖魔没什么区別。
    “隨著我不断改良武学,以后武道的门槛会越来越低,任何一个一个普通人,都是潜在的武者。”
    “这些人残民虐民,我就要反其道而行之。积少成多,最终累成大势,堂堂正正,扫平天下!”
    李存孝心潮澎湃,亲切地慰问了营中军士。以他宗师的境界,甚至能准確叫出这数千驻军每一个人的姓名,以及半年前眾人的种种表现。
    军士见此,自然是人人振奋,恨不得將心肺都掏出来,以报將军的知遇之恩。
    之后的几天,李存孝並没有急著前往乌斯藏,先是解决了一些积压的公务,然后带著叶淑仪和李光义巡视文州、抚州各地。
    一来考核官员政绩,二来慰问驻军,三来访问民情。
    不必多说,李使君所到之处,就如这春日东风一般,自然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无论军民官吏,全都竭诚欢迎。
    就连昔日四大家族,也早都认命,不再和蜀中往来。
    一来是李光义看得紧,根本没法往来;
    二来是李存孝展现出来的手段和气魄,实在非同一般。
    尤其当四家的杰出子弟,被特別授予《玄天黄龙道兵》之后,武道前途的诱惑,顿时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跟著李使君,前途大大的!
    王建?冢中枯骨罢了!
    而对於李存孝来说,只要修炼了《玄天黄龙道兵》,便意味著將生死交到了他的手中,他当然不会拒绝这种事。
    但主动传授,和作为奖自己爭取得来,那种感受又是截然不同。
    只有付出换来的收穫,才会被珍惜。
    如此巡视两州,提拔有功之人,黜落怠政乱政官员,足足用去一旬功夫,转眼已经到了三月底。
    李存孝出巡这么大的动静,乌斯藏和蜀中方面自然注意到,但后来没发现对方有突破宗师的跡象,鬆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就跟著放下了警惕。
    管你如何得民心,只要仍旧是契此这一位宗师独挑大樑,那西南的局势就不会有大的变化。
    世间之事,终究是强者决定一切。
    “差不多了。”
    李存孝听著弟弟匯总的各处情报,尤其是蜀中方面,確认没有异动之后,当即下了决断。
    “召集御龙直,让他们今夜子时,轻装简从,隨我出发。”
    “雪山瘴气深重,我之前炼製的辟瘴丹丹,务必人手一瓶。”
    “再有,把坚赞找来。”
    李光义对此早有准备,闻言振奋离开,很快便有御龙直亲卫將坚赞带来。
    这位被锁住了修为的乌斯藏大將,经过半年劳作,看上去肉眼可见地苍老了许多。
    蓬头垢面,鬍子拉碴,眼神麻木,但在见到李存孝的瞬间,其中忍不住迸射出仇恨与愤怒。
    “罪民坚赞,见过使君。”
    李存孝將一切尽收眼底,面上却无异色。
    “今日便是將军还乡之日,如何自称罪民?”
    还乡?
    这位十三太保鬆口,是因为赞普吗?
    一定是!
    坚赞眼底闪过激动之色,想起自己半年来所受的遭遇,还有那些已经变节的蕃兵,情绪汹涌。
    终於能离开这里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